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雪蕾 《风景园林》2020,27(3):8-13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是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建立分类科学、布局合理、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关键路径。为解决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生态系统破碎、区划不合理等问题,从技术和操作层面,提出了以自然资源和保护现状研究为基础,以资源价值评估为依据,通过整合、归并、优化、转化、补缺5项任务探索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为中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提供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思路、应对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提出应紧抓目标导向,以系统性思路布局体系建设,针对实践中的矛盾问题提出了全面评估自然文化资源、严格执行“三个不”、充分论证类型整合、以实效看待类型归并、科学确定范围调整5个方面的技术应对措施,对风景名胜区、三条控制线、分区管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努力探索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3.
全球城镇化背景下,区域生态环境逐渐破碎化.目前的自然保护地系统因行政边界限制等原因,难以确保区域生态系统的全面保护.面向区域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目标,构建包括风景特质识别和生态完整性评估2个阶段的风景特质评价方法,为实现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提供基础依据.以青海省湟水谷地为例进行风景特质评价实践,获得风景特质类型、区域...  相似文献   

4.
李海韵  王洁  燕翃翔  徐瑾 《风景园林》2022,29(8):102-107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南方林区的代表区域,东莞市的自然保护地面临一系列人地矛盾冲突。以东莞市为例,在基于土地覆被类型的传统人为干扰评价基础上,叠加坡位和地形起伏度2种地形因子,以三维视角评估人为干扰的空间分布强度,并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评估自然保护地的保护现状和识别可能存在保护空缺的区域。结果表明:目前东莞市的自然保护地存在建设用地边界扩张倒逼自然保护地边界后退的风险,且现有自然保护地空间范围存在部分未与人为干扰冷点重叠的区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现状生态保护价值,提出东莞市自然保护地空间优化相关建议,即严控城镇开发边界,将东莞市南部具备自然保护地设立条件的人为干扰冷点区域纳入自然保护地范围,以期为强化区域生态屏障保护功能和优化自然保护地空间范围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6.
国家公园是一种自然保护地类型,范围划定是国家公园规划和建设的基础,是其保护对象和管理目标的最直接体现。针对国家公园的功能和管理目标,总结试点期国家公园的经验,结合已有的自然保护地边界划定流程的研究,提出国家公园的范围划定过程。以青海湖流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拟建青海湖国家公园评估区内的自然资源本底和管理可行性两方面因素,梳理现有自然保护地现状,以保护地整合优化为基础,提出拟建青海湖国家公园的范围划定建议,同时为此后新设立国家公园划定边界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理念的重要举措。文章梳理了自然保护地现状及保护地内油气田勘探开发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对油气田开发建设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调整的契机,合理布局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推进能源建设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8.
自然途径(NbS)是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七大挑战的关键措施。从NbS视角分析扬州城市大遗址保护的历程和实际效果,发现扬州在城市尺度上已经探讨了基于自然的大遗址保护方法,在居民幸福感、城市形象和城市发展动力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从生态系统角度修复大遗址水网景观系统,保护自然生境和生物多样性景观是大遗址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从城市可持续发展角度全面认识自然系统的多维价值和生态动力作用,从单一的文物保护走向文境生境共同保护。自然共生作为保护规划的基本指导思想,规划方案的成功实施使得扬州城市大遗址保护实践成为基于自然解决方案(NbS)的城市尺度的杰出案例,用自然系统滋养历史文化、修复生命栖息环境、激活城市生态动力。  相似文献   

9.
对构建中国自然文化遗产地整合保护网络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当前世界遗产保护、自然保护等领域,日益强调建立连续、完整的保护空间网络和合作机制对于缓解遗产地破碎化和破坏趋势的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的自然文化遗产地也面临着孤岛化、破碎化等问题,而目前从遗产资源出发的宏观空间格局指导和依据相对薄弱,对遗产地分布合理性的空间评价也不足,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空间与管理协调平台尚未完善.在借鉴国际发展趋势并反思我国遗产地保护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应展开我国遗产地体系的宏观空间格局及管理体系的研究,进而提出构建中国自然文化遗产地整合保护空间网络的构想,以期对我国未来的遗产地保护和管理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自然保护地①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载体和重要区域,其规划也应积极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1]等生态文明思想和理念,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针对中国自然保护地的特征和困难,将生态优先、科学利用、统筹社区发展等方面作为规划研究的重点,使规划既成为各自然保护地工作的基础和管理的依据,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王应临  张玉钧 《风景园林》2019,26(11):75-79
分析中国自然保护地社区保护冲突的类型和分布热点,并研究冲突分布与保护地自然、经济条件的相关性。采用基于已有文献的文本分析、绘图分析、核密度分析、叠加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自然保护地社区保护冲突可分为9类,其中限制访问冲突、农业和土地利用冲突、公园利益和税收分配、人类与野生生物冲突等4类较普遍;社区保护冲突的分布热点与森林资源分布有较强相关性,与社区经济收入状况相关性较弱;不同冲突类型的热点分布具有差异。研究结论包括:中国自然保护地社区保护冲突目前主要停留在物质层面,社区对于精神层面的损失尚不敏感,社区的直接资源利用受限是引发冲突的最常见原因。森林生态系统类保护地的社区保护冲突受到最多关注,且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社区中广泛存在;不同类型冲突的热点分布存在差异,受社区资源依赖程度、旅游发展等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响应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我国于2020年全面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其中风景名胜区的整合优化工作开展较为艰难,规则也被多次调整。在“保护面积不减少、保护强度不降低、保护性质不改变”的总体要求下,如何保障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等级与强度只增不降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文章结合工作实践,以海南省五指山省级风景名胜区调整为例,利用Arc G于客观翔实的数据对比和政策要求,对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前后的区域管控等级和强度进行对比评估,验证风景名胜区调整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自然保护地体系等多项改革均进入关键时期,全国各地正全面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的核验和划定工作。自然保护地与生态保护红线的相互关系成为红线划定的难点,相关研究亟须开展。通过对相关政策文件的文本分析,研究生态保护红线的内涵演变、发展特点,以及自然保护地与生态保护红线的相互关系,提出自然保护地与生态保护红线相互关系的2种模式,即包含模式和交错模式,并认为交错模式更能充分发挥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2种体制在保护最重要和最美丽国土空间方面的重要作用。最后,针对当前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提出2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东西方因思维方式所导致的自然保护地文化特征存在很大差异,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不能完全模仿西方经验。首先分析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和当前中国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政策背景,并明确东西方自然保护地建设存在诸多差异这一事实,确认了东西方自然保护地文化特征比较研究的必要性。随后,从环境观差异和保护地文化内涵差异两方面切入,对东西方自然保护地文化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认为东方环境观倾向于认为物质蕴含精神、文化与自然相互交融、渗透,而西方则持二元论观点;且东方国家有许多具有国家文化象征意义的自然环境被指定为自然保护地,这与西方国家追求荒野或蕴含的地方文化特征不同。最后,结合东北亚其他国家(日本、韩国和朝鲜)自然保护地文化特征保护的实践经验,基于文化差异视角,从三方面对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成超男  李锋  杨锐  吕婧 《中国园林》2022,38(12):6-13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服务降低以及入侵物种增加等问题与挑战,有关保护地生态系统修复的研究与实践亟待开展。通过文献整理、案例筛选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认识到保护地生态系统修复具有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促进净增益最优化以及协调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阐述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修复的原则、愿景、目标和指标;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说明自然恢复、辅助再生、生态重建和保护保育4种修复模式的应用情景。同时,根据文献分析总结中国生态系统的退化分布及其原因,结合实地调研结果提出保护地生态系统修复的问题与关注重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6项具体的修复策略与3项建议。以期在中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背景下,为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修复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与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秦青  王烁  陈岱  赫传杰  谭宏利 《园林》2023,(10):31-38
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目前已建自然保护地9 000多处,类型丰富、功能多样,如何提高自然保护地的管理有效性对未来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十分重要。通过梳理国内外自然保护地管理有效性综合评价相关指标和研究方法,以28个典型大熊猫自然保护地为例,实地调研获取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大熊猫自然保护地管理有效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发现:卧龙、佛坪、唐家河、王朗、雪宝顶、白水江等管理有效性较高,瓦屋山、黑竹沟、尖山等管理有效性相对较低,影响自然保护地管理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保护资金的投入使用效率、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社区的宣传教育工作等,未来的保护管理中应着重关注以上方面,提高保护管理水平,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世界自然保护地社区共管典型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引  庄优波  杨锐 《风景园林》2020,27(3):18-23
社区共管是中国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体制社区协调的关键性制度。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和对比研究,梳理了世界自然保护地社区共管的起源和发展脉络。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Nature,简称IUCN)自然保护地治理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指令式、咨询式、协议式、合作式、联合式、授权式6种自然保护地社区共管模式,并在越南(亚洲)、巴西(南美洲)、乌干达(非洲)、英国(欧洲)、澳大利亚(大洋洲)、加拿大(北美洲)各自选择了一个自然保护地社区共管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社区共管主要产生于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使用冲突,而不同社区共管模式的选择受土地权属、社区类型、管理体制等综合因素影响。进一步分析了研究案例的6点成功经验和3点共性问题,并从模式选择、政策制定和实践开展3个角度为中国国家公园社区共管机制建设提供了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8.
论国土空间规划中自然保护地规划之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自然保护地规划作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的新要求,在分析国土空间规划、自然保护地体系、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5个方面讨论国土空间规划中自然保护地规划的定位。在功能定位方面,自然保护地规划是以自然保护为首要目标的专项规划;在层次定位方面,自然保护地规划是贯穿国土空间规划三级体系的专项规划;在时序定位方面,自然保护地规划是在国家和省域2个层面前置的专项规划;在地类定位方面,自然保护地规划存在新设一类"生态用地"的需求;在法定地位方面,自然保护地规划需在自身法律体系、国土空间规划法律体系和相关既有自然资源法律体系等3个层面明确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中国形成了部门主导、分类管理的自然保护地治理模式.不同部门背景的研究机构和学者基于部门、行业和专业的视角开展了各具特色的规划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个自然保护地和区域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体例研究、单个自然保护地规划专项研究,以及自然保护地规划体系研究3个层次.总体而言,中国自然保护地规划研究呈现出了将实践研究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