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末以降,客家民系不断向广府民系聚居区的广州府迁徙,在广州府东路形成了广府民系和客家民系共居的聚居形态。经过长期的交融共生,客家传统村落形态演化为多种类型。通过实地调研,从类型学角度分析了广州府东路客家传统村落杠屋、堂横屋、围龙屋、方形围屋式布局的变异形态以及变异原因,总结该区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类型变异的民系交汇特征,彰显广州府东路客家传统村落空间的地域特色,为该区域正在进行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参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2.
周培 《安徽建筑》2012,19(5):16+22
客家围屋,是客家人在抵御战乱和防御原住民纷扰的过程中修建的一种"聚族围居"的建筑样式。客家围屋之诸生相,记载着客家先民颠沛流离的异乡生活,同时也阐释了客家人的世界观和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3.
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壮大伴随着社会分化、集体迁徙、民族融合和地理阻隔这四个重要因素。客家文化能在诸多不利条件下逐步成熟化和多样化发展是与其内在向心性密不可分的。通过对客家文化的向心性解读,能够帮助更好地理解客家民居的核心特征。本文提炼"井""祠堂""围""池"和"楼"这几个基本类型,结合客家文化对客家民居的向心性进行探讨,将有助于梳理诸多不同区域多样化客家民居的特性和共性,为客家民居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思路。  相似文献   

4.
林梁 《建筑与环境》2010,(6):128-129
客家民居的主要建筑形式有;土楼,围龙屋,府第式堂屋三大类。从土楼,围龙屋到三合院可以看到客家民居根据时间地点迁移建筑而不断的做出改变。从建筑角度看,容家民居带着浓厚的中原建筑色彩结合客家聚居的特点而形成。其建筑材料(土)和构筑方式与早期北方民间土筑建筑相似,但更具他自身建筑特色:以三堂为核心的中轴对称布局,建筑封闭,坚固,聚族而居的容家居住形态。从人文角度看土楼,围龙屋,三合院是一座客家人巨大的堡垒。屋内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而所、仓库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结构复杂,布局讲究,是中国封建自给自足生活的典型缩影。  相似文献   

5.
刘思思  余磊 《住宅科技》2013,(10):16-18
客家围屋是客家先民辗转迁徙,将中原建筑带到东南沿海并历经千百年演化而锤炼出来的我国南方传统民居建筑。客家围屋不仅传承了中原传统建筑文化,还随着时代发展,逐渐演化成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围合式群居建筑,客家围屋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融合了多种文化形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是我国民居建筑中的一支瑰宝。通过对客家围屋的建筑文脉研究,分析了它的发展脉络、文化传承,研究了客家围屋中蕴含的宝贵文化价值,为保护客家围屋起到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6.
赵冲  张璐 《华中建筑》2024,(3):164-169
闽西客家“崇宗敬祖”的文化特征和“群聚而居”的生活方式,使得“居祀合一”的建筑形式逐渐在闽西地区发展起来。现有的传统民居研究成果缺乏对整个闽西地区平面类型的系统性研究。为进一步探究客家民居平面类型的演变过程,该文运用类型学的研究方法,通过田野调查,首先将客家民居按照其平面特征分为“堂厢天井式”“杠屋”“院落组合式”和“堂横屋”四种类型,从中寻找出客家民居的基本型;其次将117栋传统合院式民居以基本型为样本,按平面发展逻辑进行分类,分析其演变过程,厘清各自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机制;最后探索闽西客家传统合院式民居平面类型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7.
对客家聚落基本形制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广西客家的来源、迁徙路线、形成过程以及最终的分布情况做了详细的阐述,为客家建筑聚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客家人作为一个独立于其它汉族特色鲜明的民系,形成于中原汉人向南方五次大规模的迁徙过程中。特别是到了宋代,客家话脱离中原语言融合南方少数民族语汇形成独立的方言,客家人也在迁入地占据人口优势并形成共同的经济模式和心理素质,客家终于发展成为一个主要分布于闽、粤、赣地区的独立民系。客家人一般分布于交通闭塞的山地和丘陵地区。为适应环境、集约利用资源,并出于防卫和礼制传承的需要,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以大屋为主,独具特色的客家传统民居。  相似文献   

9.
引  言在田野乡间考察客家人历史迁徙的踪迹 ,也许是客家民居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明清正史和地方县志 ,都鲜见有关客家人历史迁徙的史料记载 ,而研究者据为史料的客家宗族谱牒 ,内容大多有附会之嫌 ,足资凭信者少 ,这使得有关客家研究当中留下许多重大问题迄今没有解决。其中客家民居建筑研究时下所陷入的停滞状态 ,不仅是学科研究方法的局限所至 ,还有着历史本身所难以逾越的故障。而田野考察之所以必要和可能 ,乃是基于一种人类学的方法论假设 :即客家的民系族群还在 ,古老的宗族遗风尚未泯灭 ,那些据说保留…  相似文献   

10.
闽西客家土楼民居中风水因素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民居主要集中在闽西、赣南、粤东和粤北等山区。赣南客家民居以围屋最具代表性,粤东和粤北则分别以围龙屋和围楼最为有名。闽西客家民居大体上可分为群体住宅和土楼两大类,而土楼住宅是闽西最具特色的民居。客家土楼的成因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光  相似文献   

11.
结合客家的人文特点与社会形态,从人口迁徙和生产生活的角度出发,探究当地的客家聚落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结构中所形成的不同于其他客家聚落的内在原因,探讨客家村落在如何保持内在人文传统与外在建筑形态结合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多样性问题,以期为传统客家建筑与村落研究提供不同的在地性生态样本。  相似文献   

12.
防灾是建筑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发展的直接动力。以梅州地区客家传统民居为例,客家先人为躲避战争灾害而进行迁徙,由此导致的对故土建筑的“移植”决定了梅州地区客家民居的早期建筑形式;在客家传统民居发展过程中,客家人对自然灾害认知和防御的结果导致建筑平面和体型的演变;成熟阶段的传统民居因为各种有效的防灾措施的应用而提高了耐久性。  相似文献   

13.
桂东南客家民居的典型类型有堂横屋、围楼、围龙屋、围堡、围村等,依据移民历史推断,这些客家民居与赣闽粤三地的客家民居应当存在紧密的关系,但通过对各地实例从平面格局和空间形态等方面所作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桂东南客家民居基本上是类同于广东各地尤其是粤东地区的客家民居,因此,可以得出如此初步的结论,即在桂东南出现过或可能出现过具有江西和福建地域风格的各种类型的客家民居,但最后都被广东各地风格的客家民居所同化或取代。  相似文献   

14.
李伟荣 《城市建筑》2023,(10):30-33
河源为古龙川县境,其客家民居形制除了堂横屋之外,有早至秦始皇时期就从赣南地区传入的四角楼,以及南宋时期从兴宁、梅州地区沿着东江流域传入的围龙屋。随着迁入人数的不断增多,客家人逐渐从河源北部向南部迁徙,在此过程中,四角楼及围龙屋的形态逐渐发生了变化。文章通过对比河源不同地区四角楼和围龙屋的来源、传入时期及传入地的区位和地理条件等因素,论证二者在河源境内由北到南呈现出从对比鲜明到趋于相似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5.
引言 在田野乡间考察客家人历史迁徙的踪迹,也许是客家民居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明清正史和地方县志,都鲜见有关客家人历史迁徙的史料记载,而研究者据为史料的客家宗族谱牒,内容大多有附会之嫌,足资凭信者少,这使得有关客家研究当中留下许多重大问题迄今没有解决。其中客家民居建筑研究时下所陷入的停滞状态,不仅是学科研究方法的局限所至,还有着历史本身所难以逾越的故障。而田野考察之所以必要和可能,乃是基于一种人类学的方法论假设:即客家的民系族群还在,古老的宗族遗风尚未泯灭,那些据说保留着中原古音的客家山歌仍在老人们的口中吟咏,加上那坐卧在田野上的客家大型围屋,为客家的研究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研究证据和活的化石,使学术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有可能逐渐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16.
千百年来,由于异族入侵,战乱频繁,客家人远离中原故土,颠沛流离,一路跋涉往南方迁徙.在漫漫的迁徙长路上,客家先民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勇敢,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客家文化. 为了防御自保,客家人一般是按姓氏建筑围屋过聚居生活的.每一座围屋必定有祠堂,祠堂是赣南古建筑的标志物,也是耀眼于赣南大地的一道亮丽风景;祠堂是客家人崇先敬祖的重要场所,是客家人居住地最显著的特征.一般来说,祠堂越大,显示这个家族的人口繁衍就越多,人丁兴旺,所以祠堂也是客家人姓氏地望的标志之一.在漫长的客家履痕里,凝成了别具一格的客家祠堂文化.  相似文献   

17.
客家围楼包括闽西的方楼和圆楼、赣南的围子和粤北的四角围楼,三者具有高度的防御性,在建筑形态上也有很高的相似性。本文通过对三种典型的客家围楼进行比较,从环境、形态、构造等方面分析三者防御性的异同,深入分析这三种看似高度形似的客家民居的内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从中原汉人在梅州地区形成"客家族群"着手,在客家文化主体被认同和区分的基础之上,从客家人迁徙、生存和村落管理三个方面,分析归纳梅州客家族群的文化特质为:家族性、聚居性和宗族性。内部文化特质结合梅州当地的人居环境、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人口繁衍等因素,最终共同构筑生成了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梅州客家村落形式。  相似文献   

19.
山西阳城的皇城相府在中国现存古代建筑中是集古代民居、官宦宅邸、庙院宗祠、纪念性建筑、游乐设施、书院学堂、防御工事为一体的独特的城堡式古代官宦宅居建筑群,其格局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20.
桂东南客家民居的类型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东南是广西最主要的客家聚居区,相应的客家民居类型可分为基本类型、发展类型、变异类型和相关类型四大类,其中基本类型有堂屋和横屋,发展类型有堂横屋、围龙屋、围楼、围堡和围村,变异类型有传统变异和洋式变异,相关类型有祠堂和碉楼,各种类型之间存在或强或弱的关联,并共同塑造了桂东南客家民居的围合性、对称性、向心性、秩序性和匀质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