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斯曼  卢璟慧  毛芸芸 《园林》2022,(11):28-35
老旧小区微空间更新是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更新重要环节之一。基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的“共同缔造”理念,老旧小区环境更新需改变单一主体模式。依据合供理论相关文献,阐述合供理论的概念辨析、影响因素与分析框架的研究进展。分析北京市老旧小区多元主体需求矛盾、社区空间规划不当、政策更新和资金缺乏等现实困境,反映社区公共服务动员力不足、专业性不强、覆盖面不广的问题,总结合供模式下微空间更新的三条路径,涉及重要合供主体和关键合供环节。海淀街道小南庄社区案例表明,社区内部公共空间和居民的合供行为相互影响,同时北京市引入责任规划师制度有效促进了居民合供行为。合供模式有效发挥了责任规划师的作用,激发了居民主体性,形成了可持续的社区更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社区微更新公众参与大多处于“象征性参与”阶段的现状,结合文献梳理,提出融合交往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双理性”概念,整合主体间和主客体两种关系,由此构建社区微更新参与式规划设计分析模型。该模型具有迭代性、集体理性和创意导向三大特点,有助于实现“人民城市”理念引领下的居民“实权性参与”。具体操作方法是将相对复杂的社区微更新规划设计分解为居民较易理解、迭代递进的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既有基于工具理性的方案深化,又有基于交往理性的集体协商,两者关联催化创意和“最大公约数”共识。以上海市YF里弄微更新参与式规划设计为例,展开实证分析。该案例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强调基于同等赋权的信任与理解、基于利益和偏好集体协商的方案演绎以及基于地方性知识和专业性知识融汇的创意知识生产,最终推导出多方合意的方案成果。基于“双理性”的社区微更新参与式规划设计新模式在认识论上推进了西方的沟通性规划范式,为实现规划设计阶段公众“实权性参与”提供了一条实操路径。  相似文献   

3.
4.
城市更新下的场景品牌营建关乎城市空间品质与经济效益。老旧街区空间更新由政府主导,力求公众利益最大化。基于在地文化肌理研究,从穿插式短板修补、生态环境修复、人民群众共建共享、艺术人文语言植入等多角度探索城市更新的新路径。以上海市南昌路为例,构建街区更新过程的分析框架,包括文脉基底研究、现状可行性分析、更新内容糅合。同时植入系统性、有组织的社区活动为更新建设创造更多契机,以期寻求南昌路美好街区生活范式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郑州市贾岗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针对其建成年代较早存在的公共空间功能单一、利用率低下、设施陈旧等问题展开研究,结合相关理论,提出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的原则,给出贾岗社区微更新设计策略,为进一步研究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居民对生活需求的提高,老旧社区的改造成为中国城市空间更新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重庆市渝中区国际村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城市更新和老旧社区的改造,针对国际村的现状展开了调研和分析,提出小尺度、微更新的解决策略,对社区的现有道路交通优化、绿地空间优化、增加基础活动设施以及更新物业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造,以社区微更新的设计方式介入,为城市环境更新和社区营造的实践研究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探索样本。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城市建设的关注重点主要集中在城市大尺度空间和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城市中缺乏合理利用的消极空间却受到了忽视。研究城市消极空间的改造,有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恢复城市空间活力,而城市居民作为城市空间的使用者,对消极空间改造具有很大的发言权。因此,探讨公众参与消极空间改造,对解决当前城市设计过程中,因为忽视社会参与造成社会矛盾突出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上海空间微更新计划为例,梳理了上海微更新实践过程中系统化地引导公众、社会资源参与城市消极空间的改造实践,对其自上而下的操作方式进行了一定研究,并做出一些尝试性的理论探索,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社区微更新项目的全流程管理是提升项目品质的重要抓手。文章介绍了上海芦潮港社区律动园微更新项目从立项、调研、设计、实施到使用后评价的全流程。项目践行以人为本的城市更新理念,介入社区营造和多元共治的更新模式。通过民意征集、问卷调研、审查会、居民听证会及使用后评价等方式,探索了社区微更新项目管理的全流程,以此提升居民的社区事务参与度和对设计结果的认同。借助实际案例讨论了社区微更新的全流程,证实以全流程管理和精细化治理的公共空间微更新模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以此提高设计师决策的正确性,平衡设计矛盾,为社区微更新项目提供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如今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对生活空间环境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但是,城市中大量存在的消极空间对现代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所以城市消极空间更新是对城市建设发展过程的反思,也是探索更多合理、积极空间的途径。文章在了解城市消极空间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消极空间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消极空间更新原则及景观在消极空间更新中的作用,并通过消极空间微更新案例分析,对消极空间重塑提出了积极化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基于当代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存量提升的转型大背景下,对城市中老旧存量社区以精准灵活、可操作且低成本的改造模式逐渐成为人们共识。本研究以上海永嘉路309弄口袋广场改造为研究对象,从功能定位、空间设计、运营管理这三点对其更新手法进行了剖析。结合城市针灸理论,提出共建、共治、共享;精准干预;城市风貌保护和文化传承;节点整合和网络共生这四个城市存量社区微更新优化策略,完善城市微更新实践内容,为以后的城市更新实践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转型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老旧社区的微更新改造是城市更新实践的重要内容与方向。文章对老旧社区更新面临的现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活力再塑为出发点提出保护社区整体格局、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公共空间活化改造、优化社区道路交通系统、更新绿化空间景观、营造智慧共享社区六大微更新设计策略。以平顶山市诸葛庙社区的微更新设计实践为例,探索微更新设计策略在商业中心的老旧社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面对城市建设从增量发展到品质提升的转型,文章提出以日常生活需求为导向的城市微更新策略。通过一次毕业设计实验,调研并分析基地区域内在市民日常需求和空间品质两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介入点作为改造策略制定的基础,进行谨慎而批判性的设计尝试,进而探讨经济新常态下旧城微更新中空间品质提升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逐渐由增量更新向存量更新转变,作为城市更新单元载体的社区更新模式也开始由过去的"拆、改、留"向"留、改、拆"转变,微更新的社区营造模式逐渐成为主流.本文通过CiteSpace文献分析软件,对知网CNKI中社区微更新的相关研究文献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当下我国社区微更新的三种模式以及最新进展,并对相关...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城市更新以大拆大建为主,破坏了原有的城市肌理和社会活力。国内外各大城市先后开始从“更新”到“微更新”转变。近年来,深圳开展了一系列微更新、微改造的探索。微更新一般采用小规模、局部拆建的模式,形成大规模效应。“趣城·社区微更新”以“绣花”的方式,选取蛇口为试点,在社区层面对与市民密切相关的小空间进行微更新、微改造,以小型城市设计竞赛的方式,推动全民参与。街道办作为实施主体保证资金来源和实施动力,更好地推动项目落地。基于实践经验,提出建立长期持续的实施机制、完善实施链条和路径、多渠道梳理拓展资金来源等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微更新的社区治理实践和研究是当下风景园林 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利用CiteSpace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 和文献分析,审视和总结在空间更新背景下社区治理的演进过 程,研究涵盖了空间更新背景下社区治理的概念界定、历程进 展及研究热点分析。在实践领域,以笔者团队直接进行的代表 性案例来探讨以社区花园为载体的参与式社区规划和治理模 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深层机制的改变和对社会发育的影响。认 为风景园林学科视角下的社区治理强调以立足自然空间生发的 参与式社区规划为实践载体开展共建共治,未来研究与实践的 关键领域是在地组织培育、社区治理数字化及共同体意识形成 机制搭建等。  相似文献   

16.
宋蓬蓬 《山西建筑》2022,(15):26-29
城市更新已经推进多年,包含公共建筑更新、公共绿地改造等,但鲜有人着眼于墙和墙之间空间,被人忽略的犄角旮旯才正是人们日常生活最能触及到的城市空间。百禧公园是一个极好的案例,其成功的诠释了城市消极的微小空间是如何变成人们喜爱的网红公园。挖掘了铁路所在的曹杨新村近70 a所沉淀的文化、历史等,阐述了曹杨新村转型更新为城市公园的契机及转型后面临的一些挑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最后针对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钱习兵 《城市建筑》2021,(15):124-126,146
本文讨论了社区居民在社区微更新公众参与背景下,参与社区微更新实践的必要性.通过上海2020年杨浦区五角场吉浦小区微更新案例,探讨有效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微更新实践的途径与运作机制,以期为国内社区规划师在未来的社区微更新项目实践中,有效引导社区居民自主参与社区共创共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老旧社区由于基础设施陈旧、公共空间质量下降等问题逐渐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矛盾冲突的焦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介绍微更新视角下老旧社区的改造理念,以天津市南开北村社区为例,分析了社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微小渐进、需求导向、经济实用三原则出发,通过丰富空间类型、优化空间设施、营建绿化景观和修补社区空间对南开北村社区进行综合治理和更新。研究表明:“微更新”理念对老旧社区的活化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对我国大城市高品质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和精细化治理具有重要学术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当前参与式城市微更新逐渐从空间营造过渡到社区营造,居民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意识”成为关键难题。[方法]首先综述城市微更新中社区花园作为居民参与从空间营造转向基层治理的载体,强调其中基层治理共同体意识构建的重要性;在城市微更新与基层治理共同体研究交叉下,搭建起“更新治理—参与行动—共同体意识”的参与促进认知形成的分析框架。其次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市民系统性参与社区花园与社区规划为例,基于居民更新行动阶段的参与前意识认知、参与中实践转换、参与后情感反馈的行动路径,分析在地居民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情况,即通过实证案例验证参与行动路径促进意识形成的可行性及探究意识对空间反馈作用。最后从城市微更新的空间维度出发,总结居民的全过程参与行动对居民基层治理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有效行动路径,并对其反馈机制做出阐释。[结果]结果显示在参与式行动介入后,居民们对于街道的情感认知有所提升,在共同体意识上可以概括为4种不同层次类型,依次为利益共同体意识、情感共同体意识、价值共同体意识和生活共同体意识。[结论]为共同体意识培育提供可行的参与式行动路径,并凝练共同体形成类型,以期为优化城市微更新中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方式提供一种工作模式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