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010太阳能十项全能(欧洲赛区)竞赛中天津大学的参赛作品Sunflower与同济大学的Bamboo为例,分析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设计理念在现代零能耗低成本住宅中的应用及其与其他技术的集成。通过对这两支团队竞赛作品的解析,探讨了中国零能耗太阳能住宅建筑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依托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理念,设计结合能源的集成设计方法,低成本、适宜技术为主要技术支撑手段的基于中国国情的低能耗太阳能建筑。2013年,该项赛事(亚洲赛区)竞赛将在中国大同举办,希望本文可以为本土的参赛队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建筑表皮除表现建筑外形特征,更是提高建筑性能的重要结构。在阐述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的背景的基础上,介绍竞赛规则与往届典型作品。概述2013年竞赛作品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效果优化、微气候优化及其余太阳能设备结合等方面所做的尝试。重点以山东建筑大学作品“工业魔方”为例,分析较低投资策略下的零能耗太阳能小住宅围护结构构造与相关技术应用,包括高性能外墙及其喷淋系统应用、自动化保温隔热门窗选型、多样化立体绿化方案设计、太阳能集热器与电池板遮阴等。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2009年台迭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的一个设计作品,通过对设计过程的回顾,总结了竞赛作品中所提出的太阳能建筑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从建筑空间、屋顶、墙体3个方面进行说明,尝试建筑设计与太阳能的紧密结合,实现太阳能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2007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命题与作品征集情况,并与2005年中国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进行了比较。通过对全部作品的认真研读,总结竞赛中所提出的太阳能建筑的理念进展与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天津大学联队(Team Tianjin U+)在张家口市张北县建造、获得第三届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第一名的可持续太阳能住宅建筑作品——R-CELLS为例,从太阳能利用智慧、模块化木结构特色及主被动节能技术3个方面,剖析其顶棚和屋顶设计在艺术与技术上的创新。该作品借鉴中国传统建筑“反宇向阳”的特征,采用不对称V型屋顶,兼顾太阳能获得、排水排雪、室内顶棚高度及空气体积;顶棚设计充分展示模块化木结构特色,在现代体系中融入中国传统,体现“彻上明造”“平仄对仗”的空间美学;屋顶构造、天窗和室内空间设计综合了采光、通风、隔热、遮阳策略,并整合了可再生能源利用设备。  相似文献   

6.
高青 《中外建筑》2013,(10):28-29
为期一个月的第六届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暨第一届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olarDecathlon China2013,SDC2013)在山西大同落下帷幕。此次竞赛,共有来自中国、美国、  相似文献   

7.
石峰  王绍森 《新建筑》2014,(1):127-131
热环境调节策略是创造舒适建筑环境的关键所在,也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点.以2013年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DC2013)中的零能耗太阳能住宅建筑为例,对各参赛建筑中较为新颖的被动式热环境调节策略进行分析,剖析其技术特点,探讨太阳能住宅中热环境调节的新技术及其应用方法,希冀对当代绿色建筑设计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鹏 《城市建筑》2014,(9):77-77
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是由美国能源部发起的新能源应用及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设计竞赛。本文对2009年冠军团队作品进行了解析,希望为我国太阳能住宅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以SDC2013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中国赛区)参赛作品"栖居"为例,分析零能耗太阳能住宅建筑如何从设计理念、节能技术、实际功能、太阳能应用等多方面应对土地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的挑战和需求,重点解析零能耗住宅的节能技术及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0.
以历届太阳能十项全能国际建筑竞赛作品为例,分析零能耗太阳能住宅建筑如何从理念、技术、功能、美学等方面应对生态、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的挑战和需求,重点阐述其中体现的生物气候学设计策略,太阳能光电、光热系统和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方法,并讨论太阳能建筑原型的工业化和市场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07台达杯国际太阳能住宅设计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玉彬 《山西建筑》2009,35(2):235-236
介绍了2007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的一个设计作品,通过对设计过程的回顾,总结了竞赛作品中所提出的太阳能建筑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以实现太阳能住宅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简称SDC)继2013年首次在山西大同成功举办之后,SDC将于2018年8~10月在山东省德州市举办。大赛要求每支赛队以永久性使用为目标,建造一栋建筑面积为120~200平方米的单层或双层太阳能住宅,并通过以下十个单项来评比最终成绩(图1)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要求各参赛队按照竞赛规则设计、建造并运行一座整合了新能源、绿色建筑、电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我国"美丽乡村"建设进入绿色、生态发展的新时期。该文通过对第二届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DC)上海交大(SJTU)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合作作品研究,从本次竞赛与我国地方现状的结合、绿色生态及人文理念的交融、节能技术和环保材料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了在"美丽乡村"背景下的新型农村太阳能住宅设计实践,以期为我国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1竞赛概况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olarDecathlon,以下简称SD)是面对全球高校的住宅建筑与可再生能源科技竞赛,由美国能源部于2001年发起并首次主办,两年一届,旨在探索面向21世纪的太阳能建筑,推动建筑、节能与新技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以2007、2009年“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作品为例,提出了太阳能建筑应以自然采光、自然通风以及太阳能得热空间和温度梯度场房间配置为主的设计理念;探讨了太阳能建筑平面、立面、剖面、构造节点的设计方法,并通过部分模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北京交通大学代表队参与2013年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的相关背景,并以北京交通大学"i-Yard"参赛作品为例,重点从建筑的设计理念、建筑空间的可变性适应不同需求、建筑智能化多系统整合及房屋交互平台的设计、太阳能光电和光热系统及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设计方法、集成先进且高效的技术手段实现建造过程的工业化等方面进行解析。为零能耗、可持续建筑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探讨国际太阳能竞赛为学生提供的新的学习与思考手段,通过对2022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的全过程观察,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提出强化以学生为主角、以问题为导向,培养思想力、学习力与行动力的建筑竞赛宗旨与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以2013年在中国举行的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DC2013)中厦门大学参赛作品阳光屋为例,对建筑空间布局、遮阳、采光及通风等适用性策略,被动式保温隔热、太阳能利用及智能控制等建筑节能技术,建筑材料、水与庭院绿化等环境处理手法三大方面进行解析,阐述了运用科学技术实现传统建筑与绿色节能建筑的融合方法。结合图片与数据分析,以期为我国传统建筑和绿色节能建筑的融合提供良好的思路与方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2009年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获奖作品(851号)——绵阳地区小学设计的分析,阐述了低造价的被动太阳能建筑技术在小学中的应用,为震区灾后学校的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olar Decathlon简称SD)是由美国能源部发起、以全球高校为参赛单位的太阳能建筑科技竞赛。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简称SDC)以全球高校为参赛单位。参赛高校将借助世界顶尖研发、设计团队的技术与创意,将清洁能源、节能环保与建筑设计以一体化的新方式紧密结合,创造出功能完善、舒适宜居、具有可持续性的居住空间。竞赛期间,太阳能住宅的所有运行能量完全由太阳能设备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