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江  邓武功  于涵  张丹妮 《中国园林》2021,37(3):118-123
以中国近40年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历程,以及全国9批共24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案例,从理论层面探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时空格局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我国风景名胜区以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为根本,以"自然和人文交融"为特色;不同地区、不同批次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数量上东多南少,面积上西阔东疏,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有重要的空间对应关系。进而提出了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布局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2.
李志英  刘涵妮  高进 《华中建筑》2012,30(4):98-102
以1996年和2008年的昆明城市土地利用图为数据源,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对城市景观梯度格局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表明城市景观格局梯度变化与城市建设开发强度密切相关,1996年环城路内是城市建设的核心区域,一、二环间开发建设的力度较小,二环以外城市建设用地较为分散;2008年一、二环之间的开发力度为最大,一、二环间的景观格局梯度变化幅度最大,表明此时期昆明城市空间扩张进入快速的“外延式”扩张阶段。快速城市化是推动昆明市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政策性因素导致城市景观格局方向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长株潭城市群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73年、1993年以及2013年长株潭城市群研究区域遥感影像的解译结果,在景观和景观类型2个层次选取6类景观格局指数,运用移动窗口法来分析长株潭城市群40年的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城乡建设用地面积急剧增长,水域和林地面积有所增长,农田面积大幅减少;2)整体景观破碎度持续增加,但空间分布不均,破碎区集中在城乡开发建设的热点区域,主城区内部和远郊山林地的聚集度反而提升;3)建设用地增长区域和水域与林地等生态用地的破碎化区域基本一致;4)针对基本农田和林地的土地保护政策法规对景观格局有重要影响。有必要加强城市群的绿色基础设施研究和景观生态规划以解决景观破碎化问题,实现"两型"社会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4.
针对风景名胜区边坡灾害治理中存在大填大挖、损坏景观、破坏植被等问题,采用考虑景观效应的边坡治理方法,保留景区原生态。采用隐蔽或防治工程与自然相融合的无损伤技术;其次考虑采用景观修复和再造技术的边坡整形技术。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金佛山西坡旅游公路K9+900滑坡为例,考虑生态学、景观学、工程美学和边坡治理技术,对实现景区旅游公路建设、养护与旅游资源协同开发,提升旅游公路的旅游价值,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基塘系统作为一种水陆相互作用的人工复合农业生态系统,是珠三角地区乡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基塘系统的景观格局发生巨大改变,其农业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逐渐退化。以佛山顺德区为例,基于1979—2020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进行ENVI解译,在此基础上利用9个景观指数研究区域基塘景观格局的演变规律,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9—2020年,顺德区基塘、耕地和林地向建设用地转化明显,整体景观呈现非均衡化趋势分布;基塘景观的破碎度不断增加,优势度和团聚程度下降,部分基塘逐渐萎缩。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人文因素是影响顺德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具有负向效应的空间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导致生态空间萎缩、景观破碎化等 问题,极大降低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碳存储能力。在此背景下, 探究城市碳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未来变化趋势及与景观格局 的空间关联性意义重大。以深圳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 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耦合PLUS-InVEST模型对土地利用和 碳储量的时空演变进行分析。设定多种情景发展模式,对不同 模式下土地利用和碳储量的变化进行预测模拟。最后,结合双 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碳储量与景观格局的关联性及空间集聚特 征。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深圳市碳储量呈下降趋势, 耕地、林地等生态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换是区域碳储量下降的 根源;2)未来3种情景下的碳储量和生态用地面积均明显下降, 其中生态优先情景下碳储量下降最少;3)在高度城市化区域, 碳储量与生态面积、景观破碎度均呈正相关关系,三者综合指 数的空间布局特征与人类活动的开发程度息息相关。研究结果 为土地紧缺的城市实现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首先指出景区旅游服务型城镇规划设计的核心在于建构"魅力网"(城镇旅游空间系统),接着研究总结了"魅力网"的旅游服务功能体系与空间景观体系及其十二要素,提出以"功能-空间"互动、十二要素耦合的"网格法"来建构"魅力网",分析了其与规划设计体系对接的可行性策略,最后以重庆金佛山风景名胜区三泉镇的规划设计示例解析了"网格法"建构"魅力网"的组织逻辑。  相似文献   

8.
余焱 《重庆建筑》2011,10(5):7-10
文章选择有区域代表性的生态因子,借助于GIS矢量叠加功能,采用加权叠加法,以金佛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对其生态敏感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加强了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9.
景观指数是计量景观格局、定量化回顾区域土地变化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在传统的景观格局评价基础上,提出引入干扰度指数描述城镇与绿色生态空间相互干扰的强弱,以苏锡常都市圈为例,依据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6期遥感影像分类数据,对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城镇与绿色生态空间景观格局干扰水平的变化过程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1) 1990—2015年间苏锡常都市圈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规模增加了3313.93km^2,农田面积缩减了3585.21km^2,而以林地为主的绿色生态空间规模变化不大。2)25年间,研究区内景观多样性Shannon指数不断增加,破碎度NP指数先增加后减少;农田的优势度LPI指数不断降低,形状指数LSI不断上升;城镇景观的形状经历了规则—复杂—规则的过程,并较1990年呈现更加连片紧实的分布状态;林地的规模与形状LSI未发生较大变化,但是城镇对其的干扰度AI不断上升,人类活动对绿色生态空间干扰不断增强。3)上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来自城镇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此外,研究认为干扰度指数的应用能很好地描述城镇对绿色生态空间的影响,本研究结论能够为苏锡常都市圈的城镇与生态绿化系统规划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是控制和管理城市向外无限扩张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之一.一些城镇被风景名胜区包围着,而其中心城区又不属于风景名胜区,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建设用地势必向风景名胜区周围蔓延.位于风景名胜区包围下的城镇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划定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基于风景名胜区特征和城镇的特点,研究以花山风景名胜区包围下的城镇为例,对风景名胜区包围下的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划定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杜也  雷钧钧  卢幸芷 《城市建筑》2022,(1):90-94,12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群区域内"三生"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区域,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重心迁移等方法,分析18年来长株潭城市群"三生"空间时空分异格局.结果表明:①18年来长株潭城市群生活空间以扩张为主,生产空间保持稳定,生态空间则有明显缩减;②三类空间景观破碎程度均不...  相似文献   

12.
汪波 《山西建筑》2008,34(14):45-46
根据玉龙雪山风景名胜区发展规划,景区内的游客中心需要重新选址建设,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甘海子游客接待中心、老收费站、老机场和旅游文化学院周边四处选址地点,分别从区域交通格局、旅游发展格局、景观生态格局和潜在开发格局四个角度进行分析,最终得出选址结论。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绿地作为陆地区域范围内主要的碳汇用地,对实现国家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宏观的区域绿地层面研究了绿地空间格局与碳汇能力的时空耦合关系,并分析了各类绿地的景观格局对整体碳汇的影响,从而优化碳汇用地空间布局,构建高碳汇导向的城市绿色空间规划方法。研究以娄底市为实例,通过遥感解译获取2015、2017、2019、2021年份的碳汇量空间分布以及土地覆盖类型分布,得到区域内碳汇量的时空变化情况。此外,研究运用景观指数量化林地、耕地和草地的空间布局结构和形态特征,对其进行时空变化分析,为未来城市的优化布局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许奇 《福建建筑》2011,(7):116-118
以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为中心,充分发挥大武夷周边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优势,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加强精品景区建设,推动风景旅游资源整合,构建"一核、二环、四线"的大武夷旅游圈风景名胜区空间格局,以及为实施这一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人地关系是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命题。从空间协调角度提出自然保护地环境敏感性与人类活动强度的耦合分析方法,探讨人与地二者的空间耦合关系。通过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案例研究,揭示了自然保护地人地关系耦合规律,证实了负向耦合是引起生态问题的重要原因,对人类活动针对性的调节可切实缓解人地冲突、改善生态状况。人地关系空间耦合分析方法可相对精准地确定自然保护地的人地冲突空间,明确冲突程度,为自然保护地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建设用地扩张导致城市生境破碎化。科学合理地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可以有效连接破碎生境斑块,保障城市生态安全。以深圳坪山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景观指数法分析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和最小积累阻力模型(MCR)构建生态网络,并结合实地调研和上位规划进行优化。研究成果可为坪山区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提供参考,为区域生态网络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风景名胜区在数千年的演进过程中,高度融合了中国大地多样且深厚的传统文化,见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进程,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从省域层面探析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源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风景名胜区的整体价值认知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完整性保护。以浙江省57个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对其人文景源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结果呈现到浙江省域空间,总结出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源和特、一、二级3级人文景源数量的占比特征,以及不同人文景源占比的风景名胜区在浙江省域空间的分布规律,提出风景名胜区人文景源占比与该区域的地形地貌、平原湖泊、政治文化中心、山水游赏活动、宗教活动、军事要隘等因素存在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8.
永康方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历史悠久,其历史人文景观的发展与胡公信仰的形成和演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方岩风景名胜区相关历史文献的梳理与考证,对宋代以来胡公信仰影响下方岩风景名胜区发展与演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二者之间相互耦合的发展机制进行探讨。在胡公信仰文化变迁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各时期胡公信仰影响下方岩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格局的转变,探析了各个历史时期方岩的文化景观特征,从而对二者的发展特点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9.
以建设用地快速扩张推动的城市化过程中,人类对资源利用不当,土地利用方式与类型发生剧烈变化,景观格局特征愈发复杂,受格局影响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变化。为探究沿海都市区景观格局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联性,文章以海口市秀英区为案例区,利用4期遥感影像数据在对1990—2015年区域景观格局时空变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进行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估,结合地理探测器模型识别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景观因素,运用地理加权回归分析主导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景观格局经历了显著变化。边缘密度(ED)和斑块个数(NP)不断减小,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减弱;斑块平均规模增大,形状复杂程度减小;邻近度和蔓延度(CONTAG)波动变化,结合度(COHESION)渐高;景观类型多样性有所下降,优势景观类型的主导性逐步降低。(2)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整体下降”的态势,北部沿海地带生态环境条件较优。1990、2002、2007和2015年RSEI优良区面积占比分别为91.60%、75.28%、69.64%和84.04%。生态质量提升区主要集中于秀英区中西...  相似文献   

20.
董禹  安淇  董慰  谭卓琳 《中国园林》2023,39(5):116-121
低碳发展背景下,城市生态用地的空间格局优化被 视为降低城市CO2浓度的有效途径。为深入了解城市生态用地 空间格局和其对CO2浓度的影响关系,尝试构建了低碳目标 下耦合优先尺度与空间格局特征识别的城市生态用地规划优 化综合研究框架,并以哈尔滨市为例,提取与计算了2000— 2020年城市生态用地与CO2浓度的多年空间分布数据。基于 多尺度的景观格局指数与CO2浓度相关性变化,识别研究二者 影响关系的优先尺度为10km。在优先尺度下,通过划分城市 生态用地空间格局类型单元、筛选特征指数,明确高碳汇单元 内城市生态用地的空间格局特征与阈值范围,并以此提出了城 市生态用地合理发展与规划布局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城市低碳 规划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