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面源污染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并已成为水体污染重要来源之一。针对农田排水、富营养化水体、生活污水、养殖废水等主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问题,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了生态沟塘湿地系统、低耗农家乐污水处理系统和分散型养猪场废弃污染物处理系统3种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体系,并在湖南省多个水源地保护、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项目中开展应用,生态效益显著,为丘陵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和防控提供关键的实践技术。  相似文献   

2.
邯郸地区沟渠人工湿地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邯郸市位于华北平原中部,大部分耕地处在漳河、滏阳河、南黄河组成的平坦肥沃的冲积平原上,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业的快速发展必将给环境带来压力,根据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以及排放途径,沟渠湿地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方面将是不可替代的一种工程技术措施。因此建设沟渠型人工湿地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及生态修复将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乌金塘水库是葫芦岛市重要的水源地,承担着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主要供水任务。目前,乌金塘水库水源存在着钼污染、生态用水少、水质不达标、面污染严重诸多显著问题。为了改善乌金塘水库水源,兴建乌金塘水源湿地处理工程。乌金塘水源湿地处理工程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暖池塘镇女儿河干流的小田屯至马相屯河段,工程包括湿地工程和湿地基础工程。乌金塘水源湿地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将极大控制面源污染,大大改善水源地水质,真正保护水源地,让居民喝上放心水。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宁波市居民供水安全,在水源水库入库口建设了复合生态湿地,工程共分为两期.通过研究湿地建设背景、湿地构成、湿地运行效果等,分析生态湿地对水库水质影响的结果表明,复合生态湿地不仅能够有效脱氮除磷,抑制藻类生长,而且通过植物-微生物协同作用能够消除村落与农业面源污水带来的农药、抗生素等微量持久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5.
胡浩云  高巍  朱磊  赵启明 《人民长江》2009,40(20):76-78
邯郸市位于华北平原中部,大部分耕地处在漳河、滏阳河、南黄河组成的平坦肥沃的冲积平原上,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业的快速发展必将给环境带来压力,根据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以及排放途径,沟渠湿地作为农田和水体的过渡带,通过其独特的作用,能够较好地净化农田排水中的污染物,沟渠湿地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态修复方面将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工程技术措施。深入分析了邯郸地区水资源现状和沟渠湿地水质净化效果,针对邯郸地区沟渠湿地水面积与农田面积配比关系的研究提出了该地区沟渠型人工湿地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针对受农村生活源与农业面源污染的水体,开展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技术研究。研究区位于贵州省盘县,设计人工湿地处理来水能力为3.5万m3/d,人工湿地面积45 hm2。经过人工湿地处理后可基本实现水质净化目标,使其达到景观水体标准,不仅有效保障处理水质,更可营造城市水景,可改善研究区所在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人工湿地、氧化塘、土地处理三种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并采用SimaPro7.3.3软件分析了生命周期内能源利用、土地利用、原材料消耗及排放物有关的数据,并用于环境影响过程评价,分析了5年、20年内上述各项治理技术对环境影响贡献的变化趋势。通过LCA评价方法分析和比较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的环境影响,可以为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的选择和决策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8.
浅谈人工湿地对面源污染中氮素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的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探讨了不同湿地植物和不同水流方式的人工湿地对农业面源污染中氮素的去除效果。文章从氮素的去除机理出发,通过植物和水流方式两个方面对氮素的去除效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如下:不同湿地植物对氮素净化效果有差异,但总体来说湿地植物的生物量越大、根系越发达净化效果越好;湿地系统脱氮过程中,大部分氮是由微生物作用去除的,而复合式湿地及根系发达的湿地植物对微生物作用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太湖湖内综合治理技术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太湖流域水污染严重,加强治理刻不容缓,除加强陆域污染源(工业点源,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治理外,湖内生态治理已是关键。对污染底泥采用生态疏浚,清除表层0~40cm高营养盐含量的表层沉积物,减轻底泥释放的二次污染,依据陆生植物的养分吸收特点,条用水上种植技术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美化水域景观,加强对流域湖泊湿地,河流湿地和河口湿地的保护和建设,实施滨湖水生植被修复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三江平原经过50多年的开发,不但没有形成一个好的湿地农业生态体系,而且使原湿地生态系统也遭到严重破坏.三江平原湿地生态建设中既要保护重建湿地生态,又要建设湿地农业生态,发展经济,应消化吸收古今中外湿地生态建设的经验与技术,探索三江平原生态建设的策略与措施,实现三江平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民黄河》2021,43(10)
包头二道沙河及南海湿地近年来存在生态基流量小、入河污染物总量大、水体自净能力不足、生态系统脆弱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生态治理总体方案:以水资源循环利用为基础,将流域内污水处理厂外排的再生水收集后输送至河道及湿地进行生态补水,利用挡水堰及河道地形构建包含滞留塘、人工水草、人工物质迁移系统、生态净化床的河道走廊湿地,建设以多级多槽湿地为主的湿地生态修复区和以近自然湿地为主的湿地生态保护区。该方案可以实现再生水的循环利用,改善二道沙河及南海湿地的生态环境,削减包头市经由二道沙河及南海湿地进入黄河的污染物总量。  相似文献   

12.
生态塘对稻田降雨径流中氮磷的拦截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农田养分的大量流失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生态塘兼具排水和生态湿地双重功效,研究其对稻田排水氮磷的拦截效应对于防治农业非点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降雨径流条件下生态塘对降雨径流中氮磷的动态拦截效应以及降雨径流结束后氮磷在静水中的去除效应有待明了的需求,本文选取太湖西岸何家浜流域典型农田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该区域的塘堰改造为生态塘,研究了生态塘对水稻生长期内的三场降雨径流氮磷的拦截去除效果及降雨径流结束后氮磷在静水中的去除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在三场降雨过程中,生态塘对总氮(TN)的平均去除率为34.7%,总磷(TP)的平均去除率为34.8%;(2)生态塘对降雨径流中不同形态氮磷的去除率大小排序为氨氮(NH_4~+-N)颗粒态氮(PN)硝态氮(NO_3~--N),颗粒态磷(PP)溶解态磷(DP),且径流状态下水体垂向分层氮磷浓度分布随降雨进行而变化,总体分布规律为底层氮磷浓度大于表层氮磷浓度;(3)降雨径流结束后,TN在生态塘中的去除率为50.4%,TP在生态塘中的去除率为52.3%,塘2对TN、TP的去除率大于塘1与塘3,生态塘表现了较强的抗冲击自修复性。  相似文献   

13.
立足党中央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在系统分析北京市水资源严重紧缺形势的基础上,探讨了北京市减少耕地种植面积,增加滨水林地和平原区湿地面积的生态效益和可行性,提出了北京市减耕增林增湿的空间布局和保障措施。结果表明,北京市农业用水以地下水为主,农业生产是造成全市地下水超采和环境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拓展滨水林地、湿地等绿色空间可实现绿地增加固碳能力、湿地增加拦氮能力;平原湿地建设实现有效缓解城市防洪压力的同时,可为城市生态红线保护和居民休憩提供良好的生态空间;通过在山前生态涵养带、城市下游平原、城区和主干交通道路以及河道沿线等重点区域综合施策,全市可增加和改善绿色生态空间41.7万hm~2,还提出了实施减耕增林增湿战略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湿地的退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湿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已成为热点研究问题.在综述国内外湿地生态恢复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深圳市凤塘河口湿地现状条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河口水动力控导方案并建立河口物理模型进行试验,采用生态砾石系统进行水污染控制方案设计,恢复湿地植被的同时进行景观设计.通过对河口湿地生态恢复的全面研究,使凤塘河口...  相似文献   

15.
南方某水库补充水源存在污染风险,采用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净化水质,介绍了人工湿地的布置及主要设计参数,并介绍湿地基质的配比及植物的选择与搭配,总结人工湿地技术在处理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的工程经验。湿地处理系统出水可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V类水体标准。  相似文献   

16.
《人民黄河》2014,(7):87-90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我国南方地区广为应用,但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大规模应用并不多见。针对包头二道沙河的低污染水,采用人工湿地生态修复串联工艺进行处理,即"河滨旁通式强化处理工艺+接触氧化工艺+潜流湿地复合系统+表面流湿地复合系统"。重点介绍了主要构筑物的设计参数,总结北方寒冷地区人工湿地的主要设计特点,提出了包头黄河湿地冬季运行的措施和要求。同时,结合当地用水需要,以中水回用的方式实现湿地出水资源化利用,设计出水水质能够达到中水回用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7.
采用表面流人工湿地+近自然人工湿地+生态稳定塘组合工艺。设计实施了济宁市截污导流蓄水区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通过生态修复措施恢复了湖滨带湿地的生态功能,提升入南四湖水体水质。  相似文献   

18.
油田外排废水含油量高,如采用传统的二级生物方法处理,不仅效果差,而且工程建设费用和系统运行费用相对较高.以新疆油田的外排水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湿地+生物塘对采油废水进行处理,试验表明,可实现废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9.
用氧化塘—浮石床湿地系统处理暖寒季低污染河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滇池流域构建氧化塘-浮石床湿地复合系统对暖季与寒季的城市低污染河水开展了净化效能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通过小幅调节流量来有效净化暖季与寒季低污染河水。塘与湿地的水力负荷分别为0.22、0.37m3/(m2.d)时系统对暖季低污染河水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各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CODCr75%、TP 93%、TN 64%、NH4+-N 87%。塘与湿地的水力负荷分别为0.17、0.29 m3/(m2.d)时系统对寒季低污染河水具有较优的处理效果:各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CODCr72%、TP 89%、TN 53%、NH4+-N 73%。系统出水均符合GB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系统在暖季对低污染河水中污染物的去除速率明显高于寒季。  相似文献   

20.
采用厌氧生物滤池(AF)—人工湿地—生态塘工艺处理养殖废水。结果表明:AF设置在人工湿地的前端能极大地降低SS的含量,有效预防人工湿地的堵塞。人工湿地采用跌水曝气方式,节约了能源及建设维护费用;采用波式潜流的流态,为氮的去除创造了较好的条件。生态塘设置在波式潜流人工湿地后端,它能强化对氮、磷的处理;工艺对CODCr的去除率约为80.30%,SS去除率约为94.69%,NH3—N去除率约为73.39%,TP的去除率约为86.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