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11)
国有资源经管责任履行过程中,由于人性自利和有限理性,在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和环境不确定的前提下,国有资源经管责任承担者可能偏离委托人的期望,从而出现机会主义倾向和次优问题,为此,委托人会推动建立治理构造来应对这些问题,政府审计是这个治理构造的组成部分。一方面,通过揭示机制、威慑机制、预警机制和抵御机制,直接抑制机会主义倾向和次优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评估治理构造的有效性,为治理构造的持续可靠奠定基础。由于委托人的需求不同、治理构造不同,政府审计需求可能出现差异化。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16)
政府审计客体涉及的基本问题是"审计谁",广义政府作为独立或主要的资源提供者时,这种资源相关的委托代理关系就是政府审计服务的范围,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就是政府审计客体。国有资源管理部门、行业规制部门都是国有资源委托代理关系的代理人,要作为政府审计客体;生产单位作为代理人虽然已经有多个政府部门在分工监管,但是,还要作为政府审计客体,其原因是阻止政府规制失效,政府审计一方面能增加规制效率,另一方面,在阻止规制俘获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18)
政府审计内容涉及的审计基本问题是"审计什么",主要包括审计对象、审计业务类型、审计主题三个层级。政府审计对象是国有资源经管责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使用国有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狭义);生产产品或服务;生产及报告相关信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凡是存在既定标准的国有资源经管责任,就成为政府审计业务,经历了财务收支审计、财务报告审计、综合审计三个阶段。审计主题包括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行为、制度四种,国有资源经管责任的内容不同,涉及的审计主题也不同。审计业务类型与审计主题有密切关系,审计主题是审计业务的元要素,审计业务是不同审计主题的组合。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
以代理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能包容各类审计主体的企业审计需求理论框架。资源委托代理关系能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并降低资源风险,企业依赖于以两权分离为实质的资源委托代理关系,代理人对委托人承担企业类经管责任,不同的企业类资源委托代理关系下,经管责任的内容不同。代理人是自利人,在合约不完备、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和环境不确定条件下,代理人可能出现代理问题;代理人也是有限理性人,可能会出现次优问题。为了应对代理人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委托人会推动建立针对代理人的治理体系。各类企业审计,由于其本身的特质,出现在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是一种大概率事件,但并不是必然事件。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5)
国有资源委托代理关系具有多层级、多目标、行政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引发缺乏监督积极性、目标排序或目标置换、依附性等特殊的机会主义倾向,进而使得不同层级的委托人/代理人具有不同的审计期望,这些不同的审计期望体现为对审计主题、审计产品内容、审计产品定位、审计产品种类等的需求不同,审计机关难以生产出让所有委托人/代理人都满意的审计产品,审计期望差难以全面弥合,只能进行选择性弥合。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24)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实现委托人对代理人进行监督的有效的途径,通过经济责任审计能够极大的提高监管作用,通过对经济审计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经济审计的发展现状,提出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9)
不同单位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不同,但是,可以有一个通用的概念框架。审计对象、审计业务类型、审计主题构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通用概念框架。国有资源经管责任分为单位经管责任和个人经管责任。根据领导干部在特定责任方面的介入或努力程度,单位经管责任区分为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形成领导干部的个人经管责任,这是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根据关注的经管责任要素不同,经济责任审计业务有单一经济责任审计、多项经济责任审计、综合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主题是经济责任的实施框架,包括具体行为、制度、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四种类型,不同的经管责任要素的审计主题不同。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3)
政府责任审计的治理、职能、责任三者关系在审计目标实现过程中形成了"逆向困惑"破解难题。应增强审计自身目标保障程度并建立与社会需求的沟通机制,转变政府责任审计功能并促进共性与个性审计间的协调发展,提升审计观念创新与服务能力并加强问责机制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6)
基于经典审计理论,提出一个企业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企业类资源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都希望通过审计来抑制代理人的代理问题及次优问题,以促使代理人更好地履行其企业类经管责任,这是企业审计终极目标;审计机构则希望发现代理人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这是企业审计直接目标。不同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的具体情形不同。审计直接目标需要审计主题来承载,信息主题承载真实性目标和效益性目标,行为主题承载合规性目标和合理性目标,制度主题承载健全性目标。在审计实施中,各审计主题的审计目标还要再分解为审计具体目标,与之相对应,将基于各审计主题的审计目标称为审计总目标。审计直接目标通过揭示路径、抵御路径和威慑路径实现审计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
基于经典审计理论,提出一个企业审计本质的理论框架。从内涵上来说,企业审计是以系统方法从行为、信息和制度三个维度独立鉴证企业类经管责任履行中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治理制度安排;从外延上来说,企业审计是一个体系,可以按审计主体角度分类,也可以按审计客体角度分类。由于企业审计是一个体系,企业审计本质也就形成一个体系,不同类型的企业审计有其个性本质,各类企业审计有其共性本质。从权能属性来说,企业审计是所有权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