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04年总体规划提出:2020年北京市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考虑到人口流动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总体规划的城市基础设施等相关指标暂按2000万人预留。2008年末北京常住人口达到16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2万人,  相似文献   

2.
段德罡  王楠 《城乡建设》2011,(7):37-39,4,5
合理预测城市人口规模,是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保证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发挥有效调控作用的关键性前提。在城市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对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化水平的预测,直接影响着相应时段内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规划与决策。当人口规模预测发生偏失时,会直接导致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不准确,造成城市建设用地的紧张或者浪费,也会给城市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3.
<正>人口规模是反映一个区域或城市基本情况的重要指标。人口规模预测是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一项重要且具挑战性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城市本身而言,其用地规模、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配给等都与人口规模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人口规模预测合理与否,将对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北京作为国家首都,特殊的发展背景促使它具有一般城市难以比拟的超强集聚力,催生了人口规模的膨胀,其增长态势远超出人们的预期,对此最直接的体现是在近几次城市总体规划中,规划人口目标往往在规  相似文献   

4.
从国际大都市的空间形态看上海的人口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海的人口与发展问题需要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进行战略思考。本文从上海与长三角大都市连绵带的空间形态展望上海未来20~30年间的人口发展,提出三点思考:一是从现代化大都市的经济能量来看上海的人口,无论就全市域的人口密度、人口和经济占全国的规模、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来看,相比纽约、东京等大城市都有待提高。二是从现代化大都市的人口分布来看,上海人口的布局需要大幅度降低外环线以内城市中心的密度,而增加郊区城市化地区的密度。三是从现代化大都市的人口素质来看,应该认识到由城市交通、环境质量等反映出来的所谓“城市病”并不与城市规模正相关,而是与城市管理与人口素质正相关。提高城市发展的质量,关键是要通过良好的规划与管理减少环境不友好的城市空间、减少环境不友好的社会行为、转化环境不友好的城市人口、控制环境不友好的城市制度。  相似文献   

5.
郭磊贤 《城市规划》2019,43(2):59-66
基于经济社会系统演化的过密化理论,论文从城市公共性的角度出发,以公共资源物质积累——即基础设施替代原理论中的经济产出要素,提出大城市空间演化中基础设施边际供给随人口递减的"空间过密化"假设。借助上海中心城区、深圳关内地区人口与基础设施关系的演化实证,论文认为,中国大城市在边际规律作用下经历了若干轮空间过密化进程,且通过"疏解"和"就地更新"两类手段实现空间反过密化。论文为解释中国大城市空间发展的过程机理提供了理论框架与实证案例。  相似文献   

6.
对2020年北京市人口规模预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市政府正组织北京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如何预测2020年的人口规模,是战略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因为人口规模的预测决定了城市的用地规模和空间布局,决定了各项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规模。规模预测得过小,将不能适应今后十几年的发展,过大则容易造成布局分散,以及土地资源和一系列投资的浪费。  相似文献   

7.
从1992年到2013年河南人口总数增加、增长率趋缓,人口流出较多、男女比例缓慢上升,老龄化加快、家庭规模变小,抚养比重先减小后增加、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离婚率有所上升、妇女生育意愿有所改变、城镇居民收入有所上升。住宅状况发展地区差异较大:城镇化率在60%以上的郑州,投资额度持续上升;城镇化率50%以上、老龄化较低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较大,城市房价较低;城镇化率在45%以上在50%以下,未来需要转移人口在10万以上;城镇化率在30%到45%之间是一些县级市,未来还要转移较多人口到城市。河南初步建立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多层次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议今后政府要继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注重基础设施配套、注重实物安置与货币补偿并重。支持房地产企业优化重组;引导房地产骨干企业向专业化、品牌化、集团化方向发展;积极培育面向中高收入的老年家庭住宅建设。  相似文献   

8.
城市基础设施决定着城市的空间布局和人口承载能力,是城市规模的制约因素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政府如何根据基础设施的特点进行建设管理,发挥其最大效益,平衡城市规模和投入,需要有合适评估方法本文通过分析现状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特点和城市基础设施的经济特性,介绍了基础设施和城市规模效益平衡方法。  相似文献   

9.
牛慧恩 《城市规划》2007,31(4):16-19
基于对我国城市人口规模预测中现存问题的分析,根据对预测本质特征的认识和理解,针对我国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人口规模预测,提出了需要进行规范的四大方面及主要对策,分别是:界定基本概念、统一数据口径、进行多方案预测、表明预测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城市增长是指投资和人口增加引发的城市规模和基础设施、公共产品的增加;而城市发展不仅包括城市规模、基础设施及公共产品的增加,还包括城市经济结构、管理体制、社会事业、公共服务水平等在内的城市整个经济社会变动过程。城乡规划转型重构的核心,就是要使城市增长更有效地促进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人口规模预测存在问题及冲突原因分析,结合总规、控规人口规模的本质特征和所起作用,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即:针对存量规划特点,转变人口规模预测思路;预留总规与控规缓冲弹性,总量控制、单元分解、动态平衡;结合本地实际,统一规范控规人口规模计算的方法标准;关注职住平衡和"三旧改造",保证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合理;加强人口构成分析研究,适当预留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弹性。  相似文献   

12.
<正>记者: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但是在您的关照视野里,似乎并不认为人口规模是城市发展的负担。您怎么看待人口规模和城市发展的关系?丁成日:我的观点是城市规模和城市发展是自行发展的,城市规模的增长是控制不住的,如果不增长也不能拔苗助长。我们看到大城市有病,小城市也有病。世界上有很多城市破产。你知道底特律破产,那你知道美国有多少小城市破产吗?如果是某个小城市破产,你根本都不关注。所以说,我们只看  相似文献   

13.
人口过度膨胀是北京城市发展进程中的老大难问题,是北京所有呈现出的“大城市病”的根源。尽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了人口调控的方针和目标,但人口增长的势头不仅有增无减,而且加速增长态势明显。2010年北京的常住人口规模已经达到1961万人,与1990年的1081万人相比,20年增长了880万人,其中前十年年均增加27.6万人,后十年年均增加60.4万人,提前十年突破了总规确定的2020年1800万人的人口规模。如果不严加控制,人口的增速和增量很可能还会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14.
城市总体规划具有调控各类空间资源的本质特征,城市人口规模研究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性研究应能体现政策属性.但长期以来,业界对城市总体规划中人口规模研究的普遍认识是一种以人口预测为核心的研究,关注重点也集中于预测方法的“客观”与“科学”上.基于城市总体规划是协调社会不同利益的公共政策属性的认识,研究认为其中的人口规模研究不应仅停留于采用技术手段预测一种未来城市发展的可能之上,而应积极推动其向政策支撑、向处理城市发展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转变,并以武汉人口规模专题编制为例,探讨了一种寻求各类城市发展要素制约下有利于城市健康发展的城市人口规模的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城市人口规模高低方案与城市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各不相同,城市人口规模目标的确定需要做出抉择.  相似文献   

15.
城市人口规模与布局是城乡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和依据.长期以来,北京人口数量持续快速增长,人口分布不断变化,掌握人口的动态变化对城乡规划工作尤为重要.近十几年,北京人口变化加剧,特别是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带来人口规模、结构和布局的巨大改变,城乡规划工作更加需要掌握动念详实的人口基础数据.但是,公开发布的人口统计数据很难满足规划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邵波 《城市规划》1995,19(5):25-26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所面临的统计口径、人口流动性和城市区域化等问题.分析了城市规模在内涵上的三个变化,并提出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我国快速城镇化时期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对策评价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学者从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城市规划学等多个学科对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的探讨并未形成统一意见,有必要对大城市人口规模能不能控制、该不该控制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本文首先从行政控制、产业置换和空间疏导3个方面对当前我国大城市采取的主要人口调控对策进行梳理,发现并未能取得预期效果。进而从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视角对大城市人口规模应不应该控制进行追问,发现理论层面并不对大城市人口规模构成绝对约束。最后,回归大城市的发展模式,提出人口规模调控是实现社会发展的众多手段之一、城乡差距是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能否实现的关键,以及构建人口发展的"环境-经济-公正"分析框架等建议,为政府制定人口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任远 《城乡规划》2017,(6):88-93
城市人口的增长和集聚构成城市化社会最基本的特征,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城市人口总量的快速增长及带来空间形态的演化表现得更加突出。城市规划和管理需要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应对人口的增长集聚对城市发展和治理所带来的压力,并实现有序和有效的城市发展和治理。本文主要讨论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如何协调人口快速增长与城市的管理和服务能力的关系,妥善应对"城市病";第二,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如何确定一个科学的人口规划作为城市公共政策的指南;第三,在人口增长集聚过程中如何促进移民有效地融入城市社会,实现包容和整合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结构的重构(一)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这是一项涉及中国城市的基础研究。 城市人口规模是国内外城市研究使用最多的统计指标。迄今为止,国内的统计出版物和所有的城市研究仍以城市市区的户籍非农业人口和市区户籍总人口作为城市人口规模的指标。但是,这两个指标都已经不能很好地反映城市的实际规模。本文分析五普资料,建议以“市人口”来定义城市人口规模;评价了它的利弊;首次整理提供了2000年全国前100位城市的人口规模。试图通过这些基础工作重构我国城市人口的规模结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对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需要相关部门在城市整体规划中切实做好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工作,对污水处理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论文对城市污水处理设计与实际运行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城市污水处理提供参考,保证污水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