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该文基于对上海市共享单车使用特征展开的相关调查,分析了共享单车用户的骑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共享单车与公共交通发展的相互关系,最后对上海市共享单车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8)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电子商务的快递发展带动了快递行业的发展迅猛发展,两者相辅相成。本文以"零距离"快递业务为分析对象,根据我国快递行业的发展前景为前提,分析"零距离"快递未来发展的优势,以及从最优化角度出发实现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问题。  相似文献   

3.
4.
吴聪 《城市公用事业》2014,(1):31-36,66
在国内特大城市的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最后一公里”交通需求日益凸显。作为解决我国现阶段特大城市“最后一公里”交通的主导方式,“最后一公里”公交的运营效率直接决定线路的存续。以上海市“最后一公里”公交为例,在研究“最后一公里”公交发展背景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现状“最后一公里”公交线路的运营效率,并将线路优化前后以及常规公交线路的运营效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最后一公里”公交线路整体的运营效率较高,且优化后的运行效率能接近甚至超过常规公交。结合分析结果,提出推进“最后一公里”公交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3)
电子商务现在已进化为商业贸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愈发紧密。与此同时,这种超常规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一系列行业的快速发展,其中以快递行业的"井喷式"发展最为明显。但是,电子商务最近呈现出的客户分散,货物种类多样,周期短等特征,对我国快递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在"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上。电商企业非常清楚竞争力的提升来自顾客满意度与对品牌的认可,纷纷出招寻求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有效方法,为解决末端物流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6.
选取上海中心城区10个住宅区,分析居民使用常规公共交通的便利性,探讨城市道路结构对公共交通的适宜性。在每个住宅区内部,均布9—12个采样点,对每个采样点生成依靠公共交通的30分钟等时圈。对每个住宅区的等时圈面积求平均值,统计分析该区的城市道路结构、公交线路分布,再深入观察每个住宅区并进行定性分析。由此得到结论:(1)道路结构对公交服务水平有重要作用;(2)除了宽度、间距,可穿越是另一个重要因素;(3)对于较宽的支路,只要部分穿越就能承载公交线路;(4)路网密度是公交线网密度的基础,但是对于不可穿越的道路,即使提高了密度,对公交的作用也不大;(5)若可穿越的道路与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向一致,公交出行便利性提升的效果明显;(6)某些住宅区中,公交线网密度较高、分布也均匀,但是道路可穿越性较差,实际的便利性反而不高。以期为居住区的道路规划设计、既有建成区的更新改造、建设公交都市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在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内,有1000多辆新能源汽车,它们在为游客提供便利的同时,真正实现了园区内公共交通的"零排放"。据悉,在世博场馆和周边运行的1017辆清洁能源车辆中,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车三种新能源汽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18)
旨在以江苏大学为例,以建立大学校园快递服务中心为基础,分析大学校园快递末端业务的现状及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对这些问题提出大学校园快递服务中心这一创新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2)
校园"最后一公里"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值得探究的。以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切入点,找出校园"最后一公里"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从完善物流服务、建立物流服务网络平台等方面对校园"最后一公里"问题进行探究,以解决物流网点混乱、物流工作效率低、物流服务落后以及浪费学生大量时间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邓志勇 《福建建筑》2014,(11):80-82
为了满足中低收入者愈来愈迫切的住房需求,政府需要加快建设保障房。然而传统的建造方式施工劳动生产效率低、资源和能源消耗高、建筑环境污染大、建筑寿命低,采用保障房工业化建设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消耗,减少污染,延长寿命。随着中国保障房工业化建设时代来临,它需要有一套专门的技术体系,比如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安装方法的标准化、配套设施一体化。如果能够实现这"四化",中国的保障房工业化建设之路会走的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1.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它是着力解决城镇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大规模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如果工程造价不合理,必然影响住房工程质量安全,影响能否及时交付使用,影响保障对象在使用过程中是否满意,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规划土地机制创新,推进保障住房建设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简要回顾了国家住房保障政策发展及上海市政府近年来对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结合2008年以来上海市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情况,阐述了上海市规划国土部门在职能整合后,从发展战略出发,在规划编制、土地管理、建设实施等方面的机制创新,确保城市的长远发展和民生工作。  相似文献   

13.
Community opposition to locally unwanted development is not inherently problematic, but it can be destructive where conflict between proponents and objectors escalates. This paper relates mixed-methods findings from a Sydney case-study where opposition to planned affordable housing projects was widespread but uneven. Five factors are identified that escalated individual opposition campaigns in this case: public notification procedures; sense of injustice; prejudice; strong campaign leadership; and the involvement of politicians. We argue that these factors will likely also escalate opposition to the planned development of other forms of critical social infrastructure, and that an understanding of them can help minimise destructive conflicts between proponents and host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是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加速跑"时期,国家与各省政府签订了保障房建设的协议,各城市政府也提出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目标与落实方案。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保障房建设,本文介绍了新加坡保障性住房政策,讨论了新加坡保障性住房体系的政策内容和特色,并以乌兰新镇的开发管理为例总结新加坡社区建设和管理经验,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预售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及住宅价格指数衍生品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远期实物交易制度的房地产预售并不必然导致住宅价格的上升,但在供求失衡条件下,远期交易的缺失有可能使得市场价格波动趋于加剧。由于房地产预售制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于是我们可以考虑将房地产价格风险规避、投资和投机等交易意愿从实物交易转移到房地产指数衍生合约交易上,从而使得房地产市场的实物交易更多地体现真实的消费需求。衍生市场有效的套期保值、投机需求管理更有助于市场供求平衡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由于资本逐利性和保障房公益性的内在矛盾,使得保障房建设的资金筹措难题日益凸显。如何采取有效融资措施,顺利实现保障房的建设目标成为当务之急。以深圳市为例,针对保障房建设实际情况,提出"PPP/BOT+REITS"的社会共建融资模式和相关的配套政策建议,以期解决保障性住房的融资难题。  相似文献   

17.
丁桢 《住宅科技》2013,(10):23-27
针对经济适用房建筑设计中,如何通过更合理的布置各功能房间和公共交通核,来达到提高经济适用房品质等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对如何结合结构专业对于高层超限问题的规定,取消不必要的外拉板后,既避免了结构超限又节约造价以及改善采光等问题进行逐一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以重庆市为例,基于居住消费理论,调查分析公租房潜在申请者与已入住者在申请与购买公租房项目中存在的交易障碍因素。结果发现,就业地与居住地的远近、家庭规模与户型大小的匹配、公共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以及心理阻力是阻碍申请行为的主要因素;价格与户型面积则会对已入住群体的购买决策产生直接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破除申购障碍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compares recent experience in the use of the planning system to facilitate the provision of affordable housing in rural areas of Scotland and England. Following an introduction summarising key issues arising from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the paper first sets out the scale of need for rural affordable housing in the two countries and then summarises the differing planning policy frameworks. Scale of delivery is then addressed and an attempt is made to establish the extent to which differences in performance reflect variations in policy, delivery mechanisms or differing housing markets. The hypothesis is advanced that Scotland, although a more rural country, has made less use of planning policy to tackle issues relating to the need for rural social housing. In both countries scale of provision has lagged behind perceived need and a major reason for this would appear to be the tensions in planning policy between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sustainability objectives, with the scales so far weighted towards the environmental rather than the social imperative.  相似文献   

20.
作为最早针对住房问题实施住房保障政策的国家,英国不仅成功地解决了住房问题,而且还实现了保障性住房的可持续发展,其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系统地总结了英国在提高保障性住房项目社会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生态可持续性方面的策略,包括建立紧密协作的管理队伍、多主体参与保障性住房的供给、设计和建造可持续的保障性住房等。并根据我国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对我国保障性住房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