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机理分析和合理简化,建立了某电厂660 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系统的非线性移动边界动态数学模型,并对该锅炉在75%热耗率验收(Turbine Heat Acceptance,THA)工况和额定(Boiler Rated Load,BRL)工况下水冷壁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各种扰动下水冷壁系统各参数的变化趋势均能通过机理分析给予合理解释;在不同的扰动输入下,水冷壁系统各参数的动态特性各异;当75%THA工况时,在进口焓值阶跃扰动下,蒸发段长度的动态响应存在超调;当75%THA工况和BRL工况时,在进口焓值阶跃扰动下,出口蒸汽比焓在其响应初期都存在逆向变化过程。研究工作加深了对660 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系统动态特性的认识,可为优化该型锅炉的设计、控制和运行以及电站仿真机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于大型燃煤机组,制粉系统直接关系到锅炉燃烧的好坏,一次风量大小对炉膛煤粉的燃烧有较大的影响。以某电厂660 MW超超临界锅炉为研究对象,分析一次风量对锅炉燃烧特性的影响,通过研究表明:不同磨煤机出力下,一次风量增大,煤粉细度呈现非线性增加,当磨煤机出口一次风量大于90 t/h时,煤粉细度增加的幅度较大;在磨煤机出力45 t/h时,随着一次风量的增大,磨煤机电流减小,分离器电流增大;当一次风量的减小时,锅炉排烟温度降低,锅炉效率增加。  相似文献   

3.
张强 《节能》2009,28(4):45-47
通过4#锅炉热一次风旁路系统改造后试验和理论分析证明,4#锅炉在采用热一次风旁路装置后,降低排烟温度1.5℃以上;同时,通过提高磨煤机出口风粉温度3℃,降低锅炉排烟温度1.5℃以上。达到了降低锅炉排烟温度3℃以上的效果,年节约运行费用200万元以上。同时对热一次风旁路系统改造工作进行总结,并依据试验结果对旁路风门的操作方式以及该技术的推广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公司锅炉一次风母管压力及一次风机电流均较高问题,为此进行了一次风系统优化试验,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措施。实践证明,所提出的措施有效降低了一次风母管压力及一次风机电流,提高了锅炉效率,为600MW超临界锅炉一次风系统的优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66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旋流燃烧锅炉投产后锅炉燃烧均衡性较差,锅炉热效率和一、二次再热汽温偏低,NOx排放质量浓度偏高等问题,通过改变O2体积分数、煤粉细度、一次风量、外二次风挡板开度、异层燃烧器风量分配方式、燃尽风直流风水平摆角和燃尽风量等参数对其进行了性能优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高O2体积分数运行和磨煤机动态分离器转速,以及合理设置外二次风配风方式、燃尽风直流风水平摆角及燃尽风风门开度,有效降低了灰、渣碳质量分数和CO排放浓度,提高了一、二次再热蒸汽温度。在各影响因素中,同层煤粉燃烧器外二次风风门开度和燃尽风直流风水平摆角的配置,对锅炉燃烧均衡性的影响至关重要;运行O2体积分数和燃尽风量大小对NOx排放影响最大。通过综合优化调整,锅炉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各项主要性能参数均达到或优于设计值。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高碱煤锅炉炉膛特征参数的选取,对1000MW超超临界一次再热锅炉炉膛尺寸的选择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7.
结合某1 000 MW侧煤仓布置机组,针对大容量超超临界机组热一次风道风压高、风量大的特点,将风道设计过程中遇到风道布置问题、补偿器盲板力问题、风道壁厚选择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为超超临界机组热风道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内某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进行了不同负荷下锅炉系统的性能研究,构建机组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根据■平衡方程,计算了不同负荷下锅炉系统及各部件的■损失和■效率。结果表明:随着负荷的变化,各部件都保持较高的■效率且波动很小,能够保证机组的深度调峰和低负荷稳定运行;燃料燃烧与换热产生的■损失之和占总体■损失的97%,减小工质与高温烟气的传热温差可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9.
分析锅炉热一次风加热器技术对排烟温度的影响,提出该技术的应用方案,解决燃煤电站超临界锅炉混煤掺烧排烟温度高的问题。对比改造前、后同工况、近参数的运行数据,计算锅炉余热。结果表明,改造后热一次风加热器可降低机组供电煤耗率约2.3 g/kWh,单台机组每年可节约1万吨标准煤,以期为锅炉解决排烟温度高现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