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居民对身心健康的诉求不断增多;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更是引发社会各界对后疫情时代居民健康的高度重视。我国非常重视健康目标的顶层战略布局和自上而下的层级传导,并在基层社区予以落实。"健康中国2030"战略提出后,上海、广州等城市先行作出响应,明确提出以健康社区为抓手,建设健康城市,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并逐步落实国家健康目标。  相似文献   

2.
减少健康不平等是"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不仅危害身体和心理健康,而且可能扩大健康不平等。虽然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了众多阶段性成果,并逐渐成为他国借鉴的典范,但我国的健康规划特别是社区层面的治理工作起步较晚且对健康不平等的关注还略显不足。在梳理疫情下英国社区健康不平等的具体表现、形成机制的基础上,以伦敦为例进行具体分析,进一步总结疫情期间英国促进社区健康平等的政策措施、NHS(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与多主体促进社区健康平等的协作机制,以及与社区规划相关的规划指引更新内容。通过分析,提出健康社区规划的建议:在健康社区规划中应该保证法制先行;完善短期政策并发展为长期政策;提高与政府紧密合作的多元主体的参与程度;增加覆盖弱势人群的范围并进行精细化管理。以期为国内的健康不平等研究提供参考,特别是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健康不平等以及社区治理应对方案提供借鉴案例。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聚集给城市人居环境和人民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健康城市项目已成为很多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减少其所带来的危害的首选。健康社区是健康城市的实现形式,更着重于健康城市理念在社区层面的营建。澳大利亚是开展健康城市和健康社区运动较早的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推广,其健康社区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全面分析澳大利亚健康社区建设过程以及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文章从以社区健康需求为导向、构建健康社区指标体系、多部门协作共同营造健康社区三个方面,归纳了澳大利亚健康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指出我国应当借助"健康中国"战略的机遇,结合各城市实际情况,积极借鉴澳大利亚经验,强化社区的健康细胞功能,以社区健康需求为导向的规划引领,以建立完善的健康社区指标为优化目标,多方协作,共同营建健康社区。  相似文献   

4.
在WHO设立"健康城市工程"项目及"十三五"规划提出"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对健康社区营造策略进行探究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以苹果园街道社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提升社区健康环境、完善社区健康服务、加强社区健康宣传以及提升公众参与度等措施,促进健康社区营造。  相似文献   

5.
结合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在我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大规模爆发的背景,本文分析了健康社区建设的核心规划设计理念和内容,探讨社区在维护健康、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并对我国建设健康社区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包括建立社区健康影响评估机制;将健康社区建设纳入城市应急管理体系中;打造健康社区的"完整街道";鼓励部分城市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社区。  相似文献   

6.
刘佳燕 《规划师》2020,(6):86-89
2020年新春前后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给全中国乃至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冲击,社区成为防疫工作的前沿阵地。文章从社区规划、防控行动和治理体系三方面总结了中国当前社区防疫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基于社区调研和国内外相关经验,对社区防疫规划和治理体系提出相关改进建议,包括推进社区命运共同体建设、完善基于社区生活圈的防疫体系规划、聚焦以健康社区为核心理念的社区赋能、依托智慧社区强化风险预警和精准服务以及共建社区健康协同治理网络。  相似文献   

7.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公布,健康城市、健康社区的发展需求日益凸显。WELLCommunty社区标准作为全球范围的健康社区评价标准,其评价内容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具有一定先进性,对我国健康社区评价标准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通过对WELL社区标准评价对象、评价内容及认证等级3方面的简介,以及和WELL建筑标准在评价内容方面的差异性分析,指出健康社区标准的关注重点体现了社区层面实现健康的关键性因素,基础设施、社区安全和健康管理以及社区中的健康建筑环境,是健康建筑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王旸  尹豪  王薪宇 《新建筑》2023,(5):146-151
健康社区建成环境是落实健康城市战略的基本单元。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造成了社区居民健康福祉水平显著下降,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危机,后疫情时代有必要定量研究社区建成环境特征与居民健康福祉变化之间的关系。以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不同社区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GIS测量,分析其居民健康满意度和地理空间差异。进而以社区密度、公共交通便利性、居住空间面积、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绿地空间格局5个社区建成环境特征为自变量,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新冠疫情发生前后其与居民健康满意度变化的相关性。藉此展开对社区规划设计的再思考,提出多情景导向的社区规划路径,为我国社区环境规划建设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9.
"新冠"疫情突然爆发,给我国以及全世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巨大影响,国家迅速采取相应措施,比如,出门戴口罩,呆在家里不聚集以及武汉的封城……全国人民都在努力应对新冠肺炎。社区成为了疫情防控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部分,部分地区以社区为单位进行了积极封闭式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大多数城市小区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尽可能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与此同时也暴露出小区存在的一些弊端。为此本文将以博乐市小区在疫情期间防护为例,结合韧性社区理论,探讨健康社区的规划与治理。  相似文献   

10.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引领下,主动健康的需求日益提升,WELL健康社区的概念也逐渐被公众接受并推崇.为了更合理地在健康社区内配置运动模块,为居民提供运动支持,进而推动我国"体医融合"的进程,需要了解终端住户在社区中实际的运动需求和行为方式,以及这些需求配置中现存的问题.通过线上问卷等方式对各地社区居民的运动方式进行调查,部分问卷采用KANO模型的原理,并通过住户深访进一步了解重点运动的载体模块在社区中现存问题.结合实际项目案例,从场地初期设计方案和物业管理服务两方面展开,对重点运动模块的优化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健康步道是城市住区人居环境内涵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健康社区”在高质量城市建设中的细胞工程。健康步道因其自身的复杂性、模糊性和差异性等属性,在城市住区整体化和系统性研究中缺乏足够关注。本文以“健康社区”理念为导向,阐述住区健康步道的发展机遇,通过对我国住区步道建设现状及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在“住区生活圈”概念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住区—邻里”慢行生活圈网络的构建和四点设计策略,以期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在住区建设层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边防  吕斌 《城市规划》2019,43(11):81-89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城市居民的客观诉求开始逐渐多元化、复杂化和碎片化,我国城市社区在提升环境空间、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及健全社区服务体系过程中,社区治理需要进行创新调整来应对转型期的挑战。本文通过治理的视角,构建了社区治理参与机制的4个重要维度,即参与主体、社区管理和组织方式、相关政策法规及资源分配和管理作为理论框架来分析城市社区治理的参与机制。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主要参与主体未明确、过度行政化、相关法律法规未健全和资金管理机制未完善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构建了多元参与式社区治理的机制决策和行为框架,即通过参与主体的多元化,组织方式的多元化和参与途径的多元化提高社区公共事务解决的针对性和效率,为我国社区治理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行动框架指引。  相似文献   

13.
郭紫薇 《城市规划》2021,45(1):54-61
后疫情时代,常态化与创新工作的叠加、 “秩序与活力”的平衡对基层治理与社区规划提出了巨大考验.面对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理论与规划路径相互背离的困境,本文立足于中微观层面,运用“制度-生活”分析范式,梳理了我国城市社区经历的“管制-管理-治理”三个发展阶段,并建立起“制度-生活”视野下社区治理的解析框架,指出在基层社区中,制度与生活的互动推动了社区中权力的再生产.只有建立起两者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才能实现多元参与、找到通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路径和方法.具体而言,制度应该顺应日常生活的行动逻辑,主动寻求合作;生活主体应通过合理扩大张力空间,推动制度的变迁.基于此,认为社区规划作为导向品质空间的社区治理工具,应当与社区治理的微观机制相结合:首先,在不同介入模式及工作阶段中,社区规划师的角色应当在制度主体、生活主体和第三方之间灵活转换;其次,社区规划路径应当围绕重构社区公共领域展开,通过搭建不同主体间对话协商的平台,促进异质群体的共识形成;最后,社区规划应当依靠“社会逻辑+商业逻辑”建立起社区活力的良性机制,使生活主体从旁观、享受到参与、行动.  相似文献   

14.
王世福  黎子铭 《规划师》2020,(6):112-115
2020年初,在全国性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过程中,社区作为防控前沿,在春节期间叠加严峻的防疫责任,这对于仍在逐步发育的社区治理而言,无疑是不堪重负的。韧性社区的理念有助于理解应急治理能力的强化对社区营造的重要意义,也是助力疫情缓解并恢复健康常态的重要保障。国际视野中的健康城市为韧性社区营造的原则与策略提供了启示,为此文章借鉴相关理念,从设施空间硬件保障、治理服务资源匹配和治理能力体系建构三个方面,提出韧性社区营造策略。  相似文献   

15.
“关系”代表了中国几千年传统农耕文明下农民社会交往的一种价值面向,体现了我国乡村治理的本原逻辑.从“关系”到“社会资本”,描述了新时期我国乡村社会资源配置的逻辑之变,也是当前我国乡村规划及乡村规划理论构建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重点解析了“关系”背景下我国乡村规划在产权界定、公共物品供给、地方性空间生产、乡村治理中面临的困境;提出应顺应乡村从“关系”到社会资本的资源配置逻辑之变.重点通过嵌入“地方性知识”、构建“生命共同体”、培育“公共精神”构建基于我国乡村社会资本提升的乡村规划理论框架.最后结合乡村调查与实践,提出了我国乡村规划的4个突破方向:①农民聚居:从村落走向社区;②公共物品供给:从“低水平的均衡供给”走向“多元、梯度、差异化的渐进提升”;③土地整治:从“经济需求”走向“村社发展”;④乡村治理:从“单中心”走向“多中心+网络化”.  相似文献   

16.
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基本实现国际实质等效,工程教育认证工作进入新发展阶段。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复杂性决定了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必然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内涵。后《华盛顿协议》时代,我国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具有体系、法律和制度的优势,存在先天治理能力不足、国际化水平不高、科学化程度较低的劣势,迎来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时代和新愿景,面临整合国际规则规范、周期资格审查的挑战。我国亟需系统构建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路径,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治理模式,为深度参与全球高等工程教育治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规划和社会治理重心向社区下移的新阶段,公众参与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意义。如何在社区规划基础上探索覆盖面更广和更具有推广性的参与式规划途径,是当前规划理论和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将我国参与式规划归纳为组织化、个体.化和自组织三种类型,构建“参与动机-参与过程-参与结果”框架进行评估,进而结合北京“新清河实验”公共空间治理实践,利用在线地图互动平台探索了将组织化、个体化和自组织相结合的参与式规划模式,最后从规划程序、参与平台和实施单元等方面对实施路径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现为追求"善治"和"善政"相统一的过程。本轮规划实施管理"放管服"改革应超越简单的"简政放权",准确定位为追求善治与善政相统一的过程。本文以杭州"最多跑一次"规划实施管理改革探索为样本,在分析传统规划实施管理的关键问题基础上,从管理结构、运行机制、工作方法和外部协调等四个方面,引介和探讨了"杭州样本"的改革方法论、创新举措和有关经验,以期为后续的改革深化和全国同类地区改革探索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9.
基于“城市病”风险源头治理的安全城市建设诉求,从精细化风险管理视角,识别当前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编制及实施的现实困境,提出耦合“全过程”风险防控体系的规划路径,并结合实证从区域、城区、社区三个层级分 析安全风险治理导向下的规划策略。在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工作中,存在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设防标准多 样导致防灾能力失真、责权事权混乱导致多规对立等矛盾。应在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准备、编制及实施阶段,将风险监测、 评估、管控技术融入到多层级防灾空间规划中,形成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