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境外合作产业园区建设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境外合作产业园区,是我国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经贸合作、促进与沿线国家经济深度融合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基于产业园区理论与"走出去"战略实践的有机结合,阐述"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境外合作产业园区的概念及内涵,从园区类型及空间分布两个方面概述"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境外合作产业园区建设状况。通过对农业园区、加工园区、服务业园区、综合性产业园区等四类产业园区的案例分析,论述我国境外合作产业园区建设的背景意义、总体目标、产业定位、主导企业、运营模式及综合效应;同时,通过与国内代表性中外合作产业园建设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全面加强双边政府沟通、深化完善园区合作机制、科学制定园区产业规划、聚力推动园区配套建设、大力培育引进国际化人才等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独联体国家合作园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往西延伸的重要链接载体,其规划体系的同根性为中国园区规划"走出去"提供重要支撑的同时,也存在诸多"水土不服"的现象。因此在总结独联体区域内境外合作园区宏观规划、空间规划、产业规划3个层面特征的基础上,以该区域内样板园区中白工业园区为例,从规划传导、编制管理以及实施参与3个角度对比两国规划体系的异同,提出加强合作国家间区域的顶层设计来强化顶层引领、融入地方规划体系强化产业专项规划以及管理开发分离和公众参与的规划实施互动3方面策略建议,以期为境外同类型园区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的背景下,中国境外产业园区得到沿线国家的普遍认同,正在成为支撑"一带一路"倡议落地开花的重要手段,这也为中国开发区规划技术"走出去"提供了机会和提出了需求.本文系统梳理了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状况,在分析相关法定规划体系架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对中国境外产业园区的规划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对既有境外园区规划类型与内容、规划技术标准、规划编制组织和管理体系等进行了总结,结合园区就业者对规划建设的评价和需求等,分析了境外园区规划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境外产业园区规划体系创新的策略性建议,为构建全球化的境外产业园区规划技术体系提供支撑,也为中国城乡规划技术"走出去"探路.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我国境外商贸园区的定义、总体发展态势、核心存在的问题,以及实证展现的8个开发模式与路径的论述,抓住近些年"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下境外商贸园区投资与管理运营的核心层面,对于洲际分布不合理、助力高端产品外销不足、可持续发展及跨境复制能力不足的问题深入分析。利用目前境外各类商贸物流园区发展脉络与方案梳理,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境外商贸园区未来开发与运营的发展方向,为指导各类型投资企业进行境外园区投资与运营提供实证依据,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境外产业园区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载体。经过多年建设,“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境外产业园区已经具有一定发展基础,具备提升发展质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文章研判了“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形势和要求,梳理了相关文献和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境外产业园区发展概况及其转变发展方式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而辨析、揭示和构建了“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境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路径,并以中白工业园区为例进行实证,进而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境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境外园区是开展国际合作、搭建贸易体系、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以20个通过国家商务部、财政部确认考核的境外园区为研究样本,在总结居住空间规模、区位、类型、人群及开发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境外园区居住空间规划建设面临的产居失配、人群分异、职住失衡、规划脱节和规范缺失等困境,提出建立境外园区产业规划与居住供给适配机制、强化境外园区规划实施监测与本土化嵌入、差异化配置园区居住空间规划要素、重视境外园区职住关系优化与平衡、加强园区居住规划技术规范转译与创新5方面策略建议,以期为境外园区居住空间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规划师》2015,(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园区将从"规模化园区"时代逐步走向"功能化园区"时代。文章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阐述了全产业链下的文化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策略,并结合广西文化产业城的规划实践,从资源优势与产业选择、功能分区、项目设置、用地布局和交通组织等方面出发,对上下联动和横向扩展的全产业链,以及以市场化为主导、以公益性项目为辅的开发运营模式进行探索,希望能为其他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城镇上山、产业上山"是云南省重要的战略部署以及突破城市与工业区建设用地瓶颈城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云南省文山市三七产业园区发展变迁为例,通过类似案例分析,从产业转型、功能复合、山地特色营造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试图分析山地城市产业园区在转型过程中推动城镇上山的积极作用,探索城镇上山新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陈翔  王伟 《建筑与文化》2021,(10):64-65
随着"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节奏的加速推进,"产城人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城市主要的发展趋势.文章通过对我国产业园区发展历程的回顾,总结产业园区存在的空间问题,提出"产城人融合"发展模式下产业园区在功能、空间、生态等方面的设计策略,指导舟山普陀区城西产业园区概念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0.
《规划师》2020,(9)
中国境外自由贸易区是中国自由贸易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归纳中国境外自由贸易区发展态势、规划特征和治理模式等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剖析中国境外自由贸易区与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服务对象、开发模式与战略价值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并基于中国境外自由贸易区典型案例规划与实践总结提炼,从流动空间与场所空间平衡的视角提出了中国境外自由贸易区空间规划策略,即丰富流要素、畅通流载体、升格流节点、营造场所化空间、适配场域化功能、供给场景化服务等,以期为相关规划编制与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产业园区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园区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形式.然而,由于政府过度依赖土地经营和优惠政策而对产业发展缺乏有效调控等方面的原因,产业园区的发展普遍存在土地开发效率低下、专业化的服务型企业和机构不足等问题,一些地方还出现了盲目打造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现象,对经济和文化...  相似文献   

12.
施志宏 《河南建材》2015,(2):178-180
为了实现产业战略转移,我国正尝试建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以越南中国(海防-深圳)经济贸易合作区安阳工业区为例,分析了境外中国工业园的产业发展定位,提出了境外中国工业园区开发模式和组织架构。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三生合一"背景下既有园区何去何从中关村软件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园区,两期面积2.6平方公里,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软件开发、企业孵化、软件成果展示、专业人才培训、技术支撑体系和综合治理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科技园区。自成立十多年来,中关村软件园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总体发展思路,在开发建设、产业发展模式以及践行绿色、低碳创新园区理念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正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有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全国开发区以占全国不到2%的开发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GDP总量的12.8%。也正是基于园区经济的重要地位,在各地"十二五"规划中,园区的上马和扩建令人瞩目,如贵州要建设百余个特色产业园、重庆要建设离岸数据开发和处理中心两大基地、黑龙江要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安徽要形成10个左右的新兴产业基地,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各地千亿级的园区规划就有十余个,中国正进入各类园区建设的高峰期。而伴随园区运营管理的发展,物业管理的重要性也开始为园区租赁双方所重视,与住宅物业不同,园区属收益性物业,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产业物业管理发展品牌特征园区物业管理联盟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产业物业不断迎来其新的发展机遇。产业园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产城融合的关键组成部分,园区物业服务企业已成为产业园区服务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今天,产业园区被赋予了丰富的新内涵。从功能上来说,产业园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形式,担负着聚集  相似文献   

16.
由于历史与发展道路的原因,我国产业园区普遍存在工业与服务业分离、产业与城市分离、园区与主城分离等多个层面上"二元分离"的问题。传统的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临的产业转型升级挑战。以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服务业发展对策为研究对象,在论证服务业是促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为产业新城的必经之路的基础上,通过对柳州市柳东新区服务业发展对策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即针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应推进制造业主辅分离,深化与城市主城区功能分异;以"集聚化"、"融合化"发展策略为引领,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探究"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用地的扩张和功能的复合,我国产业园区已由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开发工厂"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并重的综合型园区开始转变。然而,受传统狭隘功能主义思维的影响,我国产业园区的整个管治系统,大都把生产作为园区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核心,忽略了其作为城市管理的复合功能需求。由此造成了区内产业结构失衡、城市服务功能缺失以及人居环境欠佳等问题。本文以浏阳经开区为例,通过引入"产业公园"这一发展理念,从产业、用地、交通、人文、生态等方面提出促进产业园区走向产城融合的策略,以期为我国产业园区的转型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8.
得益于全球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和亚洲特别是中国产业园区模式成功的激励,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开始重新审视产业园区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将园区建设作为带动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抓手。在这其中,埃塞俄比亚可谓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产业园区不仅带动了国家工业体系的快速建立,还创造了大量就业,对改善国家整体投资环境,促进经济整体提升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产能合作的示范国家,中国园区模式在埃塞俄比亚的成功离不开双方在国家与园区两个层面的积极合作,即国家政策的互动衔接、园区规划体系的对接、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和管理经验的交流合作。这一成功典范,对于中国后续在埃塞及其他非洲国家开展共建园区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情差异大,相关规划标准体系差别明显,因此尽管境外产业园区规划可有效指导园区建设,但其规划编制仍存在要求不明确、措施不适用、指标不经济等问题。为探讨规划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对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进行评估,梳理其实施过程中规划变更的主要原因,包括中柬两国土地所有制和规划管理方式不同、建设主体和开发建设模式不同、规划编制体系和建设标准不同等,进而对境外产业园区规划编制提出改进思路与方法,如规划标准强调融合性、规划内容强调针对性、规划原则强调地方性和规划建设强调经济性等。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中国交建集团华中区域总部园区规划的案例,从分析园区的开发模式入手,选用适宜的产业园区功能布局和空间形态;从集群建筑形象设计的手法汲取经验,设计总部园区的整体形象。力求打造一个符合地产开发逻辑、满足企业使用需求、具有良好城市形象的总部园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