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准确的进行地区排放状况的定量分析,得到地区的排放因子和制定排放控制策略。本文选择长春市区四种类型的道路作为研究对象,以道路实测数据为基础,分析得到四种类型道路的行驶工况特征值,继而研究各等级道路行驶工况下的排放因子以及速度对三种排放污染物的影响。结果反映出随着道路等级的降低机动车速度表现出递减的趋势,各等级道路行驶工况下速度对排放的影响表现出相近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实验室测试法不能完全反映车辆实际道路排放情况,故此采用车载排放测试的方法来研究实际道路行驶时机动车的排放.通过OBS系统测试18 m公交车的行驶工况,分析该公交车的实际道路排放因子.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在怠速、减速、匀速和加速等工况下各排放物平均质量排放率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3.
出租车在城市道路中行驶里程较高,污染物排放所占比例较大,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也较大.文中从研究出租车污染物排放的问题出发,对排放因子指标选取、排放因子的估算模型和排放量的预测模型等方面进行系统地研究.指出出租车污染物排放的研究趋势,旨在为我国制定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B5生物柴油在实际运行工况下的非常规气体排放特性,基于重型底盘测功机,采用CWTVC循环,对比研究了满足国Ⅴ排放标准的柴油公交车分别燃用京Ⅵ柴油和B5生物柴油在不同行驶工况下的非常规气体排放。结果表明:与京Ⅵ柴油相比,采用B5生物柴油,NH_3排放量平均降低37.84%,其中高速工况下NH_3排放量降低最明显,平均降低45.98%;SO_2排放量平均降低4.52%,但在高速工况下SO_2平均排放量有所升高,平均升高13.52%;HCHO排放量平均降低17.24%,其中在怠速工况下排放量降低最明显,平均降低19.95%;C_7H_8排放量平均降低22.57%,其中在中速工况下排放量降低最明显,平均降低24.15%。试验证明国Ⅴ样车在燃用B5生物柴油后的非常规气体排放均降低。 相似文献
5.
李世宁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道路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道路交通事故频发,其中有一部分的道路交通事故并非驾驶员的失误和错误操作所致.道路安全状况成为了我国比较重要的社会问题,所以我们对交通安全的研究为重中之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道路线形对行驶安全的影响,道路线形实际上不是一条简单的平曲线或竖曲线,它满足了行车的力学性能,线形连续、视觉良好、安全舒适的要求.通过对目前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研究,了解到影响道路线形的要素,加强对道路线形设计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为了使驾驶人员能够感到道路的安全与舒适,本文提出了改善道路线形设计安全性的有效措施,探讨了合理的道路线形的设计与规划,进一步减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对车用汽油机按“九工况法”进行了排放测量 ,并对各工况下的 3种有害排气污染物CO ,HC和NOX 的分担率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各排放测定工况对整机排放试验结果的影响程度 ,明确了改善该类汽油机排放水平的重点研究工况。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柴油规范要求和国内现状,利用2种柴油进行排放对比试验,研究柴油十六烷值和硫含量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十六烷值越高,柴油的着火性能越好,着火延迟期越短,可燃混合气燃烧改善,CO排放生成机率降低,燃烧初期缸内峰值温度降低,缸内NOx生成时间相对缩短,NOx排放会降低,导致局部区域不完全燃烧,使THC排放增加;硫含量越高生成的颗粒物排放也越高. 相似文献
8.
国Ⅳ柴油公交车在实际道路上的排放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车载式尾气排放测试设备对北京国Ⅳ排放标准的柴油公交车在实际道路上的尾气排放特征进行实测研究,测试时间为10645s,行驶里程达51.3 km,共获得10645组有效数据,测试数据能反映车辆在实际道路上的排放特征.车辆在实际道路上尾气排放NOx、CO、总碳氢化合物(total carbureted hydrogen,THC)和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的排放因子分别为(11.02±1.46)、(1.44±0.12)、(0.038±0.01)和(0.053±0.03)g/km.车辆的油耗、排放状况与车辆的行驶状态等因素有密切关系:车速越快,加速度越大,油耗速率越高;NOx排放随工况点分布与油耗速率的分布趋势基本相似;CO排放速率在低速和减速工况下较低,车速超过30 km/h及加速区域排放升高;THC高排放主要集中在车速低于30km/h的加速区域。 相似文献
9.
汽油品质对车辆尾气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车辆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使油品对车辆排放的影响更加重要。通过5辆车组成的车队在各种指标不同的8种燃油上进行尾气排放试验。研究了汽油中硫含量和烯烃体积含量的变化对汽车尾气排放的影响。运用严格的统计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综合工况下,汽油中硫的质量含量的降低可以明显地降低车辆尾气的各种污染物排放;烯烃体积含量的降低对排放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燃料十六烷值对小型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自行开发的柴油机瞬态工况测控系统,试验研究了燃料着火性对小型直喷式柴油机稳态及恒转速增转矩瞬态工况下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稳态工况下,随着燃料十六烷值的增大,滞燃期缩短,HC、NOx排放降低,消光烟度增加;在恒转速增转矩瞬态工况,随着十六烷值的增大,烟度排放恶化,NOx排放降低。综合考虑消光烟度和NOx排放,存在一个最佳十六烷值。对于排气烟度,燃料十六烷值存在2个界限,当十六烷值小于50或大于60时,对消光烟度影响明显加剧。 相似文献
11.
混合动力车辆馈能式悬架的节能潜力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传统车辆悬架系统中阻尼元件以摩擦的形式将振动能量转变成热能,最终将这部分热能散发到大气中。阻尼器耗散能量的多少不仅与其摩擦因数有关,还与路面不平度、车速及整车质量密切相关。为了对这部分能量进行回收利用,使用CARSIM仿真软件完成了车辆以不同车速行驶在不同路面上时悬架系统阻尼器的能耗计算。结果证明,在城市工况和路面条件下馈能式悬架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四轮驱动汽车沙地牵引力控制方法仿真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建立了四轮驱动汽车驱动动力学模型,应用PI控制方法设计了油门控制系统。应用模糊控制方法建立了油门的模糊PI控制系统,给出了参数查询表。对室内沙槽的牵引力控制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I控制、模糊控制和模糊PI控制建立的油门控制系统可将驱动轮滑转率控制在最佳值附近,并能消除驱动轮过度滑转现象。 相似文献
13.
在冰雪路面上静液驱动履带车辆转向的安全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静液驱动履带车辆转向行驶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系统可承受最高压力48 MPa、车辆无侧滑、附着力足够(无打滑)等安全条件,设计了在冰雪路面高速履带车辆静液驱动转向控制策略。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系统进行冰雪路面转向控制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不同车速下客车发动机排气参数的定量分析和吸收/压缩混合制冷循环计算,确定了发生器的结构形式和换热面积,建立了发动机排气参数和发生器内工作流体的传热分布参数模型。进而分析了在不同车速下发生器负荷特性对混合制冷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冷负荷为30kW的条件下,车速大于100km/h时,废热制冷就能满足客车冷负荷需求;车速在35~100km/h时,废热制冷和压缩制冷联合运行才能满足客车冷负荷需求;车速低于35km/h时,客车冷负荷完全由压缩制冷提供。 相似文献
15.
轮胎磨损程度对在用车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VMAS排放检测系统作为实验平台,在同一辆实验车上换装不同磨损程度的轮胎进行排放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在用车使用的时间增长,轮胎的磨损程度也随之增大,轮胎磨损后导致了轮胎与路面间摩擦力的显著降低,影响到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和牵引性能,对汽车的排放有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在变工况下影响尤为明显。通过实验,找出了轮胎磨损程度与汽车排放特性之间的关系,为控制在用车排放污染物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车辆循环工况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感应电机额定功率和效率的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车辆循环行驶工况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感应电机额定功率的匹配方法,在电机过载能力范围内根据每个循环工况电机的需求功率确定常用功率区域和额定功率。给出了基于工况匹配电机本体效率的计算方法。结合北京、伦敦循环工况,与解放牌混合动力客车的第二轮样车40kW电机进行对比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工况匹配的电机进一步提高了整车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矿业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版)》2016,26(6):981-988
Consider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ediction of rock burst disasters, and in order to grasp the law of acoustic emission(AE) of coal samples in different dynamic destruction time, the SH-II AE monitoring system was adopted to monitor the failure process of coal samples. The study of the change rule of the AE numbers, energy, ‘b' value and spectrum in the micro crack propagation process of the coal samples shows that as dynamic damage time went by, AE presented high-energy counts and the accumulated counts increased during the compression phase. The AE energy and cumulative counts increased during the elastic stage. The AE blank area increased gradually and the blank lines were more and more obvious in the molding stage. The AE counts and energy showed a trend of decrease in the residual damage phase.AE ‘b' values gradually became sparse, and the large scale cracks percentage compared with micro cracks decreased and the degree of damage decreased. The AE frequency spectrum peak went from the residual damage phase to the molding phase, and finally it was nearly stable, besides the bandwidth of the main frequency is gradually narrowed. Also, the frequency peak changed from single peak frequency to bi-peak frequency and to the single peak frequency.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is more sensitive than the elastic modulus to dynamic damage time. 相似文献
18.
针对阿刀亥煤矿1203炮掘巷道,通过现场实测掘进巷道煤壁瓦斯涌出量,建立了掘进巷道煤壁瓦斯涌出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方程,确定出掘进巷道煤壁瓦斯涌出量与巷道长度、掘进速度及煤壁暴露时间的关系,给出了煤壁瓦斯涌出枯竭极限时间、掘进巷道煤壁最大瓦斯涌出量以及掘进巷道煤壁达到最大瓦斯涌出量时巷道长度的计算方法.该研究结果,对于指导矿井的通风设计和采掘部署,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煤巷掘进瓦斯灾害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