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500 kV电流互感器(TA)更换中二次方面可能出现的保护误动、设备损坏的风险等问题进行总结,为同类工作提供经验.从基本概念和原理出发,结合现场经验和实际案例,阐述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造成的后果.介绍了更换TA过程中涉及极性、准确级、保护范围、一次绕组等电位点等方面的正确做法,对作业过程中的风险提出了控制措施.运行维护单位继电保护人员应注意前述各方面问题并做好作业风险控制,才能保证更换TA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主变差动保护TA断线故障出现后,必须立即检查处理,否则会引起保护误动或者拒动。检查运行中的主变差动保护的电流回路,主要是在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上工作,且保护屏上其他设备都在运行,工作风险性极高,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使用熟练的现场检修方法才能检查和处理此类型故障。从主变差动保护原理、保护电流回路、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的风险、现场实际操作、安全措施分析等方面介绍了"主变差动保护TA断线"故障的检查和处理经验。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锅顶山子站2号主变保护更换后送电过程中主变差动回路接线不正确的现象,分析了主变各侧TA极性和TA回路接线方式、开关和母排与变压器相别一致性等诸多因素对差动保护回路的影响,并对变压器保护的TA极性及其二次接线方式的统一、规范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配电网继电保护装置不停电更换作业中作业间隔失去保护,以及更换后二次回路正确性无法验证的问题,提出一种配电网保护不停电更换及试验新模式。在该模式下,一方面使用临时保护替代原保护,使带电作业间隔继续带保护运行,另一方面通过使用模拟断路器,验证保护更换后整组动作回路的正确性。最后,通过现场应用实践,验证了该配电网保护更换及试验新模式的可行性,提高了配电网二次技改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110kV TA运行中发出异响事件,通过开展高压、保护试验,指出事件是由TA油箱内部二次绕组开路造成的.鉴于TA内部二次绕组开路较为隐蔽,用常规方法不易检查判断,介绍了TA开路后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及相应的检验处理方法,并指出谐波电流的产生在TA开路后可能加剧铁芯饱和,为其它类似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网运行的智能化和信息化,越来越多的变电站面临着保护改造、综合自动化改造等问题。500 kV线路保护更换作为常见的保护更换工作类型,在多个作业现场发生过因操作不当和管控不力导致的跳闸和告警事件。从工前准备、现场施工和工后总结三个阶段对线路保护更换的全过程管控进行梳理总结,尤其对运行设备搭接调试这一高风险工作进行分析,提出以对应一次设备是否停电为依据确定持票和实施原则,确保现场作业安全性和规范性,为超高压线路保护更换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电网运行的实际经验表明,保护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对电网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分析了变压器保护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着重从保护配置、选型、运行方式、整定参数计算、反事故措施等几个方面提出整改措施,还需要直流电源系统的配置与改造、一次TA的布置、系统运行方式等方面的措施配合,使现存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8.
电网运行的实际经验表明,保护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对电网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分析了变压器保护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着重从保护配置、选型、运行方式、整定参数计算、反事故措施等几个方面提出整改措施,还需要直流电源系统的配置与改造、一次TA的布置、系统运行方式等方面的措施配合,使现存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9.
杨茹 《江苏电机工程》2007,26(Z2):27-30
以220 kv官塘变110 kV母差保护的更换工程为例介绍了母差保护更换工程的主要工作,阐述了110 kV母差保护的更换应考虑的各项措施和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官塘变110kV母差保护更换工程也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变电所110kV母差保护的更换工作和其他型号的110kV母差保护的更换工程中,为类似母差保护更换工作提供了一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港油田近几年几起主变差动保护误动原因分析,对新建变电站、运行中变电站、改造变电站的主变差动保护误动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变压器差动保护由于受其励磁电流、接线方式、TA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本文针对如TA型号及变比的选择、二次接线、二次负荷能否满足TA10%误差曲线、一次换相和二次电流回路接地方式等几个可能导致差动保护误动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便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措施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带电施工作业过程中,施工单位需派遣具有多年施工经验、一次安装/保护专业等能力的人员进行现场踏勘,目测带电作业是否超越安全距离,缺乏定量分析,存在较大误差,增加了施工安全风险。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工序梳理和三维模型的近电作业安全距离判断方法,通过工序实施和电力设备带电状态判断,实现近电作业的安全风险识别,保障了带电作业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电流互感器(TA)暂态饱和是目前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TA的暂态饱和与TA中的剩磁以及TA短路电流中的非周期分量密切相关。当一次电流包含有长时间的非周期分量时,可能使铁心深度饱和,但饱和出现的时间有时延。通过实例计算分析了TA暂态延时饱和过程,并论述了减小TA饱和对保护装置影响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保护更换是防范保护设备超期服役风险的有效措施.传统的双重化保护同时更换并带负荷测试方法,需要复杂的启动流程,会增大电网风险、增加停电难度、减少停电窗口.针对双重化配置主保护提出了一种分步带负荷测试的技术方案,即在一次停电更换保护过程中,增加一次带负荷测试工作.该方案可避免传统带负荷测试方案因同时失去两套主保护而带来的复杂启动流程,进而有效打破停电窗口的局限性,缩短工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常规站及智能变电站有关保护用TA配置而出现保护死区的情况,分析相关出现保护死区的保护TA配置方案,对不同的设计思路进行了评价、比较,并给出了相应改进的解决方案。同时,基于预防保护死区问题,对相关TA配置方法从规划、设计到保护装置性能改进方面均给出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分析网省关口电能表带电更换作业关键风险因素及试验接线辅件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带电更换关口电能表作业管控措施和关口电能表的规范接线方式,结合网省关口电能表的带电更换经验,给出详细的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16.
新设备启动过程中的危险点分析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焦邵麟  张智锐 《广东电力》2009,22(9):32-34,72
结合继电保护运行经验,分析了在新设备接入系统启动过程中危险点及其对系统造成的危害,包括线路一次改造后电压互感器(voltage transformer,VT)核相的风险、单母接线变电站设备启动过程的风险、220kV主变压器高压侧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CT)更换后设备启动过程的风险、母联CT更换后设备启动过程中的风险,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变压器差动保护由于受其励磁电流、接线方式、TA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针对二次接线、二次负荷能否满足、TA极性、TA 10%误差曲线,TA型号变比的选择等可能导致差动保护误动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便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措施,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某电厂2号机组在停机状态下,由于工作人员对发电机碳刷维护不当引起发电机转子一点接地保护动作,从而导致500kV系统开关误跳闸的事件。引发了专业人员对发电机碳刷更换工作的重视和对发电机转子接地保护投退问题的争议。结合发电机转子接地故障的危害,阐述了发电机转子接地保护的选择,指出发电机碳刷更换工作和转子接地保护的现场应进行规范化管理,强调在电气专业工作中一、二次专业人员应相互交流和沟通,以降低工作风险。  相似文献   

19.
通过更换110kV变电站直流屏的工作,分析了更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个问题,最终选取了一个比较合适的方法,确保变电站在直流屏更换过程中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当前智能变电站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智能变电站超期保护装置更换方案。具体提出了3种更换方案,从更换准备、保护装置安装和保护调试3个阶段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施工工期、施工难度、运行维护、系统风险和对母差保护的影响等方面,对3种更换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选出采用就地化保护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