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特低渗油气藏的开发一直是一个世界性课题。海上油田开发素有投资高、风险高的特质,如何利用尽可能少的井获得尽可能高的原油产量是地质油藏工作人员一直的追求。海上低渗油藏特别是特低渗油藏的开发无疑具有更大的挑战。为此以文昌13-1油田ZJ1-3油组的开发评价试验论述利用长水平井开发海上特低渗油藏的可行性,为类似油藏的开发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注入压力高、吸水能力下降快是低渗油藏注水开发面临的难题。通过分析深层低渗油藏压敏、水敏、油水粘度比、相渗等因素对渗流特征的影响,获得油藏开发过程中储层物性及流体渗流变化规律;利用油藏工程原理及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裂缝方位、注入量、渗透率及注水时机对裂缝扩张注水效果的影响,证明裂缝扩展注水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低渗油藏采出程度。研究成果对 改善低渗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根据姚店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组的油气地质条件,浅析了其沉积环境演变、储集层地质特征、油气藏类型.认为从长7末至长4 5,沉积环境经历了湖泊一三角州一河流体系一漫滩沼泽化的历史演变;储集类型为低孔特低渗型,其孔隙类型以溶孔-剩余孔-微裂缝配套型为主,属于原生型岩性油气藏,可以进一步划分为4类次一级类型.  相似文献   

4.
王伟 《西部探矿工程》2021,(4):88-89,9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加,国内油气田加大了对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的力度.现阶段非常规油气藏成为勘探热点,非常规油气藏多为特低渗透油气藏,为了提升开发效益,钻井普遍应用水平井,由于井身结构复杂,给固井作业带来了难题.鉴于此,对影响固井质量的因素,诸如井身结构、混油钻井液、套管居中度、固井工艺等进...  相似文献   

5.
东濮凹陷北部三叠系砂岩储层裂缝发育,通过研究区域构造演化、研究区裂缝发育史、裂缝形成的力学机制及应力与应变的关系,认为研究区主要为构造成因缝,裂缝以高角度节理缝为主,高、低角度裂缝相互交错构成裂缝网络系统。裂缝走向与区域断裂延伸方向一致,以NE-NEE向为主,其次为NW-NWW向,还有少数为近EW向。东濮凹陷北部三叠系主要存在两期裂缝,第一期为NNE-NE-NEE向,形成于第三纪,有利于油气运移聚集;第二期裂缝形成于第三纪末期—东营组末期,为NNW-NW-NWW向,目前多处于闭合状态。  相似文献   

6.
通过涠洲低渗油藏注水水质对储层渗流能力影响实验研究,发现粘土矿物、固体悬浮物、细菌以及海水对储层渗流能力影响最大。水驱后胶结粘土矿物含量下降,骨架矿物组分含量上升,颗粒迁移的矿物含量下降,晶格膨胀的矿物含量增加。岩心渗透率越低,对产能的伤害越大;颗粒粒径越大,对产能的伤害越大;颗粒浓度越高,对产能的伤害越大。注海水和海水中细菌含量对储层都有很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针对延长油田乔家洼油区个别油井出现气窜且CO_2气体来源方向不明确的问题,以45543-09井为注入井开展了六氟化硫气体示踪剂现场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数值分析,同时以气相示踪剂监测结果为依据将现场CO_2驱油调整为水气交替注入。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45543-01井、45545井和乔46-01井、乔46-02井与注入井间分别存在1个优势通道和2个优势通道,优势通道等效渗透率分别为44.13×10~(-3)μm~2、9.54×10~(-3)μm~2和17.02×10~(-3)μm~2、136.15×10~(-3)μm~2和184.87×10~(-3)μm~2、104.27×10~(-3)μm~2。现场水气交替注入试验表明:45543-01井和乔46-01井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8.
灰色模型是一种有较高预测精度、所需要的原始数据少、并且计算过程简单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对现有的数据进行生成、开发、并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达到对所研究系统的生产动态、规律等的正确评价和有效监控。超低渗油藏的渗流过程与一般油藏有很大的不同之处,低渗油藏在实际生产时的压差只有大于某一个数值的时候,流体在储层中才能流动,这说明低渗油层具有启动压力,其渗流过程是属于低速非线性渗流。通过对岩芯分析表明,这种现象与储层岩石的物性有关系。收集华庆地区元284井区长6储层基础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在全面认识储层的基础上,建立产能评价灰色模型。再应用Matlab和灰色模型相结合对特低渗储层进行产能评价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低渗、特低渗油层气驱提高采收率,在对低渗、特低渗油层CO;-N;驱和富气-N;驱进行数模及物模研究的基础上,对两种气驱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实验室岩芯中完全混相驱条件下,数模计算和物模驱油实验均表明,CO;-N;驱的合理前置段塞尺寸小于富气-N;驱的合理前置段塞尺寸,采收率比富气-N;驱的采收率低,但CO;-N;驱的最终投入产出比是富气-N;驱的2.0~2.69倍。在实际油层五点法井网部分混相驱条件下,数模计算结果表明,CO;-N;驱的合理前置段塞尺寸是富气-N;驱合理前置段塞尺寸的三分之二,但其采收率却比富气-N;驱的高,且投入产出比是富气-N;驱的2.6倍。  相似文献   

10.
南堡油田为典型的复杂断块注水开发多层砂岩油藏,注水开发中暴露出平面、层间、层内矛盾突出的问题。以单砂体为单元完善注采井网及注采关系,应用大斜度多级细分注水技术缓解层间矛盾,应用分段调剖技术方法进行水淹层治理,实施酸化增注、压裂增注等综合性增注措施,实施精细注采调控,加强精细注水管理,油藏自然递减大幅下降,含水上升率得到有效控制,采收率提高。本文总结分析了南堡油田精细注水主要做法,对同类型的多层砂岩油藏精细注水开发有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煤炭技术》2016,(1):1-4
为了提高适用于低渗煤层气高能气体压裂开发的技术水平,结合全封闭多脉冲压裂工艺特点,分析了多脉冲加载激励煤层产生多裂缝松弛地应力的作用机理及p-T作用过程,研究建立其多裂缝物理模型。该模型为低渗煤层全封闭多脉冲压裂瞬间破岩成缝机理研究及优化工艺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某油田含水开发期对裂缝的认识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宝浪油田储层具有低孔低渗裂缝较发育的特征,在高压注水过程中,原已闭合的天然裂缝重新开启造成油井暴性水淹,严重制约了油田开发水平和采收率的提高,通过对裂缝开启压力、分布状况、油水井裂缝配置关系的分析研究,通过综合治理,已见到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深入研究临兴地区盒八段砂岩天然裂缝对压裂效果的影响,基于野外节理观测和成像测井数据对临兴地区天然裂缝发育特征进行精细描述,并利用微地震技术对压裂裂缝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①临兴地区盒八段天然裂缝以剪节理为主,节理发育优势方向为NNW、NWW、NNE、NEE,天然裂缝倾角大、数量少且集中发育.②压裂效果穿越型控制类...  相似文献   

14.
芳48区块气驱对原油高压物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注CO2、N2、天然气后芳48区块原油性质的变化。注气量越多,地层油高压物性变化越大。三种气体中注CO2地层油高压物性变化最大,其次为天然气,N2变化最小。注入气后原油物性的变化更有利于残余油饱和度降低,使原油更容易被采出,从而增加了地层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15.
渤南洼陷经过40年勘探,资源探明程度已达65%,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对渤南洼浊积水道的勘探潜力进行了分析,通过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建立精细的地层格架,沉积相分析,应用相控储层描述技术预测,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对渤南油田沙三段浊积砂岩沉积模式进行深入认识,经钻探得到证实,发现了渤南十区、义941、义12-1等10个含油区块,在进一步开展油藏项目评价之后,全部纳入了新区产能建设,累计发现储量1260×104t,建成新区生产能力20.4×104t,为老油区产量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深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导水裂缝带发育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英锋  王世东  王晓蕾 《煤炭学报》2014,39(10):1970-1976
以大佛寺煤矿为试验矿井,采用钻孔电视系统和钻孔简易水文观测法,探测深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顶板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并对导水裂缝带演化特征进行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试验研究。研究分析表明:大佛寺煤矿深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顶板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为170.80~192.12 m;裂缝带区域内,裂隙数量自上而下逐渐增多,近煤层区域裂隙异常发育;钻孔砂岩区域,受拉伸作用,形成了纵横交错的裂隙,裂隙尺寸、角度较大;工作面回采距离与顶板导水缝隙带发育高度曲线呈"台阶"型。  相似文献   

17.
致密油藏流动能力差,水平井压裂后形成基质与裂缝两种差异明显的介质,流体在两种介质中的渗流规律不同,在基质中存在很高的启动压力梯度,不同渗流规律的耦合对致密油藏压裂水平井开发产能及开发动态规律的研究提出了新的难度。本文建立了考虑不同基质低速非线性渗流规律的致密油藏压裂水平井产能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启动压力梯度对致密油藏压裂水平井开发动态的影响,将整个生产周期分成了第一线性流、裂缝干扰流、第二线性流和边界控制流四个阶段,并认为启动压力梯度具有缩短第一线性流与第二线性流的稳产阶段的作用,不利于致密油藏的有效开发;同时,启动压力梯度对裂缝参数的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越高的启动压力梯度需要更长、更密、更多的裂缝才能进行有效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油藏工程理论及现场实践均表明,注水开发低渗油藏其注水方式和注采井数比对注水波及体积及水驱采收率有较大影响,通过对注水井水驱控制面积、单井控制面积与注采井数比进行了试探性回归分析,再结合谢尔卡乔夫公式,推导出了水驱采收率、驱油效率、井网指数、注采井数比与井网密度的关系式,从而建立了水驱油藏宏观井网密度公式.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老虎台矿区特厚煤层、断层构造较多、开采条件复杂等特点,通过应用微震分析法对83002工作面的导水裂缝带高度进行了研究。根据对微震事件分布规律,确定了83002工作面导水裂缝带高度,并应用现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法)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基本一致,可以确定所得上覆岩体导水裂缝带范围和高度的合理性,为后续开采的设计和安全防护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20.
煤粉对支撑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特征及其防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岩  苏雪峰  张遂安 《煤炭学报》2017,42(3):687-693
针对煤层气井的煤粉伤害问题,运用LD-1A导流能力测试系统模拟了煤层气井变排量、恒排量及间抽过程中煤粉在支撑裂缝中的运移沉积情况,分析了不同流速下煤粉对支撑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特征及伤害机理。实验表明:煤粉易滞留沉积在支撑裂缝底部严重影响导流能力,导流能力伤害率可达90%以上;在没有煤粉持续进入支撑裂缝的情况下,有效排出煤粉导流能力有增大的趋势;排采制度、煤粉质量含量、煤粉粒径对导流能力的影响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煤粉随水运移时对支撑剂窄口的疏通作用和聚集堵塞作用共同影响支撑裂缝导流能力。压裂前期使用小粒径支撑剂,尾追大粒径支撑剂,合理控制排采速度,使排采速度略小于煤粉运移的临界流速,并使用煤粉分散剂,有利于适量排出煤粉减小导流能力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