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探究压缩热效应对近单晶硅液体(DSL-2329)温度的影响,可采用理论推导与实验结果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计算DSL-2329液体恒温压缩系数与恒熵压缩系数的比值,比值越大,则液体温度对压强越敏感。在0.1 m K的恒温液体测量环境中,通过对液体温度与所受压强的微量调节,实现单晶硅球特定的3种悬浮状态,这3种状态之间包括液体密度分别在恒温与恒熵条件下的变化过程,利用这3种特定悬浮状态之间的压强关系计算出液体等温压缩系数与等熵压缩系数的比值。实验数据表明,压强变化量越小,测得的恒熵压缩系数与液体恒温压缩系数的比值与理论值0.72越接近。  相似文献   

2.
罗志勇 《计量学报》2012,33(5):428-431
单晶硅球密度的绝对测量是阿伏加德罗常数测量的关键技术。综述了单晶硅球密度测量的最新进展,包括硅球密度测量的技术原理、测量领域、影响因素、测量装置及最佳测量能力等等,分析了硅球密度测量的主要难点和关键技术,预测了相关研究的技术前景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阿伏加德罗常数测量中单晶硅密度的绝对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改进型五幅算法,利用压力扫描原理设计出腔长可变式法-珀标准具和柔性铰链微位移平台,实现了标准具腔长和硅球表面与标准具之间的相移测量,建立了一套技术原理新颖、提高潜力较大的相移法精密测长系统.该测量系统对硅球直径的测量准确度优于3 nm,单晶硅密度的测量不确定度达到1×10-7.  相似文献   

4.
介绍国内外固体和液体密度统一基准技术现状,讨论建立密度(固体)基准的测量原理及技术关键,并对密度基准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并修正大气压强对液体密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在低压条件下测量密度标准液体压缩系数的方法。通过纯水和空气标准密度的校准测量设备,建立压强和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温度点下对标准液体的压缩系数进行测量,得出每100m的海拔差距引起的液体密度相对变化量大约为1×10-6,验证了密度修正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彭程  王健 《计量学报》2021,42(3):265-270
基于单晶硅球与现行常用砝码的物理特性差异,提出空气浮力修正改进计算方法。通过对硅球质量测量时空气密度瞬态变化分析,得出单次测量序列中存在6种不同空气密度变化序列,根据不同精度等级测量对各环境参数变化限值的要求,利用CIPM公式计算环境条件动态变化下的空气密度变化量,分析得出即使在恒温恒湿精密实验室下开展测量,相邻2次测量间由于环境参数变化带来的空气密度变化幅度可达1×10-4kg/m3。并以铂铱合金砝码作为参考砝码开展对标称质量值为1 kg的高精度单晶硅球进行质量测量时,通过实验验证测量环境空气密度在单个测量序列中产生浮动变化时,采用改进后的空气浮力修正算法可减少15.1~30.2μg的计算误差。  相似文献   

7.
两种原油密度测量方法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原油密度测量采用密度计的方法与采用比重瓶法测量密度两种方法,在不同温度下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来确定合适的测量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8.
彭冉  王晨昱 《计量学报》2020,41(12):1510-1515
基于水体投放的扩散特性和工程试验的要求,设计了一种灭火飞机量化落水地面附着特性的测量方法。该方法主要包含地面数据采集的试验设备、矩阵布局和精度评估3个方面,考虑到工程试验费用的有限性,根据飞机投水的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计算结果,采用纸杯地面布阵的方法进行落水质量采集,综合数值模拟和线性插值等数学方法,给出了适用于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投水任务系统性能评估的试验矩阵方案和投水精度评估的具体方式,并通过与国外特定型号的投放试验数据绘图结果的比对,验证了测量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杨振立  吴斌  夏源 《中国计量》2022,(8):84-86+149
滚筒直径的测量具有重要意义,为后续机动车检测提供了重要支撑。根据多普勒频移与粒子速度的线性关系,可以得到流体或固体表面的运动速度,将一束激光通过分光器分光后进行测量,有利于滚筒直径的测量。通过高精度的转台对本设计进行了验证,还研究了转台在不同转速下的测量结果,并将测量结果与π尺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运用激光多普勒法进行滚筒直径测量,测试结果准确,不受滚筒转速、设备安装地理环境的制约,有助于后续检测。  相似文献   

10.
利用显微视觉技术结合优化算法对微球的圆度进行自动测量。利用测量显微镜CCD相机采集微球图像,基于最大信息熵原理对图像增强,通过梯度非极大值抑制迭代算法分割图像,提取微球轮廓后进行最小二乘圆拟合,获得微球的圆度参数。该方法避免因滤波后微球目标边缘信息的丢失造成的检测精度降低。通过对0.5mm微球圆度测量实验证明:微球目标轮廓检测与提取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噪声干扰的影响,高效率实现目标边缘的准确定位;采用该方法获得的微球圆度值与标定微球圆度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在0.17%之内,能够达到对微球圆度有效检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真空法和空调法是精密测量环境温度高稳定度和均匀度的主要构建方法.讨论了多热源温场控制的解耦问题,考虑到空气温度控制模型的复杂性和非精确性,依靠先验知识的不完全解耦方法仍将在工程应用中居于主流地位.高精度温度测量一般依赖于测量精度高的铂电阻等温度传感器完成,但自然对流条件下的空气流动性差,应考虑热电阻工作中的自热现象.热电偶和石英温度传感器可能是该条件下温度测量的一种可考虑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封卫忠 《计量学报》2014,35(3):248-151
飞机液冷系统冷却液流量是评定系统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利用液冷系统中的变径导管作为节流件,可以采用差压法对冷却液流量进行测量。利用地面校准系统获得的试验数据,拟合得到了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下的冷却液流量-差压特性曲线,通过插值得到了可用于流量计算的修正公式。试飞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测量飞机液冷系统冷却液流量是可行的,解决了飞机液冷系统不便加装流量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新的油井测试技术———稠油加热井直读测试技术和测量数据的校准方法———分段插值补偿温漂。将井下仪器采集的温度和压力信号 ,通过可加热、测试的双功能电缆实时传输到地面 ,地面控制系统实时接收、显示及存储数据 ,实现稠油加热井生产过程中井底流温、流压数据的直读测试。介绍了直读测试原理和测试系统的具体结构 ,设计了加热测试双功能电缆 ,给出了测量数据的校准模型。进行了系统测试实验 ,给出了实验结果 :压力测量的最大平均值误差δ =0 0 0 3MPa ,最大标准偏差σ =0 0 19MPa。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基于效率计算的液闪三双符合比活度测量装置,通过设定甄别阈、扩展死时间、符合技术手段消除了光电倍增管的热噪声和余后脉冲的影响。该装置测量氚水、14C和99Tc的双管符合探测效率达到54%、96.2%和97.2%。用NIST氚水标准物质对新建立的实验装置进行验证,En数检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钢水连续测温系统的静、动态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谢植 《计量学报》2007,28(4):329-332
提出了钢水连续测温系统在实验室条件下的静态检定和静态不确定度分析方法以及在实际工业现场的动态校准和动态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通过实验得到钢水连续测温系统的静态扩展不确定度为3.22℃(k=1.96,p=0.95),幅值误差在±10%和±5%时的动态不确定度为0.212%和0.167%.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较好地反映钢水连续测温系统的静、动态特性,而且也为减小各种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供了量化指标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广州某高层办公楼为例,介绍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应用,并结合高层建筑特点,介绍了空调系统设计要点,包括设计参数、水系统、风系统和自控系统,最后总结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在高层建筑中应用的特点和设计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基于压电阀的列车轴控防滑制动系统的组成及其试验平台。研究了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温度 补偿技术,以满足室外长期稳定工作的需求。选择了基于霍尔效应的速度传感器并研究了传感器性能测试方法,提出了多特征参数的指纹识别方法,并应用于速度传感器的故障在线诊断。以压电阀为新型气压控制部件并实验 验证了压电阀较宽的工作环境温度范围;调速系统使试验平台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列车运行状态,实现了列 车常用制动、紧急制动、防滑保护、故障诊断等试验功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液体发动机可靠性评定的研究现状,从性能可靠性和结构可靠性两个维度对流量测量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定。给出了测量系统性能可靠性的定义,将测量数据视为正态分布,通过区间估计的方法计算单侧可靠性置信下限。给出了测量系统结构可靠性的定义。根据流量测量系统串联可靠性框图,对将指数寿命失效型试验信息转换为二项成败型试验信息。采用L-M法(Lindstrom-Maddens),结合查表和线性插值法求解结构可靠性置信下限。该测量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对行业内测量技术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超低频振动国家计量基准装置的研究与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超低频振动标准装置的研究现状和应用需求,研究和建立了国家振动幅值和相位基准装置,其频率为0.002 Hz~160Hz、振幅为峰峰1 m、承载30 kg、加速度波形失真度<1%。介绍了装置的结构组成,描述了大行程水平振动台的设计方案、反馈控制技术、管线拖曳系统和激光测振系统,给出了装置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比对实验数据。解决了我国超低频振动计量的溯源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