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结合X射线能谱、X射线粉晶衍射对叶腊石研磨过程中微结构变化特征进行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研磨初期,片层结构叶腊石粉体逐渐微细化,随着研磨强度的增大,粉体颗粒进一步细化并出现团聚;(2)研磨作用使得叶腊石晶体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由初期的叶腊石相转变为偏叶腊石相,最终产物为石英和无定形态氧化铝,其中晶态的石英源自叶腊石原矿.  相似文献   

2.
叶腊石干法研磨微结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红外光谱﹑场发射扫描电镜及X射线粉晶衍射对叶腊石不同干法研磨条件下微结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磨过程中,叶腊石微粉粒径逐渐减小,但随着研磨强度进一步加大,粉体颗粒因其表面能的增大而出现团聚;不同研磨强度下,研磨后粉体的形貌存在明显差异。较大研磨强度下小颗粒粉体因团聚而呈"准球形"团聚体,且随着研磨的进行团聚颗粒粒径逐渐增大,低强度下粉体随着研磨时间的延长呈粒径减小行为,而片层状原粉形貌无明显改变;在研磨过程中叶腊石粉体红外光谱的变化表现出显著的惰性特征,该矿物中游离态二氧化硅是导致该红外惰性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
以高岭土、滑石、氧化镁、绢云母四种矿物为原料,设计不同配比配制四个配方,经充分研磨,压制成型和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烧结得到复合传压介质的样品.测试样品的晶体结构、热膨胀系数、密度和抗弯强度,并与叶腊石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样品的晶体结构与天然叶腊石不同,样品的热膨胀系数和密度都小于叶腊石,在800℃烧结得到样品抗弯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白炭黑/叶腊石并用比及改性剂种类对丁苯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叶腊石的补强性不如白炭黑,但加工性能优于白炭黑;在白炭黑/叶腊石复合补强丁苯橡胶中,改性剂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改善胶料的加工性能,提高胶料的硫化速度和物理机械性能。其中偶联剂Si-69的改性效果最好,加工助剂L-12的改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叶腊石对焦宝石基喷涂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焦宝石颗粒及细粉为主要原料,铝酸钙水泥为结合系统,分别研究了不同叶腊石含量对焦宝石基喷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焦宝石基喷涂料经过600℃、1000℃、1300℃烧结后,线变化率随着叶腊石含量的增加线收缩率逐渐减小,抗折强度、耐压强度随着叶腊石含量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叶腊石在压力和温度的作用下流动规律研究,分析了其在合成金刚石中的影响,详细阐明了裂锤、放炮产生的根本原因.结果表明①白云石不是一种很好的衬管材料;②少量的结构水对合成金刚石并不是一件坏事;③小压机大腔体的指导思想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偶联剂与叶腊石共磨的工艺方法,使叶腊石的粉磨与改性同时进行。实验表明:采用共磨的方法偶联剂具有明显的助磨效果;经偶联剂处理后,粉体表面完全憎水化,并且不同偶联剂具有不同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钛酸酯类>硅烷类>硬脂酸类。  相似文献   

8.
不同偶联剂对叶腊石表面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偶联剂与叶腊石共磨的工艺方法,使叶腊石的粉磨与改性同时进行。实验表明:采用共磨的方法偶联剂具有明显的助磨效果;经偶联剂处理后,粉体表面完全憎水化,并且不同偶联剂具有不同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钛酸酯类>硅烷类>硬脂酸类。  相似文献   

9.
粉压叶腊石及其焙烧工艺对合成立方氮化硼单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析了普通叶腊石、复合叶腊石在立方氮化硼单晶合成过程中的不同效果,以及叶腊石的焙烧工艺对立方氮化硼单晶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结合选区电子衍射(SAED)、X射线能谱(EDX)与X射线粉晶衍射(XRD)对叶腊石矿的草酸浸出液析晶体及其在不同焙烧温度下产物的相变及微结构进行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蒸馏结晶产物由铁、氧及少量的铝元素组成,该产物的XRD衍射结果表明其成份主要为FeOOH与H2C2O4.2H2O的混合相。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铁氧体经历了由FeOOH→γ-Fe2O3→α-Fe2O3的物相转变。此外,HRTEM对不同温度下焙烧产物的物相分析与同一样品的XRD分析结果存在明显差异,该差异应归因于HRTEM中高能电子束对样品晶体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叶蜡石加热相变特征的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振禹  汪灵 《硅酸盐学报》1998,26(5):618-623
对叶蜡石经不同温度加热处理产物的物相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发现叶蜡石的加热相变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根据主要物相及其变化和组合特征,从室温到熔点(1710℃左右)一般可划分为7个演化阶段,即叶蜡石阶段(室温-500℃),叶蜡石Ⅰ脱水阶段(500-800℃),叶蜡石Ⅱ脱水阶段(800-960℃),偏叶蜡石阶段(960-1150℃),不定形SiO2与莫来石初晶形成阶段(1150-130  相似文献   

12.
从重矿物角度考察了叶蜡石类原料的品质,分析了重矿物对玻璃纤维熔制及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叶蜡石类原料中的重矿物将影响玻璃的熔制作业效率和产品质量,在一定温度下形成玻璃纤维结石等缺陷;重矿物中Cr2O3、FeO、CuO等玻璃着色物会使玻璃的透热性变差,影响拉丝质量;高质量分数的S存在破坏了池窑气氛;碱金属氧化物K2O作为玻璃网络外体引起玻璃粘度波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验研究了叶蜡石粒度对玻璃熔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无法控制超细粉质量分数的生产工艺下,叶蜡石粒度并非越细越好,当粒度做到325目全通时反而会导致玻璃熔化和澄清质量变差。叶蜡石超细粉的质量分数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大量超细粉的存在不利于玻璃的熔化和澄清,但少量超细粉的存在并不损害玻璃的熔制。  相似文献   

14.
通过细度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熔化实验、X射线衍射仪矿物分析等实验手段对叶蜡石在无碱玻纤中的应用进行理化指标研究。用定量的叶蜡石、石灰石、高岭石、硼钙石配制无碱玻纤配合料做熔化实验,其在1 300℃试验时已熔化流平,说明不存在池窑生产中的难熔矿物,与该温度下XRD图谱中波峰消失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叶蜡石及其改性粉体对亚甲基兰吸附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将叶蜡石原矿粉进行改性处理,制备了酸洗粉、球磨粉、酸洗-球磨粉三种改性粉体,从动力学、热力学两个方面系统研究并比较了叶蜡石原矿粉及其改性粉体对水溶液中亚甲基兰(MB)的吸附行为。动力学结果表明,叶蜡石对MB的吸附动力学曲线符合伪二阶反应模型;酸洗-球磨粉快速阶段的吸附反应速率明显大于原矿粉,酸洗-球磨粉的吸附量在反应开始5min时达4.24mg·g-1,而原矿粉为3.71mg·g-1。热力学结果表明,酸洗-球磨粉的平衡吸附容量也较原矿粉明显增大,在MB溶液浓度10~60mg·L-1范围内,酸洗-球磨粉的平衡吸附容量为4.82~10.54mg·g-1,而原矿粉为4.55~9.59mg·g-1;吸附方式均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6.
详细阐述了制定《叶蜡石化学分析方法》标准过程中对叶蜡石成分分析方法选择的原则、新方法的建立、解决的问题,给出了验证试验的数据及重复性限.该标准的制定对玻璃纤维生产用叶蜡石成分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用叶蜡石、碳酸钙与适量的氧化铝,在加入添加剂的条件下,用原位反应烧结法制备出低温烧结(1200℃)的新型钙长石质陶瓷基片材料。在满足使用强度条件下,与目前常用的氧化铝质陶瓷基片相比,叶蜡石制备出的低温烧结钙长石质陶瓷基片的介电常数小,电绝缘性能好;体积密度轻,对减轻电器设备的质量有利;特别是烧成温度低,对于采用高导电率导体,像铜、银、金等引线的要求十分有利,且原料价格低,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并讨论了CaCO3原料适当的引入粒度和Al2O3的加入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了不确定度评定法,对分光光度法测定叶蜡石中的二氧化钛含量测定过程中产生的各项不确定度分量(测量重复性,样品称量,标准溶液,测试溶液中二氧化钛浓度等)进行了分析,并进行合理评定,得出该法测定叶蜡石中钛含量为0.75%时,取包含因子k=2(约95%置信区间),扩展不确定度U=0.018%,评定有效,由此确定测试液中二氧化钛浓度和测量重复性是影响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用叶蜡石合成Y型沸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福州叶蜡石,在适量补硅的条件下,可合成出Y型沸石产物,用XRD进行了表征,其硅铝比为4.1-5.0,每克叶蜡石可制出1.2克产品,对焙烧和合成过程进行分析和讨论,试验结果表明,叶蜡石作为合成Y型沸石的廉价原料,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