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肖峰  吴成义  陶春蕾  干磊  魏伟 《金属学报》2008,13(3):315-319
目的 研究比较国产苯扎贝特胶囊与片剂在健康人体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 方法 20 名健康志愿者按体重随机、配对交叉单次口服400 mg 试验制剂苯扎贝特胶囊和参比制剂苯扎贝特片剂, 洗脱间隔为1 周。于服药后各时间点采血3 mL,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物浓度。用DAS 软件计算苯扎贝特胶囊的药动学参数, 进行等效性检验。 结果 经药动学参数计算其参比制剂与试验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 (1.9±0.5) 、(2.0 ±0.6) h;Cmax (12 ±4) 、(11±3) μg mL;t max (1.7 ±0.9) 、(1.9 ±0.7) h;AUC(0-12)(36 ±10) 、(33±7) μg·mL-1 h;AUC(0-∞) (37±10) 、(34 ±7) μg·mL-1 h 。试验制剂苯扎贝特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 为92.3%, F' 为92.9%。 结论 苯扎贝特胶囊与片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2-羧甲氧基苯甲醛苯甲酰腙及其配合物的抑菌活性。方法: 合成配体2-羧甲氧基苯甲醛苯甲酰腙及其配合物, 采用K-B 法检测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枯草芽胞杆菌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配体2-羧甲氧基苯甲醛苯甲酰腙仅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其配合物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枯草芽胞杆菌的生长,形成抑菌环, 尤其Cu 配合物形成抑菌环直径最大。结论: 2-羧甲氧基苯甲醛苯甲酰腙与金属、稀土形成的配合物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Cu配合物抑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3.
李长政  王志强  方翼 《金属学报》2004,9(8):919-921
目的: 探讨奥曲肽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 人肝癌细胞SMMC-7721 培养于含10 %胎牛血清、100 U·ml-1青霉素、链霉素的RPMI1640 培养液中。以4 个稀释度10-5、10-4、10-3、10-2g·L-1将奥曲肽加入培养液,于加药后第48 h 行MTT 比色实验检测生长抑制率。奥曲肽浓度为10-3g·L-1时于0、6、12、24、36 h 行DNA 染色分析细胞周期。结果: MTT 比色法测定显示奥曲肽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在浓度为10-5、10-4、10-3、10-2g·L-1作用48 h 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33 %、12.70 %、19.70 %、20.93 %。药物作用12、24 h,G0-G1 期细胞比例增加,G2-M 期细胞比例减少。结论: 奥曲肽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机制可能是将肝癌细胞阻滞于G0-G1 期,阻止细胞进入G2-M 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羟基脲(Hydroxyurea, HU) 对雄性大鼠Sertoli-germ 细胞共培养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在Sertoli-germ 细胞共培养模型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HU(0、 10-3、 10-2、 10-1 mol/L) 后, 孵育96 h; 以及加入10-2 mol/L HU 后分别孵育24、 48、 72、 96 h 。结果:在各给药组, 96 h 时HU 导致germ细胞从Sertoli 细胞层的脱落增加, 呈现量效关系。在10-3 mol/L 以上浓度组, 细胞活性逐渐下降, 细胞脱落增加。同样, 随着给药时间的增加, germ细胞脱落率和乳酸脱氢酶(LDH) 的漏出逐渐增加, 细胞活性逐渐下降。结论:HU 对雄性大鼠睾丸Sertoli-germ 细胞共培养模型的germ 细胞具有明显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诺司咪唑(norstemizole)的抗过敏作用。方法: 采用豚鼠在体和离体实验模型, 观察诺司咪唑的抗过敏效应。结果: 诺司咪唑10-9~10-8 mol·L-1, 能抑制磷酸组胺引起的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的收缩, IC50为4.42 ×10-9 mol·L-1 。豚鼠口服诺司咪唑0.1, 0.5 和1.0 mg·kg-1 3 个剂量, 均可显著地抑制磷酸组胺所致的休克作用和皮肤血管通透性增加(P<0.01)。在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PCA)模型中, 能显著地抑制其皮肤过敏, 抑制率分别为23.6 %, 67.9 %和81.7 %。结论: 诺司咪唑为第三代抗组胺药, 在药效上优于母体化合物阿司咪唑。  相似文献   

6.
杨素荣  姚明辉 《金属学报》1997,2(3):169-173
目的 研究丁咯地尔(BUF)对豚鼠乳头肌快反应动作电位(AP)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 观察不同浓度BUF 对AP 的影响。结果 各浓度BUF 使动作电位幅度(APA)明显降低, 使APD 30, APD 50 缩短;BUF10-4M 和10-3 使APD 90 也明显缩短。5×10-3M 使AP 消失之后, 还使静息电位(RP)绝对值继续降低。结论 (1)BUF 对豚鼠乳头肌Ca2+、Na+通道有阻滞作用;对K+通道的影响较复杂。(2)BUF 使豚鼠乳头肌对电刺激的兴奋性降低。(3)BUF 对AP 的作用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萘哌地尔衍生物BWYJ 对家兔血管活动的影响, 并探讨其血管活性机理, 为该药的开发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家兔主动脉收缩的方法, 观察BWYJ 对去甲肾上腺素(NA)、5-羟色胺(5-HT) 和高钾量效曲线的影响;应用无Ca2+-复Ca2+的实验法, 以NA 和咖啡因为血管收缩剂, 间接观察BWYJ 对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 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作用机理。结果: BWYJ 10-7、3×10-7、10-6mol·L-1使NA 量效曲线明显平行右移, 而最大反应不变, pA2 值为7.61 。本品10-6、10-5 mol·L-1对5-HT 量效曲线也有同样的效应, pA2值为6.56 。而当剂量为3×10-6、10-5 mol·L-1时,对氯化钾(KCl) 量效曲线没有明显影响。在无钙Krebs 液中, BWYJ 10-7、3× 10-7、10-6 和10-5 mol·L-1呈浓度依赖性抑制NA 所致血管条的短暂收缩, 对复Ca2+后NA 所诱发的持续收缩也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 但其剂量达10-5 mol·L-1时尚不能抑制咖啡因在无Ca2+液中所致收缩。结论: BWYJ 可能是一种α受体阻断剂, 兼有拮抗5-HT 受体的作用。其扩血管的机理可能是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α受体或5-HT 受体, 从而抑制这些受体中介的Ca2+内流和Ca2+释放所致。  相似文献   

8.
王睿  陈迁  白艳红  方翼  刘庆锋 《金属学报》1999,4(2):176-176
目的 研究伊米培南'西司他丁(商品名:泰宁)和帕那培南'西司他丁(商品名:卡贝宁)对4种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抗生素后效应(PAE)。方法 受试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和绿脓假单胞菌, 用稀释法清除抗生素, 采取光密度法测定PAE。结果 泰宁和卡贝宁对G+球菌和G-杆菌的PAE 均很明显, 且呈浓度依赖性;卡贝宁的PAE 显著长于泰宁。结论 泰宁和卡贝宁对临床常见致病菌均显示较长的PAE, 当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时应考虑PAE 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庆大霉素(GN)、奈替米星(NTL)和阿米卡星(AMK)的体外抗生素后效应(PAE)。方法 应用AVANTAG全能自动化微生物分析仪用光密度测定法测定GN、NTL和AMK对4种共20株受试菌的PAE。结果 3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受试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均产生明显的PAE,亚抑菌浓度(1/2 MIC)时也存在PAE, PAE值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P<0.05),表现出强的浓度依赖性,不同菌株产生不同的PAE。结论 PAE 的存在提示设计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给药方案时可减少给药次数,延长用药间歇,维持药物疗效,从而减轻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受试制剂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爱普瑞乐)与参比制剂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波立维)在中国健康人体中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健康受试者双周期交叉空腹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受试制剂和波立维片参比制剂 75 mg,用LC-MS/MS法测定氯吡格雷的羧酸代谢物氯吡格雷酸的血药浓度;用DAS 2.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氯吡格雷酸人体药代动力学特征,来间接反应氯吡格雷的药代特征及生物等效性。结果: 氯吡格雷的代谢物氯吡格雷酸的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C max分别为(1351.1±654.9)、(1184.6±607.7) ng/mL,AUC0-24 h分别为(2642.0±1093.8)、(2780.6±1283.1) ng·h ·mL-1,AUC0-∞分别为(2867.8±1238.9)、(3003.3±1291.2) ng·h·mL-1,t1/2分别为(3.81±2.54)、(4.62±2.88) h,tmax分别为(0.80±0.32)、(0.95±0.63) h,受试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4±34.8)%。结论: 本检测方法具有准确、灵敏、快速、简便等特点,适合人血浆中氯吡格雷酸浓度测定。AUC和Cmax经对数转换后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tmax经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1.
张铁铮  王凤学  罗军  陈伟 《金属学报》1999,4(2):104-107
目的 对比研究羟丁酸钠和氯胺酮对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 将经原代培养成活4d 后的大鼠心肌细胞分为5 组, 每组6 孔。包括对照组, 小剂量(HL, 3×10-3mol·L-1)与大剂量(HH, 3×10-2 mol·L-1)羟丁酸钠组和小剂量(KL, 1×10-5 mol·L-1)与大剂量(KH, 1×10-4 mo l·L-1)氯胺酮组。各组均于实验开始后8 h 终止反应, 评定心肌细胞搏动功能、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测定心肌细胞酶及电解质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KL 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明显加快(P<0.05), 而KH 组减慢(P<0.05)。细胞形态学亦有相应变化。KH 组LDH 和AST 释放量增加(P<0.05), ALP 活性下降(P<0.05)。而HL、HH 组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各组间电解质变化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高浓度的氯胺酮具有直接的心肌抑制作用, 而低浓度的氯胺酮却有正性变时性和变力性作用。无论低浓度或高浓度的羟丁酸钠, 均未见心肌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杨光明  李涛  徐竞  朱娱  蓝丹  吴跃  刘良明 《金属学报》2015,20(3):241-245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血管加压素(AVP)维持血压对非控制出血性休克大鼠的复苏效果。方法: 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5组:低压复苏对照组、低压复苏+AVP1×10-4、5×10-4、1×10-3和5×10-3 U/mL组。复制非控制出血性休克模型,分别用乳酸林格氏液/羟乙基淀粉(LR+HES)或加入不同剂量的AVP进行低压复苏(维持血压 50 mm Hg、3 h,模拟院前救治阶段),然后彻底结扎止血、进行确定性治疗,维持血压 80 mm Hg、2 h。观察院前阶段应用AVP维持血压对休克动物的出血及补液情况、存活情况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结果: 在非控制出血性休克的院前救治阶段,与单纯输注液体来维持血压相比,应用AVP维持血压能明显减少休克动物的出血量,减少在低压复苏期和确定性治疗期维持血压所需要的补液量;同时早期应用AVP也明显增加休克动物的存活时间和24 h存活率,改善休克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其中5×10-4 U/mL的AVP的复苏效果明显高于单纯采用液体低压复苏的对照组。结论: 院前救治阶段应用AVP维持血压对非控制出血性休克大鼠显示出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低氧高碳酸性大鼠离体膈肌疲劳模型, 探讨沙美特罗、咖啡因对此种大鼠膈肌疲劳的作用。 方法 用低氧高二氧化碳混合气造成膈肌疲劳模型, 观察沙美特罗(10-9 ~ 10-6 mol·L-1) 及咖啡因(10-5 ~ 10-3 mol·L-1) 对膈肌收缩力的影响。 结果 混合气降低了5 ~ 120 Hz 所有频率下的张力, 且使峰颤搐张力、维持张力、肌刺张力均下降;沙美特罗10-9 ~ 10-6 mol·L-1 提高了力-频率关系曲线中40 ~ 120 Hz 下的张力;咖啡因10-4 和10-3 mol·L-1明显增强了5 ~ 120 Hz 所有频率下的张力(P <0.01);同时增强了峰颤搐张力、维持张力及肌刺张力。 结论 通低氧高二氧化碳混合气4 min 能够造成低氧高碳酸性大鼠离体膈肌疲劳模型, 沙美特罗和咖啡因对此种大鼠膈肌疲劳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灵芝多糖肽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 用四氧嘧啶、叔丁基氢过氧化物(tBOOH) 为氧化剂, 分别在小鼠体内、体外损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以DCHF-DA 为荧光指示剂,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的荧光变化, 并用共聚焦显微镜作时间系列扫描, 观察巨噬细胞荧光的动态变化。结果: 四氧嘧啶(75 mg·kg-1, iv) 、叔丁基氢过氧化物(7.76 ×10-5 mol·L-1) 可造成巨噬细胞的氧化损伤, 使荧光密度增加, 灵芝多糖肽可减轻其损伤, 使荧光密度减少。时间系列扫描显示:随时间改变, 灵芝多糖肽可减少静息状态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荧光密度, 也可减少由PMA(50 nmol·L-1) 诱导的呼吸爆发状态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荧光密度。结论: 灵芝多糖肽具有抗氧化作用, 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自由基有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对大鼠离体心室肌细胞钙瞬变和收缩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单细胞动缘探测系统和双激发荧光光电倍增系统观察山莨菪碱对大鼠离体心室肌细胞钙瞬变和收缩功能的影响, 应用信号转导通路中相关受体的激动剂或拮抗剂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 山莨菪碱1 ×10-9 、1 ×10-7 、1 ×10-5 mol·L-1可直接抑制心室肌细胞钙瞬变和收缩功能;卡巴胆碱可以消除山莨菪碱的作用, 而IP3 受体阻断剂肝素(1 ×10-6 mol·L-1) 和细胞膜电压依赖型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1 ×10-6 mol·L-1) 可以减弱山莨菪碱的作用。结论: 山莨菪碱抑制心室肌细胞钙瞬变和收缩功能可能与其阻断M 受体、抑制细胞内钙库钙离子释放和经过电压依赖型钙离子通道的钙离子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16.
温晓明  张颖丽  刘新民  郭顺星  汪海 《金属学报》2005,10(11):1304-1308
目的: 观察淋巴细胞非神经性AChRs对脾淋巴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MTT比色法检测AChRs激动剂氨甲酰胆碱对刀豆蛋白A诱导的离体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 氨甲酰胆碱在不同的浓度呈现不同的作用,在10-11~10-9mol·L-1和10-5~10-4mol·L-1时显著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阿托品(10-7mol·L-1)可以阻断该效应。而氨甲酰胆碱(10-7~10-6mol·L-1)可显著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美加明(10-7mol·L-1)可以阻断其作用。提示氨甲酰胆碱在10-11~10-9mol·L-1和10-5~10-4mol·L-1可通过激活mAChRs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而在10-7~10-6mol·L-1通过激活nAChRs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结论: 氨甲酰胆碱通过激活非神经性mAChRs和nAChRs对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产生促进增殖和抑制增殖的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氢化可的松对Jurkat 细胞调节性体积减小(regulatory volume decrease, RVD)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 方法 通过Motic Images Advanced 3.1软件系统实时监测细胞体积的变化, 并通过3H 掺入实验观察Jurkat 细胞增殖。 结果 氢化可的松对Jurkat细胞RVD 具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 在10-4和10-3 mol·L-1时可以明显抑制Jurkat 细胞的RVD,而在10-9、10-7 和10-5 mol·L-1 时对Jurkat 细胞的RVD 没有明显影响。钾通道阻断剂奎宁(quinine)亦可以抑制Jurkat 细胞的RVD。氢化可的松和奎宁在10-3mol·L-1均可明显抑制Jurkat 的增殖(包括自然增殖和Con A 诱导增殖)。 结论 氢化可的松对Jurkat细胞RVD 的抑制可能是通过钾通道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