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葡萄皮渣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L_9(3~4)正交试验考察微波辅助法各因素对葡萄皮渣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优化后工艺为:乙醇浓度60%(体积分数)、料液比1∶25(g/m L)、微波时间120 s、微波功率440 W,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38.64 mg/g。体外抗氧化试验中,葡萄皮渣总黄酮提取物表现出明显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甜菜碱为氢键受体,有机酸、糖基和醇基分别为氢键供体制备天然绿色的低共熔溶剂,基于微波辅助提取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并结合响应面分析对紫马铃薯花色苷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主要考察了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溶剂含水量、溶剂摩尔比对紫马铃薯花色苷含量的影响。同时比较低共熔溶剂与常规溶剂提取对紫马铃薯花色苷在不同温度、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以及DPPH、ABTS+、OH自由基清除率评价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以甜菜碱和柠檬酸制备酸性低共熔溶剂,摩尔比1:2.1,含水量为28.6%,在微波功率800 W,微波时间28 s条件下,紫马铃薯花色苷含量可达到228.658±1.241 mg/100 g,较常规提取工艺含量提高了56.92%。此外通过低共熔溶剂提取所得花色苷在不同光照、温度条件下稳定性均显著提高。其中太阳光对紫马铃薯花色苷影响最大,避光情况下低共熔溶剂提取花色苷保存率可达90%以上,常规溶剂提取花色苷保存率为82.78%,此外,花色苷含量也随着温度的增加不断降低,二者保存率均明显下降。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低共熔溶剂提取所得花色苷抗氧化能力更强,其清除自由基能力IC50值均小于...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艾草黄酮提取工艺,并评价艾草黄酮抗氧化活性。方法:以艾草总黄酮得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O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确定艾草黄酮的提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了超声—微波辅助水提法提取艾草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60 ℃水浴40 min,340 W超声27 min,600 W微波120 s,料液比1∶30 (g/mL);该条件下艾草总黄酮得率可达87.93 mg/g,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0.84%,OH自由基清除率为77.92%。结论:该提取方法艾草黄酮的得率显著优于传统煎煮和水浴加热提取法(P<0.05),且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牡丹籽壳中天然黄酮化合物(MDZK)的抗氧化性。方法:采用溶剂回流提取法对牡丹籽壳总黄酮进行提取,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MDZK含量和抗氧化性能,并采用LC-MS法对提取的总黄酮进行组分分析。结果:当提取溶剂为70%乙醇,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25 (g/mL),提取时间60 min时,MDZK得率最高为(10.54±0.13)%;当MDZK质量浓度为120μg/mL时,其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最高清除率分别为58.54%,55.72%,49.07%,表明MDZK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且效果良好;通过与数据库比对鉴定出20多种黄酮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其中含量最多的为木犀草苷、圣草酚、山奈酚、芹菜素和新橙皮苷等。结论:牡丹籽壳中的黄酮化合物抗氧化活性良好,可作为抗氧化产品用于食品工业或医药等领域。  相似文献   

5.
以秋桑叶粉末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法提取桑叶多酚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以20种低共熔溶剂对桑叶多酚进行提取,筛选出最优低共熔溶剂组合,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进一步优化桑叶多酚提取工艺参数;采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分析桑叶多酚低共熔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桑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氯化胆碱/果糖/乙醇摩尔比1:1:2、含水量45%、液料比40 mL/g、超声功率360 W、超声温度40℃、超声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桑叶多酚提取量为76.82 mg/g;体外抗氧化结果表明,桑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有显著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荷叶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效率及探索体内胃环境消化对荷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本实验采用测定总还原力、总抗氧化力、羟自由基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方法对超声和微波辅助提取荷叶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效率进行了比较,并采用人工胃液在体外模拟体内胃环境对荷叶粗提物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所得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总还原力、总抗氧化力、羟自由基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强于超声辅助提取液,其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也高于超声辅助提取液;荷叶粗提物经人工胃液处理后,其抗氧化活性(总抗氧化力、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7.
以鹰嘴豆为原料,氯化胆碱基低共熔溶剂为提取剂,采用微波辅助技术提取鹰嘴豆中的黄酮类物质,探究氢键供体种类、氢键供体和受体的摩尔比、料液比、低共熔溶剂体系含水量、微波功率及微波时间对鹰嘴豆黄酮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了鹰嘴豆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以氯化胆碱为氢键受体,柠檬酸为氢键供体构建低共熔溶剂体系,二者摩尔比为 1:2,低共熔溶剂体系含水量30%(V/V),料液比1:22 g/mL,微波功率为675 W,微波时间235 s,此时鹰嘴豆黄酮得率为2.49 mg/g,提取率可达90.55%,优于传统醇提法。体外抗氧化实验发现不同浓度的鹰嘴豆黄酮类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以VC为阳性对照组,鹰嘴豆黄酮类化合物能显著清除DPPH·、·OH、ABTS+·,随着浓度的增加,鹰嘴豆黄酮对DPPH·的清除率呈上升趋势,当黄酮浓度为0.05 mg/mL时,对·OH 的清除率达到最大,为94.39%,当黄酮的浓度为0.15 mg/mL时,鹰嘴豆黄酮的ABTS+·清除率最大,为73.83%。综合说明鹰嘴豆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低共熔溶剂提取绿茶总黄酮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以低共熔溶剂种类、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低共熔溶剂提取绿茶总黄酮工艺参数,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绿茶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以80%乙酰胆碱—乳酸(n乙酰胆碱∶n乳酸=1∶1)水溶液为低共熔溶剂,液料比(V溶剂∶m绿茶)30∶1(mL/g),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75 min,此条件下绿茶总黄酮提取率为1.84%,总黄酮质量浓度为65.8 mg/mL。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绿茶总黄酮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于维生素C。结论:以80%乙酰胆碱—乳酸(n乙酰胆碱∶n乳酸=1∶1)水溶液为低共熔溶剂提取的绿茶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以婺源皇菊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研究婺源皇菊总黄酮的超声辅助水提最佳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24∶1(mL/g)、超声时间31min、超声功率200 W,总黄酮得率3.641%。在抗氧化活性研究中,发现提取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与L-抗坏血酸相近。  相似文献   

10.
许海棠  李浩  龙寒  禤金彩 《食品工业科技》2014,(19):270-273,372
目的:对宽叶金粟兰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对宽叶金粟兰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的还原力,并研究其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30、微波功率300W,微波处理时间15min;在此条件下宽叶金粟兰的总黄酮提取率为6.11%。在实验浓度(0.2~0.8mg/mL)范围内,宽叶金粟兰黄酮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到100%,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76.2%,同时还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宽叶金粟兰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该植物具有一定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牡丹籽壳中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提取温度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工艺条件。以抗氧化剂V_C为对照,采用DPPH法测定牡丹籽壳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牡丹籽壳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50、超声功率250 W、超声时间50 min、提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牡丹籽壳总黄酮得率为13.66%;牡丹籽壳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优于V_C,且其抗氧化活性与质量浓度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砂糖橘落果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落果中的总黄酮,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以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及总还原力评价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为指标,在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的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进行提取工艺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提取砂糖橘落果中总黄酮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1:50 g/mL、超声时间60 min、超声温度70℃,在该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达到2.61%,此时砂糖橘落果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最高清除率达88.89%和80.77%,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该结果可为深入研究和开发砂糖橘落果总黄酮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火麻籽粕多酚的提取工艺及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火麻籽粕中多酚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并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4个方面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8% 、微波功率311 W、微波时间3.2 min、微波温度50℃、液料比50∶1(mL/g),在此条件下火麻籽粕多酚实际提取量为5.86 mg/g,与理论提取量相对误差仅为0.34% 。试验所选浓度范围内,相较于VC,火麻籽粕多酚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更强,同时还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醇提法研究微波协同表面活性剂提取黄芪茎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并探索黄芪茎总黄酮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黄芪茎总黄酮的提取条件;以黄芪茎总黄酮提取液的DPPH·清除率、·OH清除率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以45%乙醇水溶液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17(g/m L),微波功率为600 W,加入药材干重0.4%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10 min。在上述提取条件下,黄芪茎总黄酮的提取率为37.62 mg/g,该工艺比仅用微波法提取黄芪茎总黄酮的提取率提高了11.87 mg/g,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协同表面活性剂法提取黄芪茎总黄酮的提取率较高,而且黄芪茎总黄酮提取液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以7种不同纹理香菇为研究对象,5%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超声辅助提取得到香菇提取液,测定其中多糖、香菇嘌呤、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通过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及胰脂肪酶活性抑制率比较不同纹理香菇提取液体外抗氧化活性和降血脂能力,最后通过目标活性物质含量与体外抗氧化和降血脂活性的相关性分析确定其中可能的关键活性物质。结果表明,不同纹理香菇提取液中目标活性物质含量、体外抗氧化及降血脂能力均有一定差异。板菇的总多酚、总黄酮、粗多糖和香菇嘌呤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54、0.83、63.40μg/mL和24.17μg/mL,其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及胰脂肪酶抑制率也最高,分别为88.20%、99.89%和41.77%。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纹理香菇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胰脂肪酶抑制作用与香菇嘌呤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优选低共熔溶剂(DES)协同超声波提取麦冬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DES的种类和摩尔比、再考察已确定DES的含水量、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麦冬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并以麦冬总黄酮得率(%)为指标,进一步采用响应面法优化DES协同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条件,通过体外抗氧化试验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氯化胆碱/(1,4-丁二醇)摩尔比1∶4、DES含水量20.5%,液料比21∶1 mL/g,超声功率195 W,超声时间20 min;在最优条件下麦冬总黄酮得率为0.728%;体外抗氧化研究表明麦冬总黄酮的抗氧化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有显著的清除作用。DES协同超声波提取麦冬总黄酮工艺具有稳定、可行、绿色环保的特点,可用于麦冬总黄酮的提取,且麦冬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显著。  相似文献   

17.
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柿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浓度、固液比、超声功率、浸提温度及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柿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以柿叶总黄酮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为指标,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柿叶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固液比1∶20(g/mL),超声功率350 W,超声时间40 min,浸提温度55℃,提取2次,柿叶总黄酮得率约为0.70%(以干柿叶计);在0~100μg/mL范围内,柿叶总黄酮抗氧化能力高于VC,对DPPH自由基的体外清除率达85.96%;超过100μg/mL时,清除作用基本稳定不变,浓度和清除率不显示量效关系。通过拟合线性方程计算柿叶总黄酮的IC_(50)值为5.45μg/mL,表明柿叶黄酮是良好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8.
张迪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3):173-178,184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马鞭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A)、料液比(B)、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D)为自变量,总黄酮含量为因变量,运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优化马鞭草中总黄酮闪式提取工艺。并通过马鞭草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马鞭草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为1:35 (g/mL),提取时间为1.5 min,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含量达到(8.282±0.003) mg/g,与模型预测值8.280 mg/g相近。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稳定可靠,总黄酮得率高,适于马鞭草中总黄酮的提取。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当马鞭草中总黄酮浓度为60 μg/mL时,其对DPPH、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3种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4.8%、43.2%、89.5%,表明马鞭草总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以韭菜籽为原料,确定了微波辅助法提取韭菜籽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60%乙醇,微波时间4 min,料液比1∶20 (g/mL),微波功率350 W,此时提取率为76.36‰。进一步对提取的韭菜籽总黄酮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发现韭菜籽总黄酮对DPPH·和·OH均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在试验所选范围内,最高清除率分别为82.36%和61.20%,表明韭菜籽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一种绿色高效的桑叶总黄酮提取方法,本研究采用了超声-酶辅助低共熔溶剂法对桑叶总黄酮进行提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桑叶总黄酮提取量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桑叶总黄酮对ABTS+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在氯化胆碱/果糖/乙醇摩尔比为1:1:3、含水量为30%、液料比为40 mL/g、超声功率为360 W、超声温度为40℃、超声时间为40 min、酶添加量为4%条件下,桑叶总黄酮提取量为46.58 mg/g;当总黄酮质量浓度为0.08 m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8.36%,当总黄酮质量浓度为0.2 mg/mL时,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72.12%。因此,超声-酶辅助低共熔溶剂法可有效提取桑叶总黄酮,该法操作简单,绿色环保,提取率高,为桑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