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两年努力,江苏油田探区油气资源地质评价体系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海第三轮油气资源评价方法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近海第三轮油气资源评价 (简称三轮资评 )以地质 统计模型综合法作为主要评价方法 ,并按国际通行的资源概念 ,以预测待发现可采资源作为评价工作的主线。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的多方法对比研究和近海各大含油气盆地的评价结果表明 ,综合法适合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的特点、勘探程度和未来资源评价工作的方向。资源评价理念和工作定位、油气资源分类体系、评价方法选择等是油气资源评价工作需要首先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油气资源评价的总体思路和方法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评价”项目是在我国石油工业重组改制后的新形势下开展的,在评价中建立和采用了一套既符合国际上通行做法,又与评价区的实际勘探和地质特点相结合的评价流程和评价方法体系。该体系具有3个明显的特点:①按盆地和区带两大层次建立相应的评价方法;②无论是盆地评价层次还是区带、区块等目标评价层次,都按成因法、类比法和统计法三大类方法建立各自的评价体系;③该体系经过了多种方法的相互验证及在成熟区评价中的具体检验,依据勘探程度和评价对象的不同,建立了有针对性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辽河坳陷潜山油气资源极为丰富。根据刻度区选择的“三高”原则,选取了勘探程度高、地质认识程度高、资源探明程度高的大民屯潜山等5个地区作为潜山类比刻度区,通过对这些刻度区油气藏的储层、烃源岩、配套史、圈闭、保存等条件进行研究,建立了适合潜山油气资源评价的类比参数体系和取值标准。利用统计法计算了5个潜山刻度区的油气资源量,结合参数体系取值得分,建立了辽河坳陷潜山油气资源类比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预测出辽河坳陷10个潜山带的资源量,分析了剩余油气资源分布情况,优选出5个有利区带。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拓宽潜山勘探领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邮凹陷油气成藏体系划分及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复杂断块油藏特征,以油气成藏体系作为资源评价和分布规律研究的地质单元,将高邮凹陷上含油气系统划分为7个油气成藏体系,下含油气系统划分为9个油气成藏体系;运用生烃潜力法计算各成藏体系资源量,评价其资源潜力。指出北斜坡的沙埝-花庄-瓦庄东地区、联盟庄-马家嘴-黄珏、周庄-陈堡、竹墩-徐家庄地区,是勘探挖潜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6.
依托《中国石油第四次油气资源评价》专项,分别建立了油气资源与储量分类体系、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体系、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技术规范、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技术规范、类比刻度区解剖技术规范、致密油资源评价技术规范、致密砂岩气资源评价技术规范、页岩气资源评价技术规范、煤层气资源评价技术规范、油页岩油资源评价技术规范、运聚与可采系数取值技术规范、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成果图编制技术规范,共12项;形成了现阶段我国油气资源评价较为完善的技术规范体系。该资源评价技术规范体系的建立,不仅继承了我国油气资源评价的优良传统,且实现了评价结果的可比性与国际接轨,为政府与石油公司开展大规模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提供重要评价标准、技术规范,意义重大,将确保我国油气资源评价的方法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统一、成果统一。  相似文献   

7.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与新一代评价软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梳理国外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归纳出国外重要的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及最新的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指出多方法、多学科和多领域的知识综合是评价方法的发展方向,油气资源空间分布定量预测与计算机可视化技术相结合是评价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总结中国历次全国性的油气资源评价特点,分析中国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体系存在的不足,优选出适合中国勘探现状的评价方法,建立了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体系,研发了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系统。介绍了评价系统的结构、主要功能模块和5大特色技术,即以小面元法为核心的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技术、三维三相达西流模拟技术、基于刻度区解剖的类比评价技术、经济评价与环境评价技术和基于WEB-GIS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展望了评价系统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地区油气分布及成藏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麻黄山地区油气开发的深入,油气分布的非均质性日益明显。通过对各区带典型井区油水分布规律的研究,采用录井、岩心及测井资料等,发现研究区油气分布、成藏组合、成藏体系在不同区带(西缘冲断带、中央凹陷带和东部凸起带)、不同层位有明显差异。油区"油源"充足,成藏条件在纵横向的配置良好,圈闭距油源的远近、运移通道、圈闭有效程度对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显著,成藏主要受构造影响。西缘冲断带发育断块油藏和断背斜(鼻)油藏,油藏面积小、油柱高度大;中央凹陷带主要为致密低渗岩性油藏,油藏面积大、油柱高度小;东部凸起带,主要为背斜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9.
对圈闭油气资源评价专家系统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将专家系统技术应用于油气地质领域,应根据油气地质知识的特点来建立专家系统.作者认为,利用油气藏的成藏模型来评价圈闭的含油气状况,应作为建立圈闭油气资源评价专家系统的知识领域;该系统应能模拟地质专家的思维方式,并具有专家的知识深度和广度;应减少系统用户对原始资料的整理和对系统输出结果的再加工;对于油气地质知识的庞大数量,采用"调入生成"方式来建造系统的知识库;应采用不确定性推理和正反向混合推理作为推理的方式,深入认识地质规律,正确建立油气藏成藏模型.  相似文献   

10.
以成藏体系理论为基础,参考前人区带评价参数标准,针对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层系,分别从烃源体、圈闭体、输导体和体系的有效保存性出发,建立了碳酸盐岩地质评价参数标准体系。该区纵向上以一套具有类似地质背景的圈闭体为核心,和其相关联的烃源体和输导体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成藏体系。在参数体系中,提出了输导体的3个评价参数:输导层类型、供烃方式和运移距离的评价标准。利用统计学方法,考虑运移距离和成藏几率的关系,指出油气运移距离评价参数分为小于10 km、10~50 km、50~100 km和大于100 km。针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膏盐岩下碳酸盐岩地层,采用同时考虑油气聚集单元和盆地构造单元的双要素子体系划分方法,以及考虑地质参数的不确定性开展评价。塔北隆起东侧盖层覆盖区和塔中隆起北侧为1类地区;顺托果勒低隆区、塔西南地区、塔中隆起南侧、巴楚隆起北侧、塔北隆起西侧为2类地区。  相似文献   

11.
油气运聚单元石油运聚系数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塔里木、准噶尔和吐哈等盆地21个运聚单元的解剖结果,研究了运聚单元石油运聚系数与主要地质参数之间的关系,认为石油的运聚系数主要与有效烃源岩的年龄和成熟度、圈闭的发育程度以及上覆地层的区域不整合个数有关。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石油运聚系数与上述地质因素的统计关系,这一定量的统计模型可以用于运聚单元石油运聚系数的定量预测,减少资源量计算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资源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图3表1参15  相似文献   

12.
油气资源量含义和评价思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通过分析目前人们对资源量含义的不同理解和认识,探讨了资源量的不同含义的差别。总结了两种不同资源评价思路,一是以生烃单元为出发点的成烃思路,它是根据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的基本原理,建立油气生、运、聚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计算油气生成量,从而再计算出资源量;二是以聚集单元为出发点的成藏思路,它是在油气地质综合分析基础上,以聚集单元为目标划分出评价单元,评价出油气藏或油气储存单元规模和数量分布,然后计算出资源量。讨论了影响资源评价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强我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的建议: 1) 加强资源评价方法研究,完善我国油气资源评价技术方法体系。2)完善我国油气资源分类体系及分类标准,推进我国资源分类与国际接轨。3)建立我国动态资源评价机制,建立国家层面的资源评价队伍、评价系统和数据库。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海主要含油气盆地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海主要含油气盆地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是继1993年全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之后在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完成的又一次较为系统的油气资源评价工作。在继承以往盆地模拟法研究的基础上,评价结果更突出了类比法、各种统计法、综合法(区带评价法)在较成熟勘探区油气资源量预测中的重要作用,使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应用与评价参数的选取更趋于完善。本次评价重点预测了渤海、南黄海、珠江口、琼东南、莺歌海、北部湾等盆地的可探明油气地质资源量、可采资源量,并对资源分布,包括地质层位、深度、地理环境(水深及岛屿部分)、油气性质等做出了尝试性预测。通过资源量不同概率分布值表述了上述盆地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并讨论了不确定性存在的可能原因。评价结果表明,渤海、珠江口、北部湾盆地的富油凹陷及其相邻凸起仍然是未来石油储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地区;莺歌海、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及其相邻地区)是未来天然气储量持续增长的现实地区;珠江口盆地白云主凹、琼东南盆地深水区、近海前第三系盆地是未来天然气储量持续增长的主要接替区。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运聚单元石油资源丰度及其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中国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塔里木、准噶尔和吐哈等盆地石油资源丰度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运聚单元石油资源丰度有很大差异。高丰度运聚单元的石油资源丰度大于30万t/km^2,而特低丰度运聚单元的石油资源丰度则小于5万t/km^2。潜山型运聚单元、古近纪断陷盆地陡坡构造型运聚单元和古近纪断陷盆地中央构造型运聚单元的石油资源丰度最高,而古生代残留盆地构造型运聚单元的石油资源丰度最低。运聚单元的石油资源丰度主要与有效烃源岩的生油强度、储集层的发育程度、圈闭的发育程度以及上覆地层的区域不整合个数有关。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石油资源丰度与上述地质因素的统计关系,这一定量的统计模型可以用于对评价区运聚单元石油资源丰度的预测。图2表1参6  相似文献   

15.
油气成藏体系概述及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气成藏体系是针对中国陆相叠合盆地提出的油气系统研究新概念,是含油气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它是相对独立的油气运聚单元,以"藏"为中心,包括形成油气藏的一切必要元素,即烃源体、输导体和圈闭体,以及这些元素之间的有效配置结构.油气成藏体系可划分为单源一位、单源二位、单源三位、二源二位、二源三位和三源三位共6种结构类型.元素定量评价揭示油气成藏体系内部单元的质量优劣,其关键是地质单因素的选取;成熟度定量描述油气成藏体系的发育演化程度和过程,可将其划分为未成熟、成熟和过成熟3种类型.油气成藏体系适用于多源、混源型油气藏研究,加强系统动态演化和油气分布规律研究,可有效指导探区油气资源和成藏组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油气资源分布的分形特征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南堡凹陷543个油藏、大民屯凹陷911个油藏、徐家围子凹陷16个气藏和全国43个大型油田储量的分布,发现不仅油气藏储量规模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储量丰度分布和储量空间分布也同样具有分形特征。据此,提出了基于随机模拟技术和傅立叶变换功率谱方法的油气资源空间分布的二维分形模型,用于描述区带油气资源的分布。利用该模型修正资源丰度、排除高风险区域、设置丰度经济界限,既可以预测不同含油气概率地区的资源量,又能够指出资源空间分布位置。在徐家围子凹陷预测出剩余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凹陷东南部,为下步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双序列法及其在油气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Pareto定律基础上,提出计算资源量的双序列法,继承了油藏规模序列法的使用简便、易于实现等优点,消除了其缺陷:①引入误差分析系统,使关键参数的调试更快捷、更准确;②采用双序列模型,大大拓宽了应用范围;③纳入资源分布体系,能更科学地表示资源量计算结果。通过在黄骅坳陷南皮凹陷kd区带的评价实例,展示了这种方法的应用过程、评价思路。评价结果得到有关专家的认可,表明双序列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图2表2参9  相似文献   

18.
地质风险概率法被广泛应用于油气资源评价中的地质风险评价。由于很难直接定义每一地质评价因子的评价(“打分”)概率模型,专家给出的都是每一评价因子的确定性评价值(“点估计”)—— 单一的、确定性评价结果并不能够很好地反映目标区域复杂地质情况的多种可能性,不可避免地出现含油气有无的高估或低估的情况。结合油气资源一体化评价软件(PetroV)的开发经验,从如何更客观地去描述地质评价因子的不确定性入手,阐述如何采用多种不确定性分析技术,更好地融合、体现专家经验以及客观表达地下复杂地质情况,从而提高地质风险概率法的不确定性表达能力:(1)通过自信度转换数学模型体现专家主观认知的不确定性;(2)将专家的定性认知进行合理的知识规则化转换,充分量化地质模型的不确定性;(3)基于地质风险概率法数学模型,利用蒙氏模拟计算符合概率分布特征的地质风险评价结果;(4)据地质风险不确定性评价结果,可获取目标区域地质风险评价的多分位评价值,为后续的勘探决策给出尽可能全面的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19.
钻后评估是油气资源勘探过程中勘探目标评价活动的重要环节,通过钻前预测与钻后结果对比分析,总结经验,对钻前评价与预测工作中的不足进行不断校正和完善,使勘探目标的钻前评价和预测结果更加准确,进而提高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成功率。在介绍钻后评估主要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总结钻后评估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研究认为,在钻后评估中通过分析钻探成功目标和失败目标的地质风险评价结果及资源量计算参数预测结果,比较钻前预测和钻后估算产生较大偏差的关键要素,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并在后续评价中进行重点改进,在提高后续勘探成功率,有效提升地质勘探人员勘探目标钻前评价和钻前预测能力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研究与优选的基础上,建立了针对中国石化探区“常规—非常规”以及“地质—经济—生态”2个一体化的“十三五”油气资源评价方法流程和技术体系。研究了油气资源评价关键参数,包括基于TSM盆地模拟技术构建了适用于我国不同类型盆地/地区烃源岩完整的生—排—滞留烃演化模式、产率模型;建立了基于典型刻度区解剖的资源评价关键参数获取方法和评价指标。通过对近50个盆地/地区全部含油气层系(震旦系—第四系)的系统评价,落实了中国石化矿权区常规油气、致密油气、页岩油气以及煤层气等7种不同类型油气的地质资源,明确了其油气资源的经济可采性和生态环境影响程度。通过资源分布特征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勘探领域和方向,指出深层—超深层是常规油气的主攻方向,非常规尤其是页岩油气是未来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海域探区也具备广阔的勘探前景。同时,资源评价结果为油公司“十四五”规划和勘探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