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B2O3为助催化剂,采用研磨混合法改性Na2CO3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催化甲醇脱氢制备无水甲醛,考察催化剂的组成和反应条件等对催化反应的影响,采用XRD、TG-DTG、N2吸附-脱附、SEM和CO2-TPD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B2O3为助催化剂采用机械研磨混合法改性的Na2CO3催化剂,增加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在(10~30) nm增加了大量的孔道,平均孔径达18.44 nm,比表面积为1.65 m2·g-1,且B2O3分布均匀,改性后的催化剂碱性降低,在催化甲醇脱氢制备无水甲醛的反应中,催化活性明显高于Na2CO3催化剂,表明B2O3改性Na2CO3催化剂能提高甲醇转化率和甲醛选择性。在B2O3/Na2CO3催化剂中B2O3质量分数为30%、甲醇进料质量分数为26%、反应温度为650 ℃和甲醇重时空速为2.94 h-1条件下,甲醇转化率达59.97%,甲醛选择性达83.28%。  相似文献   

2.
V2O5-MoO3/TiO2 催化剂的NOx选择性催化还原及SO2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渍法以TiO2为载体制备V2O5-MoO3/TiO2 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研究V2O5和MoO3负载量对于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及SO2氧化活性的影响,并考察氧含量、氨氮物质的量比和反应空速对3%V2O5-6%MoO3/TiO2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中V2O5负载质量分数增加,V2O5-MoO3/TiO2 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活性和SO2氧化活性均呈上升趋势。MoO3的负载对催化剂的SO2氧化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MoO3负载质量分数超过9%,制备的催化剂既保持较高的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活性,又使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中的SO2转化率小于1%。  相似文献   

3.
以改性活性炭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La2O3/AC催化剂。采用XRD和BET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使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考察催化剂的脱硫脱硝活性。结果表明,La2O3/AC催化剂对CO同时还原SO2和NO具有良好活性,负载质量分数10%的La2O3/AC催化剂活性较好,SO2和NO转化率达到90%的反应温度最低,分别为335 ℃和325 ℃;载体与活性组分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引入活性炭载体能够降低反应温度并提高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Ge改性TiO2载体,考察了V-Mo-O/xGe-TiO2催化剂低温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活性和抗硫稳定性。与传统V-Mo-O/TiO2催化剂相比,Ge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催化剂在低温窗口下的脱硝活性,同时使催化剂具有较高的N2选择性以及稳定的抗硫性。当Ge/Ti原子摩尔比为0.004时,催化剂在180℃时脱硝活性可达92%。N2吸附-脱附、XRD分析结果表明,Ge的加入增加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介孔孔容,并稳定了TiO2的锐钛矿晶型。NH3-TPD、H2-TPR以及XPS分析结果表明,Ge改性促进了V、Mo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了V4+的含量,同时催化剂表面的Br?nsted酸含量进一步增加,并产生额外的Lewis酸,增强表面对氨的吸附活化作用,从而使催化剂表现出低温高活性和高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汪国辉  刘辉  陈晓蓉  梅华 《工业催化》2014,22(9):709-714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eO2改性Ni/γ-Al2O3催化剂,通过BET、XRD、H2-TPR和SEM等对催化剂结构及物化性能进行表征,考察Ni-CeO2/γ-Al2O3催化剂对顺酐催化加氢制备丁二酸酐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适量CeO2可提高催化剂活性组分Ni的分散度,增加催化剂比表面积,提高催化剂热稳定性。采用负载CeO2质量分数5%的Ni-CeO2/γ-Al2O3催化剂,在反应温度120 ℃、反应压力2.0 MPa和空速0.6 h-1条件下,顺酐转化率为99.5%,丁二酸酐选择性为99.4%。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H2O2/Se改性钒催化剂制备的新方法。采用XRF、XRD、SEM、MIP和TG/DSC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测定了催化剂催化氧化SO2转化率,并与国产钒催化剂CHP-75和进口VK-38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2O2/Se改性钒催化剂V@10%H2O2-Se/SiO2具有清晰的表面孔道、较大的孔容、较小的活性组分晶体尺寸和较低熔融相变温度,使其具有较高的催化氧化SO2活性。该催化剂催化活性高于国产CHP-75,与进口VK-38媲美。高效钒催化剂的设计为国产钒催化剂替代国外进口催化剂提供了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P对NiMo/γ-Al2O3硫化物催化剂进行改性,研究P与金属组分浸渍次序对催化剂结构和硫醚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改性通过抑制金属组分与γ-Al2O3间相互作用促进金属组分硫化、增加催化剂表面金属位数量,同时P改性也提高了催化剂表面酸量。P改性前后硫化物催化剂中均形成了Ni3S2物相,但未检测到MoS2物相。先浸渍及后浸渍P组分均提高了催化剂硫醚化性能;P物种和金属组分共浸渍制备催化剂利于异戊二烯选择加氢生成异戊烯。此外,P改性催化剂酸量增加促进了烯烃聚合。总体而言,先浸渍Ni-Mo组分后浸渍P组分所制备的硫化物催化剂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8.
制备适宜孔容和高比表面积的纳米自组装介孔Al2O3载体。对载体进行硼改性,共浸法负载Mo-Ni-P双金属活性组分制备了最可几孔径40.3 nm、比表面积144 m2·g-1和孔容较大的加氢精制催化剂。采用压汞法和XR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孤岛焦化柴油为原料,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新型催化剂的反应活性,结果表明,催化剂适宜加氢条件:温度350 ℃,压力7 MPa,氢油体积比600∶1,体积空速1.5 h-1,在此条件下,产品脱硫率为96.91%,参比剂脱硫率为97.01%。  相似文献   

9.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种类助剂改性的Ni-M/γ-Al2O3催化剂,通过XRD、低温氮气物理吸附和FT-IR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考察催化剂在1,4-丁炔二醇加氢反应中的活性和抗水合性能。结果表明,在所选助剂中,SiO2的引入使催化剂维持了较高的加氢活性,同时,显著提高了Ni/γ-Al2O3催化剂的抗水合性能,γ-Al2O3表面Si-O-Al的形成是SiO2抑制γ-Al2O3发生水合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0.
采用等体积浸渍的方法制备V2O5-CeO2/TiO2催化剂,考查了V2O5/CeO2比、负载顺序、焙烧温度、反应空速对催化剂协同脱硝脱二噁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分散均匀。采用共同浸渍法制备,V2O5/CeO2质量比为1∶3,焙烧温度为550℃的催化剂协同脱硝脱二氯苯性能最佳,在200℃反应温度下脱硝率为93%,二氯苯的脱除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蔗糖和硅酸钠为碳源和硅源,硫酸为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和碳热还原法合成SiC;以其为载体,Pd为活性组分,CeO2为助剂,采用浸渍法制备Pd-CeO2/SiC催化剂。考察催化剂制备方法、助剂CeO2添加量和还原温度等对催化剂在CO和C3H6氧化反应中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高活性, CeO2添加质量分数2%时制备的0.5%Pd-2%CeO2/SiC催化剂经200 ℃预还原后,对CO和C3H6氧的最低完全转化温度分别为210 ℃和215 ℃,CeO2助剂可显著提高金属Pd在催化剂表面分散度,与Pd产生相互作用,使Pd还原峰向低温移动,提高了催化剂活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温热解法制备g-C3N4,与Na2CO3改性的TiO2纳米材料通过溶剂热法得到g-C3N4/Na2CO3-TiO2复合催化剂。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材料对活性黄、碱性品红混合染料废水的催化降解及选择性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分别为纯TiO2的1.34倍和1.47倍。当催化剂的投加量为1.0g/L,g-C3N4与TiO2的质量比为15%,光反应90 min活性黄的去除率为佳可达93.9%。改性复合后的催化剂具有选择吸附性,选择性系数达到5.09,是纯TiO2的5.3倍。  相似文献   

13.
以CeO2为载体、Cu物种为主要活性位点,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WO3改性Cu/CeO2催化剂。研究了WO3质量分数对乙二胺(EDA)选择性催化氧化(SCO)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XPS、H2-TPR、NH3-TPD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WO3改性的Cu/CeO2催化剂的N2选择性大幅提高,其中Cu/5W/CeO2在337℃时对EDA实现了100%的转化率,该温度条件下NOx的浓度大幅降低,同时具有较好的活性和选择性。表征结果表明,WO3的引入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的酸性位点数量,促进了对反应副产物NOx的催化还原,提高了反应的N2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浸渍法制备MnOx-FeOx/TiO2低温脱硝催化剂粉体,考察锰铁含量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选取6Mn-4Fe/TiO2粉体催化剂(Mn质量分数6%,Fe质量分数4%),考察挤出成型配方对条形催化剂孔结构的影响。比较成型前后催化剂脱硝性能及不同浓度SO2下的抗中毒能力。采用XRD和N2吸附-脱附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粉体催化剂6Mn-4Fe/TiO2具有最佳的低温SCR脱硝活性,在空速18 000 h-1,氨氮(氨气和一氧化氮)物质的量比1∶1,氧体积分数5%反应条件下,在(120~220)℃内能够保持100%的脱硝效率。在反应温度180℃,SO2浓度300 mg·m-3条件下具有优异的抗硫能力。且成型后,条形催化剂的活性温度窗口进一步拓宽,抗硫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TiO2含量不同的TiO2-Al2O3复合载体,以传统的浸渍法制备活性金属负载量相同的NiMo/TiO2-Al2O3催化剂。运用N2低温吸附法、X射线衍射、H2程序升温还原和激光拉曼光谱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10 mL微型反应装置上进行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当复合载体中TiO2含量达到一定值后,TiO2在整个TiO2- Al2O3体系中的存在状态由高度分散转变为表面富集,XRD能够检测出锐钛矿型TiO2的特征峰;TiO2的添加对于催化剂的酸性能没有明显改变;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TiO2的存在有利于生成八面体结构的钼物种,并在TiO2质量分数为8%时加氢脱硫活性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硼氮共掺杂TiO2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手段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硼和氮均以间隙方式进入TiO2晶格中,形成Ti-O-B、Ti-O-N和Ti-O-B-N结构,提高了催化剂活性;B-N-TiO2吸收带边明显红移,表明催化剂对可见光吸收增强。可见光降解甲基橙结果表明,B-N-TiO2的活性明显高于B-TiO2和N-TiO2,说明硼氮共掺杂改性对提高TiO2可见光活性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溶胶-凝胶法在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TiO2)表面包覆二氧化硅(SiO2)薄膜,对纳米TiO2进行表面改性。通过优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用量、硅钛比、氨水的用量确定最佳制备条件为:TiO2用量为0.3 g,PVP用量为0.4 g,硅钛比为2∶1,氨水用量为5 m L,获得了粒径小,SiO2包覆层薄,单分散性好的SiO2-TiO2复合纳米粒子。应用FT-IR,XRD,SEM,TEM和UV-vis等对改性前后的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图中出现Si-O-Ti键的振动吸收峰,改性前后的纳米TiO2均为金红石型,SEM及TEM显示改性后的粒子团聚现象减弱,其表面形成了约10 nm的SiO2薄膜。经过表面改性,SiO2成功包覆在纳米TiO2表面,复合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活性得到有效抑制,纳米TiO2作为防晒剂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Y掺杂的TiO2载体,负载硝酸锰构成了Y掺杂的Mn-Y/TiO2催化剂。考察了焙烧温度、空速对其催化还原NO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的抗SO2、H2O毒化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最佳焙烧温度为500 ℃,催化剂的活性随空速的降低而升高,XRD分析Y掺杂抑制了锐钛矿晶相的转移,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分散,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活性。Mn-Y/TiO2的抗毒化性能优于Mn/TiO2,在反应温度180 ℃、空速14000 h-1、氧含量为3%、NO浓度600 mL/L及NH3/NO为1的条件下,同时通入200 mL/L SO2和4% H2O,NO转化率从非掺杂的Mn/TiO2的48.2%上升到57.6%,Y掺杂提高了催化剂的抗毒化能力;FTIR分析表明催化剂中毒是由于生成了铵的硫酸盐或者锰、钇的硫酸盐。  相似文献   

19.
谢锦印  田甜  张丹 《现代化工》2022,(1):136-139
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不同Si掺杂量的Si-TiO2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得Si-TiO2/-V2O5催化剂,利用XRD、H2-TPR、NH3-TPD、UV-Vis对催化剂的性质进行表征,研究了Si掺杂改性对催化剂钒氧物种分散性和氧化还原性、催化剂表面酸性以及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掺杂改性后改善了催化剂表面钒氧物种的分散性,提高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使催化剂具有更加适宜的酸性,提升了甲醇氧化制二甲氧基甲烷(DMM)的反应性能。Si掺杂量为3%的3Si-TiO2/V2O5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反应性能,此时甲醇转化率为58.5%,DMM的选择性高达99.1%。  相似文献   

20.
对于CO2合成烃,采用SiO2作Fe基催化剂强度增强剂,利用Al、K和Ca促进催化剂的CO2加氢反应性能。Al可以增加Fe基催化剂的强酸性位,提高C5+烃选择性,K能增加Fe基催化剂表面碱性,增强CO2吸附和加氢反应,Ca助剂可以提高Fe基催化剂碱性,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Si催化剂母体,利用浸渍法添加Al、K和Ca助剂,考察Al、K和Ca助剂对FeSi 催化剂的CO2加氢性能影响。结果表明,3种助剂被单独添加时,均引起催化剂比表面积减小和CO2转化率降低,Ca助剂具有扩孔作用;同时添加3种助剂时,每种助剂的含量变化均引起催化剂性能改变,Al、K和Ca助剂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7%、5%和0.25%时,催化剂合成烃的性能较佳,通过配合调整Al和K的添加量,可以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CO2加氢性能。在提高烃收率方面,Ca的促进作用优于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