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不同比例莲子淀粉与碎米粉进行混合后挤压制备重组米,通过对混合粉的糊化特性和重组米的感官品质、质构特性及蒸煮损失率的分析,确定了莲子淀粉重组米的配比。以物料含水量、模头温度、螺杆转速为影响因素,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了莲子淀粉重组米挤压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随着莲子淀粉添加量的增加,混合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及回生值等均逐渐增加;感官评分先增大后减小,在莲子淀粉添加量为30%时较高;质构特性中硬度逐渐增大,弹性、咀嚼性、黏聚性先增大后减小,在莲子淀粉添加量为30%时最大;蒸煮损失率逐渐增大。综合分析,重组米品质在莲子淀粉添加量为30%时达到最佳。重组米的最佳挤压条件为:物料含水量40%、螺杆转速210 r/min、模头温度95 ℃时,重组米评分为69.13分。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低质粳米食味品质,以不同品质粳米为原料,在分析大米和米饭的理化特性的基础上进行粳米配制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以一种米质较差、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的粳米为主料,与米质较好、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的辅料米按一定比例配制,能够改善低质米的综合品质.较高直链淀粉含量的大米与较低直链淀粉含量的大米混合,得到的米饭柔软,黏着性和咀嚼度好,食味值高,并且低直链淀粉米混合比例越高越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双螺杆挤压法,以大米粉为基料,配比一定量的酸改性淀粉、抗性糊精、魔芋粉、聚甘油酯,探究制备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重组米优化配方.体外消化法测定挤压重组米GI值,通过感官、质构、蒸煮品质综合评价低GI重组米的食用品质,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微观形貌.结果显示,添加量为大米粉60%、酸改性淀粉3...  相似文献   

4.
以粳米淀粉为原料,使用改良挤压技术制备低蛋白质构米,利用响应面分析法考察加工参数如物料含水率、螺杆转速和机筒温度的变化对低蛋白米质构特性的影响,并且以粳米的质构指标为参考指标,优化低蛋白质构米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物料含水率35%,螺杆转速30r/min,机筒温度(糊化区温度)120℃,该工艺条件下,低蛋白质构米的硬度为(9 122±244)g,黏性为(-983±49)g.s,弹性为0.67±0.05,接近粳米的质构特性(硬度为(8 996±196)g,黏性为(-627±41)g.s,弹性为0.62±0.03)。同时,与粳米相比,其蛋白质含量非常低,为0.43%±0.01%,而且外观和色泽接近市售粳米,米粒完整,颜色均一,圆润光滑,轮廓分明,米质结构紧密。  相似文献   

5.
通过向重组米中添加不同比例的亚麻籽,制备具有低消化率的亚麻籽重组米,并探究其抗消化机制。DSC和TPA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亚麻籽可以使重组米内部形成稳定结构,但添加过量的亚麻籽(16%)会降低亚麻籽重组米的抗消化特性,并对重组米的内部结构存在破坏作用。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亚麻籽的大量添加会导致重组米中淀粉的A型特征峰逐渐转变为V型结晶特征峰;SEM结果发现在亚麻籽重组米加工中产生了过量的脂肪颗粒,表明重组米加工时形成了淀粉-脂质复合物,这种以淀粉-脂质为主要作用的大分子交联,使亚麻籽重组米具有稳定结构和抗消化性,但其过量存在会破坏重组米的质构,并阻碍其抗消化性的进一步提高。而添加8%~12%的亚麻籽可以显著降低亚麻籽重组米的消化率。研究结果为重组米产品开发提供了新方向,为低糖重组米的抗消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粳米多孔淀粉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粳米淀粉为原料,利用生物酶解工艺,在其糊化温度下作用于原淀粉形成多孔性蜂窝状产物———多孔淀粉。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以吸油率为检测指标,得到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温度30℃,反应时间8 h,pH值4.0,底物浓度0.5 g/L,加酶量30%。以期为我国的粳米和淀粉资源综合开发提供一条有效途径,并为推动我国多孔淀粉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选取加工适用性较好的马铃薯,将其制粉并混配早籼米粉作为原料,用单螺杆挤压机将其预糊化,再用双螺杆挤压机制备马铃薯重组米,探究挤压工艺对重组米品质的影响,通过响应面优化预糊化挤压工艺,研究二次挤压和糊化度对重组米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糊化最优工艺如下:进料水分37%,挤压温度72 ℃,螺杆转速34 r/min,在此条件下,挤出物品质良好,糊化度可达到75.95%。根据重组米质构结果可知,进料糊化度为50%时,重组米的硬度和粘聚性最接近早籼米;进料糊化度为30%时,重组米的咀嚼度最接近重组米;增加进料的糊化度可有效提高重组米的弹性。本文为改善重组米品质提供新思路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研究双螺杆挤压对发芽糙米重组米复水性能、营养成分及糊化特性的影响,随后以发芽糙米重组米为原料制备方便米饭,研究蒸煮和干燥工序对发芽糙米重组米方便米饭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杆转速120 r/min,三、四区挤压温度120℃、物料含水量20%时,发芽糙米重组米复水率最高,且糊化特性优于发芽糙米;相比于发芽糙米,发芽糙米重组米总淀粉、直链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总蛋白、粗脂肪、纤维素和γ-氨基丁酸含量几乎不变。米水比1∶1.3、蒸煮30 min时,方便米饭的感官评分最高,且硬度和黏着性适中;蒸煮方便米饭经560 W-60℃微波热风组合干燥速度最快,此时得到的干燥方便米饭复水时间最短,复水率和碘蓝值最高。发芽糙米和发芽糙米重组米制备的方便米饭色泽和香味都较好,但发芽糙米重组米方便米饭的形态、口感和滋味更好。  相似文献   

9.
稻米在国民膳食中占主要地位,天然米经过脱壳、碾磨等处理后营养物质流失严重。重组米是利用挤压膨化技术,以天然米为原料添加营养强化剂。其可弥补天然米营养素流失的缺陷,缓解因缺乏某些微量元素而引起的健康问题。对挤压重组米国内外研究进展、生产工艺及工艺对其品质特性的影响进行综述,为利用挤压膨化技术生产重组米的创新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新型高抗性淀粉米的蒸煮工艺进行优化。选择浸泡温度、浸泡时间、米水比为响应因子,抗性淀粉含量为响应值,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抗性淀粉米蒸煮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泡温度43℃、浸泡时间25min、米水比1:1.6,实际测得的抗性淀粉含量为6.79%,与理论预测值比较误差为0.45%。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到的工艺参数可供在生产应用中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新型高抗性淀粉米的蒸煮工艺进行优化。选择浸泡温度、浸泡时间、米水比为响应因子,抗性淀粉含量为响应值,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抗性淀粉米蒸煮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泡温度43℃、浸泡时间25min、米水比1:1.6,实际测得的抗性淀粉含量为6.79%,与理论预测值比较误差为0.45%。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到的工艺参数可供在生产应用中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糙米为原料,通过双螺杆挤压膨化机进行挤压,得到糊化度不同的重组米,研究糙米及其重组米的糊化特性。结果表明,糙米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显著高于3种重组米(P< 0.05),而淀粉的含量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糙米淀粉颗粒表面粗糙,具有规则的外表,经过挤压后几乎不存在完整的淀粉颗粒,且糊化度越高,表面破损程度越大。糙米的冷峰值、峰值黏度、保持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和回生值显著高于3种重组米(P< 0.05),其峰值时间则显著低于3种重组米(P>0.05)。DSC结果表明,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止温度和热焓值都随着糊化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籼糙米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压技术制备糙米重组米,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同时研究了挤压参数及干燥条件对糙米重组米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挤压工艺参数为:3、4区挤压温度100℃,加水量28%(原料初始水分含量为12%),螺杆转速100 r/min。提高干燥温度会对产品的质构、蒸煮品质和色泽产生不利影响,最佳干燥条件为45℃下干燥105 min。在该优化条件下制备的糙米重组米米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与糙米米饭存在差异,糙米重组米风味成分组成及含量总体较好;糙米重组米的硬度和粘附性接近于白米,质构及蒸煮品质均优于糙米,并且与市售重组米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粮食与油脂》2017,(4):33-37
采用挤压工艺制备低蛋白重组米,以崩解值为评价指标,以机筒温度、物料含水率、螺杆转速为考察因素,通过试验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机筒温度102℃、物料含水率30%、螺杆转速132 r/min,此条件下得到的低蛋白重组米崩解值达到最大值(1 113.9 c P),外观和颜色上非常接近粳米。初步的饮食干预试验可得,喂食低蛋白重组米的肾损伤大鼠体重高于标准饮食和正常大米组,且低蛋白重组米组大鼠的血肌酐、尿素氮、白蛋白水平与标准饮食和正常大米组相比差异显著(Ρ0.05),表明低蛋白重组米由于含有的蛋白质含量较少,对肾损伤大鼠的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粳米的淀粉特性对粳米饭食用性能的影响,揭示不同粳米的淀粉及其糊化特性与食用性能之间的关系。本实验以10个粳米品种为材料,测定粳米的直链淀粉含量、结晶度和支链淀粉的分支链长等淀粉特性,分析淀粉特性与其糊化特性的相关性,并建立淀粉特性与食用性能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与崩解值极显著负相关(r=-0.781,p<0.01),B1链与峰值粘度、崩解值均呈极显著负相关(r=-0.878、p<0.01;r=-0.924,p<0.01),短A链与峰值粘度、崩解值则呈极显著正相关(r=0.874、p<0.01;r=0.938,p<0.01),而B2链只与热浆粘度和崩解值的相关性显著,B3+链与糊化特性的相关性不显著。利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硬度、粘着性、弹性、内聚性、回复性和感官得分等食用性能指标的线性回归方程,通过回归方程可以对粳米的食用性能进行预测。食用性能较好的粳米,短A链含量较高,而直链淀粉含量、B1链含量和结晶度较低。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粳米的淀粉特性对粳米饭食用性能的影响,揭示不同粳米的淀粉及其糊化特性与食用性能之间的关系。本实验以10个粳米品种为材料,测定粳米的直链淀粉含量、结晶度和支链淀粉的分支链长等淀粉特性,分析淀粉特性与其糊化特性的相关性,并建立淀粉特性与食用性能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与崩解值极显著负相关(r=-0.781,p<0.01),B1链与峰值粘度、崩解值均呈极显著负相关(r=-0.878、p<0.01;r=-0.924,p<0.01),短A链与峰值粘度、崩解值则呈极显著正相关(r=0.874、p<0.01;r=0.938,p<0.01),而B2链只与热浆粘度和崩解值的相关性显著,B3+链与糊化特性的相关性不显著。利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硬度、粘着性、弹性、内聚性、回复性和感官得分等食用性能指标的线性回归方程,通过回归方程可以对粳米的食用性能进行预测。食用性能较好的粳米,短A链含量较高,而直链淀粉含量、B1链含量和结晶度较低。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挤压重组米在糖尿病、高脂、微量元素缺乏症等功能性方面的研究,及在挤压过程中淀粉、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多角度概述现阶段挤压重组米的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18.
向碎米中添加燕麦粉、大豆粉、马铃薯淀粉,利用双螺杆挤压技术制备重组米,并考察挤压温度、物料水分含量、螺杆转速对重组米质构、感官评分以及糊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机筒温度的升高,重组米的硬度、咀嚼性、黏聚性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随着物料水分含量的增加,重组米的硬度逐渐减小,咀嚼性和黏聚性先减小后增加,弹性总体上先增大后减小;硬度、咀嚼性、黏聚性总体上均随螺杆转速的增加而增大;糊化度和感官评分随着机筒温度、物料水分含量和螺杆转速增加,总体上先增大后减小。综合分析,机筒温度80℃、物料水分含量31%、螺杆转速160 r/min为制备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9.
以感官评分值为目标参数,考察进料水分、主机转速、主机温度、喂料速度等挤压工艺参数对重组米品质的影响趋势,确定各个因素的最佳响应值。在单因素基础上,选取进料水分、主机转速及主机温度3个因素进行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实验进行优化,以感官评分为主要参考目标进行分析。得到最佳挤压工艺条件为进料水分26%、主机Ⅲ区温度107℃、主机转速14 Hz、喂料速度10 Hz,速煮重组米的感官评分值为78分,重组米在外形上非常接近天然大米。  相似文献   

20.
将五种杂粮按不同比例(0%-25%)添加到非当季籼米中,通过双螺杆挤压技术制备杂粮重组米。研究不同杂粮及其添加比例对重组米体外消化表征特性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重组米的微观结构、晶体结构,探索杂粮添加影响挤压杂粮重组米体外消化的可能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添加杂粮粉均能提高挤压重组米RS和SDS含量,降低RDS含量和淀粉消化水解率,其中添加燕麦麸皮对挤压重组米的影响最大;杂粮添加均能显著降低挤压重组米的GI值,其中,燕麦麸皮和鹰嘴豆对挤压重组米的GI值影响最为显著,当添加量为25%时,燕麦麸皮挤压重组米和鹰嘴豆粉挤压重组米的GI值最小,分别为66.63,67.51,属于中GI食物。添加这五种杂粮粉均能促进挤压重组米的老化结晶,提高挤压重组米的回生值和抗消化性,其中添加燕麦麸皮对挤压重组米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