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军  张懿玮  聂亚莉  徐明 《金属学报》2004,9(9):983-987
目的: 探讨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ADS) 诱导CNE2 细胞凋亡及p42/44 MAPK 信号转导通路对此过程的作用。方法: DADS 处理CNE2 细胞24 h 后,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学变化及凋亡细胞计数, 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 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磷酸化p42/44MAPK 表达。结果: DADS(50 ~ 150 μmol·L-1) 作用24 h 后, 诱导CNE2 细胞产生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变化(核浓染核碎裂), 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 随着DADS 给药浓度增加, 细胞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逐渐升高, 细胞周期中各期细胞所占百分率的变化无规律, DADS(50 ~ 150 μmol·L-1 ) 浓度依赖性刺激磷酸化p42/44 MAPK 的表达, p42/44 MAPK 抑制剂U0126 显著增强DADS 致凋亡作用。结论: DADS 诱导CNE2 细胞凋亡时激活磷酸化p42/44 MAPK 表达, 磷酸化p42/44 MAPK 抑制剂能增强DADS 诱导CNE2 细胞凋亡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K562 细胞的凋亡诱导效应和对K562 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噻唑蓝(MTT) 比色法、光镜、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FCM) 检测细胞凋亡;FCM 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 水平。结果: 白藜芦醇显著抑制K562 细胞增殖, 并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DNA 电泳可见梯状条带出现;FCM 分析显示S 期细胞数明显增多, 出现S/G2 期阻滞, ROS 水平升高。结论: 白藜芦醇诱导K562 细胞凋亡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珠子参总皂苷对H2O2诱导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用H2O2建立氧化应激损伤模型,然后用珠子参总皂苷(100, 200 μg/mL)孵育 24 h后,MTT法检测珠子参总皂苷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和Hoechst33258染色检测珠子参总皂苷对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凋亡及胞内ROS含量的影响,比色法测定心肌细胞Caspase-3、Caspase-9的活性,荧光定量PCR测定心肌细胞Bcl-2和Bax mRNA表达,并计算Bcl-2与Bax的比值。结果: 珠子参总皂苷(100, 200 μg/mL)能显著改善心肌细胞活性,有效保护线粒体膜电位的稳定,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和改善细胞形态,降低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下调Bax mRNA表达,上调Bcl-2 mRNA表达及Bcl-2与Bax的比值;降低H2O2所致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的活性。结论: 珠子参总皂苷对H2O2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稳定心肌细胞膜、清除ROS及调节心肌细胞Bcl-2、Bax和Caspase-3、Caspase-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土贝母苷甲(下称苷甲)抗肿瘤作用的机制, 探索它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 法检测苷甲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 光学、荧光和电子显微镜, 以及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查和分析苷甲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 和bax 表达的变化。结果:苷甲对HeLa 细胞的生长有强抑制作用, 其24、48 和72 h 的IC50 值分别为35.7, 23.6, 17.4 μmol·L-1 。在苷甲的作用下, 细胞周期阻滞在G2/M 期, 细胞在形态学和生物化学上都出现了细胞凋亡的典型证据。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揭示bcl-2 下调, bax 过表达。结论:苷甲诱导的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在苷甲的抗肿瘤效果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而苷甲诱导的细胞凋亡与bcl-2 的下调及bax 的过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药白英提取物对肝癌BEL-7404 细胞系的凋亡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白英提取物处理肝癌BEL-7404 细胞, 通过观察细胞形态、DNA凝胶电泳法研究白英提取物诱导肝癌BEL-7404 细胞产生凋亡现象。结果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呈凋亡特征性变化, 凝胶电泳可见细胞DNA 有规律断裂形成梯形图谱。结论 白英可诱导肝癌BEL-7404 细胞产生凋亡。  相似文献   

6.
方芳  陈晓春  朱元贵 《金属学报》2002,7(5):412-416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Rg1 对MPP+诱导SHSY5Y 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用吖啶橙溴化乙锭染色观察SHSY5Y 细胞凋亡率, 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及细胞内活性氧(ROS) 水平, Western Blot 法检测bcl-2、bax 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经10 μmol·L-1 Rg1 预处理后,MPP+诱导的SHSY5Y 细胞凋亡受到明显的抑制, 虽然线粒体跨膜电位无明显改变, 但细胞内ROS 下降, 而bcl-2 蛋白表达水平增加, bax 蛋白表达水平减少。 结论 Rg1 可抑制MPP+诱导的SHSY5Y 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清除ROS、调节bcl-2、bax 蛋白表达水平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孙蓉  武栋栋  刘国卿 《金属学报》2005,10(11):1266-1274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诱导PC12细胞凋亡及芍药苷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MTT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测定细胞存活率,DNA凝胶电泳观察DNA的断裂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结果: 500μmol·L-1硝普钠(SNP)可诱导PC12细胞凋亡,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明显下降。预先经过0.1、1和10μmol·L-1等浓度芍药苷处理后,SN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明显减少,同时明显减弱一氧化氮对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影响。结论: 芍药苷可抑制一氧化氮诱导PC12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稳定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2 型糖尿病患者血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58 例2 型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成2 组, 分别口服罗格列酮(4 ~8 mg, qd) 和二甲双胍(250 ~ 500 mg, tid) 治疗, 在试验期间不使用其它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 、舒张压(DBP) 、空腹血糖(FBG) 、餐后2 h 血糖(PBG) 、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 、餐后2 h 血浆胰岛素(PINS) 水平, 共观察12周, 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 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 。结果: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P <0.05); 罗格列酮组SBP和DBP 降低幅度均大于二甲双胍组(P <0.05); 两组病例FBG 、PBG 、FINS 和PINS 均明显降低(P <0.05); 两组胰岛素敏感性的指标ISI 升高(P <0.05), 胰岛素抵抗的指标IR 下降(P <0.05), 罗格列酮组ISI 升高和IR 下降幅度大于二甲双胍组(P<0.05) 。结论: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同时, 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罗格列酮的作用优于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9.
武海云  蒋根灵  李庆林 《金属学报》2012,17(12):1361-1367
目的: 研究天麻素(Gastrodin)对谷氨酸诱导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以谷氨酸建立体外培养PC12细胞损伤模型并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AO/EB双染法经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含量以及Annexin V/PI染色后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天麻素可明显抑制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在 0.1~10 μmol/L 剂量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同时,天麻素可明显抑制谷氨酸引起的活性氧(ROS)的累积,降低谷氨酸诱导的活性Caspase-3蛋白的表达,降低PC12细胞的凋亡率,在 0.1~10 μmol/L 剂量呈量效相关性。结论: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天麻素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ROS的生成,阻止氧化损伤的发生,抑制Caspase-3途径依赖的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细胞水平研究23-羟基白桦酸(23-HBA)对阿霉素(DOX)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抗氧化机制。 方法: 采用H9c2心肌细胞,考察对照组、DOX组、23-HBA组及23-HBA联合DOX组给药后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测定细胞体积及蛋白含量,Real time-PCR测定心钠素(ANP)、脑钠素(BNP)的mRNA水平。考察心肌细胞内Caspase-3活性及Hoechst荧光染色后细胞核形态从而评价细胞凋亡水平。利用DCFH荧光探针测定细胞ROS水平,同时检测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MDA)生成量,评价细胞氧化损伤水平,寻找23-HBA心肌保护的可能机制。 结果: 5 μmol/L DOX诱导心肌细胞肥大,表现为细胞体积增大,蛋白含量增多,并显著上调细胞内ANP与BNP的mRNA水平,提高细胞内Caspase-3活性,导致细胞凋亡。23-HBA与DOX联合用药后,浓度依赖地降低DOX给药后心肌细胞内ROS水平,清除脂质过氧化物MDA,逆转DOX诱导的心肌肥大、心肌损伤标志物上调、心肌细胞凋亡等过程。 结论: 23-HBA可通过其抗氧化作用降低DOX所致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药柚皮苷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P38MAPK及ERK1/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卵巢癌SKOV3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柚皮苷10、20、40 μmol/L 组、塞来昔布 80 μmol/L 组。Western Blot测定培养 48 h 后各组细胞中P38MAPK及ERK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低浓度柚皮苷组(10、20 μmol/L)对SKOV3细胞P38MAPK及ERK1/2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而 40 μmol/L 柚皮苷及塞来昔布组可明显下调P38MAPK及ERK1/2蛋白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柚皮苷能抑制人卵巢癌SKOV3细胞P38MAPK及ERK1/2蛋白的作用,从而可能阻断卵巢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观察低聚葡萄籽原花青素(oligomeric 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s,GSP)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 采用SD大鼠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法,BCA法测定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内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1×10-5 mol/L Iso能明显诱导心肌细胞肥大,GSP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Iso诱导心肌细胞肥大,抑制细胞内ROS的生成,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结论:GSP对Iso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具有明显的逆转作用, 其机制至少部分与抑制ROS生成、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戴珩  左中  陈萍  高进  熊秋菊 《金属学报》2013,18(7):721-724
目的: 研究前列腺素E2(PGE2)对H9c2心肌细胞的肥大作用,并分析其量效关系,为寻找抗心肌肥大的潜在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和PGE2处理组,PGE2处理组又分为小剂量PGE2组(D1组)、中剂量PGE2组(D2组)和大剂量PGE2组(D3组)。各组细胞培养液中PGE2终浓度分别为0、0.1、1及 10 μmol/L。给药孵育 48 h 后,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大鼠H9c2心肌细胞形态及体积;通过测量细胞直径大小、BCA法测定细胞总蛋白含量来确定心肌细胞是否肥大;RT-PCR技术测量心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mRNA的表达水平,以此判断是否发生病理性肥大。结果: 与C组比较,免疫荧光显示D1组、D2组及D3组细胞形态改变、体积增大;细胞直径及总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不同剂量PGE2组间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D2组及D3组较C组细胞内ANP、BNP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 PGE2可剂量依赖地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较大剂量PGE2引发心肌细胞病理性肥大。抑制PGE2合成有望为抑制心肌肥大提供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中药柚皮苷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环氧化酶2(COX-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常规培养人卵巢癌SKOV3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柚皮苷 10 μmol/L 组、柚皮苷 20 μmol/L 组、柚皮苷 40 μmol/L 组、阳性对照组(塞来昔布 80 μmol/L)。MTT法测定柚皮苷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培养48 h后各组细胞中COX-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MTT检测法显示,柚皮苷各浓度处理组,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人卵巢癌SKOV3细胞生长。经药物处理48 h后,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1.094±0.053)比较,10、20 μmol/L 柚皮苷即对SKOV3细胞COX-2 mRNA表达抑制作用(0.828±0.006,0.753±0.011,P<0.05),而 40 μmol/L 柚皮苷则明显下调 COX-2 mRNA的表达(0.412±0.216,P<0.01),与塞来昔布组(0.321±0.017)的抑制程度相近。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1.7325±0.0826)相比,10 μmol/L 柚皮苷组相对表达量(1.7925±0.0880)虽略有上调,但无统计学差异,20、40 μmol/L 柚皮苷组均可明显下调SKOV3细胞COX-2蛋白的表达(1.2225±0.0822,1.2725±0.0763,P<0.05),塞来昔布组也明显抑制COX-2蛋白的表达。结论: 柚皮苷可抑制人卵巢癌SKOV3细胞体外增殖并抑制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冬凌草甲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产生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采用6、12、24 μmol/L 冬凌草甲素对其进行处理,采用倒置显微镜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rocaspase-3、PARP及Akt、p-Akt、p-GSK3β表达的变化。结果: 冬凌草甲素作用MDA-MB-231细胞24 h后,可观察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以24 μmol/L组最为明显。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凋亡相关蛋白procaspase-3下调,caspase-3底物PARP被逐步剪切,并伴随p-Akt、p-GSK3β蛋白水平下调(P<0.05)。结论: 冬凌草甲素可有效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机制与PI3K/Akt通路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赤芍 801 (propyl gallate, PG) 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损伤、细胞凋亡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表达的影响。方法: :线栓右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 制成SD 大鼠短暂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实验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 、模型组、溶媒组、PG 组(分 PG 23.5、47、94 μmol/kg 3 个亚组) 等 5组。采用 Longa 等评分法进行大鼠神经功能评分;TUNEL 染色法观察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段(1、2、4、7 d) 模型鼠缺血区周边组织阳性神经元数量;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段各组缺血区周边组织 BDNF 的表达情况 。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 1 d, 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TUNEL 阳性细胞数均达到高峰。与此相仿, 该时段缺血周边区的 BDNF 表达亦达到高峰, 此后逐渐下降 。该时段TUNEL 阳性细胞数和 BDNF 表达与其它各时段(2、4、7 d) 比较均有升高(P<0.01) 。予上述不同剂量组的 PG干预后, 47、94 μmol/kg 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UNEL 阳性细胞数均有明显下降, 同时缺血周边区的 BDNF 表达有明显增加;并以 94 μmol/kg组为著 。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 BDNF 的早期表达增加可能对促进缺血周围区的损伤修复有重要作用;PG 能有效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机制可能与其促进 BDNF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陈益  曹华  蔡玲芳  陈本  陈明坤 《金属学报》2020,25(5):519-526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骨肉瘤细胞MG-63恶性增殖、侵袭及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25、50、100 μmol/L剂量利多卡因处理MG-63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四组:Lidocaine 0 μmol/L组、Lidocaine 25 μmol/L组、Lidocaine 50 μmol/L组和Lidocaine 100 μmol/L组进行后续实验。Br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蛋白免疫印迹检测Ki67、Survivin、血管表皮生长因子(VEGF)、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流式分选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Clark氧电极法检测线粒体呼吸复合物活性;试剂盒检测三磷酸腺苷(AT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结果表明,与Lidocaine 0 μmol/L组相比较,Lidocaine 50、100 μmol/L组BrdU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侵袭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Ki67、Survivin、VEGF、Vimentin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复合物I、II、IV活性显著降低(P<0.05),ATP、SOD含量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利多卡因具有抑制骨肉瘤细胞MG-63恶性增殖、侵袭和改善线粒体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五甲基槲皮素(PMQ)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A/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经终浓度分别为10、30、100 μmol/L PMQ预处理 24 h 后,制作A/R损伤,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凋亡情况、线粒体肿胀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情况。结果: 不同剂量PMQ (10、30、100 μmol/L)预处理 24 h 后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LDH活性、增加细胞存活率、减少细胞凋亡(P<0.05 或P<0.01);30、100 μmol/L PMQ预处理 24 h 后,线粒体膜电位更为稳定、mPTP开放减少(P<0.05 或P<0.01)。结论: PMQ预处理 24 h 后,可产生药理性延迟保护作用,机制与其稳定线粒体膜电位、抑制mPTP开放,进而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