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以黄酮类二氢杨梅素和乙酸镍盐为原料,合成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表征.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研究配体二氢杨梅素及其镍配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合成的产物确证为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配合物表现出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对白假丝酵母菌MIC为6.25~12.5μg/mL、MBC为6.25~25μg/mL.其抗酵母菌能力明显强于配体二氢杨梅素,但对细菌抑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二氢杨梅素对不同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采用ESR和自旋捕集技术测定二氢杨梅素对·OH、·O2-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对活性氧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并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二氢杨梅素对活性氧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并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二氢杨梅素清除和抑制·O2-、·OH-和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7.4μg/mL、297.8μg/mL和12.4μg/mL,表明二氢杨梅素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有显著差异,对超氧自由基具有更强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合成了槲皮素铬(Ⅲ)配合物,采用红外、紫外、热分析及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配合物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的分子式为[Cr(C15H9O7)2Cl·H2O]·7H2O,配合物较配体具有更强的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活性.  相似文献   

4.
二氢杨梅素的酯化及其抗氧化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卫  郑成  宁正祥  邵友元 《食品科技》2007,32(5):198-201
用不同摩尔配比的十二酰氯对二氢杨梅素进行不同程度的酯化。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AM1计算方法,比较出二氢杨梅素分子6个羟基发生酯化反应的难易程度为:3-OH>4-'OH>5-'OH>5-OH>3'-OH>7-OH;通过各羟基自由基生成热之差(△HOF),得出其6个羟基抗氧化能力依次为:4-'OH≈5'-OH>3-'OH>7-OH>5-OH>3-OH。并用量子化学方法对二氢杨梅素衍生物的酯化度与清除DPPH自由基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二氢杨梅素含量的显齿蛇葡萄提取物的抗菌活性与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选取17种二氢杨梅素含量不同的显齿蛇葡萄,使用乙醇超声辅助法获得各个样品的提取物;采用药敏滤纸片法和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体系分别研究提取物以及相同含量的二氢杨梅素纯品的抗菌活性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结果表明:17种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随着提取物中二氢杨梅素含量的增加而增强,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显著强于相应含量二氢杨梅素纯品。在10mg/m L浓度下,部分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强于二氢杨梅素;对DPPH·清除作用:二氢杨梅素大于全部样品;样品10~17大于VC;样品2~17大于BHT。  相似文献   

6.
用月桂酰氯对二氢杨梅素进行不同程度的酯化修饰,探讨不同程度的酯化修饰对二氢杨梅素溶解性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二氢杨梅素相比,二氢杨梅素酯化物在油中的溶解度提高20~300 倍,并且随着酯化程度加大,二氢杨梅素酯化物在油中溶解度增加。二氢杨梅素酯化物在极性溶剂中清除DPPH 自由基和H2O2 的能力比二氢杨梅素低,酯化物的抗氧化活性随着酯化程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铁离子- 抗坏血酸诱导的卵磷脂过氧化反应体系中,二氢杨梅素酯化物的抗氧化活性明显优于二氢杨梅素,且不受酯化程度的影响,表明二氢杨梅素及其酯化物在卵磷酯脂质体中的抗氧化活性受溶解性和羟基数目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共糊化法制备二氢杨梅素-马铃薯淀粉复合物,探究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与淀粉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抗氧化性。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氢谱仪与电镜扫描探究二者的相互作用机制,比较DMY、马铃薯淀粉及二者复合物对2,2-联苯基-1-苦基肼基(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和2,2′-氨基二(2-乙基-苯并噻唑啉磺酸-6)铵盐[2,2′-amino-di(2-ethyl-benzothiazoline sulphonic acid-6)ammonium salt,ABTS)]阳离子、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表明DMY与马铃薯淀粉发生氢键非共价作用。马铃薯本身的抗氧化性极低,二氢杨梅素-马铃薯淀粉复合物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与DMY的清除能力相当。此外,DMY添加量和二氢杨梅素-马铃薯淀粉复合物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呈现浓度依赖关系。综上所述,DMY与马铃薯淀粉发生氢键相互作用,DMY的添加使复合物的抗氧化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二氢杨梅素在天然藤茶中含量高达25.6%,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受到广泛关注。但二氢杨梅素常温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较低,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为了提高二氢杨梅素的水溶性,对二氢杨梅素进行分子修饰,制备了二氢杨梅素-茶氨酸复合物,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测定了复合物的理化性质,并考察了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通过结构分析,二氢杨梅素分子中C3-OH、C5-OH、C7-OH、C3′-OH、C5′-OH与茶氨酸的活泼氢通过氢键结合形成复合物;复合物清除·OH自由基的能力均强于二氢杨梅素和Vc,清除O2-·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和二氢杨梅素相当,比Vc强。二氢杨梅素和茶氨酸的复合,不仅提高其水溶性,在抗氧化活性方面也起到了强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杨梅素、杨梅苷及二氢杨梅素的抗氧化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方法: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高通量筛选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杨梅素、杨梅苷和二氢杨梅素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8.34、28.89、10.70μg/mL,三种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均强于阳性药芦丁(IC50=31.32μg/mL),其中二氢杨梅素还强于VC(IC50=14.69μg/mL);在质量浓度为0.25mg/mL时,杨梅素、杨梅苷和二氢杨梅素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率分别为:30.66%±4.05%、38.48%±1.98%、78.81%±2.23%,其中二氢杨梅素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较显著,其IC50值为1546±47.05μmol/L。结论:杨梅素、杨梅苷、二氢杨梅素均具有显著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本文首次报道二氢杨梅素具有较好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将二氢杨梅素进行酯化改性,考察二氢杨梅素酯化衍生物结构与抗氧活性间的内在关系.方法:采用改变乙酸酐与二氢杨梅素投料比,合成不同酯化程度的二氢杨梅素酯,并用猪油体系测定其抗氧活性.结果:用磷酸作催化剂,可有效地合成二氢杨梅素酯,所合成的化合物均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结论:通过对二氢杨梅素酯化改性,明显地提高了二氢杨梅素的抗氧化作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二氢杨梅素抗氧化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氮蓝四唑(NBT)光化还原法、抗坏血酸-Cu2+-H2O2体系法和亚油酸体系法,研究了从显齿蛇葡萄茎叶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二氢杨梅素的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二氢杨梅素对超氧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和脂过氧自由基ROO·的清除率分别可达90.0%、83.9%和63.9%。该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因此,二氢杨梅素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系统考察漆酶催化条件对二氢杨梅素衍生物的颜色、α-葡萄糖苷酶抑制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运用波谱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漆酶可用于二氢杨梅素的氧化聚合,且漆酶浓度、pH值、反应时间及温度对衍生物的颜色有规律性影响.所得二氢杨梅素衍生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506.2μg/mL)显著高于二氢杨梅素(IC50...  相似文献   

13.
以荞麦新芽蔬菜为研究对象,利用比色法和发光化学法测定了荞麦新芽蔬菜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超氧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荞麦新芽蔬菜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具有很强清除作用,而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弱.其清除DpPH的IC50值为0.064mg/mL,当荞麦新芽蔬菜乙醇提取物浓度为0.15mg/mL时,羟自由基清除率达57.65%.  相似文献   

14.
王璐莎  陈玉连  黄明  周光宏 《食品科学》2015,36(17):146-151
为了解酶解时间、蛋白酶种类对鸭肉蛋白酶解产物抗氧化特性的影响,分别用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胰酶对鸭肉进行单酶酶解和双酶分步酶解(胰酶+复合蛋白酶、胰酶+风味蛋白酶),制备不同时间段的酶解产物,并对其自由基清除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hydroxyl radical,·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superoxide radical,O2-·))和总还原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鸭肉蛋白酶解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OH和O2-·清除率及总还原力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P<0.05)。在5 种鸭肉蛋白酶解产物中,复合蛋白酶酶解物表现出最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75.70±1.54)%、·OH清除能力(59.41±1.24)%和O2-·清除能力(98.50±4.51)%,但用双酶分步酶解得到的酶解产物表现出最强的总还原力(0.330±0.017)。因此鸭肉蛋白酶解产物的抗氧化特性受酶解时间和蛋白酶种类的影响,复合蛋白酶是制备鸭肉蛋白源抗氧化肽的最适蛋白酶。  相似文献   

15.
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北京羊肚菌(MB)和淮阴羊肚菌(MH)菌丝体胞内多糖(IPS1),经脱色及脱蛋白得纯化多糖(IPS2)。采用水杨酸法测定IPS1 和IPS2 对·OH 的清除作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IPS1 和IPS2 对O2·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IPS1 和IPS2 均能明显地清除·OH 和抑制O2·的能力,在1~5mg/mL 质量浓度范围,抗氧化活性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MB 和MH 提取的IPS1 和IPS2 清除O2·能力差异不显著,MB 和MH 提取的IPS1清除·OH 能力的差异也不显著,MH 提取的IPS1 和IPS2 之间清除·OH 能力差异显著,质量浓度为5mg/mL 时,IPS1 清除能力只有22.57%,而IPS2 清除能力高达46.27%,表明MH 的胞内多糖的清除·OH 能力明显高于MB 胞内多糖。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compared the free radical‐scavenging properties of chondroitin sulfate (ChS) from pig laryngeal cartilage and its reduced or sulfonated derivatives. The binding behavior between Cu 2 + and ChS and its derivative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uperoxide radical and ChS were studied by fluorescence quenching, equilibrium dialysis, infrared spectra and thermal analysis. Purified ChS inhibited the generation of hydroxyl radical and scavenged superoxide radical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Reduced ChS did not scavenge hydroxyl radical and superoxide radical. Sulfonated ChS had no hydroxyl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but scavenged superoxide radical as strongly as purified ChS. ChS showed strong binding activity with Cu 2 + in deionized water but not in 0.01‐M HCl. Both reduced ChS and sulfonated ChS did not exhibit such chelating behavior. The structural basis of hydroxyl radical inhibiting of ChS was attributed to a complex of the Cu 2 + with the carboxyl group of glucuronic acid residue. The reaction of superoxide radical with the sulfate ester and the carboxyl group may be the basis of superoxid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of ChS.  相似文献   

17.
东北林蛙皮精制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红  赵小旭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0):192-194,205
以抗坏血酸(VC)为对照,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邻二氮菲-Fe氧化法、DPPH法和总抗氧化能力测定林蛙皮精制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林蛙皮精制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能力,当多糖浓度为0.1mg/mL时,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为1.48mmol/g。随着林蛙皮多糖浓度的增加,抗氧化能力均进一步提高,说明林蛙皮精制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肖湘  黄文刚  杨上才 《食品科学》2009,30(1):116-118
采用硫酸铵沉淀、Sephadex G-150 柱层析的方法从赤魟肝脏分离活性蛋白,测定活性蛋白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3 个蛋白峰P1、P2 和P3 都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P2 和P3 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P1,P3 的抑制作用最强。实验表明赤魟肝脏活性蛋白具有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山奈酚和二水合氯化铜为原料,合成山奈酚-铜金属配合物,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差热-热重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采用DPPH法测定了配合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相比山奈酚,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的吸收峰均发生明显红移;核磁共振氢谱中3-OH信号消失,其他质子信号均向高场移动;差热-热重分析显示山奈酚和Cu2+的配位比为1,且配合物中含三分子的配位水;在6种设定的实验浓度内(1.0~3.5 mol/L),山奈酚和配合物清除DPPH·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63×10-4、1.51×10-4 mol/L。Cu2+是通过与山奈酚3位羟基和4位羰基的氧原子结合生成配合物,山奈酚与铜形成配合物后,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有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