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阐明黄连素即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BBR)对人肝癌细胞HepG2中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4)、多药耐药基因(MDR1)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黄连素对CYP3A4和P-糖蛋白(P-gp)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BBR(1~100 μg/mL)对HepG2细胞活力的影响;并在BBR对HepG2细胞毒性较小的浓度范围进行实验,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BBR组、诱导剂利福平(Rif)组以及不同浓度BBR和Rif共同给药组,与对数期HepG2细胞孵育48 h后,提取细胞RNA和总蛋白,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法(Q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HepG2细胞中CYP3A4、MDR1、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视黄醛X受体(retinoid X receptor,RXR)在mRNA水平的表达和CYP3A4、P-gp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BBR在1~40 μg/mL 浓度范围内对HepG2细胞毒性小,细胞活力大于80%,超过 40 μg/mL 时对细胞毒性大,细胞存活率低。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0.1、0.5 和 2 μg/mL BBR对HepG2细胞CYP3A4和P-gp蛋白的表达有诱导作用(P<0.05),但10、40 μg/mL BBR对HepG2细胞CYP3A4和P-gp蛋白的表达有显著性抑制作用(P<0.01)。QRT-PCR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20和 40 μg/mL BBR均对HepG2细胞PXR、CYP3A4、MDR1 mRNA的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但 10 μg/mL BBR对RXR mRNA无显著性影响(P>0.05),20、40 μg/mL BBR对RXR mRNA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黄连素对CYP3A4和P-gp有双向作用,低剂量时诱导,高剂量时抑制,并且其作用很有可能通过PXR信号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2.
金艺凤  何贝  刘东华  王莹 《金属学报》2013,18(7):764-768
目的: 探讨ERCC1、Bcl-2表达与顺铂作用的关系,进而推测ERCC1、Bcl-2在顺铂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人肺腺癌细胞A549及其耐DDP细胞株A549/DDP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检测A549/DDP细胞耐药指数;免疫细胞化学方法、RT-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干预后细胞中ERCC1、Bcl-2的表达。结果: 10 μg/mL DDP作用 12 h,A549细胞中ERCC1、Bcl-2 mRNA表达开始增高,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ERCC1、Bcl-2 mRNA的表达逐渐增高,在 72 h 表达最强。浓度为 5 μg/mL 的DDP即可刺激A549细胞中ERCC1、Bcl-2 mRNA表达水平上升,随着DDP浓度的增加,其表达水平逐渐上升,ERCC1民mRNA表达水平在 20 μg/mL 组达到高峰。与亲本细胞相比,A549/DDP中ERCC1、Bcl-2表达明显增高。结论: 随着顺铂作用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A549细胞中ERCC1、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增加,推测ERCC1、Bcl-2 可能参与了顺铂继发耐药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的熊果酸(UA)对IL-6诱导的HepG2细胞中C-反应蛋白(CRP)异常表达的抑制作用以及对CRP所致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IL-6(30 ng/mL)、UA(6.5、12.5、25 μmol/L)与IL-6(30 ng/mL)共同作用于HepG2细胞48 h,分别用MTT法、Western blot法及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CRP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CRP(25 μg/mL)、UA(5,10,20 μmol/L)与CRP(25 μg/mL)共同作用于HUVECs 24 h,分别用MTT法、Western blot法及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VCAM-1和LOX-1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 UA能显著抑制IL-6诱导的HUVECs细胞活力下降及细胞中CRP蛋白与mRNA的表达升高;UA显著抑制CRP引起的内皮细胞增殖,并且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能显著抑制CRP诱导的HUVECs异常高表达VCAM-1及LOX-1。结论: UA可通过抑制肝脏合成炎症因子CRP而降低血液中CRP浓度,并降低CRP等炎症因子对内皮细胞的损伤等途径从而发挥抗心肌缺血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谭俊  阮冰  周密  高国生 《金属学报》2012,17(10):1118-1123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对顺铂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并观察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方法: HepG2细胞与顺铂及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共培养,RT-PCR检测Bcl-2、Caspase-3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cl-2、Caspase-3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各组HepG2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随着地塞米松浓度的增加,HepG2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量升高,Caspase-3蛋白表达量下降。同时细胞凋亡率降低。结论: 地塞米松部分通过Bcl-2途径抑制肝癌细胞的凋亡,而Caspase-3又在调控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邱日想  王燕莉  陈洋娣  林雁  杨凤  陈智毅 《金属学报》2012,17(12):1384-1388
目的: 研究低强度超声联合托泊替康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协同效应以及相关的机制。方法: 应用HepG2,实验分为托泊替康处理组、超声处理组、联合治疗组(托泊替康+超声),评估细胞生存活力、细胞凋亡,胞内托泊替康累积及空化效应。结果: 当超声强度为 0.8 W/cm2 及以上时,协同托泊替康能明显诱导HepG2细胞凋亡,1.0 W/cm2 超声辐照联合托泊替康时细胞凋亡率为 12.88%,空化效应在凋亡诱导实验中促进了托泊替康胞内渗入,增加胞内积累。结论: 联合低强度超声能增强托泊替康的凋亡诱导效应,空化效应是其协同增强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何杨  彭玉珍  吉兆宁 《金属学报》2015,20(2):194-198
目的: 观察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A组)与5-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B组)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晚期胃癌43例,具体用法:A组(21例):雷替曲塞 3 mg/m2 静滴,第1 天;奥沙利铂 130 mg/m2 静滴,第1 天。B组(22例):亚叶酸钙 200 mg/m2 静滴,第1~5天;氟尿嘧啶 375 mg/m2 静滴,第1~5 天;奥沙利铂 130 mg/m2 静滴,第1 天。两方案均3 周为1 周期。每3 个周期评价疗效,直至疾病进展或毒副反应不能耐受,最多化疗6 周期。结果: 两组的有效率(RR)分别为 47.6%和 31.8%(P=0.289),A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9.8个月,明显优于B组的 6.6 个月,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8,P=0.047)。两组方案的恶心呕吐及手足综合征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毒副反应发生率近似。结论: 与5-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B组)方案相比,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A组)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可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且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盐酸氟桂利嗪分散片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 20名健康受试者按体重指数进行分层随机交叉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试验制剂和参比试剂20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氟桂利嗪的血药浓度。结果: 口服20 mg被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后,盐酸氟桂利嗪AUC0-1,分别为424.27±74.01 和 410.25±72_56 μg·h-1·L-1;Cmax分别为67.02±14.89 和 67.45±15.68 μg·L-1;Cmax分别为2.90±0.42 和 2.98±0_47 h; t1/2ke分别为 9.73±3.15和8.89±3.08 h。试验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4.12±12.23)%。结论: 盐酸氟桂利嗪分散片和肢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单剂量口服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咀嚼片与参比分散片在健康人体中药代动力学及其生物等效性特征。方法:20 名男性健康志愿受试者, 口服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600 mg, 用双周期交叉设计自身对照试验方法, 以液相色谱法测定服药后不同时刻的血药浓度。结果:按该方法测得的克林霉素血药浓度的最低定量限为0.125 μg/mL (r =0. 999) 。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4. 5 ±1. 4)、 (4. 6 ±1. 4) μg/mL;tmax分别为(0. 83 ±0. 33)、 (0. 90 ±0. 29) h; t1/2 分别为(2. 3 ± 0. 7)、 (2. 3 ±0. 7) h; AUC0→t 分别为(16 ±6)、 (17 ±6) μg·mL-1 ·h; AUC0→∞分别为(17 ±6)、 (18 ± 6) μg·mL-1·h, 各参数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结论:等效性分析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 为96. 3%, 统计学结果显示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9.
徐翀  刘茜  赵辉  刘艳芳 《金属学报》2015,20(3):304-308
目的: 考察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尼索地平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单独和联合给药组),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尼索地平的浓度。结果: 大鼠单独给予尼索地平和联合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后,尼索地平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8.67±3.97) μg/L 和(9.21±5.02) μg/L,AUC0t分别为(19.6±9.9) μg·h·L-1和(25.7±13.7) μg·h·L-1,t1/2分别为(2.26±0.66) h 和(3.17±1.41) h,AUC0∞分别为(23.7±9.7) μg·h·L-1和(32.4±12.3) μg·h·L-1。统计学分析显示,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组药动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不影响尼索地平在大鼠体内药动学过程,为临床安全有效地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和尼索地平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付良青  黄丰  唐欣  钱平利  刘泽源 《金属学报》2004,9(9):1016-1018
目的: 研究盐酸托烷司琼胶囊的人体药代动力学。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二极管阵列紫外法测定18 名健康志愿者口服剂量10 mg 盐酸托烷司琼胶囊后受试者血浆中的盐酸托烷司琼的浓度, 并应用3p97 软件对盐酸托烷司琼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拟合, 求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盐酸托烷司琼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达峰时间(Tmax ) 2. 33±0. 43 h, 峰值浓度(Cmax ) 10. 48±2. 70 μg·L-1, 曲线下面积(AUC0-24 h ) 111. 89±39. 86 μg·h-1·L-1结论: 盐酸托烷司琼胶囊在志愿者体内分布及消除都很快, 10 mg 单次给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氯苄四氢小檗碱对过氧化氢(H2O2)引起无血清培养的小牛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增殖、坏死的影响。方法: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 以噻唑兰(MTT) 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DNA 含量及凋亡细胞百分率、增殖率;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细胞凋亡过程中DNA 断裂程度。结果: H2O2 诱导无血清培养的内皮细胞凋亡, 氯苄四氢小檗碱可显著降低内皮肌细胞中凋亡细胞百分率, 并抑制其增殖, 也减少凋亡细胞DNA 断裂, 同时也减少其引起的平滑肌细胞坏死。结论: 氯苄四氢小檗碱可对抗H2O2 引起的无血清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增殖及坏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外源性一氧化氮(NO) 供体硝普钠对K562 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硝普钠与K562 细胞在体外培养, 观察其作用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用活细胞计数、MTT 法观察硝普钠对K562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DNA凝胶电泳、DNA 含量及细胞周期分析、Annexin-V/PI双标记和DNA 片段原位末端标记法等分析细胞凋亡。同时设高铁氰化钾(PFC) 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结果: NO 能抑制K562 细胞生长, 并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呈现作用时间和剂量的量效关系, 大部分细胞阻滞于G0/G1 期;K562 细胞与硝普钠作用后出现典型的细胞形态改变, DNA 片断化, 亚G1 峰检出并显著增加, Annexin V/PI 和DNA 片段原位末端标记表达增加等均证实NO 能诱导K562 细胞凋亡。而对照组并无此类变化。结论: NO 通过阻滞G0/G1期细胞显著抑制K562 细胞的增殖, 并有很强的致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对肝细胞癌化疗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6种肝细胞癌细胞株,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IF-2α的表达; 制备过表达HIF-2α慢病毒颗粒并感染人肝细胞癌细胞株HepG2和PLC/PRF/5细胞,制备稳定表达HIF-2α的细胞株HepG2-HIF-2α和PLC/PRF/5-HIF-2α,Western blot法验证其表达;配置6种常规化疗药物氟尿嘧啶、环磷酰胺、盐酸表柔比星、丝裂霉素、甲氨蝶呤、索拉菲尼的5个浓度,并加入HepG2-HIF-2α及对照细胞中,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Western blot检测两种过表达HIF-2α的肝细胞癌细胞株及相应对照细胞中耐药基因MDR1、LRP及MRP1的水平。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IF-2α在6种肝细胞癌细胞株中均有表达;HIF-2α慢病毒颗粒感染肝细胞癌细胞株后能够在肝细胞癌细胞中稳定过表达HIF-2α;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和索拉菲尼对HepG2-HIF-2α抑制率明显较低(P<0.05),提示HIF-2α的表达引起耐药性的增加;而氟尿嘧啶、盐酸表柔比星和丝裂霉素对HepG2-HIF-2α细胞的抑制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Western blot法进一步分析了HIF-2α在肝细胞癌细胞中的表达导致耐药性增加的原因,结果显示,在HepG2-HIF-2α细胞及PLC/PRF/5-HIF-2α细胞中,耐药相关基因MDR1、LRP、MRP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细胞癌中,HIF-2α能够通过上调MDR1、LRP、MRP1耐药基因的表达引起肝细胞癌细胞的耐药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槲皮素对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及癌胚抗原(CE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对LOVO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内皮细胞粘附实验和小室侵袭实验检测槲皮素对LOVO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细胞免疫荧光、WB及RT-PCR检测槲皮素对LOVO细胞癌胚抗原CEA表达的影响。结果: 槲皮素能显著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呈浓度剂量依赖关系,IC50约为 40 μmol/L;增强LOVO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粘附能力,减弱其侵袭能力;并能显著抑制CEA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且呈浓度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槲皮素对LOVO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具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CE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孔恒  余清声 《金属学报》2005,10(6):687-690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Art) 是否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有特异的细胞选择作用。方法: 选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株(HLF) 、人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HSF) 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 用免疫组化法鉴别细胞;MTT 法检测青蒿琥酯对上述3 种细胞存活与增殖的影响;光镜观察青蒿琥酯作用下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DNA 的变化。结果: 青蒿琥酯在30 ~ 240 mg·L-1浓度范围内作用细胞24 h 对两种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 <0.05), 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不明显(P >0.05) 。药物作用24 h 后,HLF 、HSF 、HUVEC 细胞的IC50 分别为:64、60、600 mg·L-1 。光镜下见两种成纤维细胞用药组细胞变圆, 突起变短变少, 胞浆颗粒增多;而内皮细胞在形态上无明显的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在240 mg·L-1浓度作用24 h, 两种成纤维细胞的DNA 出现梯带状的电泳图谱, 而内皮细胞的DNA 无梯状条带。结论: 青蒿琥酯对来源于肺和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而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增殖无明显的影响。该药还能诱导两种成纤维细胞凋亡, 而对脐静脉内皮细胞无明显诱导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特异性靶向生存素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 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系HL-60 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四唑盐(MTT) 比色法分析细胞增殖;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原位末端标记(TUNEL) 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I);流式细胞术(FCM) 定量检测细胞凋亡;RT-PCR 半定量检测生存素mRNA 的表达。结果: 5~20 μmol·L-1生存素ASODN 对HL-60 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 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ASODN 组凋亡率和生存素基因表达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生存素ASODN 能有效抑制HL-60 细胞生存素mRNA 的表达并诱导细胞凋亡, 表明生存素对维持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眼镜蛇毒L-氨基酸氧化酶(NA-LAAO)对人胃癌细胞MGC-803的细胞毒性、诱导凋亡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毒性;采用DNA倍体分析和Annexin V/碘化丙啶染色测定细胞凋亡;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Caspase-3酶活性;采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多聚酸-1(PARP-1)切割。结果: NA-LAAO可抑制MGC-803细胞增殖,6、12、24 h 的IC50分别为(2.48±0.41) 、(1.74±0.27) 和(0.83±0.19) mg/L;NA-LAAO可使细胞DNA分布出现亚二倍体凋亡峰,并可促使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外翻;NA-LAAO可激活Caspase-3并可促使其底物PARP-1降解。结论: NA-LAAO可能通过激活Caspase-3这一分子机制而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脂氧合酶抑制剂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及ME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在不同浓度的NDGA干预下对HepG2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应用MTT比色法观察NDGA对HepG2增殖的影响;逆转录PCR(RT-PCR)测定不同浓度NDGA干预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激酶(MEK)1、MEK2、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ERK2 mRNA表达强度。结果: NDGA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NDGA干预后HepG2细胞中MEK1、MEK2、ERK1、ERK2 mRNA的表达强度随着浓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不同浓度NDGA干预均显著降低MEK1 mRNA的表达强度(P<0.05),在NDGA干预浓度为 100 μmol/L 及 200 μmol/L 时可显著降低MEK2、ERK1、ERK2 mRNA表达强度(P<0.05)。结论: NDGA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与抑制MEK/ER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