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田朝阳  隋永芝 《金属学报》2002,7(4):361-362
目的: 探讨脑干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改变。方法: 对40 例经CT 或( 和) MRI 证实的脑干出血者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改变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脑干出血中绝大多数是桥脑出血( 97. 5 %), 桥脑出血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 87. 5 %) 。被盖基底型最多( 60 %), 被盖基底型, 血肿横径≥21 mm,累及中线及双侧者预后差, 占死亡人数的85. 7 %;血肿横径<20 mm, 偏侧被盖或基底型症状轻, 预后好。影像学检查能早期诊断, 尤其是MRI 。结论: 小量出血症状不典型, 早期诊断困难, MRI 对其早期诊断优于CT 。桥脑出血的类型、血肿大小及是否累及中线或双侧出血决定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学药物栓塞术(TACE) 前后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30 例慢性乙型肝炎基础上的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用酶联免疫法(ELISA) 测定TACE 术前1 天, 术后第3 、7 、28 天血清HGF 浓度, 分析TACE前后血清HGF 水平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10 例健康献血者为正常对照组, 10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10 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结果: 肝癌患者TACE 术前血清HGF 浓度为[(0.63 ±0.28) ng /mL],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17 ±0.04) ng /mL] 、慢性肝炎组[(0.35 ±0.08) ng /mL] 以及肝硬化组[(0.39 ±0.09) ng /mL] (P <0.05) 。TACE 术后血清HGF浓度上升高峰出现在术后第3 天[(1.37 ±0.21) ng /mL], 术后第7 天逐渐下降[(0.79 ±0.14) ng /mL], 术后第28 天基本恢复术前水平[(0.66 ±0.19) ng /mL] 。TACE 术后有肿瘤转移的肝癌患者, 其术前血清HGF 水平显著高于无肿瘤转移的患者[(0.94 ±0.18) ng /mL vs (0.51 ±0.23) ng /mL, P <0.05] 。栓塞范围超过1 2 肝脏体积的肝癌患者术后第3 天血清HGF 水平上升更明显[(1.74 ± 0.16) ng /mL vs (1.16 ±0.17) ng /mL, P <0.05] 。结论: 血清HGF 水平可作为肝癌诊断和TACE 治疗后随访的肿瘤标记物之一, 肝癌患者TACE 术后血清HGF 水平的持续升高可能与术后肿瘤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
徐露  董志 《金属学报》2012,17(3):269-273
目的: 观察注射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内实验法,观察3种剂量的注射用HSYA (10、5和 2.5 mg/kg)对由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3.6 nmol/L)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以及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变化;并单独研究了以PAF为诱导剂的情况下,富血小板血浆(PRP)中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的含量。结果: 各剂量HSYA注射剂能抑制AA、PAF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P<0.05,P<0.01);扫描电镜显示:各剂量HSYA注射剂能减少AA和PAF诱导后的聚集型血小板数量并使树突型血小板突起变少变短(P<0.05,P<0.01);另外,各剂量HSYA注射剂还能降低经PAF诱导后GMP-140的含量(P<0.01)。结论: 注射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具有显著的抗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抑制血小板的活化,从而为临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使用提供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维生素E (Vit E)对冠心病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作用。方法 健康对照组32 例, 将45 例冠心病患者分两个剂量组, Vit E 0.1 g/d 及0.3 g/d 。采用给药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测定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 冠心病组oxLDL、LPO 显著升高(P<0.01, P<0.05),GSH-Px显著降低(P<0.01)。Vit E 0.3 g/d 治疗后, oxLDL 和LPO 显著降低(P<0.01), GSH-Px 升高(P<0.01)。结论 Vit E 是一种良好的抗氧化剂, 其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作用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对孕晚期脐动脉S/D异常孕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孕晚期脐动脉血流S/D异常的孕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前者予5%葡萄糖 500 mL+维生素C 2.0 g 静滴,后者再加用5%葡萄糖 500 mL+丹参注射液 10 mL,7 d 1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脐动脉血流PI、RI、S/D值及血清β-hCG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孕妇脐动脉血流PI、RI、S/D值及血清β-hCG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β-hC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hCG及脐动脉血流S/D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485,0.458,P<0.01)。结论: 丹参注射液用于孕晚期S/D异常疗效好,结合血清β-hCG测定可以提高对妊娠晚期胎盘功能异常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袁国龙  徐亮  李志  陈兰芳  宣丹  陆进明 《金属学报》2008,13(10):1163-1167
目的: 研究去除 IgG 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血清, 对正常脐带血巨核细胞克隆形成单位(CFU-MK) 生成的影响。方法: 建立正常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在血小板生成素(TPO) 等作用下, 向 CFU-MK 分化的半固体培养体系;亲和层析去除 SLE 血小板减少患者血清中的 IgG 组分并加入培养体系, 研究干预前后CFU-MK集落形成的数量和形态学差异 。结果: 正常脐带血(n =10) CFU-MK 集落数为(69.3 ±19.4) 个/片, 多为中~大集落 ;加入 SLE 血小板减少患者血清(n =4) 后, 集落数为(58.5±32.5) 个/片, 与正常相比变化相近(P >0.05) , 但其中一例患者减少为 29 个/片;去除血清 IgG 组分后(n =4) ,CFU-MK 为(73.0±28.3) 个/片, 与正常相比变化相近(P >0.05) ;其中一例加入血清后减少为35 个/片, 去除 IgG 后仍为 31 个/片, CFU-MK 生成抑制未解除。形态学上, 加患者血清后大集落数由正常对照的(37.4 ±10.9) 个/片显著减少为(9.0±8.8) 个/片(P<0.05) ;去除 IgG 后, 大集落数亦显著减少为(8.3±3.9) 个/片(P<0.05) 。而加入患者血清或去除 IgG 后, 小集落相对数量比正常对照显著增多(P<0.05) 。结论: SLE 血小板减少患者血清中可能存在阻碍 CFU-MK 分化发育的抑制物, 这种抑制物可能不依赖于血清 IgG 组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水平及肝功能、HCV-RNA,探讨血清IL-21水平变化与肝功能各项参数及HCV-RNA的关系,研究IL-21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IL-21的水平。同时检测患者HCV-RNA、肝功能等指标,并与患者的其他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LT升高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1显著高于ALT正常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且其血清IL-21水平与ALT、AST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647, P<0.01;r=0.591, P<0.01);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1水平与HCV-RNA水平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IL-21与慢性丙型肝炎肝脏炎症密切相关,是反应慢性丙型肝炎炎症程度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阿魏酸乙酯的药理活性及其机制。方法: 在兔富含血小板血浆(PRP)中加入阿魏酸乙酯和阿魏酸,用ADP诱导血小板的集聚,用TYXN-91 智能血液凝集仪观察血小板聚集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血小板细胞聚集时细胞内钙离子的变化情况。制备CCl4 肝损伤小鼠模型,取血清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取肝组织测定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不同浓度的阿魏酸乙酯,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百分数均显著高于等浓度的阿魏酸(n=8,P<0.05)。在阿魏酸乙酯作用下ADP诱导的血小板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的变化(ΔFI)为4.6 ±1.7,明显低于对照组ΔFI 值(10.3 ±2.6,n=8,P<0.01)。阿魏酸乙酯可使肝损伤小鼠组织MDA、血清ALT、AST 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肝组织的SOD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阿魏酸乙酯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及对CCl4 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均比阿魏酸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吲哚美辛(Ind)对梗阻性黄疸(梗黄)血清β2-MG 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8 例服用Ind 的梗黄患者。服药前后及术后第4 天血清及尿液中β2-微球蛋白(β2-MG)的水平, 并同期检测其血浆血栓素(TXA2)、前列环素(PGI2)的含量。结果 服用Ind后随着TXA2/PGI2 的下降, 血清β2-MG 亦明显下降(P<0.05), 但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 且尿β2-MG 无变动。结论 Ind 可通过抑制TXA2 的生成, 在一定程度内降低梗黄病人血清β2-MG 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周碧蓉  陈越峰  周娜  杨景 《金属学报》2013,18(9):1036-1039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组织蛋白酶S(CatS)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5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对照组36例,检测两组血清CatS、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检测ACS组治疗后血清hs-CRP、CatS水平的变化。结果: ACS组在性别、年龄、吸烟、糖尿病、脑梗死、高血压患病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治疗前血清CatS水平为(0.51±0.03) nmol/L,hs-CRP为(10.21±5.03) mg/L,分别高于对照组的(0.43±0.04) nmol/L 和(3.64±1.87) 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ACS组治疗后血清CatS、hs-CRP水平分别为(0.45±0.06) nmol/L 和(6.05±3.25) mg/L,较治疗前的(0.51±0.03) nmol/L 和(10.21±5.03) mg/L 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血清CatS及hs-CRP的水平的变化提示 CatS及hs-CRP可能在ACS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推测 CatS可能作为ACS的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何庆璋 《金属学报》2012,17(9):1057-1061
目的 探讨葛根素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用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200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葛根素组、复方丹参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葛根素组是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复方丹参组是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联合治疗组是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每组均连续给药2周。计算血肿体积和脑水肿程度,检测血浆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浓度,记录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评分。结果 经析因设计方差分析,治疗后第14天,联合治疗组血肿体积和脑水肿程度均显著低于另外3组(均P<0.05),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联合治疗组血浆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浓度均显著低于另外3组(均P<0.05);治疗后3个月,联合治疗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小于另外3组(均P<0.05),联合治疗组Barthel评分均显著大于另外3组(均P<0.05)。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和葛根素之间有正性协同作用, 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促进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钱小英  吴厉锋  徐滨 《金属学报》2013,18(11):1288-1290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收集本院呼吸内科2010年6月-2012年6月诊治的AECOPD患者76例,随机分成2组:常规治疗对照组(A,n=38)和阿奇霉素治疗组(B,n=38)。另取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C,n=30)。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ELISA法测定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 A组和B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 63.2%和 84.2%,B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A组(P<0.05)。A和B组治疗前IL-17和TGF-β1表达水平与C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A和B组IL-17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5),TGF-β1表达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但B组治疗后IL-17表达水平显著低于A组治疗后的表达水平(P<0.01),TGF-β1表达水平则显著高于A组治疗后的表达水平(P<0.05)。A组和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7.9%和 10.5%,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AECOPD临床疗效显著,调节IL-17/ TGF-β1平衡紊乱可能是其疗效显著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盐酸纳洛酮对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中氧化还原因子-1 (redox factor-1 Ref-1)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将SD 大鼠自体不凝血50 μl 注入其尾状核区制备脑出血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出血组和纳洛酮干预组,并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断头取脑,连续切片作Ref-1 和TUNEL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TdT ]-mediated deoxyuridine triphosphate[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经盐酸纳洛酮干预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中Ref-1 表达与脑出血相对应组比较,在12 h 影响不明显,48 h 能增加Ref-1 表达(P<0.01);72 h 亦能增加Ref-1 表达(P<0.05);盐酸纳洛酮干预性治疗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中TUNEL 阳性细胞数与脑出血相对应组比较,在12 h 明显影响,48 h 能明显减少凋亡(P<0.05);72 h 更明显(P<0.01)。结论: 盐酸纳洛酮能通过提高ICH 缺血半暗带区Ref-1 表达等途径,增加修复氧化损伤的DNA 能力,减少细胞凋亡,有脑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黎小妍  张平  陶玲  刘玉兴 《金属学报》2013,18(11):1201-1204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糖代谢及血清脂联素的影响。方法: SHR大鼠分为两组:高血压组(SHR,n=30);坎地沙坦组(坎地沙坦,1 mg·kg-1·d-1,n=30, 灌胃法给药),另设同种系WKY大鼠为对照组,给予同等量安慰剂, 12周后分别用生化方法和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空腹血糖(FBG)和胰岛素水平(FINS),计算IR指数(HOMA-IR),用生化方法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ELISA分析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 空腹血糖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大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胰岛素水平和HOMA-IR与高血压组大鼠相比,对照组和坎地沙坦组要明显降低 (P<0.05);OGTT结果显示,30 min 和 120 min 血糖水平与高血压组相比,对照组和坎地沙坦给药组明显降低(P<0.05)。血清脂联素的水平与高血压组相比,对照组和坎地沙坦大鼠明显较高(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II 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可以升高高血压血清脂联素水平,改善IR,降低30、120 min 餐后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渴络欣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早期糖尿病肾病(DN Ⅲ期)患者43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DN Ⅳ期)37例分别随机分为依那普利对照组和渴络欣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P<0.05,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早期DN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均明显减少(P<0.05,P<0.01),而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为显著(P<0.05)。对临床DN患者的尿蛋白定量、尿α1-MG、尿β2-MG、血白蛋白(ALB),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改善显著(P<0.05,P<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临床DN患者的血肌酐(Cr),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却改善显著(P<0.05)。结论: 渴络欣联合依那普利治疗DN疗效肯定,在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方面明显优干单用依那普利,提示两药合用在延缓DN进展方面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优越性。方法: 将全部 298 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15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 对照组 142例应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两组 14 日内病死率、 死亡原因、 感染发生率和随访 21 日欧洲卒中积分(ESS)和90日Barthel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MBI) 。结果: 治疗组14日内病死率为 3.8%,其中死于非脑内原因者占 16.7%, 感染发生率 22.4%; 对照组分别为 6.3%、33.3%、26.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21日ESS评分治疗组为(84.6±11.1) 分,对照组为(68.1±10.4) 分; 随访90日MBI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比常规治疗模式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腰麻和局部麻醉下行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围手术期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糖(BS)的变化。方法: 将实施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40例按病因配对分为腰麻组(SA组)和局部麻醉组(LA组),SA组和LA组患者分别在腰麻和局部麻醉下行腹膜透析置管术,分别于术前、术毕和术后6 h采血测IL-6、TNF-α、hs-CRP、BS,记录患者切皮时、进腹后和术毕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手术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术毕血清IL-6、TNF-α、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LA组术后 6 h 血清IL-6、TNF-α、hs-CRP升高(P<0.05)。与LA组比较,SA组术后 6 h 血清IL-6、TNF-α、hs-CRP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毕、术后 6 h B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A组患者比较,SA组患者手术切皮时、进腹后、手术结束时VAS评分低,手术时间短(P<0.01)。结论: 与局部麻醉比较,腰麻下行腹膜透析置管术可明显减轻患者围术期疼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IL-6、TNF-α、hs-CRP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两种华法林初始剂量在房颤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探讨其出血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某医院服用华法林的住院房颤患者按初始剂量分为超低剂量组(1.25~1.875 mg)和低剂量组(2.5~3.0 mg),比较两组患者抗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的出血危险因素。结果: 超低剂量患者各项安全性指标与低剂量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前者首次达到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时间较后者显著延长(P<0.05),同时INR低于目标范围的比例显著增加且INR的控制率显著降低(P<0.001)。年龄>65岁,肝功能不全,出血体质,卒中史,联用胺碘酮会显著增加华法林的出血风险(OR>1且P<0.05)。结论: 房颤患者应用超低初始剂量华法林抗凝的出血风险与低初始剂量相当但血栓风险增加;对于联用胺碘酮的患者,应加强出血风险的监护。  相似文献   

19.
寿荣伟 《金属学报》2013,18(11):1284-1287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及内脂素(Visfatin)的影响,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内分泌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T2DM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Hbalc、TC、TG、低密度脂蛋白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内脂素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FPG、Hbalc、TC、TG、LDL、HDL和内脂素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PG和Hbalc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减低(P<0.05, P<0.01),罗格列酮组FPG和Hbalc减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LDL、HDL和内脂素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格列酮组治疗后TC、TG、LDL和内脂素表达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 P<0.01),HDL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罗格列酮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罗格列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8%)与对照组(21.4%)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罗格列酮具有高效的降血糖作用,可以显著降低T2DM患者的血脂和内脂素水平,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