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研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polysaccharide,APS)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作用,并探索其与白芍总苷(totalglucosidesofpaeony,TGP)最佳剂量配比。方法: 比浊法测量家兔血小板聚集功能;用均匀设计两因素五水平的实验安排方法观察黄芪多糖和白芍总苷的最佳配伍剂量。结果: 黄芪多糖对二磷酸腺苷(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P<0.01),其与白芍总苷的最佳配伍剂量为12∶1。结论: 黄芪多糖和白芍总苷对血小板聚集有协同抑制作用,为中药复方的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水杨梅根黄酮类(adina rubella flavonoids,ARF)成分对血小板活化聚集及血栓形成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利用不同的聚合剂5' 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5' diphosphate,ADP)、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诱导体外血小板聚集;分别建立ADP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栓塞模型、小鼠尾部出血模型、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检测ARF对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检测CD41的蛋白表达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结果:ARF低、中、高剂量组能够显著提高急性肺栓塞大鼠存活率、延长小鼠尾部凝血时间、抑制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大鼠血栓形成。ARF还能显著抑制ADP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及血小板标记蛋白CD41的上调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结论:ARF能够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其机制可能与CD41/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冠心宁片对气滞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血液凝固和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大鼠连续 15 d 给予低(0.3 g°kg-1)、中(0.6°kg-1)、高(1.2°kg-1) 剂量的冠心宁片后, 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浸泡致大鼠气滞血瘀, 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粘附率、PT、TT、APTT 和血浆 TXB2、6-Keto-PGF、NO、ET 以及血清 SOD 活性、MDA 含量。结果: 冠心宁片能使气滞血瘀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和粘附率明显下降, PT、TT、APTT 明显缩短, 血清中SOD活性明显提高、MDA 含量明显下降, 血浆 NO 浓度明显提高、ET 水平明显降低, TXB2 的含量上升、TXB2 与 6-Keto-PGF 的比值下降。结论: 冠心宁片可通过降低气滞血瘀大鼠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性增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 起到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罗格列酮及格列齐特对高脂血症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高脂血症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 并将其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组和格列齐特组, 观察罗格列酮和格列齐特对其糖耐量减退、血清血糖血脂、TNF-α、Fins 含量、肝细胞TG 含量、脂质过氧化和肝肾功能等的影响。结果: 罗格列酮和格列齐特均有可能改善高脂血症致胰岛素抵抗模型病鼠的IGT 状态, 给药2 h后不同程度地降低病鼠FSG 及TNF-α浓度(P <0.05), 显著降低病鼠肝组织中TG 含量(P <0.01),明显抑制MDA 产生(P <0.01) 及增强GSH 贮量作用(P <0.01) 。罗格列酮还可降低病鼠高胰岛素水平及Fins 浓度(P <0.01), 明显降低病鼠BUN 和Cr含量(P <0.05), 提高ISI(P <0.01) 及增强SOD 活性(P <0.05) 。结论: 罗格列酮能改善高脂饲养引发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
李丽华  许惠琴 《金属学报》2008,13(1):99-102
目的 观察银曲胶囊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大鼠用高脂饲料喂养2 周以造成脂代谢紊乱模型, 并根据体重或血清中总胆固醇水平随机分为模型组、血脂康组和银曲胶囊大、中、小3 个剂量组(0.5 、1.0 、2.0 g/kg)。采用预防和治疗给药, 通过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水平, 观察银曲胶囊对实验性大鼠血脂的影响。结果 在预防和治疗实验中, 银曲胶囊大、中、小3 个剂量组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等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一定程度降低, 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略升高(P<0.05 或P<0.01)。结论 银曲胶囊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白藜芦醇作为一种天然自噬调节剂,在抗肿瘤方面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白藜芦醇或类似物的抗肿瘤过程中,自噬不仅对肿瘤细胞的凋亡、增殖、衰老、转移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对临床放、化疗起到增敏效果。本文就自噬在白藜芦醇抗肿瘤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何卉  陈西敬  王广基 《金属学报》2008,13(4):366-372
目的: 通过多种不同细胞模型研究两种芪类天然化合物白藜芦醇(trans-resvenatrol,TR)及白藜芦醇苷(transpiceid,TP)与多种药物外排转运体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高效液相及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细胞内TR.TP及罗丹明123的浓度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Westemblot法测定P-糖蛋白的表达。结果: P-糖蛋白抑制剂及底物(维拉帕米和罗丹明123)对TR及TP的细胞摄取无影响。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抑制剂,丙磺舒可将TR及TP的细胞摄取量分别增加1.3倍和1.6倍。TR及TP能够显著性增加大鼠脑微血管细胞对罗丹朋123的摄取及阿霉素在人白血病阿霉素耐药细胞上的毒性,但对人白血病阿霉素耐药细胞上P-糖蛋白的表达没有显著性改变。米托蔥醌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上的毒性作用不受TR及TP的影响。结论: TR及TP可以抑制P-糖蛋白的外排作用,但其本身不被P-糖蛋白外排,而是被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外排。TR及TP对人乳腺癌多药耐药蛋白的外排作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RES)对卵巢摘除骨质疏松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索RES对卵巢摘除的骨质疏松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用60只健康雌性SPF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2只、模型组(OVX组)48只,通过摘除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12周后,测量骨密度(BMD),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OVX组、白藜芦醇低(RES-L,5 mg·kg-1·d-1)、中(RES-M,15 mg·kg-1·d-1)、高(RES-H,45 mg·kg-1·d-1)剂量组,每组12只,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每天一次,连续12周。ELISA法检测血清雌激素(E2)、孕激素(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水平的变化;测量各组BMD;采用RT-PCR法检测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及Runx2 mRNA的表达。结果: OVX组BMD较Sham组显著降低(P<0.01),表明造模成功。药物干预12周后,与Sham组相比,OVX组的BMD显著降低(P<0.01);而RES各组的BMD显著升高;同OVX组相比,经RES干预后,BMD、β-Catenin mRNA、LRP5 mRNA及Runx2 mRNA等在RES诱导后的OVX组中表达显著增高(P<0.01);GSK-3β 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 白藜芦醇可显著提高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的BMD值,其机制与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9.
黄璐  张根葆  闵志雪  马开然  郑汝琦  孙瑶  吴娟 《金属学报》2012,17(12):1355-1360
目的: 探讨皖南蝮蛇毒血小板抑制因子(AHV-PI) 对家兔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新西兰家兔24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动脉血栓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奥扎格雷钠,5 mg/kg),AHV-PI(0.1 mg/kg)实验组共4组,每组6只。应用70% FeCl3溶液化学损伤的方法来制备家兔颈动脉血栓模型,采用血栓弹力仪(TEG)描计血栓弹力图,比浊法测定家兔血小板聚集率,ELISA测定各组血浆中α颗粒膜蛋白(GMP-140)和血栓素B2(TXB2)水平,光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动脉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形态的改变。结果: AHV-PI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栓弹力图凝血时间(R)值和血凝块形成时间(K)值延长(P<0.01 和P<0.05),Alpha角度、最大幅度(MA)和凝血指数(CI)减小(P<0.05 和P<0.01);血小板聚集率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血浆中GMP-140和TXB2含量降低(P<0.01)。AHV-PI实验组光镜下动脉内未见血栓形成,血小板电镜显示血小板形态基本规则,与模型组相比伪足较少,α-颗粒和致密颗粒无明显减少,胞浆空泡化现象减轻。结论: AHV-PI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动脉血栓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之保护血小板超微结构,减少血小板脂质代谢和颗粒内容物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0.
蒲其松  雷军  张翔 《金属学报》2005,10(5):574-578
目的: 对阿司匹林-烟酰胺-锌络合物(WUY)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和抗实验性血栓形成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用 Born 法测定 WUY 对抗腺苷二磷酸钠(ADP)、花生四烯酸(AA) 和胶原诱导大鼠体外或体内血小板最大聚集, 用小鼠静注 AA 引起的死亡率以及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研究药物的抗血栓作用, 并且用放免法测定家兔口服药物后血小板释放产物血栓烷 B2 (TXB2) 和 6-酮前列腺素 F (6-keto-PGF) 的含量。结果: WUY 高、中、低 3 种剂量在体外都能显著对抗诱导剂(ADP、AA 和胶原) 引起的血小板聚集, 其中高剂量组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比阿司匹林(ASP) 强。在体内, WUY 明显抑制 AA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1 h 和 3 h 作用最强。WUY 对小鼠尾静脉注射 AA 后诱发的肺栓塞死亡有较强的预防作用, ED50 比ASP 低, 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WUY 高剂量能显著抑制血浆中TXB2 水平和提高血浆中6-keto-PGF 含量, 而ASP则降低血浆中 TXB2 和 6-keto-PGF 的水平。结论: WUY 具有比ASP 更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和抗实验性血栓形成作用, 并能提高血浆中 6-keto-PGF 1α 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川芎嗪抗血栓作用及机制。方法: 观察大鼠灌胃给予川芎嗪(20、 40和 80 mg/kg)后对下腔静脉结扎和电刺激致血栓形成的影响,同时测定家兔灌胃给予的川芎嗪(10、20和 40 mg/kg)后对凝血酶、二磷酸腺苷(ADP)、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非闭塞性静脉血栓形成、凝血酶抑制率和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结果: 川芎嗪对凝血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但对胶原诱导的抑制能力较弱。川芎嗪有效地减少实验动物动静脉血栓的形成,在体内与凝血酶也有一定的亲和力,且能较好地延长PT。结论: 川芎嗪具有一定的抗血栓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内皮与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泰脂安对高脂模型大鼠的降脂作用,探讨泰脂安可能的降脂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SD和SHR大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观察中药泰脂安对高脂大鼠的降脂作用。结果: 口服泰脂安对正常饮食的SD大鼠的血清中血脂没有影响。口服泰脂安2周可以使食用高脂饮食的大鼠血清中的胆固醇的含量明显降低,还可以提高SD大鼠血清中的脂蛋白脂肪酶含量。结论: 泰脂安对高脂模型大鼠有较好的降脂作用,其降脂作用机制可能与泰脂安升高血清中的脂蛋白脂肪酶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谢珍  康桦  何立成  匡荣 《金属学报》2017,22(8):870-874
目的: 探讨深海鱼油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建立混合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设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深海鱼油三个剂量组(250、500、1 500 mg/kg),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均同时给予同体积的大豆油,连续灌胃40 d后,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并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1、AI2)及冠心指数(R-CHR);检测血清和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利用Western blot测定肝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深海鱼油各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清TC、TG、LDL-C的含量,中、高剂量均可使AI1、AI2及R-CHR显著下降。高脂血症大鼠血清和肝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增高,在血清中,中、高剂量组大鼠SOD、GSH-Px活性均显著增加,MDA水平显著下降;在肝组织中,中、高剂量组SOD、GSH-Px活性均显著增加,低、中、高剂量组MDA水平显著下降;中、高剂量的深海鱼油可增加肝脏SIRT1、PPAR-α的蛋白表达量。结论:深海鱼油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血清和肝组织抗氧化酶类活性,清除脂质过氧化物及提高SIRT1、PPAR-α的蛋白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宋娟  田小霞  李宝红  王东  孟董超  卢彦珍 《金属学报》2017,22(11):1215-1220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SC)组、肝脏缺血再灌注(HIR)组、白藜芦醇(Res)组。各组分别采集血液标本,处死动物收集肝组织标本。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KP)及炎症因子IL-6、TNF-α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及RT-PCR方法检测HMGB1、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蛋白及基因表达情况。光镜下观察经HE染色肝组织形态学变化。 结果: 与HIR组相比,Res使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改善,血清中反映肝脏功能学的指标ALT、AST及AKP的浓度明显降低,同时肝组织HMGBl、TLR4蛋白及mRNA的表达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含量亦显著降低。结论: 白藜芦醇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通过抑制HMGB1-TLR4信号通路,从而减少其下游促炎细胞因子表达,减轻再灌注过程中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张娅  张根葆  季娜  王斐  吴娟 《金属学报》2015,20(3):284-288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浆蛋白C(PC)活性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C)和缺血再灌组(IR),IR组按照缺血和再灌的时间分为缺血 30 min(I30)、再灌 30 min(R30)、 60 min(R60)和 120 min(R120)组,每组10只。通过结扎大鼠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30 min 后再灌注的方法制备在体IR模型,采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连续监测心电图变化。从颈总动脉取血,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以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PC活性;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游离蛋白S(FPS)的含量;光镜观察心肌组织学改变。结果: IR组大鼠心电图明显改变且病理观察显示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固缩、间质水肿;与C组比较,血浆PC活性I30组明显下降(P<0.01),再灌注初期回升,而R120再次下降(P<0.01);血浆FPS含量再灌注初期升高(P<0.05),R120下降(P<0.05);血小板聚集率I30组和再灌注初期(R30 、R60)升高(P<0.01);APTT再灌 60 min后明显缩短(P<0.01),PT R120组缩短(P<0.01),TT无明显改变。结论: 血浆PC活性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期间发生显著变化,其机制可能与血小板的活化及血浆FPS含量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哮喘大鼠p38蛋白激酶(p38 MAPK)和白细胞介素-5(IL-5)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鸡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和反复超声雾化吸入复制大鼠哮喘模型。4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 哮喘模型组和黄芪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L/kg)。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原位分子杂交方法和蛋白质印迹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IL-5含量、肺组织IL-5 mRNA和磷酸化p38 MAPK 表达的变化, 并观察BALF 中炎症细胞计数、分类以及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哮喘模型组大鼠BALF 中炎症细胞计数、IL-5含量和肺组织中IL-5 mRNA及磷酸化p38 MAPK 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黄芪干预组的上述改变较哮喘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 肺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明显减轻, 黄芪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组织磷酸化p38 MAPK 表达水平与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和IL-5、IL-5 mRNA含量之间分别呈显著正相关(r=0.62、0.69、0.74, P<0.01)。结论:p38 MAPK 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黄芪对哮喘的治疗作用可能部分与抑制p38 MAPK 的磷酸化活化、降低炎症介质释放、减轻炎症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7.
铝土矿反浮选体系分散与凝聚理论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在铝土矿反浮选脱硅过程中,矿浆悬浮液的分散和凝聚状态对微细粒-水硬铝石的回收和精矿铝硅比有显著影响。要使各种硅酸盐矿物混合物达到有效的选择性分离,首先必需使矿浆悬浮液处于最佳分散状态,避免各种矿物细粒间的相互混杂和矿泥罩盖。针对高硅铝土矿反浮选脱硅过程,根据经典DLVO理论,从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了微细粒-水硬铝石在各种含硅脉石矿物表面的粘附情况。结果表明:一水硬铝石与含硅脉石矿物颗粒间的范德化相互作用总是吸引;而它们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在弱碱性条件下时为排斥,在弱酸性条件下时为吸引,一水硬铝石的夹带上浮较为严重,不利于铝土矿的反浮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