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联用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A组),接受常规降糖药治疗和阿托伐他汀 10 mg/d;实验组35例(B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 15 mg/d,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用药12周后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浓度、肱动脉内径变化率(FMD)。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ET-1水平有所降低(P<0.05),血浆NO水平和FMD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NO的升高水平和FMD较A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体重指数均有所改善(P<0.05,P<0.01)。结论: 吡格列酮联用阿托伐他汀能够更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影响。方法: 113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达格列净组(58 例)和对照组(55 例),均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口服阿司匹林0.1 g/d及阿托伐他汀20 mg/d。达格列净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每天服用达格列净10 mg,对照组加用其他类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治疗,总疗程24周,对2组患者分别进行各项生化指标及IMT的检测及比较。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达格列净组治疗后IMT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的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颈动脉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2组之间血糖及血压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达格列净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IMT,考虑该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心血管获益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3.
楼晓佳 《金属学报》2013,18(8):914-917
目的: 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46例,按是否有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分为两组,均检测血γ-谷氨酰转移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水平。心脏超声评估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与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的比值(E/A)以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组γ-谷氨酰转移酶明显高于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组患者γ-谷氨酰转移酶与E/A值明显负相关(r=-0.681,P<0.000)。结论: 2型糖尿病伴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升高。γ-谷氨酰转移酶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4.
寿荣伟 《金属学报》2013,18(11):1284-1287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及内脂素(Visfatin)的影响,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内分泌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T2DM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Hbalc、TC、TG、低密度脂蛋白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内脂素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FPG、Hbalc、TC、TG、LDL、HDL和内脂素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PG和Hbalc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减低(P<0.05, P<0.01),罗格列酮组FPG和Hbalc减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LDL、HDL和内脂素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格列酮组治疗后TC、TG、LDL和内脂素表达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 P<0.01),HDL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罗格列酮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罗格列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8%)与对照组(21.4%)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罗格列酮具有高效的降血糖作用,可以显著降低T2DM患者的血脂和内脂素水平,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 ]对血糖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入院的58例老年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血清25(OH)D水平分组,分析病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并进行馒头餐-C肽释放试验:测定0、30、60、120和180 min血糖和C肽水平,研究血清25(OH)D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结果:血清25(OH)D缺乏或不足的老年T2DM患者比充足的患者的HbA1c和馒头餐试验的120 min和180 min血糖水平显著升高(P<0.05);60 min和120 min的C肽含量,各时间点的C肽指数和180 min内C肽曲线下面积(AUCCP180)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25(OH)D水平与HbA1c呈负相关,但与60、120 min的C肽,60、120、180 min的C肽指数及AUCCP180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肽指数是血清25(OH)D水平的重要相关因素。结论:血清25(OH)D不足或缺乏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更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紫杉醇药物支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2006 年7 月至2006 年12 月于南京市心血管病医院入选72 例冠脉造影患者, 48例患者行冠脉内单支架置入术, 随机分为紫杉醇药物支架组(PES 组) 和金属裸支架组(BMS 组) 各24 例, 24 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患者术后1 d、 术后6 个月的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 与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扩张(NMD) 。冠脉支架置入患者, 通过冠脉内灌注乙酰胆碱(Ach)、 硝酸甘油, 利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 测量术后即刻、术后6 个月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反应与非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反应。 结果:术后6 个月经皮冠脉内支架置入(PCI) 病人中FMD 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5. 7% ±3. 2% vs 11. 4% ±4. 2%, P <0. 01), NMD 两组无差别(P >0. 05) 。PES 组术后6 个月FMD 明显低于术后1 d(4. 6% ±2. 3% vs 8. 7 ±2. 9%, P <0. 05), BMS 组术后6 个月与术后1 d FMD 无差别(7. 8% ± 3. 4% vs 8. 5% ±4. 6%, P >0. 05) 。术后6 个月PES 组FMD 功能低于BMS 组(4. 6% ±2. 3% vs 7. 8 ±3. 4%, P <0. 01), NMD 两组无明显差别(P >0. 05) 。PES 组术后6 个月Ach 灌注激发的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反应低于术后即刻(-32% ±3% vs-8% ±2%, P <0. 01), BMS 组术后6 个月Ach 灌注激发的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反应与术后即刻无明显差别(-6% ±3% vs-4% ± 2%, P >0. 05) 。术后6 个月PES 组Ach 灌注激发的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反应低于BMS 组(- 32% ±3% vs-6% ±3%, P <0. 01), 两组非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反应无差别(P >0. 05) 。结论:紫杉醇药物支架置入后6 个月冠脉血管内皮功能发生障碍。  相似文献   

7.
寿岚  娄国强 《金属学报》2016,21(9):1046-104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乙肝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且既往明确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3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内分泌科收治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1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诊断为2型糖尿病后采取相应降糖治疗后6个月以及12个月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以及相关糖尿病知识评分。考察2型糖尿病慢性乙肝患者不同口服降糖药物对患者血糖干预的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和Hba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Hbalc均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饮食依从性、药物治疗、运动锻炼、血糖或尿糖监测以及糖尿病知识问卷(diabetes knowledge test,DKT)得分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二甲双胍干预组血糖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噻唑烷二酮组(TZDs)以及磺酰脲组(SU) (P<0.05);Hbalc的结果也与血糖结果相一致,二甲双胍干预显著优于TZDs和SU类。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慢性乙肝的血糖控制显著差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观依从性,以及对疾病的积极性均是影响患者血糖控制的因素,同时选用合理的降糖药物也是控制血糖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50例、常规降脂组50例(阿托伐他汀 20 mg/d)、强化降脂组50例(阿托伐他汀 40 mg/d)。各组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和降糖(药物和/或胰岛素)治疗。均随访3年,观察各治疗组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常规降脂组和强化降脂治疗后组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P<0.01)。常规降脂组与强化降脂组治疗后比较,TC、LDL-C下降程度和HDL-C升高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年内主要心血管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强化降脂组与常规降脂组比例明显降低(P<0.05),且强化降脂组较常规降脂组心血管并发症发生比例明显降低(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显著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且强化降脂治疗效果更佳,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刘倩  李霞辉  张学梅 《金属学报》2013,18(10):1196-1200
2型糖尿病是一种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的疾病,动物模型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方法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应用广泛的糖尿病小鼠模型主要有自发性糖尿病小鼠模型、实验性糖尿病小鼠模型和基因工程糖尿病小鼠模型。不同实验方法制备的糖尿病小鼠具有模拟临床糖尿病不同方面的特点,该文对各个模型的发病机制和生理特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利于研究者根据各自不同的实验需求和目的选择合适的糖尿病小鼠模型来验证或实现科研设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青娥丸对糖尿病SD大鼠糖脂代谢和其肾功能的影响,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选取月龄一致的正常健康SD大鼠,将其随机分为加味青娥丸低剂量组、加味青娥丸中剂量组、加味青娥丸高剂量组,并设置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通过对其喂养高脂饲料和腹腔注射25 mg/kg的链脲菌素(STZ)来诱导建立SD大鼠的2型糖尿病模型。每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生理盐水进行灌胃,连续8周。测定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的血糖(2PBG)、肾脏质量指数(Kw/Bw)以及24 h的尿蛋白含量,并于最后一次给药后2 h将大鼠处死,并应用生化仪对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进行测定。应用ELISA法对血清中IL-1β、MCP-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及 CCL5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观察发现,与模型组大鼠相比,给药组大鼠的FBG、2PBG、24 h尿蛋白的含量、Kw/Bw,血清中TG、TC、LDL、SCr、BUN含量都明显降低,HDL含量增高。同时,给药组也能降低血清中IL-1β、MCP-1、hs-CRP及CCL5的含量。结论:加味青娥丸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SD大鼠的血糖、血脂,并且对其肾功能也有一定的改善,此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清中IL-1β、MCP-1、hs-CRP及 CCL5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原广平 《金属学报》2002,7(2):162-163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糖尿病患者甲襞微循环障碍的疗效。方法: 老年糖尿病患者38 例,给与常规降糖药物并停用其他血管活性药物后, 加服复方丹参滴丸, 每次10 粒, 每日3 次, 疗程3 mon,观察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 糖尿病患者经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后, 甲襞微循环的各种参数和综合积分值均有显著改善。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是治疗老年糖尿病微循环障碍的有效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2.
王守义  柳兆芳 《金属学报》2012,17(11):1244-1248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丙泊酚对2型糖尿病(T2DM)兔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 18只造模成功的T2DM兔随机分成3组(n=6):对照组(C组)、依托咪酯组(E组)、1%丙泊酚组(P组)。C组输注 0.9%氯化钠,P组输注1%丙泊酚,E组输注依托咪酯。分别在给药开始前(T1)、给药 2 h(T2)、4 h(T3)、6 h(T4)后及给药结束后 24 h(T5)抽耳缘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BG)、空腹血浆胰岛素(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Cor)含量,并用HOMA⁃IR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BG×IN)/22.5。结果: 与C组比较,E组与P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BG浓度(P<0.05),且E组的作用更强更持久。E组与P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血清TNF⁃α浓度,二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组比较,E组与P组在不同的时点明显降低血清IN浓度(P<0.05)。与C组比较,E组与P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Cor浓度(P<0.05),且E组的作用更强更持久。结论: 依托咪酯、丙泊酚均能使T2DM兔的胰岛素抵抗降低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依托咪酯较丙泊酚具有更持久的作用时间。依托咪酯、丙泊酚对胰岛素抵抗产生影响可能与二者抑制机体内在及外在的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3.
夏亚斌  郑成竹 《金属学报》2012,17(8):888-891
目的: 利用糖尿病大鼠建立手术治疗糖尿病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 SPF级SD大鼠60只,所有动物给予8周的高脂高糖饮食,随后予以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40 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一周后行手术,选取24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组(DJB,n=12)、Roux-en-y旁路手术组(RYGB,n=12)。结果: 术后大鼠的总生存率达到83.3%,术后第8周,两组大鼠均存活10只。结论: 胃肠道手术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是可行的,可用于长期观察及检测研究,有助于临床评估相关手术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魏强  黄鹤 《金属学报》2013,18(11):1310-1314
2型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较为成熟的治疗方式仍为口服降糖药物,但降糖药物并不能阻止其并发症的发生。研究证明外科手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治疗作用且已经进入了临床。外科手术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开创了新的途径,但其治疗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主要对2型糖尿病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胡秀卓  吕莉 《金属学报》2015,20(3):338-343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应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及防止并发症,因此研发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降糖药物尤为重要。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SGLT2)抑制剂为近些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用于2型糖尿病的新药物,有望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对该类药物的发展过程、代表药物、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