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地层蕴藏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但因演化历史长、埋深大等因素影响,储层含气性评价困难。评述了现有储层含气性地震检测技术(包括亮点、AVO异常、低频阴影等)在深层天然气储层识别中的适用性,认为亮点和AVO异常反映的是界面响应,而低频阴影反映的是储层的"体"响应。储层含气性检测不仅要确定储层是否含气,还要确定储层含气量。为此,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地震纹倒谱分析的储层含气性检测方法,指出(1)雷克子波的地震纹倒谱参数随子波频率呈非线性变化;(2)地震纹倒谱参数对储层参数变化反应灵敏;(3)含气储层地震响应的1阶倒谱系数呈高值异常,而2阶倒谱系数呈低值异常,且二者呈镜像对称。地震纹倒谱对弱反射的敏感性使得该方法能够发现"暗点"型气藏,同时因与模型无关而克服了诸多建模带来的弊端,能够对深层超深层储层含气性进行较为可靠的检测。探讨了基于地震的深层碳酸盐岩储层产能评价问题,认为地震纹分析与频散分析相结合有望能确定储层的含气性并估算其可采储量。  相似文献   

2.
新场气田须家河气藏含气性地震检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新场气田须家河气藏属于深层陆相致密碎屑岩气藏,具有致密、低孔渗、薄互层、多层叠置和强非均质性的特点。勘探成功率低、效果差。为此,针对须家河气藏开展了一系列方法研究,形成了一套针对此类气藏的含气检测技术——吸收速度频散(AVD)预测技术、动态能谱(DR)预测技术、瞬时子波能量吸收(WEA)预测技术、Proni吸收滤波(PF)预测技术、储层频谱成像吸收梯度(AG)预测技术以及AVO反演属性(剪切模量弘、拉梅常数λ、泊松比σ)分析技术等。利用这套技术对须家河气藏进行了含气性检测,结果表明,含气砂岩储层具有高AVD异常、高DR异常、高WEA异常、低PF异常、低AG异常、高弘异常、低λ异常和低σ异常等特征。因此,综合应用这些异常特征信息,可以对非均匀致密砂岩进行含气性检测。  相似文献   

3.
《油气地球物理》2014,(2):22-25
东营凹陷北部民丰地区深层气藏富集,利用单一叠后振幅信息难以区分气层。以含气砂岩与围岩的岩石物理和地震响应特征分析为基础,利用AVO、弹性阻抗反演、吸收分析等技术研究了深层气藏的地震预测方法,指出弹性阻抗反演得到的泊松比参数可识别气藏;利用吸收异常可在叠后地震资料上识别天然气藏。各项技术的综合应用提高了气层的识别与预测精度,预测结果与实际钻探结果基本吻合,为该区天然气藏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歧口凹陷古近系天然气藏主要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歧口凹陷已发现板桥和千米桥两个中型凝析气田,通过近两年的预探,在埕海潜山和歧口古近系深层天然气勘探又取得了重要突破,显示出歧口凹陷天然气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从生储盖等成藏要素方面对歧口凹陷古近系天然气藏进行了系统的解剖,明确了歧口凹陷古近系天然气藏的主要特征。研究表明,歧口凹陷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沙河街组中深层,浅层次生气藏主要位于构造圈闭中,中深层气藏位于构造岩性圈闭中;天然气成因类型以偏腐殖型气为主;储层类型以孔隙型为主,中深层裂缝发育,双重孔隙介质特征明显;两套最大湖泛期形成的区域盖层发育异常超压,天然气保存条件好;气藏主要位于高生气强度区,以晚期成藏为主,平面上具有"南油北气"、纵向上具有"上油下气"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
摘要:云南曲靖盆地茨营组气藏埋深300~450 m,属超浅埋深岩性气藏。主力储层属高孔中渗储层,为三角洲平原相河道边滩沉积的中细砂岩,横向变化极快。因前期尚未形成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系列,导致勘探开发成功率低。通过储层物性及波阻抗特征分析、地震模型正演与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建立了“丘型或透镜状、低频强波谷振幅、低阻抗”有利储层预测模式。利用地震相及地震属性分析技术手段,预测出有利沉积相带分布,有效排除了泥岩及煤层陷阱。通过AVO特征分析,应用多子波分解技术,建立了“Ⅲ类AVO、低频强/高频弱”含气储层识别模式,预测了含气储层分布。综合储层预测与含气性预测成果,对岩性圈闭进行了综合评价,发现多个有利岩性圈闭,预测结果被实钻验证,勘探成功率明显提高。云南新近系盆地分布广、数量大,勘探潜力大,本次所形成的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系列可望为该类气藏勘探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利用子波分解技术将常规地震数据道分解成不同频率子波的集合,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基于频谱异常的储层含气性检测。CC地区目的层--沙溪庙组以一套河流-三角洲沉积为主,砂体单层厚度不大,多在20 m左右,且同一河道的不同位置以及相同位置的不同河道,其储层含气性迥异。基于传统地震数据的频谱分析由于受其分析时窗限制,其抗噪性和稳定性差,难以准确识别其含气性。为了能准确预测该地区不同期次,不同位置河道砂体的含气性,将基于子波分解的含气性识别技术加以应用,通过分析其得到的频谱异常发现,该地区含气河道砂岩具有明显的“低频共振,高频吸收衰减”特征,利用该特征不但能清晰区分当前高产井与干井,而且成为后期井位部署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兴城-丰乐地区深层火山岩储层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期钻探揭示,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火山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是天然气的良好储层,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但是如何寻找火山岩储层一直是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难题。将钻井资料与地震资料结合开展火山岩储层识别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对火山岩气藏勘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从观察火山岩岩心特征着手,建立地质-地震解释模型,以地震资料为基础,应用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构造趋势面分析、地震属性分析、三维体切片技术和地震反演技术等识别火山岩储层,在松辽盆地北部兴城-丰乐地区深层天然气勘探过程中取得了实效,实现了火山岩储层地震预测技术的突破,所建立的深层火山岩储层地震识别模型经钻探证实效果很好,已在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气藏勘探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气藏属于深层陆相致密碎屑岩气藏,具有致密、低孔渗、薄层交互、多层叠置和强非均质性的特点。长期以来,勘探成功率低,效益差。近年来,以高精度地震资料为主线,多学科协同,深入研究了须家河组的含气地震响应特征,充分利用地震资料信息,取得了一系列油气勘探开发的重大突破。在此期间,形成了基于地震波散射理论的动态能谱异常(Dynamic Register,简称:DR)含气性检测技术,此项技术在川西坳陷须家河组气藏勘探开发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表明,川西坳陷须家河组含气砂岩储层具有高DR异常特征,应用这样的异常特征信息,可以较好地进行非均质致密砂岩储层的含气性检测。  相似文献   

9.
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埋藏深、物性差、产量低的特点,但勘探潜力大。有利烃源岩发育区控制天然气的平面分布,深层致密砂岩储层中发育的“有效储渗体”是天然气富集、高产的关键。“有效储渗体”的发育受构造、沉积相和成岩相3种因素控制。有效孔隙控制了天然气的分布,裂缝控制了天然气的高产。四川盆地川西坳陷须家河组气藏具有超深、超高压、超致密等特征,储层和高产富集带预测难度大。利用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可有效解决优质储层预测、裂缝检测、含气性识别等关键问题。该技术在川西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勘探中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使须家河组二段钻井成功率从15%提高到89%,高产井命中率从9%提高到67%,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211×10 8 m 3 ,实现了川西致密气田的高效勘探。  相似文献   

10.
基于地震波在通过含气地层时高频成分衰减剧烈这一性质,通过分析高频成分的频谱可以对储层含气性进行检测。常规吸收分析技术是在地震道上分时窗直接进行频谱分析,分析结果受反射系数的影响较大,难以区分强振幅异常是由地层含气引起还是由高阻岩性引起。基于地震资料相对保幅处理的瞬时子波吸收分析技术,能在复赛谱中实现地震子波和反射系数的分离,排除了反射系数的影响,使分析精度得到很大提高。将该技术应用于中国近海多个海域的天然气检测,其结果与钻探结果相吻合。依据分析结果,进行了有利勘探区预测。  相似文献   

11.
地震波在地下含油气介质储层中传播时会发生地震振幅的衰减与弹性特征频散现象,造成深层含油气储层地震流体识别困难。为此,基于Chapman裂隙—孔隙微结构衰减理论模型,分析多种频变弹性参数的流体敏感程度,优选出Gassmann流体项的频散程度作为深层储层含气性预测的识别因子;联合连续小波变换时频谱分解方法对部分角度叠加地震数据展开频谱分析确定参考频率;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贝叶斯Cauchy约束准则的叠前地震频变Gassmann流体项反演优化方法,利用频变Gassmann流体项反演结果指导储层的流体检测,并在我国近海某盆地P探区对该方法进行了深层储层含气性预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基于叠前地震资料的频变Gassmann流体参数的可靠提取,由其所得到的深层储层流体识别结果与实际测井解释结果吻合度较高。结论认为,频变Gassmann流体项能够有效识别深层储层的流体类型,为深层天然气层的识别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岩岩性气藏地质特征复杂,其储集层普遍具有低孔、低渗、低产特征,试气中很难发现绝对意义干层,使评价勘探与储量计算难度较大。本文通过对盆地上古生界典型砂岩岩性气藏勘探历程的回顾,结合评价勘探生产与储量计算实践,认为大型砂岩岩性气藏在评价勘探中要重视地震储层横向预测技术的应用,在勘探阶段,地震网测密度可适当放宽,探井井距保持在复合砂体1/2一1/3之间。同时对该类气藏在储量计算中合气面积圈定、有效厚度产气量下限确定、孔隙度计算和合气饱和度等关键参数的求取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长庆气田榆林区(陕141井区)的主要产气层是上古生界下二叠统山西组,1996年起地震工作提前介入该区的天然气勘探及井位部署。从高分辨率采集地震资料入手,重点采取了人机交互折射波静校正和分频处理等6项特色技术,利用测井约束地震高分辨率反演和高阻抗砂岩储层AVO分析等9项储层横向预测技术,创立了一套有效的山西组砂岩储层厚度解释及天然气检测技术,对山2段砂岩储层提供探井井位14口,预测成功率达85.7%。由此,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接连获得重要发现和重大进展,1997年榆林区提交了相对独立的近千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探明和控制储量。  相似文献   

14.
川西深层致密碎屑岩气藏储层预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川西深层须家河组致密碎屑岩气藏属近源气藏,具有超深、超压、超致密、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和强非均质性的特点,其有利储层分布、储层裂缝发育带预测和含气性识别是制约气藏勘探开发的难点。为此,针对须家河组气藏的特点,基于储层特征分析及储层分类,建立了波阻抗反演与拟声波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地震相划分、地震属性分析、地震分频预测等多技术相结合的有利储层横向展布预测方法;采用地质、地震、测井等多学科联合研究的方法,系统地建立了多尺度裂缝发育带预测和裂缝综合评价技术系列;以叠前反演和叠前地震属性提取方法为主,建立了AVO岩石物性参数反演、AVD叠前反演油气预测、Proni吸收滤波、吸收梯度预测、双相介质理论含气性识别、多尺度频率和吸收分析等含气性预测和识别的技术系列。综合利用上述方法,对须家河组致密非均质裂缝性储层进行了有利储层识别、裂缝检测和含气性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预测结果与钻井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5.
歧口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特征及勘探潜力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歧口凹陷(大港探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广、类型多。形成规模储量的主要为储集层上倾尖灭和构造-岩性复合地层两大类油气藏。决定其圈闭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古构造背景与沉积物源体系的匹配,成藏机理为“三元耦合控藏”。该工区有5个领域值得重视:①古隆起围斜、倾没端、构造坡折带之反向碎屑物源区;②沉积频繁相变区;③古隆起缓坡带;④(半)封闭湖湾区;⑤湖盆陡坡坡折带及凹陷之中卸载区。根据“宏观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原理,将构造带当作岩性变化带,在复式油气藏勘探方法基础上,采用以岩性油气藏勘探与精细勘探相结合的勘探方法。同构造油气藏相比,该工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空间范围广,体系域全,压力场宽,储量也占优势,是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渤海海域复杂陆相沉积环境下的薄互层储层问题,南海高温高压、深层成像和深水勘探等一系列勘探难题制约了中国近海油气勘探进程。采取技术引进、合作研究和自主研究开发等多种形式加强了地震技术研究。包括多波地震、高分辨率地震技术在内的莺歌海盆地天然气勘探技术发现了6个气田。集成了多项新技术在内的琼东南盆地复式天然气藏地震勘探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勘探成功率,发现了2个小型气田和4个含气构造。渤海河流相储层高精度预测技术可预测5m左右的薄储层,预测结果与钻井吻合度达79%。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碎屑岩储层地震识别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已经发现了多个致密-低渗透岩性气田,主要含气层位自下而上为上石炭统太原组、下二叠统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针对岩性圈闭、致密-低渗透碎屑岩储层中存在的难点,在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开展了地震储层综合预测和描述技术研究,开发应用了岩石物理、属性优化,分频成像、随机模拟反演等技术,形成了以突出低孔、低渗、致密储层为目标的完整的储层预测预测技术系列,有效地提高了预测的精度,为产能建设的持续开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在莺歌海盆地中深层超压带的钻探中遇到低速泥岩,其在地震相上表现为低频强振幅反射特征,与含气砂岩储层反射特征相似。岩石物理分析显示低速泥岩速度低于含气砂岩储层,其波阻抗值与含气砂岩储层相当甚至低于含气砂岩,通过地震相及叠后波阻抗反演等常规地球物理技术无法识别。针对这一问题,对目前莺歌海盆地钻遇低速泥岩的探井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岩石物理和AVO正演分析,归纳总结了低速泥岩的岩石物理和AVO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利用AVO技术及叠前反演甄别低速泥岩和储层的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效果。针对中深层低速泥岩存在的普遍性,进一步提出了有别于低阻抗砂岩反射特征的低速泥岩背景下的高阻抗砂岩储层类型可能成为中深层下步潜在的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9.
川西坳陷中、浅层气藏储层识别技术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川西坳陷陆相沉积领域浅、中层(深度大约在500-3000 m)天然气藏属近常规到致密砂岩远源气藏。这些气藏主要分布在侏罗系─白垩系的地层中,并形成了如新场气田、洛带气田、新都气田、马井气田等大、中型气田。川西坳陷的中、浅层气藏具有储层发育良好、输导条件较好、储层展布与构造配置关系好及封盖保存条件良好等特点。储层沉积微相以三角洲前缘毯状砂体、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和湖底扇砂体等为主,储层地球物理特性通常表现为低波阻抗特征,与围岩具有良好的波阻抗差异。川西坳陷地震地质条件较差,地表覆盖有几米至200多米厚的卵石和沙土,高频吸收严重,原始地震记录干扰波(面波、声波及折射波)发育,信噪比较低。因此,川西坳陷中、浅层气藏储层识别成功的关键技术是卵石覆盖区高精度的三维地震采集、保持含气地震响应特征的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正演模拟指导下的储层地震属性提取及分析和储层空间展布刻划及多学科协同的综合评价等。川西中、浅层气藏的勘探开发实践表明,地震勘探技术在气藏分布范围确定、空间几何形态描述、储层物性参数反演、沉积相和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以及高产富集带预测、含气性识别等方面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