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武  杨莉  吴绍芳  吴炜  雷李培 《金属学报》2012,17(10):1163-1166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在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腭咽成形术的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芬太尼复合氟哌利多组(FD组,n=25),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组(MR组,n=25)和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组(DR组,n=25)。FD组:芬太尼 2 μg/kg、氟哌利多0.08 mg/kg静注;MR组:咪达唑仑 0.05 mg/kg、瑞芬太尼 1.0 μg/kg(1 min 内注完)静注后,瑞芬太尼以 0.06 μg·kg-1·min-1维持至插管成功;DR组:10 min 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 0.6 μg/kg 后静注瑞芬太尼 1.0 μg/kg(1 min 内注完),继以瑞芬太尼以 0.06 μg·kg-1·min-1维持至插管成功。3组插管前Ramsay评分均≥4分。记录入室时(T0)、置入喉镜前(T1)和气管插管即刻(T2)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插管时间、插管过程中呼吸抑制、病人耐受及术后遗忘情况。结果: 与FD组比较,MR组和DR组T0时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2时MAP降低,HR减慢(P<0.05),其中DR组比MR组HR降低更加明显(P<0.05)。MR组和DR组插管舒适度优于FD组(P<0.05),插管过程的遗忘情况优于FD组(P<0.05)。MR组插管过程的遗忘情况优于DR组(P<0.05),插管过程中DR组呼吸抑制少于FD组和MR组。结论: 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可很好地抑制清醒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插管过程舒适,有一定的遗忘效应,无明显的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2.
靳艳卿  马正良  顾小萍  钟妤 《金属学报》2008,13(12):1426-1429
目的 比较雷米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手术的患者40 例, ASA Ⅰ ~ Ⅱ级, 年龄11 ~ 18 岁。随机分为两组:雷米芬太尼组(R 组) 和芬太尼组(F 组)。以丙泊酚、维库溴铵和七氟醚维持麻醉。以R 组(0.2μg°kg-1·min-1) 和F 组(1μg°kg-1°h-1) 持续静脉输注维持术中镇痛。唤醒前半小时左右停用维库溴铵和镇痛药。唤醒时间为停用丙泊酚和七氟醚到患者双侧脚趾能动的时间。手术结束前R组停用雷米芬太尼后给予芬太尼2μg kg, 术后两组以芬太尼10μg°kg-1·min-1 持续静脉镇痛, 随访患者术后24 h 内的疼痛情况。结果 R 组术中唤醒时间(12.3 ±5.7) min 明显短于F 组(21.6 ±6.5) min (P <0.01)。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满意,术后疼痛评分(VAS 评分) 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手术中, R 组患者术中唤醒明显快于F 组。术中停用雷米芬太尼(0.2μg°kg-1·min-1) 后及时追加芬太尼, 术后未诱发明显的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啶(Dex)复合丙泊酚不同血浆靶浓度靶控输注(TCI)诱导时喉罩置入条件,探讨喉罩置入时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的合适靶浓度。方法: 择期行短小手术患者 75例,年龄 20~60岁,ASAI-II级,随机分为三组(n=25),I、II、III组丙泊酚靶浓度分别为 2.0、2.5、3.0 μg/mL。右美托咪啶 0.6 μg/kg 负荷量 10 min 泵完,当丙泊酚效应室浓度(Ce)达预设靶浓度 3 min后置入 喉罩,观察喉罩置入条件:下颌活动度、呛咳、体动及喉痉挛。记录患者术前 (T0)、喉罩置入前(T1)、置入后 1 min(T2)、3 min(T3)时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计算 T0和T1时 SBP、MAP、HR的变化幅度。记录各组呼吸抑制例数、时间。记录各组麻黄素和阿托品使用情况。结果: 各组 T1~T3 SBP、MAP、HR均低于 T0 (P<0.05),与I、II 组相比,III组下降幅度更明显 (P<0.05)。与 T1比较,三组 T2时的SBP、MAP和 HR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 (P>0.05)。三组 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置入条件 I组有 3例张口度差,5例发生呛咳或体动,与II、II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II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 I、II 组相比,III组呼吸抑制例数增加和抑制时间延长(P<0.05),而且 III组有更多患者需要使用麻黄素、阿托品(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 0.6 μg/kg 复合丙泊酚靶浓度 2.5 μg/mL 能够提供足够的麻醉深度和良好的喉罩置入条件,不会产生明显的呼吸和循环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迪俊  王海鱼 《金属学报》2000,5(4):313-316
目的 研究八厘麻毒素(Rh)对在体和离体兔心脏电生理参数的影响。方法 使用在体兔心脏模型和Langendo rf f 离体兔心脏灌流模型,观察并记录分别用Rh 12.5μg·kg-1 和25μg·kg-1(iv)或用含Rh 浓度为0.34 μmol·L-1和0.68μmol·L-1的K-H灌注液灌注兔心脏时,对在体或离体兔心脏电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在Rh 12.5μg·kg-1(iv)后20、40、60和80 min,心室舒张阈值(VDT),有效不应期(ERP)和相对不应期(RRP)均无显著变化;而Rh 25μg·kg-1(iv)在用药后的同样时间内可见ERP 和RRP 显著延长(P<0.05)。另用含Rh浓度为0.34μmol·L-1的K-H 灌注液行Lange ndorf f 灌注,心房相对不应期(A RRP)和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显著延长(P<0.05~0.01);转用含Rh浓度为0.68μmol·L-1的K-H灌注液行Langendorff 灌注,心房舒张阈值(ADT)、VDT 均明显升高(P<0.05 ~0.01),且ARRP,AERP,心室相对不应期(VRRP)和心室有效不应期(VERP)均显著延长(P<0.05 ~0.01)。结论 Rh能直接作用于心肌,升高心房、心室舒张期阈值和延长心房、心室不应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环孢素血药浓度与肾移植效果间关系。方法 对97例接受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术受者术后8周内206例次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受者术后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将其分为术后正常组、急性排斥组、急性毒性组,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法,以单克隆抗体试剂测定环孢素血药浓度。结果 术后正常组 62例移植肾功能良好,环孢素的给药剂量为5.2±1.9mg/kg·d,171例次环孢素血药浓度的平均值为309.85±131.69 μg/L;术后急性排斥组26例,距发生排斥反应最近一次的环孢素血药浓度平均为165.80±123.13μg/L,环孢素的给药剂量为4.8±1.6mg/kg·d;术后急性毒性组9例,距发生毒性反应最近一次的环孢素血药浓度平均为556.51±102.50μg/L,环孢素的给药剂量为6.2±1.0mg/kg·d。三组之间环孢素的给药剂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环孢素血药浓度却相差很大,两两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正常组与排斥组P<0.05;正常组与毒性组P<0.05;排斥组与毒性组P<0.01)。结论 环孢素浓度较低时,出现排斥反应的可能性较大;而环孢素浓度较高时,发生毒性反应的机会较多。  相似文献   

6.
刘康  徐强 《金属学报》2005,10(4):382-386
目的: 研究罗红霉素对接触性皮炎及 T 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使用 2, 4, 6-三硝基氯苯诱导小鼠接触性皮炎, 以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刀豆蛋白诱导脾 T 细胞增殖, MTT 法检测活细胞数量。采用 RT-PCR 方法检测细胞因子 mRNA 表达。结果: 20mg°kg-1 罗红霉素效应相灌胃给药明显抑制 2, 4,6-三硝基氯苯诱导的小鼠接触性皮炎(P<0.01)。25μg°ml-1 罗红霉素显著降低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P<0.05), 5、25μg°ml-1 罗红霉素明显抑制刀豆蛋白诱导的脾细胞存活、增殖(P<0.05, P <0.01)及T-bet 、IL-2 及 IFN-γ的mRNA 表达。结论: 罗红霉素能抑制 2, 4, 6-三硝基氯苯诱导的接触性皮炎, 可能与其抑制T 淋巴细胞存活 、活化及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蛹虫草乙酸乙酯提取物(CME)对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衰老的影响。方法: 用高糖(40 mmol/L) 诱导建立HUVECs衰老体外模型,以冬虫夏草提取物(CSE)(50 μg/mL)为阳性对照,观察CME(12.5~100 μg/mL)对内皮细胞衰老的干预作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SA-β-半乳糖酐酶(SA-β-gal)染色法检测细胞衰老特异性的SA-β-gal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结果: 经高糖干预24、48、72 h 后,HUVECs增殖活性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在高糖孵育 96 h 后,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率明显增加;孵育 48 h 后,处于G0/G1期细胞的百分率和ROS相对水平明显增加(P<0.01)。与高糖组相比,CME(25~50 μg/mL)孵育48和 72 h 后细胞OD值显著提高(P<0.05);CME(12.5~100 μg/mL)孵育 96 h 后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率显著降低(P<0.01);孵育 48 h 后G0/G1期的细胞百分率(P<0.01)、细胞内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CME 25、50 μg/mL 效果优于CME 12.5、100 μg/mL(P<0.05),且与CSE 50 μg/mL 作用相近(P>0.05)。结论: 蛹虫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可促进内皮细胞生长增殖,可能与其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减轻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有关,从而减轻内皮细胞衰老。  相似文献   

8.
郑民  何敏  徐济良  殷晓芹 《金属学报》2004,9(8):945-948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型受体(TβR-Ⅰ)在2型糖尿病大鼠肾皮质中的表达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其调节作用。方法: 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在缬沙坦治疗8 周后,取肾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肾皮质TβR-ⅠmRNA 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肾皮质TβR-Ⅰ mRNA 的表达(0.719 ±0.139)较正常组(0.257 ±0.116)明显增高(P<0.01);糖尿病+缬沙坦组(0.341 ±0.11),与糖尿病组比较,显著下降(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大鼠肾皮质中TβR-Ⅰ 表达是上调的,缬沙坦对TβR-Ⅰ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武晓茜  汪晖  郭喻  廖长秀  吴勇 《金属学报》2005,10(8):913-916
目的: 在精密肝切片中利用乙醛激活肝星状细胞,建立一种星状细胞激活的体外模型,为研究和筛选阻抑肝纤维化发生的药物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振荡切片机制备精密肝切片,建立培养系统。以700μmol·L-1乙醛孵育切片,培养0、2、4、6h,测定培养基和组织匀浆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乳酸脱氢酶(LDH)和羟脯氨酸(Hyp)含量,观察病理切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结果: 与0h相比,乙醛培养2、4、6h培养基的GST、LDH漏出量均显著升高(P<0.05)。切片组织Hyp含量6h较0h相比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化片镜下可见4、6h有α-SMA阳性细胞表达,图像分析显示面积和阳性率较0h明显增加(P<0.05)。结论: 精密肝切片与终浓度为700μmol·L-1乙醛共孵育6h可活化切片中星状细胞,该技术可作为良好的体外肝星状细胞激活模型。α-SMA免疫组化是一鉴定体外星状细胞激活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羟丁酸钠(SO) 在大鼠海马脑片缺氧 复氧(H R) 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揭示SO 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海马脑片H R 损伤模型。设正常对照组, H R组, SO 1 、10 、100 μmol/L 组, NCS-382 100 μmol/L +SO 100 μmol/L (NCS-382 + SO) 组、NCS-356100 μmol/L (NCS-356) 组。测定脑片孵育液中乳酸脱氢酶(LDH) 释放率, γ-氨基丁酸(GABA) 、谷氨酸(Glu) 含量;脑片进行TTC 染色计算组织损伤百分率;HE 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钙;酶组织化学法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OS) 的表达。结果 SO 明显降低H R 海马脑片LDH 释放率(P<0.01), 提高TTC 染色的A490值, 降低组织损伤百分率(P<0.01), 升高GABA Glu 比值(P<0.01), 减轻H R 所致的组织病理损伤。H R 组脑片细胞内钙荧光强度和NOS阳性神经元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SO 100 μmol/L 组、NCS-356 组细胞内钙荧光强度较H R 组显著减弱(P<0.01),NOS 阳性神经元的数目明显减少(P<0.01)。用γ-羟基丁酸(GHB) 受体选择性阻断剂NCS-382 后再使用SO, 细胞内钙荧光强度、NOS 阳性神经元的数目均接近H R组。结论 SO 对大鼠海马脑片H R 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升高GABA Glu 比值, 激动GHB 受体抑制细胞内钙的增高及NOS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郭旭  张宏  冯泽国  米卫东 《金属学报》2008,13(11):1249-1253
目的: 本研究采用脑电非线性分析监测技术, 研究异丙酚靶控麻醉对不同脑区的作用,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0 例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异丙酚3 μg /mL 靶控输注组(A 组) 、异丙酚4 μg /mL 靶控输注组(B 组), 每组20 例。麻醉方法采用全凭静脉异丙酚靶控麻醉,监测患者清醒时、诱导、术中、苏醒、出室时的脑电非线性参数—近似熵(ApEn) 、关联维数(D2) 和复杂度(Cx), 以及血压(BP) 、心率(HR) 、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变化。结果: 异丙酚镇静下患者各个脑区的非线性参数值均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组内患者, 术中与清醒时、苏醒相比较, ApEn 、D2 和Cx 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 组与B 组之间, 同一阶段ApEn 、D2 、Cx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异丙酚达到靶控浓度过程中脑区从额叶和顶叶区向颞叶和枕叶逐渐被抑制, 停药以后脑区又从颞叶和枕叶区向额叶和顶叶逐渐恢复兴奋。结论: 在麻醉的不同阶段、不同脑区监测到的脑电非线性参数不同;异丙酚3 μg /mL 靶控输注与异丙酚4 μg /mL靶控输注, 两组浓度对脑区的抑制在非线性监测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丽伶  孟轶男  吴群  吴辉  吴进泽 《金属学报》2008,13(9):1062-1065
目的:观察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结肠镜检的病人106 例, 随机分为A 组(芬太尼+丙泊酚组)和B 组(酒石酸布托啡诺+丙泊酚组), 对其麻醉效果进行观察。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变化, 丙泊酚总用量、苏醒时间、麻醉效果及其它副作用。结果:两组病人在血压心率变化、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呼吸抑制例数B 组少于A 组(P<0.05), 两组都没有严重的副作用。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肠镜检查镇痛、镇静效果好, 副作用少, 特别在呼吸抑制方面优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拔管期应激反应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Hunt/ Hess分级为I~II 级的施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50 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B组) ,每组25例。A组麻醉前 10 min 微泵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 0.5 μg/kg,术中 0.4 μg·kg-1·h-1持续泵注,B组给予等容量的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记录入手术室时(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 5 min(T3)、10 min(T4) 的血压(BP)、心率(HR)变化,抽外周静脉血测定皮质醇(COR)、血糖(GLU)、血乳酸(LAC)浓度, 并记录麻醉恢复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拔管后 30 min 视觉模拟(VAS)镇痛评分和Ramsay镇静程度评分。结果:B组的MAP、HR、COR、GLU、LAC较A组增高更为明显(P<0.01 或P<0.05);B组苏醒期躁动评分和拔管后 30 min VAS评分高于A组,而Ramsay镇静程度评分低于A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有效抑制了围拔管期的应激反应,能提高麻醉苏醒质量,不延迟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4.
张志永  谢彬  虞雪融  黄宇光 《金属学报》2012,17(9):1052-1056
目的 研究麻黄碱联合丙泊酚对芬太尼咳嗽反射(fentanyl-induced cough,FIC)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择320例择期手术接受全麻的患者,根据计算机随机数字表随机进入4组:Ⅰ组(对照组)静脉注射 2 mL 生理盐水;Ⅱ组(麻黄碱组)静脉注射 6 mg 麻黄碱;Ⅲ组(丙泊酚组)静脉注射 0.8 mg/kg 丙泊酚;Ⅳ组(丙泊酚联合麻黄碱组)静脉注射 0.8 mg/kg 丙泊酚加 6 mg 麻黄碱。给予治疗药物 2 min 后,经外周静脉快速注射 2 μg/kg 芬太尼。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脉博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并由一位医师按照盲法观察注射芬太尼后 1 min 内是否出现咳嗽,记录咳嗽发生的次数,并且根据咳嗽发生次数进行严重程度分级。结果 Ⅱ组、Ⅲ组和Ⅳ组患者的FIC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较Ⅰ组明显降低,而且Ⅳ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结论 麻醉诱导时联合应用麻黄碱和丙泊酚对FIC的抑制效果更好,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是临床上一个简单、有效的防治FIC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Dex)预处理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寒战反应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最佳剂量。方法: 择期下腹部妇科手术的女性患者120例,ASAⅠ﹣Ⅱ级,年龄33~6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术中右美托咪啶微泵维持用量分为4组:D1组、D2组、D3组及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 20 mL) 。D1、D2、D3组在硬膜外给药结束后输注右旋美托咪啶负荷量1 μg/kg,之后分别以微泵缓慢输注右美托咪啶 0.2(D1组)、0.4 (D2组)、0.6 μg/kg (D3组),C组输注同等容量生理盐水,关腹前停用。纪录患者自麻醉开始到手术结束后有无寒战、寒战发生时间、寒战级别、术中使用麻黄碱和阿托品的比率及并发症。采用BIS监测评估给药前(T0)、给药后 5 min(T1)、15 min(T2)、30 min(T3)及手术结束时(T4)患者镇静程度,纪录各时点的鼓膜温度。结果: 4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质量及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均无明显差别(P>0.05)。4组患者各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无明显差别(P>0.05)。4组寒战发生率分别为 43.3%、16.6%、6.7% 及40%,4组寒战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4组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5%、7%、8%、8%,各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D3组与D1、D2组比较,阿托品使用比率有明显上升(P<0.05)。与C组比较,前3组术中各时点BIS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患者的鼓膜温度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预处理可明显降低腰硬联合麻醉下寒战反应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中央室寒战温度触发阈值有关。右美托咪啶微泵维持的适宜剂量为 0.4 μg/kg。  相似文献   

16.
郑雁  刘玲玲  叶秀清 《金属学报》2012,17(3):338-341
目的: 探讨地佐辛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18~55岁,手术时间均不超过两个小时,随机均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芬太尼组(F组)。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10 min (T1)、气腹后即刻(T2)、气腹后 30 min(T3)、气腹后60 min(T4)、气腹消除后 5 min(T5)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及Ramsay镇静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寒颤、呼吸抑制(呼吸频率低于8次/min或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低于90%)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T3、T4时点D组PETCO2低于F组(P<0.05 ),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率F组明显高于D组。结论: 地佐辛比较芬太尼更适合用于辅助硬膜外麻醉行妇科腹腔镜手术,能消除人工气腹的不适,达到镇痛镇静完全及不良反应少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异丙酚镇静降低老年人硬膜外麻醉术中心理应激水平, 观察其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65~80 岁前列腺电切病人160 例, ASA Ⅰ~Ⅱ级, 文化程度为小学水平,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单纯行硬膜外麻醉;试验组,硬膜外麻醉联合异丙酚镇静, 每组80 人。试验组行异丙酚靶控镇静, 以脑电双频指数(BIS) 监测镇静深度, 使BIS 值维持在80 左右。手术前1 d 及手术后第5 天进行8 项神经心理测试评估认知功能;术中每5 min 记录一次无创平均血压;手术结束后30 min 进行术中舒适满意度评价。结果:试验组术中平均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 术中舒适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 。试验组手术前后数字广度顺向测验和听觉词语学习成绩无明显变化, 术后第5 天听觉词语学习成绩好于对照组(P<0.05) 。两组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 的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硬膜外麻醉术中辅以异丙酚镇静降低术中不良心理应激, 病人舒适满意度较高, 可能具有一定程度降低老年人术后记忆能力损害的作用, 但对减少POCD 发生率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8.
徐晖  金孝岠  郭锡恩 《金属学报》2005,10(10):1166-1170
目的: 采用权重配方法分析咪唑安定(Mid)、芬太尼(Fen)和异丙酚(Pro)联合诱导时在镇静、催眼上相互作用的性质,方法:60例美国麻醉协会(ASA)分级I-II级的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病人根据权重配方法设计,均匀分配至6个不同剂量水平不同的用药组(配伍组1 ~6),麻醉诱导为依次注入Mid(15 s),Fen(15 s),Pro(30 s)和罗库溴铵0.6mg·kg-1。Pro注入后3 min行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前、异丙酚注入后1、2 min、插管即刻、插管后1、3、5、7min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值。结果: 配伍组1的诱导期BIS变化值较为理想。结论: Mid、Fen和 Pro 在镇静催眠上呈相加作用,理想的诱导剂量为Mid 0.02 mg·kg-1、 Fen 0.0025 mg·kg-1、Pro 0.8 mg·kg-1。  相似文献   

19.
王守义  柳兆芳 《金属学报》2012,17(11):1244-1248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丙泊酚对2型糖尿病(T2DM)兔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 18只造模成功的T2DM兔随机分成3组(n=6):对照组(C组)、依托咪酯组(E组)、1%丙泊酚组(P组)。C组输注 0.9%氯化钠,P组输注1%丙泊酚,E组输注依托咪酯。分别在给药开始前(T1)、给药 2 h(T2)、4 h(T3)、6 h(T4)后及给药结束后 24 h(T5)抽耳缘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BG)、空腹血浆胰岛素(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Cor)含量,并用HOMA⁃IR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BG×IN)/22.5。结果: 与C组比较,E组与P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BG浓度(P<0.05),且E组的作用更强更持久。E组与P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血清TNF⁃α浓度,二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组比较,E组与P组在不同的时点明显降低血清IN浓度(P<0.05)。与C组比较,E组与P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Cor浓度(P<0.05),且E组的作用更强更持久。结论: 依托咪酯、丙泊酚均能使T2DM兔的胰岛素抵抗降低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依托咪酯较丙泊酚具有更持久的作用时间。依托咪酯、丙泊酚对胰岛素抵抗产生影响可能与二者抑制机体内在及外在的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钱祖超  张群  罗华梁 《金属学报》2015,20(5):587-590
目的: 探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自控镇痛时的效价和副作用,并与吗啡自控镇痛进行比较。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20例,ASAⅠ~Ⅲ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羟考酮组(O组)和吗啡组(M组),每组各60例。手术结束前15 min两组分别给予镇痛负荷量,然后接病人自控镇痛泵。手术结束后观察两组视觉模拟评分、镇痛药物用量、不良反应、镇静水平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观察时间内静息和运动时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O组镇痛后 4 h(2.3±0.8)、8 h(2.5±0.7)和 12 h (3.1±0.8) Ramsay评分显著低于M组(3.8±0.5, 3.9±0.7, 4.0±0.5)(P﹤0.01,P﹤0.05)。O组 48 h 累计呕吐发生率(11%)低于M组(20%)(P﹤0.05),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M组(P﹤0.01)。两组间患者镇痛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盐酸羟考酮可有效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自控镇痛,且呼吸抑制和呕吐发生率低,镇痛效果与吗啡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