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莫西沙星作为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常用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其抗菌活性强,人体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对莫西沙星的药动学、药效学和用药安全性问题进行综述,以为莫西沙星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袁成  王景祥  张小化 《金属学报》1997,2(3):193-195
目的 观察奥丹西酮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性。方法 8 名接受顺铂+5-氟尿嘧啶化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单次和多次口服16mg 奥丹西酮后,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 并用PKBP-N1程序在计算机上拟合。结果 奥丹西酮表现为二房室模型, 其单剂量和多剂量口服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β为4.3±0.5h 和5.7±0.7h (P<0.01), Cmax 为42.6±3.8μg/L 和49.2±2.3μg/L(P<0.05), Tmax为1.8±0.2h 和1.8±0.1h, AUC0~∞为643.2±84.7μg/h·L 和833.4±96.7μg/L·h (P<0.01)。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多次口服奥丹西酮后与单次口服相比, 体内有蓄积现象, 消除能力下降, 生物利用度升高。  相似文献   

3.
航天药代动力学是航天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失重引起的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变化进而导致药物的代谢动力学特征发生改变,是影响航天用药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从失重的实验模型,失重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各环节的影响以及失重条件下药动学研究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航天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小宁  余潇  黄晨蕾  曹若楠  李婕  朱国萍 《金属学报》2021,26(10):1103-1110
目的:研究氨溴索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的抑制和清除作用,旨在为临床提供拮抗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和治疗的新策略。方法:收集不同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各15株,将其分为敏感组(野生菌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 ESBLs)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 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组,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进行生物被膜半定量检测,再从各组中选取3株生物被膜产量相近的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氨溴索和左氧氟沙星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棋盘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氨溴索对左氧氟沙星MIC的影响以及通过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判断联合效果和选择最佳协同浓度;采用结晶紫法联合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研究不同浓度药物对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抑制试验和清除试验。结果:3组细菌生物被膜均在第5天达到成熟,两两比较发现敏感组较ESBLs组和CRKP组更易形成且产量更多(F=3.725,P=0.032);棋盘稀释法显示,随着氨溴索浓度的增加,3组细菌左氧氟沙星MIC值的几何均数均明显下降,呈显著的负相关,且联合药敏结果显示,两药组合均呈现协同作用;在生物被膜形成抑制试验中,随着氨溴索浓度的增加,其抑制率均达到了75%以上,但其生物被膜清除率却未达到70%。 结论:氨溴索联合左氧氟沙星对临床早期抑制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形成具有指导意义,且其最佳协同浓度为0.49 mg/mL氨溴索+4 μg/mL左氧氟沙星。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 6种抗癌剂对奥丹西酮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奥丹西酮的药动学在 21例分别应用 甲氨蝶呤、5-氟尿嘧啶 、环已亚硝脲、环磷酰胺和长春新碱 、顺氯氨铂的原发性肺癌患者中进行 观察, 化疗前和化疗同时服用奥丹西酮, 其血浆浓度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数据处理采 用 PKBP-N 1 程序。结果 奥丹西酮吸收快, 并符合二房室模型, 除单/大剂量冲击疗法, 持续应 用抗癌药物均使其药动学参数发生明显变化, T1/2β 延长约 1h, T1/2α 发生不规则变化, Cmax 和 AUC 也明显升高, 但 Tmax 和 T1/2ka 长期用药将发生体内蓄积。结论 临床应用奥丹西酮防治化 疗所致胃肠道反应时, 应据患者条件和化疗方案调整给药。  相似文献   

6.
刘红霞  郑青山 《金属学报》2005,10(7):795-798
目的: 了解左氧氟沙星与他常用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差异。方法: 应用Meta分析方法, 对16 项研究左氧氟沙星与他常用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同质性检验和合并效应量的估计。结果: 同质性检验:有效性(χ2=15.8844) 和安全性(χ2=2.2231) P 均大于0.05, 具有同质性, 可以合并结果。合并效应量的估计:OR合并= 2.1885, OR合并95 % 可信区间为1.6044 ~ 2.9853, OR合并的检验:χ2 =24.4471, P <0.01 。安全性:OR合并=0.9516, OR合并95 %可信区间为0.5958 ~ 1.5199, OR合并的检验:χ2 =0.0431, P>0.05 。结论: 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总体优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并无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祖鲁宁  李莉  于大海 《金属学报》2000,5(3):242-244
目的 观察瑞巴匹特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 27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单剂量口服国产或进口瑞巴匹特600m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口服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模拟房室模型并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 国产和进口瑞巴匹特单剂量口服后的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均符合一级吸收开放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0.56 ±0.24)和(0.59 ±0.29)mg·L-1,tmax为(1.75±0.92)和(1.98±1.05)h,t1/2(β)分别为(1.86±1.38)和(1.93 ±1.45)h,AUC0~∞为(2.48 ±1.06)和(2.62±1.35)mg·h·L-1 ,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别(P>0.05);以进口药物为参比,国产药物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4.66 %。结论 国产瑞巴匹特与进口制剂具有相同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司帕沙呈在慢性肾 衰患者血液进析时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 用高效液 相色讲法测定透析和非透析住院患者单剂量口服司帕沙星后血清和尿药物浓度,并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 经PKNP-N1药代动力学软件模拟和计算,司帕沙星的药物动力学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透析时T1/2(ka)=(1.25+0.57)h, T1/2(β)= (1188土4.13) h., Tpeak= (4.18+0.78) h, Cmax= (0.80+0.17) mg·L-1,AUC0~∞=(6.90土3.25)mg·h·L-1,尿中24h原形药物排除率为(8.98士3.92)%;未透析时T1/2(ka)= (1.12+0.42) h, T1/2(β)=(15.93+5.20) h, Tpeak =(3.88+0.75) h,Cmax=(0.69+0.37) mg·L-1, AUC0~∞=(10.05+4.13) mg·h·L-1,尿中24h原形药物排出率为(10.S8+5.64)%。结论 司帕沙星在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时消除加快。  相似文献   

9.
肿瘤治疗是近年来药物研发的热点,但肿瘤仍是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药物的PK/PD行为不佳,临床转化失败率极高。因此,完善药物临床前的动力学评价体系十分必要。由于在体动物模型的评价体系无法解释大量靶点在细胞内的抗肿瘤药物的动力学特征;单层细胞模型作为主流的体外评价模式,与实体瘤内的真实情况相差甚远。因此,亟需建立一种新的评价体系。三维细胞模型与传统的二维单层细胞相比,能够更真实地模拟实体瘤的生理状态及微环境,可以基于类组织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全面评价药物的动力学行为,弥补了体内外研究的不足。本综述将基于以下两个方面对三维细胞及其在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进行全面的介绍:(1)三维细胞的培养方法及其与在体肿瘤组织的相似性;(2)三维细胞在抗肿瘤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评价中的优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朱宏平  熊玉卿 《金属学报》2013,18(11):1297-1303
柚皮苷是一种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功能,主要存在于枳壳、枳实、骨碎补、化橘红等中药中。柚皮苷的口服吸收差,体内分布广泛,主要经开环、脱氢、裂解等反应产生对羟基苯丙酸、对羟基桂皮酸等代谢产物而排出体外。同时柚皮苷还能够通过抑制部分转运体、代谢酶的活性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过程。本文通过综述柚皮苷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及柚皮苷对其他药物的代谢动力学的影响,发现柚皮苷代谢过程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基因多态性对其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影响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维脑路通及其各组分在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 7 例患者静脉滴注维脑路通注射液600 mg 后, 用一种程序控制检测灵敏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清中维脑路通和各种羟乙基芦丁含量, 并分别计算其药物动力学。结果 维脑路通和一、二羟乙基芦丁在血清中的药物动力学为一室开放模型, 三、四羟乙基芦丁为二室开放模型, 各组分生物半衰期随羟乙基数目增加而缩短。结论 维脑路通的动力学过程与其组分并不呈现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氯法拉滨注射液单剂量及多剂量静脉滴注的人体药动学过程。方法: 4例白血病患者单剂量恒速静脉滴注氯法拉滨注射液 52 mg·m-2·d-1 ,单剂量试验结束后进入多剂量给药试验, 52 mg·m-2·d-1 ,连续给药 5 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及尿液中氯法拉滨的浓度,并采用DAS药动学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求算有关药动学参数。结果: 4例受试者单剂量静脉滴注氯法拉滨注射液后,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414±205) μg/L,tmax(3.0±1.4) h,t1/2z(4.4±2.0) h,AUC0-t(2475±659) μg·h·L-1,AUC0-∞(2566±606) μg·h·L-1,CLz(21.2±5.1) L·h-1·m-2,Vz(142±97) L/m2,MRT(0-t) (6.3±2.2) h,Zeta(0.18±0.07) h-1,24 h 平均尿液累积排泄率为(39.53±20.98)%。52 mg·m-2·d-1静脉滴注氯法拉滨注射液,连续给药5 d,第5日达稳态,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581±126) μg/L,tmax(2.0±0.8) h,t1/2z(6.4±3.1) h,AUC0-t(2451±349) μg·h·L-1,AUC0-∞(2603±409) μg·h·L-1,CLz(20.4±3.7) L·h-1·m-2,Vz(187±80) L/m,Zeta(0.13±0.05) h-1,MRT(0-t) (5.1±1.8) h,Css(102.14±14.53) μg/L,蓄积因子R(1.04±0.28),血药浓度波动度DF(576.26±226.89)%。结论: 氯法拉滨注射液静脉滴注给药 52 mg·m-2·d-1 ,连续给药 5 d,药物在体内无蓄积,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 重症肺炎患儿(< 1岁)随机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7),在相同综合治疗基础上,研究组雾化吸入高渗盐水(4.3% NaCl)和布地奈德 0.5 mg,对照组雾化吸入生理盐水(0.9% NaCl)和布地奈德 0.5 mg,3次/d。比较两组患者症状与体征消失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使用持续正压通气时间明显减少,咳嗽消失时间缩短,吸气性三凹征消失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减少(P<0.05);而呼吸频率恢复正常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入住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高渗盐水辅助治疗婴儿重症肺炎疗效确切,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罗玲玲  滕承志  李晓笑  潘丹峰 《金属学报》2017,22(11):1278-1282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qd,静脉滴注;试验组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盐酸氨溴索15 mg,qd,静脉滴注,连读给药7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γ-干扰素(IFN-γ)、降钙素原(PCT)、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50/52例)和82.69%(43/5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hsCRP分别为(13.28±4.76)和(21.11±6.42)mg/L;IFN-γ分别为(8.45±3.62)和(20.36±5.12)ng/L;PCT分别为(4.02±2.07)和(7.46±2.13)μg/L;IgA分别为(2.17±0.43)和(4.03±0.52)μg/L;IgG分别为(8.14±1.31)和(12.32±1.65)μg/L;IgM分别为(0.86±0.28)和(1.20±0.39)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皮疹、腹泻、头晕、嗜睡等,试验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08%和19.23%(P>0.05)。 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急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明确,可减轻患儿的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梓醇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方法: 建立LC-MS/MS 分析方法,应用Xcalibur 1.4 数据处理工作站,以待测物(梓醇)与内标物(桃叶珊瑚苷)的色谱峰面积比计算大鼠灌胃50、100 和 200 mg/kg 和静脉注射 50 mg/kg 梓醇后,各时间的血浆药物浓度。选用DAS 2.0 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t检验法统计实验数据,计算生物利用度。结果: 梓醇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大鼠灌胃 50、100 和 200 mg/kg 梓醇后,AUC0→∞与剂量呈正比,t1/ 2与剂量无关;大鼠灌胃与静注 50 mg/kg 梓醇后,AUC0→∞分别为 (70±23) 、(104±11) μg·h·mL-1,该剂量下梓醇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 66.7%。结论: 梓醇的吸收和消除呈一级动力学特征,在大鼠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ECMO)对重症感染患者达托霉素药动学/药效学(PK/PD)的影响。方法:入选24位重症感染患者其中ECMO组和非ECMO组各12例,静脉滴注达托霉素500 mg qd,待药物达稳后于不同时间点采集静脉血,测定血药浓度,计算并比较组间药代动力学参数,使用蒙特卡罗模拟评估达托霉素相同给药剂量下在不同人群中的靶向达成概率(PTA),通过应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达托霉素MIC分布计算累积反应分数(CFR)。结果:ECMO与非ECMO组患者静滴达托霉素500 mg qd后,Cmax分别为(85.5±25.4) μg/mL和(79.4±29.2) μg/mL,AUC0-24分别为(674.2±267.2) mg·L-1·h和(952.9±304.5) mg·L-1·h,t1/2分别为(10.9±2.1) h和(11.6±4.3) h,Vd为(0.21±0.12) L/kg和(0.150±0.061) L/kg,CL为(13.3±4.7) mL·h-1·kg-1和(9.2±3.4) mL·h-1·kg-1,AUC0-24和CL在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增加其余各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蒙特卡洛模拟结果表明,当MRSA对达托霉素敏感性下降时(MIC≥1 mg/L),ECMO组PTA值和CFR值均小于90%。结论:体外膜肺氧合装置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达托霉素于重症感染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对于绝大多数行ECMO重症患者来说,当MIC≥1 mg/mL时,标准给药剂量的达托霉素无法有效覆盖MRSA所致感染,需要增加给药剂量以保证达托霉素CFR>90%。另外,建议此类患者实施达托霉素的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同时临床上应根据MRSA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调整给药方案结论。  相似文献   

17.
何杰  刘冬雪  钟羚君  邵华  胡琳璘 《金属学报》2022,27(11):1264-1271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重症感染患者米卡芬净血药浓度,并采用有限采样法估算其AUC。方法:重症感染患者静脉输注米卡芬净150 mg,每日1次,输注时间为1 h,稳态后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1、2、4、8、12和24 h收集患者血液样本,建立UPLC法测定米卡芬净血药浓度,并采用Phoenix WinNonlin 6.4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用SPSS 22.0软件对2~4个采血点的药物浓度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建立有限采样模型。结果:血浆中米卡芬净线性范围为1.0~50 mg/L(r2=0.994),定量下限为1.0 mg/L,米卡芬净提取回收率为73.20%,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5%。分别采用2~4个时间点的血药浓度估算AUC,其中2个时间点的方案C4、C12,3个时间点的方案C4、C12、C24,4个时间点的方案C4、C8、C12、C24预测性能良好,r2分别为0.986,0.995,0.996。结合预测精准性和可操作性,推荐3个时间点方案,其方程为4.578+7.263×C4+9.684×C12+6.411×C24。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测定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用于临床米卡芬净血药浓度的测定,并通过所建立的有限采样模型推荐给药后4、12、24 h的浓度估算AUC0-24,为优化米卡芬净给药方案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吴志强 《金属学报》2013,18(4):424-429
目的: 比较莫西沙星和头孢曲松/头孢呋辛酯治疗院内肺炎(HA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61例HAP病例随机分为2组,莫西沙星组患者静脉注射 400 mg 莫西沙星,每日一次,3~5 d 后改为口服 400 mg 莫西沙星。头孢曲松组患者静脉注射 2 g 头孢曲松,每日2次,3~5 d 后改为口服 500 mg 头孢呋辛酯,治疗共持续7~14 d。主要的疗效指标是在治疗期结束后7~15 d 内的临床反应,次要观察指标为治疗后31 d内的临床和细菌学反应。结果: 对其中 120 例进行PP分析(每组60例),莫西沙星和头孢曲松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87% 和83% [95% CI (-9.77,15.96)]。两组次要终点指标相当。两种疗法都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结论: 静脉注射/口服莫西沙星是治疗轻-中度HAP的一种替代疗法。  相似文献   

19.
王世彪  王程毅  翁斌  郭晓峰  林海 《金属学报》2018,23(12):1402-1407
目的: 观察无创心输出量监测(USCOM)联合米力农在小儿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8例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吸氧、抗感染、抗心衰及维持离子酸碱平衡治疗,予以多巴胺5 μg·kg-1·min-1静脉滴注,维持24 h;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米力农0.5 μg·kg-1·min-1,静脉滴注,维持24 h。两组患儿均接受5 d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率、心功能指标、炎症因子、脑钠肽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烦躁消失、湿罗音消失、肝脏回缩及面色转红润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哺乳时间缩短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H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动脉峰流速(Vpk)、射血时间及校正后射血时间(FTc)、每搏输出量指数(SV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IL-8、IL-10及脑钠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恶心呕吐、腹泻、血压波动、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力农用于小儿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近期疗效,能缩短临床症状、体征消失,降低炎症因子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过程中给予USCOM监测能反映患者心功能水平,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