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ZL101合金半固态二次加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半固态合金二次加热,对半固态坯料施加合理的二次加热路径,重新获得适于后续加工的具有近球状固相颗粒均匀分布的半固态组织。采用功率为20kW,频率为30kHz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研究了采用再熔融加热法制备的ZL101半固态合金坯料的二次加热过程。结果表明:为了获得适于最终成形的半固态组织,有必要把半固态坯料二次加热过程分为几个加热速率不同的加热阶段,然后在半固态温度区间某一需要加工温度下进行适度保温。通过实验给出了ZL101合金半固态坯料二次加热条件,并讨论了二次加热条件对半固态组织演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小热变形半固态A2017合金的二次加热组织与半固态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单辊搅拌技术制得的A2017半固态材料小热变形后二次加热时的组织演化进行了研究。小热变形后的半固态材料加热到半固态区后可获得细小的球形组织;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位错能与界面能的存在以及溶质的扩散使合金发生块状化、再结晶、熔断球化3阶段变化;小变形促进该过程的进行;由于细小球形组织成形性能好、半固态轧材的断裂强度提高了75MPa,延伸率提高了16%。 相似文献
3.
4.
在二次加热过程中,为了使坯料中的温度均匀分布并获得细小的球化组织,必须准确控制加热电流、加热时间与坯料温度之间的关系。以A356合金为对象,采用中频电磁感应器进行了二次加热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尺寸为45mm×70mm的棒状坯料,线圈尺寸取70mm×100mm,加热路线采用三段加热+保温,经过约10min的二次加热,坯料达到了预期的状态,可以满足后续成形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6.
对原位内生TiB2/Al-4Cu复合材料半固态坯料进行二次加热,利用光学显微镜,图像分析仪等手段,对坯料二次加热微观组织的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液相分数增加,α(Al)晶粒发生了长大和圆整化。TiB2/Al-4Cu复合材料合适的半固态重熔参数为:加热温度570~600℃,保温时间小于10min。组织演化机制分析表明,二次加热初期,液相少,晶粒主要通过快速合并长大。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液相增加,晶粒主要通过原子扩散缓慢长大并发生球化。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倾斜式冷却剪切技术制备的LY12铝合金半同态坯料在二次加热时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其组织的影响.研究表明,二次加热可使团块状相逐渐演变成球状相;随保温温度及保温时间的增大,初生相的生长和球化速度变快;保温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试样易发生变形;二次加热最佳工艺为610~615℃保温10~15min,此时晶粒大小为55~65μm,液相率为43%~45%;高于620℃时,试样在重熔过程中易发生严重变形.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Ti14合金半固态变形组织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型阻燃Ti14合金(α+Ti2Cu)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固态锻造(950 ℃)和半固态锻造(1000 ℃),对比研究合金半固态变形的组织和拉伸性能,并讨论可能引发组织和拉伸性能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半固态锻造过程未发生动态再结晶,使得室温组织晶粒粗大,液相Ti2Cu在压力作用下沿晶界分布,形成了偏析,粗化了晶界,改变了晶界的结构;晶界结构的变化诱发了晶界的硬化效应,使得室温拉伸的强度升高,塑性降低. 相似文献
13.
A2017半固态合金二次加热工艺及组织演化机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相同加热温度条件下,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晶粒逐渐长大和球化,液相分数增加;提高二次加热温度,晶粒长大和球化速度加快.在620~625℃加热,保温40~60min,可获得由均匀球形晶粒悬浮于液相组成的半固态组织,晶粒大小为70~90μm,液相率为40%~45%.而常规铸造枝晶A2017合金坯料二次加热后仍然保留粗大的枝晶网络结构.半固态合金锭坯二次加热初期晶粒的熔合合并是晶粒长大的主要方式,相界面能的升高和相界面表面张力是组织演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自制半固态搅拌装置研究了Sn.15Pb(质量分数,%下同)合金在搅拌条件下固相分数大于0.6时的连续冷却凝固行为。组织分析结果表明:当搅拌停止温度在合金固相线温度附近时,所获半固态组织出现非常明显的液固两相分离现象,且所获固相组织为分散的类球状颗粒。利用此现象,获得了一种新型金属合金粉末制备方法一半固态金属合金粉末制备法。采用该方法可以实现粉末颗粒内部无夹杂、无孔洞,外部裹有低熔点共晶薄膜。颗粒为以单晶方式生长的金属合金粉末。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半固态等温处理温度和时间对挤压AZ91镁合金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挤压AZ91镁合金的微观组织为流线带状组织,由分布于其间的细小再结晶α-Mg等轴晶组成。在半固态温度区间进行等温处理时,合金内的低熔点相及溶质元素富集区优先开始熔化,然后沿着晶界渗透,形成液相包围固相晶粒的半固态组织。随着等温温度的升高,固相晶粒熔化分离的速度加快。在等温温度为560℃时,随着等温时间的延长,液相不断增加,固相晶粒分离并不断趋于圆整。等温处理20 min后,合金达到了固/液平衡状态,Ostwald熟化机制开始明显,晶粒长大成为主要机制。挤压AZ91镁合金较佳的等温处理工艺为等温温度560℃,等温时间20~30 min。 相似文献
17.
半固态LY11铝合金的组织演变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LY11合金的应变诱发熔化激活法(SIMA)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定量分析了变形量(ε)、等温温度(Ti)、保温时间(t)等工艺参数和预处理技术对晶粒尺寸、分形维数和晶粒尺寸分布等的影响,讨论了晶粒的大小、形状、尺寸分布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变形量对晶粒大小、形状的变化影响极大,要获得细小、近球形的晶粒需足够的变形程度;升高等温温度和延长保温时间会促使晶粒长大、球化;所有试样的晶粒尺寸呈正态分布,随着变形量的减小、等温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峰值点附近晶粒的数目逐渐减小,尺寸逐渐增加;冷、热变形预处理条件对组织演变产生一定的影响,给试样施加变形是SIMA工艺的必要步骤。 相似文献
18.
Ti14合金半固态变形后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新型阻燃钛合金Ti14(α+Ti2Cu)为对象,对比研究常规和半固态加工后合金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热暴露时间不超过150 h时,半固态加工试样的强度明显优于常规加工试样,且塑性相差不大.而热暴露200 h后两种状态加工的合金热稳定性相近.常规加工态,Ti2Cu相以颗粒状弥散分布于晶内;半固态加工,Ti2Cu相熔化并在冷却过程中以条状偏析于晶界,使得断口韧窝粗化并出现少量解理条纹,这是导致合金热稳定性能改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