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梯作为机电一体化的运输设备,受环境、零部件寿命、使用方法和维保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有在运行中因故障而未按指令突然停梯的情况发生。如果电网突然停电,也会导致运行中突然停梯的现象。电梯因故障或停电突然停梯都会造成轿厢困人、等待救援情况的发生,电梯困人就是一种紧急状况,而此时由专业队伍按预先计划的方案进行解救被困人员的过程就是电梯的应急救援。此外,还有诸如火灾、  相似文献   

2.
姜武 《中国电梯》2007,18(21):25-27
当前,因各种因素导致电梯供电中断,致使电梯停梯困人的问题日益凸现,当无机房电梯出现这种问题后似乎更显得麻烦。由于无机房电梯国家标准和检验规程没有正式颁布,电梯停电应急救援装置的国家标准还在起草阶段,在此我们应认真探讨怎样安全迅速地解救被困人员,以及无机房电梯停电应急救援设计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国内电梯市场上应用较多的几种停电应急救援装置进行了分析,指出所存在的弊端,[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电梯工业》2006,7(3):31-3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电梯乘客在乘梯出现紧急情况(困人、开门运行、溜梯、冲顶、夹人和伤人等)时能够得到及时解救,帮助人们应对电梯紧急情况,避免因恐慌、非理性操作而导致伤亡事故,最大限度的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以及设备安全,制定本指南。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梯》2007,18(5):34-34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电梯乘客在乘梯出现紧急情况(困人、开门运行、溜梯、冲顶、夹人和伤人等)时能够得到及时解救,帮助人们应对电梯紧急情况,避免因恐慌、非理性操作而导致伤亡事故,最大限度地保障乘客地人身安全以及设备安全,制定本指南。  相似文献   

5.
尤志轩  张洪明 《中国电梯》2012,(11):62-63,67
近年来,有关电梯困人、伤人、溜梯、停梯等故障、事故的新闻报道屡见报端,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笔者通过对这些故障、事故报道的分析,发现这些故障、事故的发生与电梯使用过程中的几个特殊阶段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能够加强电梯使用中这几个特殊阶段的安全管理,做到防患于未然,则绝大多数该类故障、事故均可避免。  相似文献   

6.
李勇 《中国电梯》2014,(2):62-63
电梯有各种安全保护装置和功能,但即使如此,从新闻报道中仍有电梯因制动器制停失败溜梯造成人员被剪切的事故,所以电梯在运行或维保过程中仍会因下文例举的某种原因导致制动器制停失败,当因此出现电梯溜梯时,是没有保护装置能在零速到上或下行超速保护装置起保护之前制停轿厢对进出轿厢的乘客进行保护的,所以今后制造的曳引电梯有必要增加保护功能,以便在制停失败溜梯时保护乘客。  相似文献   

7.
胡诚  黄荔生  汪有韬 《中国电梯》2022,(2):48-49,65
针对电梯传统应急救援演练方案的指向性不强和断电停梯困人演练中存在风险等问题,探讨了全息影像技术在电梯应急救援演练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全息影像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介绍了全息影像技术在现阶段的应用案例;探讨了全息影像技术在电梯应急救援演练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曹明 《中国电梯》2003,(8):45-46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虮梯已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而与此同时,电梯关人,故障停梯、运行不正常、噪声等方面的抱怨、投诉、甚至诉诸法律的事例逐渐增多,电梯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焦点问题。为提高电梯检测和技术鉴定水平,给电梯可靠运行和使用纠纷的妥善处理提供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电梯使用数量的大幅增加,及电梯使用年限的不断增长,电梯故障现象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增加的趋势,特别是电梯困人、溜梯情况更是时有发生,不仅严重影响到电梯的正常使用,而且也留下了发生电梯次生事故的隐患。为了尽快掌握电梯发生困人、溜梯的规律,扼制电梯故障高发的势头,福建省特检院从2013年开始,对所检的福州地区13849台电梯使用情况进行跟踪,采集到故障情况较严重的电梯故障案例64例,并对故障原因进行了梳理分类,从中发现了规律性的特点,提出了初步的防范措施,为下一阶段更深入分析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将具体分析研究情况统括叙述,供相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吴斌  汪艳娥 《中国电梯》2005,16(19):44-45
电梯已是当今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电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电梯困人的事故也时有发生。怎样减少事故的发生以及发生困人事故后的及时报警和救援逐渐成了电梯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陈维盛  柳秉康 《中国电梯》2007,18(21):12-16
通过案例,分析了因电梯困人而引发事故的原因,总结了防范措施。提出对经过培训的非电梯专业人员在什么情况下应如何采用正确的救援方法,避免将电梯困人事件因救援不及时或救援不当转化为伤人的恶性事故。  相似文献   

12.
陈景和 《中国电梯》2004,15(16):42-44
一台信号控制的货梯(7层7站7门).使用率较低.无专职电梯司机,由搬货人员自行操作。停梯也没有规定.电梯使用完后随意停于任一层。停梯时将轿内照明、风扇、检修.急停开关全部关闭,然后将门拉闭并留有30mm的间隙.以便下次使用时开启。一天上午有两位搬运人员需要使用电梯.商量后由其中一位去开电梯。由于不知电梯停  相似文献   

13.
王世飞 《中国电梯》2004,15(20):17-18
电梯因故障将乘客困至轿厢内.一般情况下乘客容易紧张,限制了乘客的自由.还会引起乘客的极大不满.时间长了还可能发生其它意想不到的事情:电梯发生困人故障,降低了电梯的可靠性,对使用单位,电梯的制造和维修保养单位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尽量避免电梯困人故障的发生。现将我市2000~2003年度部分电梯困人故障列举如下.分析发生故障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以减少困人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一天凌晨1点多钟,深圳市某花园突然传来一声巨响,管理人员检查后发现是一台电梯轿厢冲顶,所幸轿厢内并无人员。令人不解的是,事发前一天下午该电梯因运行异常而被管理处人员断电停梯——奇怪,停了电的电梯还会自行冲顶?  相似文献   

15.
袁传森  耿延生 《中国电梯》2004,15(17):40-41
交流调压调频电梯以其节能、舒适感好赢得了越来越多用户的信赖,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变频器是交流调压调频电梯的主要部件,但有部分用户由于对其安装或维护不当,造成变频器短路烧毁、对控制线路产生影响而停梯、雷雨天气造成经常停梯等故障时有发生。本文结合实际,谈一谈对电梯变频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溜梯,是曳引电梯最常发生的一种伤人事故。大多数发生在电梯平层停梯乘客进出电梯轿厢的时刻,会造成进出电梯的乘客遭到剪切,发生伤亡事故。溜梯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  相似文献   

17.
张东平  罗朝均 《中国电梯》2007,18(21):21-24
近年来,电梯数量在急剧上升的同时,电梯安全事故数量也呈上升趋势,电梯困人、伤人的报道更是常常见诸报端。为了把这种事故隐患降到最低程度,多年来人们不断致力于研究新的电梯技术,同时在管理上不断探索更科学、更安全的管理模式,以保证电梯的安全可靠、方便舒适。即便如此,电梯故障也只能是在一定程度得到缓解和控制,要完全消除电梯故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得以实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殷新华  王娟 《中国电梯》2009,(19):65-65,70
很多事故的发生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轿门被开启有关。曾经某学校的电梯发生停梯困人,救援人员来到之前乘客扒开了轿门,但轿门地坎与层门地坎有半个层门高度。于是保安违规用三角钥匙打开层门,拿来凳子接乘客下来,其中一位女老师因年迈体重踩翻了凳子,从轿厢护脚板与层门地坎之间大约400mm的间隙跌入井道,当场死亡。  相似文献   

19.
王瑞丽 《中国电梯》2007,18(4):36-43
知道我的工作和电梯有关,有些朋友总是很担心地说:“哎呀,那岂不是很危险?!”我问这险从何来,他们说:“你看,那新闻上关于电梯出事故的消息还少吗”我赶忙浏览网页,果然看到很多城市,很多地方,甚至很多国家关于电梯困人的“惊魂”事件,渲染得有声有色,不能不使人感到电梯更像出其不意要“摆你一道”的冷酷杀手,而不再是助人为乐的城市人们的朋友,那么,电梯困人真的那么可怕,真的像有些新闻上渲染得那么惊魂么?电梯是不是不安全的?时不时发生的困人事件扰乱人们的生活,使人们对于电梯的恐惧与日俱增。对于不懂电梯的用户来说,电梯困人的确是一件难缠的事,但电梯困人究竟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有些人想象的是电梯情绪不稳的“坏脾气”?电梯的安全,以及电梯困人后的紧急救援,这是已经成为热得不能再热的话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滕雪峰 《中国电梯》2005,16(9):63-63
国内近期几起伤人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电梯故障停梯,轿内乘客误操作扒开轿门跌入井道所至。在我市对在用电梯进行定期检验时,部分电梯以额定速度正常运行,在轿内轻轻施加开门方向的力,轿门便开启,造成门联锁继电接触器释放,中途停梯,乘客直接面对井道壁。笔者发现部分电梯在运行中扒开轿门停梯时,轿门地坎与井道壁的间距大于150mm,有的多达300mm,这是相当危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