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描述了用自对准工艺制各自对准结构的α-Si:HTFT。从理论上分析了有源层α-Si:H的厚度对α-Si:HTFT特性的影响,据此提出一种新型的双有源层结构的α-SiTFT。它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对准α-Si:HTFT的开态I_(ON),其通断电流比I_(ON)/I_(OFF)>10 ̄5。  相似文献   

2.
本文描述了用自对准工艺制备自对准结构的αSi:H TFT。从理论上分析了有源层α-Si:H的厚度对α-Si:H TFT特性的影响,据此提出一种新型的双有源层结构的α-Si TFT。它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对准αSi:H TFT的开态ION,其通断电流比ION/IOFF>10^5。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a-SiN:H的退火行为及其作为栅介质使用时,退火对a-Si:HTFT工作特性和可靠性的影响.实验事实表明,在380℃以下的退火处理使a-SiN:H介电常数的变化呈单调上升趋势,对a-Si:HTFT的工作特性和可靠性有明显的改善,温度进一步升高时,介电常数减小,a-Si:HTFT特性变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a-Si:HTFT开关器件的有源层、栅绝缘层、欧接触层以及界面特性的研究工作。研制了a-Si:HTFT单管器件,其开关电流达到6个数量级,为最终研制a-Si:HTFTAMLCD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李秀京 《半导体学报》1996,17(9):713-716
研究了a-SiN:H的退火行为及其作为栅介质使用时,退火对a-Si:HTFT工作特性和可靠性的影响,实验事实表明,在380℃以下的退火处理a-SiN:H介电常数的变化呈单调上升趋势,对a-SiN:H TFT的工作特性和可靠性有明显的改善,温度进一步升高时,介电常数减小,a-Si:HTFT的特性变坏。  相似文献   

6.
VLSI中CVD二氧化硅膜的淀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永良  黄英 《电子器件》1998,21(2):113-117
介绍了大规模集成电路中两种CVD二氧化硅膜的淀积,并对这两种二氧化硅膜的淀积方式及其性能进行了比较。指出TEOS淀积方式,是今后集成电路中SiO2淀积的主流工艺。  相似文献   

7.
实验研究了自对准结构的a-Si:H TFT的制备工艺,对其中关键的底部曝光和顶胶工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对制备工艺和结构参数进行了合理的优化,成功地制备出自对准结构的a-Si:H TFT。对影响自对准结构a-Si:H TFT特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双有源层结构的a-Si:H TFT,可以有效地改善a-Si:H TFT的开态特性,其通断电流比ION/IOFF〉10^5。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射频溅射法淀积的a-SiC∶H膜热退火形成6H-SiC相进行了研究.我们采用红外透射谱、喇曼背散射谱和X光衍射谱来研究退火形成6H-SiC的过程.在较高的射频功率下淀积的a-SiC∶H膜经800℃60分钟等时退火后转变为6H-SiC相,该温度低于在低功率下制备的a-SiC∶H形成6H-SiC的温度(1000℃).高功率可导致6H-SiC形成温度的降低与膜中硅及石墨团簇的消失,同时高能量的氩离子轰击可使膜中氢含量减少及各组分均相.通过改变射频功率,本文研究了氩离子轰击对a-SiC∶H膜及形成6H-Si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LPCVD法Si3N4膜与PECVD法SiO2膜的淀积工艺,以及Si-Si3N4-SiO2钝化工艺在高可靠大电流开关二极管中的应用,并指出了工艺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a—Si:H TFT有源矩阵制造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a:Si:H TFT有源矩阵的一些关键制造工艺进行研究。研究了Ta2O5/a-SiNx双绝缘层的制备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双有源层结构a-Si:H TFT来降低背光源对器件特性的影响,研制的a-Si:H TFT有源矩阵实现了彩色视频信号的动态显示。  相似文献   

11.
尹敏  赵鹏 《半导体光电》1998,19(1):16-19
介绍了光化学汽相淀积法的原理以及PVD-1000设备淀积薄膜的规律,特点等,并且给出了所淀积的SiO2膜,Si3N4膜和ZnS膜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离子束辅助淀积(IBAD)与真空淀积多层膜技术相结合,淀积合成Co-Si薄膜,RBS和XRD分析表明:在无离子束轰击条件下利用电子束蒸镀Co/Si多层膜,得到的是由α-Co与非晶Si组成的薄膜.薄膜与Si(111)基底及多层膜各层之间没有明显的相互扩散,而用复合方法镀制的薄膜与Si基底以及各层之间都产生了混合和扩散,并已有CO2Si、CoSi相生成.750℃退火30分钟后,无轰击样品只在硅基底与薄膜界面处产生明显的反应和扩散,而复合方法该制的样品则形成均匀的CoSi2薄膜。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透射电镜(XTEM)和二次离子质谱(SIMS)分析了由超高真空化学气相淀积法(UHVCVD)生长的n-Si/i-p+-iSiGe/n-Si结构,发现在硅上外延生长i-p+-iSiGe时,在靠近Si的i/p+SiGe界面处存在一个很薄的层,但在i-p+-iSiGe上外延生长Si时,无此现象产生.此薄层是由在硅上外延生长i-p+-iSiGe时硼原子聚集在靠近Si的i/p+SiGe界面处形成的高掺杂薄层.高掺杂的薄层影响由此结构制备的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BT)的BC结的正向导通电压.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 a Si∶ H T F T 开关器件的有源层、栅绝缘层、欧姆接触层以及界面特性的研究工作。研制了 a Si∶ H T F T 单管器件, 其开关电流比达到 6 个数量级, 为最终研制a Si∶ H T F T A M L C D 视频图像显示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a-SiFET的电流-电压特性的理论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其不需要引入a-Si隙态密度分布的具体假设模型,采用合理的数学方法,推导出a-SiFET电流-电压关系的解析表达式,对a-SiFET电流-电压特性进行合理的解释。并且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能很好符合,为a-SiFET的理论分析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衬底温度对VUV光直接光CVD SiO2/Si界面缺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VUV(真空紫外)光直接光CVD(化学汽相淀积)SiO2/Si界面微结构缺陷与衬底温度(Ts)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32℃ ̄180℃的温度范围内,与Si-O-Si伸缩模相对应的IR峰位随Ts的降低从1060cm^-1增加到1080cm^-1。固定氧化物电荷密度(ΔNot)在Ts〉120℃后,呈正电性,与位于3.10eV的氧空位缺陷相关;在Ts〈100℃一侧,呈负电性,与2.84eV能级位置  相似文献   

17.
a—SiFET电流—电压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a-SiFET的电流-电压特性的理论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其不需要引入a-Si隙态密度分布的具体假设假设模型,采用合理的数学方法,推导出a-SiFET电流-电压关系的解析表达式,对a-SiFET电流-电压特性进行合理的解释。并且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能很好符合,为a-SiFET的理论分析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SiGe合金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与较低的结晶温度,比Si更适合用作薄膜晶体管(TFT)。最近,我们已证实,利用Al2O3作多晶SiGeTFT的门绝缘子,可使界面得到显著改善。虽然已经证明,由Si缓冲层的高温氧化形成的SiO2可改善界面质量,但是还不清楚在SiGe有源层与Al2O3门电介质之间插入一α-Si缓冲层能否进一步提高界面的质量。在本研究中,对于有、无α-Si缓冲层的多晶SiGeTFT的性  相似文献   

19.
薄有源层非晶硅薄膜晶体管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薄a-Si:H有源层结构的a-Si:H TFT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当a-Si:H层的厚度小于一个临界值时,a-Si:H厚度的变化对a-Si:H TFT静态特性的影响明显增大,本文中详细分析了有源层背面空间电荷层对a-Si:H TFT特性的影响,从表面有效空间电荷层的概念出发,从理论上分析了有源层厚度与阈值电压的关系,计算的临界有源层厚度为130nm,这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用半绝缘多晶硅(SIPOS)-SiO2复合层作为4H-SiCn^+pp^+结构的钝化层,克服了用多孔碳化硅或单纯用SiO2钝化的不足。在LPCVD淀积SIPOS层后,用900℃氧气氛退火代替了平常的热氧化,在SIPOS层上生长了一层SiO2。实际测量证实了这种新方法的合理性,分析了各主要工艺对钝化效果的影响,综合优化指出:在淀积SLPOS层时,掺氧量要高,而淀积温度不应太高,用此方法钝化的4H-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