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松辽盆地属断、坳叠置型盆地。断陷成藏体系受断陷的分割性和沉陷强度控制,源岩以Ⅲ型、ⅡB型为主,热演化程度较高,油气形成早,以天然气为主。油气主要以断裂为通道作垂向运移,但T3,T4界面侧向运移的调节、补充作用不能忽视。同生圈闭、早期构造圈闭、多期复合型圈闭是捕集油气的有利圈闭。由于圈闭规模小、源岩分散,后期构造改造较强,断陷成藏效率较低。坳陷盆地具有统一性和稳定性,源告分布稳定、面积大,主要为Ⅰ,ⅡA型干酪根,整体演化程度较低,油气形成晚,以石油为主,伴生气次之。油气主要以T1,T2界面和储层的侧向运移为主导,叠置在古隆起、古斜坡之上的各类圈闭是最有利的圈闭,成藏效率高。  相似文献   

2.
松南十屋断陷深层油气成藏条件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十屋断陷是断坳叠置的复合盆地,充填了巨厚的断陷地层。其深部地层包括登娄库组、营城组、沙河子组以及火石岭组。在十屋断陷深部沉积了沙河子组—营城组和登娄库组两套烃源岩和良好的储盖层组合;由于断陷构造运动,形成大量的断裂构造和不整合面,构成了油气运移的有效通道,同时还形成有效断裂、断鼻构造圈闭以及不整合圈闭。综合分析认为,十屋断陷深部具有有利油气成藏生储盖组合。主要有下生上储式、自生自储式和上生下储式三种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3.
松南盆地十屋断陷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隆起区油气成藏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油气成藏区别明显,十屋断陷烃源岩为J3-K1断陷地层。在部分断层不能成为油气垂向运移通道的条件下,油气赋存在源岩层内以横向运移为主,形成原生油气藏。对于后期改造强烈的背斜圈闭,在有持续烃源供给的条件下,能够形成次生油气藏。  相似文献   

4.
梨树断陷是以早白垩世地层为主要烃源和储集层的富油凹陷,近年来在前中生界基岩潜山中获得了一定的油气发现,展现出良好的勘探前景。通过对该区潜山油气藏成藏要素研究,认为早白垩世沙河子组、营城组湖相暗色泥岩为主力烃源岩;下元古界片麻岩、片岩及花岗岩为主要储集层,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2套主力烃源岩与潜山圈闭直接对接,形成了良好的圈源配置;早白垩世湖相沉积暗色地层提供了良好的盖层条件。根据梨树断陷八屋地区潜山油气藏成藏特征,总结出4种成藏模式,即火石岭组油源单侧单向成藏模式、沙河子组油源单侧单向成藏模式、沙河子组—营城组油源单侧单向供烃成藏模式和沙河子组—营城组油源双侧双向供烃成藏模式,其中双源、单侧单向成藏模式为主要成藏类型。  相似文献   

5.
江汉断陷盆地潜山油气成藏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汉断陷盆地潜山发育,且具备基本的成藏地质条件,是该盆地的一个重要的勘探领域,但油气勘探一直未获得突破,其油气成藏模式是倍受关注的问题。利用钻井、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从潜山成因类型和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方面探讨了古潜山的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万城潜山带、潜北潜山带和通海口潜山带主要形成残丘型块状和层状油气藏;新沟潜山带和天门潜山带主要形成断块型块状和层状油气藏。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腹部莫索湾地区油气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准噶尔盆地腹部莫索湾地区是一个为二叠系生油凹陷所围绕的继承性隆起区,南面又面临侏罗系的生烃区,具有充足的油气来源。该区拥有四大套储盖组合:以石炭系火山岩体为储集层,其上的风化壳为盖层;以二叠系夏子街组为储集层,下乌尔禾组为盖层;以上乌尔禾组和中下三叠统为储集层,上三叠统为盖层;侏罗系自储自盖。该区圈闭以构造圈闭为主,形成早、容积大。因此该区具有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对该区地层压力结构的研究表明,该区存在上下两个流体压力封存箱:下封存箱包括二叠系和三叠系,形成于三叠纪末或侏罗纪早期;上封存箱主要包括侏罗系下部,形成于白垩纪晚期。该区存在的3次成藏事件与封存箱的演化有重要关系。三叠纪和早侏罗世是下封存箱的箱内成藏期,源于风城组的油气在二叠系和三叠系形成原生油气藏;中晚侏罗世和白垩纪是下封存箱的箱外成藏期,源于二叠系的油气在下封存箱外的侏罗系形成油气藏;第三纪至今,对于上、下封存箱都是箱内成藏期,上封存箱形成侏罗系自生自储气藏,下封存箱则形成源于二叠系的油气藏。莫索湾地区常压带、上封存箱和下封存箱都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图5参2(张年富摘)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部陆相盆地隐蔽油气藏成藏机理与模式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以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为研究对象,在对盆地构造演化和构造类型、沉积演化和沉积特征、储集性能与烃源岩生烃潜力等成藏地质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中国东部陆相盆地隐蔽油气藏的发育特征与勘探潜力.渤海湾断坳型盆地内隐蔽油气藏类型多,资源丰富;松辽盆地断陷结构发育早,坳陷结构发育明显,但该大型盆地内隐蔽油气藏勘探潜力大.在对隐蔽圈闭形成、油气运移及时空配套史等成藏作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已发现油气藏的类型、空间分布特点,对中国东部陆相盆地隐蔽油气藏总结出5类基本成藏模式,包括潜山、地层超覆、地层不整合遮挡、岩性圈闭及火山岩等.图3表1参18  相似文献   

8.
郭洪宇  韩双 《海洋石油》2014,34(4):39-43
针对彰武断陷义县组火山岩基本成藏条件、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控制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彰武断陷火山岩成藏主要受油源丰富程度、沟通断层是否发育、构造背景及火山岩储层性能四个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断陷盆地油气成藏模式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付广  杨勉 《石油实验地质》2001,23(4):408-411
在我国断陷盆地类型及其内二级构造发育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油气藏类型及其与油气成藏条件的时空匹配关系的总结,提出了我国断陷盆地油气成藏的4种主要模式,并对其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通过不同断陷盆地内二级构造发育的分析,阐述了在不同断陷盆地中不同二级构造带内6种油气成藏模式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0.
以苏北盆地为例 ,探讨了断陷盆地成藏动力系统类型与油气分布的关系。苏北盆地第三系成藏动力系统可以划分为 3种类型 ,它们具有不同的油气运聚特征和分布规律。深凹 斜坡带E2 d E2 s成藏动力系统油气主要分布在深凹带 ,烃源岩成熟度和盖层条件控制油气的分布 ;深凹 斜坡带K2 t E1f成藏动力系统油气主要分布在斜坡带和生烃次凹之间的构造高带上 ,侧向遮挡是油气成藏的关键 ;断阶 凸起带成藏动力系统油气主要分布在控凹断层上升盘的圈闭中 ,断层活动期与油气运移期的匹配关系控制油气藏的形成 ,储盖组合控制油气的富集。  相似文献   

11.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油气成藏条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十屋断陷源岩分布的不均一性、复杂性,以及多期构造活动使源岩类型、演化程度的不均一性,是造成不同成熟度石油、油型气、煤型气有规律分布的主因。纵向上多套储盖红合,多类型、多期次圈闭为油气富集提供了多层次的场所。断层和不整合面的垂向和侧向输导作用,构成油气运移富集的空间网络。油气成藏的关键时期为嫩江期末,关键因素为圈闭形成期与油气生、运、聚的配置。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两种类型(油型、煤型),两个期次(早期、晚期),三种方式(跨越式、近源式、混源式)的油气成藏规律和六种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2.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油气成藏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屋断陷源岩分布的不均一性、复杂性,以及多期构造活动使源岩类型、演化程度的不均一性,是造成不同成熟度石油、油型气、煤型气有规律分布的主因。纵向上多套储盖红合,多类型、多期次圈闭为油气富集提供了多层次的场所。断层和不整合面的垂向和侧向输导作用,构成油气运移富集的空间网络。油气成藏的关键时期为嫩江期末,关键因素为圈闭形成期与油气生、运、聚的配置。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两种类型(油型、煤型),两个期次(早期、晚期),三种方式(跨越式、近源式、混源式)的油气成藏规律和六种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3.
莺歌海盆地中央底辟带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莺歌海盆地位于海南岛以西、中南半岛以东的海域,总体呈NW-SE向。该盆地由中央底辟带和斜坡带两个构造单元组成。底辟带发育中新统(莺黄组、梅山组和三亚组)及渐新统(崖城组)两套烃源岩,生油门限深度在2800~3000m之间;主要圈闭由底辟流体上拱形成,底辟活动的幕式发育决定了油气幕式运移。不同的油气运移动力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油气藏:中新统源岩在高温高压及欠压实作用下,形成高压囊,使上覆地层破裂,产生高角度断层和裂隙,烃类气沿此形成深部及浅部气藏;另外,本区深部的无机成因CO2气在高压作用下,排驱断裂附近的烃类气,一方面对原有气藏进行破坏,另一方面在远离断裂的两翼形成含少量CO2气体的新的烃类气藏。  相似文献   

14.
松南张家屯地区下白垩统沙河子组、营城组、登娄库组及泉头组一段是十屋断陷北斜坡主要的4套勘探目的层。根据区内仅有的钻井(松南75井)地层的岩性、电性、沉积结构、构造分析,结合三维地震特殊处理和地震剖面反射特征的解释,将对4套目的层划分出河流、三角洲2种主要沉积体系类型,以河道、泛滥平原及三角洲平原、三角前缘、前三角洲等5种主要沉积相类型和若干种微相。断陷期的沙河子组、营城组、登娄库组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泉一段为河流沉积体系。下白垩系统从沙河子组、营城组、登娄库组至泉头组一段表现为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河流相的萎缩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油气富集规律及成藏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塔北为大型古隆起控制油气区域性聚集,它与生油坳陷紧邻,油气源充沛;古隆起上的大型凸起、重叠复合构造、不整合面、断裂、地层楔形体,对油气运移、聚集和分布有不同的控制作用。沙雅隆起具有纵向上的三层结构特征和横向上的三大油气聚集领域。  相似文献   

16.
黄河南地区油气成藏条件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河南地区的油气主要来自邻近的前梨园、葛岗集和崮阳3个洼陷的沙河街组三段和四段生油岩.流体势分析结果表明:白庙和桥口地区的主要供油气区为前梨园洼陷和葛岗集洼陷;徐集地区和马厂地区的油气主要来自葛岗集洼陷;而崮阳洼陷的油气则主要供给三春集地区.西掉断层致使油气呈阶梯式运移,除白庙地区外,输导层每穿越一条西倾断层,油气的层位就可能更新一次,每穿越一条东掉断层,油气的层位就可能变老一次.由于受断层和油源的影响,黄河南地区的油气田紧临生油洼陷呈环状分布,油气多富集于继承性发育的披覆构造中的断块圈闭内.  相似文献   

17.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成藏聚集史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准噶尔盆地南缘发育三排背斜带。第一排背斜带于印支期形成三叠系油藏,喜山期形成侏罗系油藏。喜山运动使第一排背斜带抬升、破坏,凹陷一侧的侏罗系源岩生成的天然气进入第二、三排背斜带,形成煤型天然气藏,二叠系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因上覆盖层巨厚,未能进入上覆地层。呼图壁气田的发现预示着深部地层具广阔的含油气前景。  相似文献   

18.
滇西景谷微型断陷盆地含油气性初步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晚第三纪形成的一个微型地堑型断陷盆地,面积83km2。它的石油地质特征是:(1)沉积物厚 2400余米,油气源岩较厚;(2)有机质丰富,并已处于低成熟阶段;(3)生储盖配置关系良好,并存在若干有效的储油砂体。因此,在该盆地内发现小型油气田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松辽盆地南部大情字井地区油气分布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情字井地区是松辽盆地南部近几年发现的、具有超亿吨级储量规模的大型含油区.经构造、沉积、储层、成藏模式等研究证实,有效烃源岩与砂体的叠合范围宏观上控制了油气的分布范围;油气分布主要受控于三角洲前缘相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坝型砂体,岩性控制油气分布,储层物性、断层、低幅度构造控制油气富集高产.保康三角洲前缘砂体与大情字井地区向斜型的构造背景配置形成多种类型油气藏,使该区成为叠加连片、复合型的岩性油藏含油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