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针对青东煤矿82采区828综放工作面复杂的开采技术条件,提出了预采7#煤层治理8#煤层瓦斯和控制8#煤坚硬顶板的开采方案。运用太沙基破坏理论分析了7#煤层底板破坏深度,利用岩梁理论分析了坚硬顶板的垮落步距,通过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分析了预采7#煤层和不事先预采情况下的覆岩运动规律,并对开采过程中的液压支架运行情况进行了现场实测。结果表明:726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为13.8m,未破坏的剩余坚硬顶板厚度为5.3m,预采7#煤以后坚硬顶板断裂步距由24.9m减少到10.6m;相似模拟结果显示预采7#煤以后8#煤老顶垮落步距由20m减小到10m;实际生产过程中,液压支架运行状态良好,初次来压步距为20.4m,周期来压步距为10.4m。实践结果表明,预采7#煤层解决了828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坚硬顶板问题和瓦斯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马进功  郝万东 《中国煤炭》2013,39(1):62-65,118
王庄煤矿拟开采的2 #煤先后两次受到其下部7#、9 #煤开采的影响,需要对上行开采可行性进行研究.基于相关岩层控制理论,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下部煤层二次采动影响下,上覆岩层尤其是关键层岩层与2 #煤层的移动规律与破坏特征.分析论证2 #煤上行开采的可行性.数值模拟研究认为,在经历下部两次采动影响后,2 #煤仍处于弹性变形阶段,可以采用上行开采,并在现场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煤炭技术》2017,(6):58-60
近距离煤层下行开采时,下层煤回采巷道的位置至关重要。针对106煤矿7#煤回采巷道的布置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研究得出:当考虑11采区上山与7#煤回采巷道连接时,7#煤层11701工作面回采巷道应采用垂直布置;当考虑6#煤层采动影响时,11701工作面的回采巷道应采用内错布置,11701的运输平巷由11601运输平巷向内平移15 m,11703的回风平巷由11603回风平巷向内平移25 m。  相似文献   

4.
保护层开采后周围煤岩体采动裂隙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沈煤集团红菱煤矿保护层开采为工程实例,通过开采11#煤层,对存在煤与瓦斯突出的7#煤层和12#煤层进行卸压,研究保护层开采后采动裂隙分布规律。阐述了含瓦斯煤的力学特性:通过相似模拟实验,用散斑法对保护层开采过程中采动裂隙分布规律及煤岩体的渗透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1 前 言火铺矿井田1 7#煤层剩余可采储量1 996.5×1 0 4t,属肥煤煤种,是生产冶炼精煤的良好资源。前几年,受洗煤生产工艺限制,单一开采。通过筛选及简易风选加工销售,利润较小。2 0 0 3年,火铺矿选煤厂尝试重介入洗,加大煤泥的回收处理,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2 试洗概况2 .1 试验用煤2 0 0 3年,火铺矿根据矿井生产接续的需要,计划开采1 7#煤层1 8×1 0 4t,以保证矿井1 #、3#、5 #、7#和1 2 #煤层的正常开采和配煤入洗。因1 7#煤层厚度变化很大,为0 .92~6.93m,夹矸平均在3层以上,最多达6层,顶、底板硬度低,易破碎,掘进煤生产灰分在30 %以…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西曲井田内各主要可采煤层的赋存、煤质、储量等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结合当前的市场形势,指出矿井当前应当加大对北一、北四、南四、边角、南三采区北部及南六采区南部的4#煤资源的回收力度,以解放下组煤资源.同时,应减少8#煤开采力度,对7#煤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并根据各煤层的煤质特征,提出以一定比例将4#煤与下组煤进行配选,可选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优质精煤,以实现煤炭资源的有序开采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7.
为更加经济高效的回采位于9#煤采空区上部的5#煤,提出了利用并延伸店坪煤矿现有5#煤生产系统直接回采木瓜煤矿5#煤的上行开采方案.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5#煤底板采动破坏程度、5#煤与9#煤同时开采时相互采动影响情况、9#煤开采时工作面走向与倾向矿压分布规律等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为保证上行开采的成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哈尔乌素露天煤矿现阶段的岩、土剥离及采煤工艺技术做了初步分析介绍。针对哈尔乌素露天煤矿5#煤及9#煤开采技术做了探讨,对5#煤回收、9#煤端帮煤开采提供了参考,也对主采煤层6#煤开采工艺技术做了总结,方便其他露天矿山借鉴。  相似文献   

9.
以西山煤田马兰矿区石炭系太原组6#、8#、9#及10#煤为研究对象,采用显微光学、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方法,分析了该煤层的煤岩学、煤地球化学和煤相特征,探讨其原始成煤环境及演化规律。太原组上部6、8#煤受海水影响较大,下部9#煤及10#煤受海水影响较小,从而形成了海陆交互的成煤环境。  相似文献   

10.
以沈煤集团红菱煤矿保护层开采为工程实例,通过开采11#煤层,对存在煤与瓦斯突出的7#煤层和12#煤层进行卸压,研究保护层开采后采动裂隙分布规律。通过FLAC3D模拟采动后应力场和位移场变化情况、塑性区分布范围,分析了保护层开采后煤岩体采动裂隙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