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乙腈加氢制乙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乙胺类化合物包括乙胺、二乙胺和三乙胺 ,是用途广泛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 ,主要用途[1] 有 :石油及油脂工业中的萃取剂、橡胶促进剂、农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表面活性剂、抗氧剂、离子交换树脂、飞机燃料、溶剂、染料等。近年来 ,世界范围内乙胺类化合物的需求不断扩大 ,特别是二乙胺和三乙胺的价格持续上扬 ,供需缺口较大[2 ] 。乙腈加氢制乙胺类化合物是工业上生产乙胺类化合物最经济的方法[4 ] ,采用该生产路线可使国内大量过剩[3] 的丙烯腈装置的副产物乙腈变为附加值高的乙胺类化合物 ,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氨气可以回收 ,污染少 ,是环境…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改性骨架Ni催化剂液相催化乙腈加氢制备乙胺的工艺. 考察了Ti改性骨架Ni催化剂中Ti/Ni摩尔比, 反应体系中NaOH助剂的加入量和加氢反应温度、H2压力、搅拌速率等因素对改性骨架Ni催化乙腈液相加氢制备乙胺反应的影响. 确定了Ni改性骨架Ni催化剂最适宜的Ti/Ni摩尔比和催化乙腈加氢制备乙胺的最佳工艺条件, 并初步探讨了Ti改性骨架Ni催化剂对乙腈催化加氢反应的影响机制. 结果表明, 在Ti/Ni摩尔比为0.012的改性骨架Ni催化剂作用下, 以水作溶剂, NaOH助剂的加入量为0.20g/l, 在反应温度333~343K、H2压力1.0MPa、搅拌速率1000r/min的反应条件下, 乙腈的转化率达到100%, 乙胺的选择性可达75.6%. 此外, 还根据Ti改性骨架Ni催化剂液相催化乙腈加氢反应中重复使用的情况考察了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5.
环戊二烯选择加氢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一种工业催化剂研究了环戊二烯加氢制环戊烯的工艺条件 ,并进行了宏观动力学实验。采用两段工艺 ,在 0 .4MPa下 ,研究了温度、氢比、空速对选择性及转化率的影响 ,对 32组实验数据进行了回归 ,得到了加氢动力学方程 ,能较好地模拟环戊二烯加氢过程。 相似文献
6.
7.
8.
9.
液化气加氢作乙烯原料是解决乙烯原料不足的有效方法之一。为进一步了解该催化反应的特点,控制和优化反应条件,为该技术的中试放大及工业生产装置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对液化气在LH-10A催化剂上加氢制备烷烃的反应规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方程式:x(C=)=[x(C0)-1/(Ke+1)]exp[-k1(1+1/Ke)t]+1/(Ke+1);并分析了反应条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碳烯烃加氢为一级反应,且为快速反应;在实验温度范围内,所建立的反应动力学方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5%,该反应动力学方程式可作为工业装置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低温煤焦油加氢脱金属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小型固定床加氢装置上,用加氢保护催化剂、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和加氢裂化催化剂对煤焦油进行了加氢脱金属动力学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氢分压、液态空速等操作参数对加氢脱金属反应活性的影响,建立了煤焦油加氢脱金属反应的动力学模型,通过Levenberg-Marquardt法拟合出各动力学参数,同时采用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煤焦油加氢脱金属反应为1.2级反应,活化能为53.896kJ/mol,煤焦油加氢脱金属反应与渣油加氢脱金属反应类似;对加氢脱金属影响大小的参数顺序为:液态空速>反应温度>氢分压;动力学模型的相对误差均小于2.7%,该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产品中的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11.
《石油化工》2015,44(6):705
采用振荡式浆态床反应器研究了Ni Mo催化剂作用下的菲催化加氢行为及其动力学,考察了反应温度和氢初压对菲催化加氢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和氢初压均有利于菲催化加氢反应,在反应温度380℃、氢初压9 MPa、反应时间30 min的条件下,菲催化加氢转化率可达80.34%。菲催化加氢反应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机理,菲和H2均为分子状态吸附,催化加氢反应过程中的表面反应为控制步骤,由此推导的反应动力学方程与实验数据十分吻合,并同时用统计检验法验证了机理假设的合理性。由实验数据求得菲在浆态床内催化加氢的活化能为25.99 k J/mol。 相似文献
12.
13.
14.
镍基均相络合催化剂苯加氢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工业上应用较成功的HC-402-2型镍基均相Z iegler型络合催化剂,在排除扩散影响的条件下,研究了苯均相催化加氢制环己烷的反应动力学。在反应温度150~210℃、总压1.0~2.4MPa的范围内,考察了反应温度、氢分压和苯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苯加氢均相催化反应对苯浓度的反应级数为零级,对氢分压的反应级数为一级,反应活化能为36 435.27 J/mol。经检验,该动力学模型的相关系数大于0.9,模型合理,能够描述实际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5.
16.
以环己烷为溶剂、高浓度正丁基锂(n-BuLi)为引发剂,采用阴离子聚合法合成了不同低相对分子质量液体聚丁二烯。考察了聚合温度和引发剂浓度对丁二烯聚合动力学的影响。采用GPC技术测定试样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采用1HNMR技术测定试样的加氢度。实验结果表明,单体浓度对液体聚丁二烯聚合的反应速率呈一级关系,求得不同条件下假一级表观增长速率常数,得到表观增长活化能为112 kJ/mol,指数前因子为3.67×1019L/(mol.min);在聚合温度为313 K条件下,得到窄分布液体聚丁烯的聚合动力学方程;相对分子质量为1 000~3 000的窄分布液体聚丁二烯加氢后,加氢度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7.
在Pd/γ-Al_2O_3催化剂上气相苯加氢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微反装置研究了在加压条件下气相苯在Pd/γ-Al2O3催化剂上加氢反应的本征动力学。根据催化剂颗粒的孔径分布,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催化剂不发生内部部分润湿的实验操作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测得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组分分压和反应速率。假设在催化剂表面上存在两类不同的活性中心,一类吸附氢,另一类吸附苯及反应中间物,氢与苯之间为非竞争吸附;并假定向苯环上加入第一个氢原子的表面反应为速率控制步骤,进而导出动力学方程。实验数据验证了该动力学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色谱级乙腈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学根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0,11(10):49-51
介绍了色谱级乙腈的制备方法,先由粗乙腈预处理制备工业乙腈,然后由工业乙腈通过精制得到色谱级乙腈;还介绍了色谱级乙腈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