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的出汗与针织服装的液记湿舒适性能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薛广洲 《针织工业》2002,(4):122-124
针对人体出汗的生理现象,文中对针织服装对液态汗水的透湿途径进行了分析,以最简单的滴水法对十几种织物的液态湿舒适性能的透湿和散湿速率进行了比较实验,认为针织服装的液态湿舒适性能不仅取决于织物原料的吸湿性,而且取决于汗水从人体传递到外面去的导湿和散湿情况。  相似文献   

2.
吸湿排汗(快干)产品加工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 人们对服装面料的功能性和舒适性要求中,吸湿排汗(快干)性能越来越受到快节奏生活的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即希望织物具有吸水(湿)和快干性,如何将人体散发的气、液态汗水尽快排出服装,是提高穿着舒适性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人体皮肤与织物之间存在的衣下间隙对织物系统传热透湿性能的影响,利用出汗热平板仪测试织物系统的热阻和湿阻,并通过在热板与织物之间放置不同厚度的分隔板来模拟衣下间隙厚度,实现了定量测试皮肤—衣下间隙—织物之间的热湿传递。实验结果证明:织物系统的热阻和湿阻先随衣下间隙厚度的增大而增加,但在衣下间隙达到12 mm时出现下降,随后又进一步增加;虽然织物厚度影响着织物系统的热阻与湿阻,但衣下间隙对织物系统热湿阻的影响更为显著。综合服装的合体美观与舒适保暖性能,建议防寒类服装设计采用胸围放松量6~8 cm之间为宜。本研究有助于理解服装宽松量设计与服装隔热透湿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服装产品的舒适设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织服装热湿舒适性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瑶  钱晓明 《纺织学报》2011,32(12):108-113
在服装热湿舒适性研究领域中,首次提出从纤维原料到纱线再到面料最后到服装的整体研究系统.选取针织面料作为研究对象,从服装舒适性角度出发,研究了针织面料性能与服装热湿舒适性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织物的基本性能、风格、舒适性能及服装舒适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测试,分析出纤维原料、纱线线密度、织物组织结构这3个变量对服装热湿...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含湿率对针织面料热湿传递性能的影响,选取了市面上常用于制作运动服装的5种针织面料作为研究对象。测试不同含湿率下织物的热传导率、透气率以及透湿率,表征不同含湿率对织物的热湿传递性能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含湿率变化对针织运动面料的热传导率和透湿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对针织织物的透气率影响较小,织物的透气率主要受不同织物的组织结构影响较明显;涤棉混纺的针织织物,在织物含湿后,有利于增加织物的隔热保暖性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组分配比的Softwarm纤维纱线在针织大圆机上编织吸湿发热功能针织内衣面料,并测试面料的顶破性能、悬垂性、热湿舒适性、保暖性,分析基于人体热湿舒适性需求的针织内衣面料的原料选择与组织结构拼接设计。结果表明,含涤纶的吸湿发热织物与普通涤棉织物相比强力低、透气透湿性差、顶破强力差,但悬垂性更优,保暖性较好;不含涤纶的吸湿发热织物的透气透湿性、悬垂性和保暖性均优于普通棉涤混纺面料、莫代尔针织内衣;Softwarm自发热纤维可用于开发轻薄保暖织物;同时提出基于热湿舒适性分区设计的针织内衣面料拼接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7.
基于空气层结构设计了不同纱线原料、不同线圈长度的针织面料,测试了织物回潮率、透湿性、芯吸性能、透气性和保暖性能,并对多组保暖针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进行了研究。在分析试验数据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进行了客观评价。结果表明:罗纹空气层组织的针织物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可用于针织保暖内衣的设计。此外,当纤维组成及混纺比为腈纶/黏胶70/30,组织结构为罗纹空气层(空转×3),线圈长度为9.5时,混纺针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8.
对在针织横机上编织的牛奶蛋白纤维织物,进行了服用性能测试,分析后得出:牛奶蛋白纤维织物光滑柔软,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湿性,适用于内衣类及夏季类服装。牛奶蛋白纤维和棉毛等天然纤维混纺后可改善牛奶蛋白纤维织物的导湿性能和抗静电性能。  相似文献   

9.
芦荟改性黏胶纤维织物常应用于服装和家用纺织品领域,为了解芦荟改性黏胶纤维织物的热湿舒适性,以6种芦荟改性黏胶纤维及其混纺纱制成的织物为研究对象,测试其保温率、透气率、透湿量和吸水率4个指标,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6种织物在不同的用途和环境下的热湿舒适性做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若织物用于夏季服装和家纺织物,6种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由优到差依次为:弹力色织布、纬弹色织皱布、平布、纵凸条布、纬剪花色织布、双层色织布;若织物用于冬季服装和家纺织物,6种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由优到差依次为:弹力色织布、纬剪花色织布、纬弹色织皱布、纵凸条布、平布、双层色织布。无论织物是用于夏季服装和家纺织物,还是冬季服装和家纺织物,弹力色织布的热湿舒适性能最好,双层色织布的热湿舒适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10.
纳米银抗菌整理对贴身针织物舒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真丝、棉、羊毛、涤纶、锦纶等常用针织服装贴身面料进行DF纳米银抗菌整理,测试整理前后针织面料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和抗菌耐洗度,以及整理前后织物的透气透湿性、回潮率和抗静电等服用舒适性能的变化.实验表明,通过DF纳米银抗菌整理,面料的抗菌性能显著提高,且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性能,整理对面料原有的透气透湿性、回潮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