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以某大坝渗流量分析评价为例,通过引入库水位变化速率这一渗流影响因子,在对库水位变化速率及其对大坝渗流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综合考虑渗流滞后效应和库水位变化速率影响的大坝渗流统计模型构建原理和方法,并通过与传统统计模型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文中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龙马水电站运行阶段,随着库水位不断上升,陆续出现大坝渗流量不断增加、变形增大、坝顶防浪墙施工缝张开等异常现象。通过分析大坝渗流量变化及其变形规律,当蓄水高度超高97m后的大坝变形和渗漏量均有突变增大趋势,还分析了绕坝渗流、引水洞、排沙洞、溢洪道、降雨量等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大坝面板缺陷促成渗漏量不断增加,变形随之增大,这为大坝检查及处理提供了决策依据。文章着重介绍了与大坝渗漏有关所取得的监测成果,对面板坝变形特点及薄弱部位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测压管水位相对于库水位的滞后时间是测压管水位与库水位相关关系分析及测压管水位资料分析中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明确测压管水位滞后于库水位的时间,是保证大坝安全监测资料分析准确的前提。本文结合汤河水库坝坡测压管管水位观测资料,以桩号0+220断面上A4,A5,A6三根测压管为例,对管水位的滞后时间进行了计算,并对影响滞后时间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今后进行汤河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资料的整编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彰武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前后在相同库水位与不同库水位下的测压管水位、坝后渗流量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水库大坝经过对上游坝坡塌坑处理、防渗土工膜铺设和坝基采用塑性混凝土垂直防渗墙等防渗措施后,测压管水位明显下降,渗流量明显减小,防渗效果显著,提高了大坝的安全系数,保障了大坝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这些年来,梅山水库连拱坝右岸13号拱排水孔总渗流量呈现一定的增长趋势。本文分析了大坝右岸2013~2017年地下水位和渗流量监测资料,结果表明右岸地下水位较高,与库水位变化同步性较好,部分排水孔渗漏量和孔水位测值呈现出一定的增长现象,总体上是受库水位升高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6.
大坝安全监测对于枢纽正常运行至关重要,而监测只有在做好资料整编与分析,掌握坝体的变化规律下,才能不断提高观测精度,及时发现坝体异常情况。针对白龟山水库的拦河坝顺河坝的变形监测资料各种管水位的观测以及渗流量观测成果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总结出坝体和库水位在趋于稳定后的运行中的变形规律,希望能对大坝现阶段的安全监测,以及除险加固工程后的大坝观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根据紫坪铺水利枢纽渗流量监测成果,对紫坪铺水利枢纽坝体、坝基渗流及绕坝渗流监测运用定性分析法,就渗流量的影响因素及特征值进行分析,并对紫坪铺水利枢纽渗流量安全进行评价,进一步提出了蓄水建议。紫坪铺水利枢纽坝体、坝基渗流及绕坝渗流主要受库水位和大气降水影响,“5·12”汶川大地震后,坝体、坝基渗流及绕坝渗流量均有增大,但增幅均较小;汶川大地震后,紫坪铺水库库水位均控制在860m以下,至2009年8月底渗流量监测成果表明,紫坪铺水利枢纽渗流量表见异常,同比国内正常运行的同类型大坝,紫坪铺水利枢纽渗流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某黏土心墙坝在蓄水期间,出现渗流量较大、坝体渗流、绕坝渗流增大等现象。为了寻找原因,通过对某黏土心墙坝的环境量、坝体渗流、绕坝渗流、渗流量等原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渗流量、坝体坝基渗压、绕坝渗流等监测成果。为进一步分析渗流来源,对渗流量进行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各监测成果互为印证,受库水位影响显著;库水位是影响渗流量大小及变化的主要因素,降雨量是次要因素,其中,库水位对渗流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两岸绕坝渗流,其次是通过坝体坝基渗流。库水位对渗流量的影响既是即时的又是持续的。  相似文献   

9.
刘家峡水电站大坝坝基承压水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3年某水电站坝基承压水水压发生十分罕见的大范围、大幅度异常突降,一夜之间承压水水位下降23.8 m,自动化监测系统记录了突变全过程。文中根据自动化观测数据,分析异常期间大坝变形、扬压力、渗流量的变化以及对大坝安全的影响;并根据形变场与渗流场相互作用,提出坝基承压水水压与基岩岩块变形位移相互作用的机理关系,得到了实测数据的支持和验证。坝基承压水异常后,承压水水位与库水位的相关关系甚好,其相关系数大于0.997,标准差小于0.07 m,回归方程满足真值方程的条件,对形变场与渗流场耦合作用和短时间形变回弹  相似文献   

10.
水布垭水电站大坝为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其总渗漏量为大坝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评价指标。根据水布垭大坝面板历次修补情况,从实测数据出发对比分析面板修补前后渗流量变化,采用统计模型分析了库水位、降雨量、温度、面板破损及修补等因素对总渗流量的影响规律,与同类工程对比,说明大坝面板的缺陷修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别对于桥水库大坝坝体与坝基渗流监测资料、纵横剖面渗流场、渗压水位统计模型、坝基位势过程线以及坝后渗流量等项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左残丘坝段基础存在砾碎石层,灌浆防渗效果不明显,坝体浸润线较高,坝基渗压水位与库水位相关性强;水中倒土坝段坝基渗压水位与库水位相关性高,高喷墙防渗效果未达到预期目的;右岸轻碾压坝段,坝基渗压水位与库水位相关性强、位势高;放水洞与坝体接触部位可能存在接触渗漏隐患;其他坝段的渗流状态正常。文中取得分析结论,为于桥水库大坝的渗流安全评价提供了重要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2.
坝体沉降及渗流监测是粘土心墙坝安全监测的重点.针对大西沟水库大坝7a高水位运行期监测资料建立渗流统计模型,分析了渗压水位与上游库水位的相关关系及渗流变化状态,并结合心墙沉降监测资料分析了大西沟水库粘土心墙的沉降变形规律及渗流变化情况,监测分析表明大西沟水库大坝的工作状态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13.
在对库水位、坝体渗流、坝基渗流和绕坝渗流、扬压力的实时数据监测,监测数据的存储、图表处理以及库水位与枢纽区各部位渗液位等大坝安全监测的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无线传感网(物联网)的水库大坝安全检测模式,构建出了基于无线传感网络在水库大坝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三屯河大坝除险加固后的外部变形监测成果的初步分析,认为大坝纵向水平位移主要受库水位的影响;大坝横向水平位移主要受气温的影响;大坝垂直位移与库水位和气温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并通过地震前后对大坝的变形监测分析,证实大坝加固后强度明显提高,变形量小,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比较法、作图法及数学模型法等渗流监测资料整编分析方法,对富水水库大坝坝体、坝基、绕坝渗流观测资料,发电管周围渗流观测资料,减压井水位观测资料以及坝后渗流量等项目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坝体各测点渗流水位较为稳定,与库水位相关性较差;各断面心墙防渗效果显著;坝基各断面测点水位与库水位相关性整体比坝体测点明显;坝基混凝土防渗墙防渗效果比两岸帷幕灌浆效果明显;左坝肩存在明显绕渗;发电管周围渗流水位受库水位影响相对较小;减压井水位均较低,与库水位有一定相关性;渗流量小,受降雨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某水库建成运行多年后存在渗漏问题,为解决此问题,大坝进行了帷幕灌浆处理,帷幕灌浆后至今,根据多年监测资料,分析不同库水位情况下测压管水位及渗流量的变化,并计算分析帷幕灌浆对水库大坝的渗流影响,经检验大坝帷幕灌浆防渗效果良好,较好改善水库大坝的防渗体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黄岑水库大坝渗漏观测资料的整理分析,得出该水库大坝各年份的渗流量-库水位相关曲线可用多项式及指数曲线拟合,说明库水位上升时,水库大坝的渗漏加剧;另外,对于同一库水位情况下,同一年内汛前渗流量大汛后渗流量小,不同年份渗流量又各不相同这一特点,指出其与坝体内存在裂缝及水库来水含沙量大有关;最后得出黄岑水库大坝存在渗流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克孜尔水库副坝与F2断层连接部压孔隙水压力计测值、管水位、位势、1+137集水井渗流量分析,在未做截渗墙之前坝基基岩渗流基本上是沿着F2断层走向发展。随着库水位上升,测压管水位也随之上升,两者之间相关关系较密切。从除险加固后的监测资料来看,孔隙水位势有所降低,F2断层破碎带内测压管水位有所下降,1+137集水井渗流量有所减小,说明截渗墙起到了一定的防渗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瀑布沟水电站蓄水期监测资料为基础,对大坝心墙内孔隙水压力、土压力及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瀑布沟水电站的整个蓄泄水过程中,孔隙水压力随水位的升高而增大,反之亦然;大坝横断面方向,从上游往下游,渗压与库水位的相关性依次减小,库水的入渗是心墙渗压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土压力变化与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土压力值调整是蓄水引起的渗流、固结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受上游水位的影响;在水库蓄水过程中,有效应力下降, 孔隙水压力占土压力的百分比达到100%,可能发生局部水力劈裂。总结蓄水期砾石土心墙渗压和土压力变化规律,可供其它同类工程参数。  相似文献   

20.
赵磊 《云南水力发电》2012,28(4):143-146
马鹿塘水电站二期工程大坝蓄水后渗流量变化与库水位涨落相关性明显,且水位逐步上涨过程中在大坝坝脚浆砌石排水渠上游出现渗水点,针对此现象采取了一系列检查处理措施,并就检查处理情况结合相关监测成果对大坝坝脚渗水的成因进行初步分析,为大坝后续的蓄水运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