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思墨  周浩宇  王业峰  李谦  刘前 《烧结球团》2022,47(2):46-51,60
为了提高喷吹燃气混合的均匀性,确定合理的喷吹管结构参数,本文运用Fluent数值仿真软件,对燃气喷吹系统进行建模和流场仿真,分析不同喷吹速度(30、40、50m/s)、喷孔角度(0°、30°、60°)和管间距(500、600、700 mm)对料面燃气峰值体积分数和喷吹范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孔喷吹时,随着速度的增大...  相似文献   

2.
热风烧结耦合燃气喷吹技术是在热风罩内同时进行热风循环烧结和燃气喷吹的一种新型强化烧结技术,该技术能提高烧结矿产质量、降低烧结固体燃料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当流场均匀性较低时,喷出的燃气易富集、着火和逃逸,严重影响运行安全。为此,本文利用Fluent软件对某烧结厂500 m2烧结机热风罩内流场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热风进入罩内后偏向于一侧料面,并在进气口下方产生回流死区使得外界空气进入罩内阻碍喷出的燃气进入料面,导致喷吹管附近燃气富集;通过优化罩内结构,使得进入料面的最大风速由6.42 m/s降低至2.72 m/s,料面风速方差由2.70降低至0.25,喷嘴出口区域和料面的最大燃气质量分数分别由1.82%和0.98%降低至1.30%和0.53%,相比原结构分别降低了57.63%、90.74%、28.57%和45.92%;优化后侧部漏风平均风速由1.17 m/s降低至0.22 m/s,相比原结构降低了81.2%,保证了燃气喷吹耦合热风循环烧结系统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针对在钢铁行业绿色生产实现“碳达峰、碳中合”背景下烧结工序降耗减碳的问题,在中天钢铁550 m2烧结机上开展了930 mm超厚料层烧结料面顶吹天然气工业化试验,并综合分析了天然气喷吹量对烧结负压、转鼓强度、w(FeO)、低温还原粉化率、内返率以及矿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天然气喷吹量从0 m3/h逐步升高到600 m3/h时,固体燃料消耗逐步降低,最低较基准降低了3.77 kg/t,固体燃料降幅达到7.0%,贡献烧结工序CO2减排9.19 kg/t;在中天当前烧结原料和工艺条件下最佳的天然气喷吹量为300 m3/h水平。下一步需要进一步完善天然气喷吹装置和提升气固燃料耦合燃烧度,以取得更大的烧结减碳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烧结点火后适当时机与位置在料面喷洒蒸汽(或水汽混合物),对烧结过程起到强化作用。机理分析认为,喷入蒸汽在燃烧带,C与H_2O反应生成了H_2、CO或CO_2。CO少部分还原铁矿石,大部分与上部空气下传的O_2发生燃烧反应,生成CO_2更彻底,提高了废气中CO_2/(CO+CO_2)的比值,即提高了燃料利用率。蒸汽在燃烧带进行各种物理化学反应后,实际上发生了元素转移,蒸汽中的O元素转移到CO_2中,CO_2中的O不是全部来源于上部空气的O_2,部分来自H_2O,上部空气中的O_2更多地用于燃烧反应,燃烧速度加快。H_2O与C反应生成的H_2与CO都是强还原剂,它们对铁矿石进行还原反应,生成FeO甚至金属铁。烧结矿的FeO含量将增加,可节约混合料配炭。化学反应生成的气态H_2O与喷入的H_2O蒸汽都具有加快传热传质作用而强化烧结。工业试验表明,在烧结机点火后适当时机开始喷吹蒸汽,平均蒸汽用量3.84 kg/t,烧结增产率达到1.64%,固体燃料降低了1.67 kgce/t,节能率达到4.21%,返矿率降低了0.26%,转鼓指数上升了0.12%;增加蒸汽喷吹量后,废气中O_2含量减少,CO_2含量增加,CO含量减少,燃烧比[CO/(CO+CO_2)]降低,燃料利用率[CO_2/(CO+CO_2)]提高。  相似文献   

5.
烧结生产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和粉尘等大气污染物,是钢铁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某钢厂435 m2烧结机采用逆流式活性焦一体化脱除工艺进行污染物减排,减排设备长期运行出现老化,造成SO2浓度超过减排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值,减排后烟气中SO2浓度超标,且对活性焦脱硝能力产生了不利影响。为减轻活性焦减排压力,在烧结大烟道处设置脱硫剂喷吹减排系统,形成了“过程减排”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烟气污染物减排技术。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喷吹脱硫剂后活性焦入口烟气SO2浓度由853.78 mg/m3降低至668.76 mg/m3,达到了活性焦脱硫脱硝工艺正常运行的工艺条件,有效解决了SO2浓度超负荷的问题。活性焦入口处粉尘浓度由25.48 mg/m3上升至31.39 mg/m3,烟气中粉尘增加量的不明显,减排工艺的脱硫脱硝效果未受到负面...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烟气中NOx和SO2的排放质量浓度,提高固体燃料的燃烧效率,本文基于某钢铁厂的烧结原料开展50 kg级烧结杯试验,研究向烧结料面喷吹蒸汽条件下喷吹总量、喷吹流量及开始喷吹时间等因素对烧结过程NOx和S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点火8 min后向料面连续喷吹蒸汽15 min,当喷吹流量为0.02 m3/min时,烧结烟气中NOx和SO2排放质量浓度分别降低11.75%、13.25%,并且烧结矿的产、质量指标亦有优化。蒸汽的加入有利于固体燃料分子键的断裂,加速固体燃料挥发分中HCN和NH3的析出进程,同时增强了烧结料层的局部还原性气氛,进而促进烧结过程NO的异相还原反应,降低了NOx的排放质量浓度;向料面喷吹蒸汽会使过湿层增厚,使SO2在过湿层中逐渐被吸收,当过湿层消失时,SO2瞬间释放不充分,从而降低其排放质量浓度,并且延迟其排放峰值。本文研究...  相似文献   

7.
师范生对师范类课程的认知方面存在学生定位不清晰,无法理解部分课程设定意义,学习定位不清晰,自我评价过低或过高,对课程实践性认可较低等问题。应该形成专业建设的系统观和特色观,促使师范专业回归培养人的本源,呼唤基于专业回归培养人的本源和提升专业化管理,强调学术性与师范性的融合,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做好师范生教育。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利用Fluent软件对南钢110 t转炉顶吹氧枪喷头参数对超音速射流流场分布特性影响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将研究结果应用到南钢110 t转炉常规冶炼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3.5°四孔氧枪在1.7 m处(理论枪位)保持较高的射流速度,且射流有效冲击半径最大。即13.5°四孔氧枪可有效提高氧气与熔池的接触面积,提高氧气利用效率。基于412炉次冶炼数据结果发现,相比于原氧枪,在采用设计流量为24 000 m3/h,喷孔夹角13.5°的优化后氧枪时,在相同冶炼条件下,110 t钢水的平均冶炼时间及终点碳氧积分别减小1.5 min及0.000 3,熔池脱磷率提高4.1%,终渣TFe含量下降1.7%。  相似文献   

9.
莱钢特钢厂50t电炉采用超音速聚合炉壁碳—氧枪,具有助熔、脱碳、二次燃烧、喷粉等功能,喷吹系统采用自动控制方式。应用结果表明,电炉冶炼周期缩短13 5min,吨钢冶炼电耗降低38kW h,吨钢电极消耗降低0 85kg,实现了电炉全过程自动供氧。  相似文献   

10.
11.
 为了探索铝钛渣对镁质复合材料烧结性能的影响,提高镁质复合材料的使用性能,试验用电熔镁砂、高纯镁砂、氧化铝微粉和氧化铬微粉为主要原料制备镁质复合材料。用热膨胀仪对比烧前和烧后镁质复合材料的线膨胀率和线膨胀系数,结果表明,烧前镁质复合材料的线膨胀率和线膨胀系数为1100~1300℃,会出现较明显的增大趋势,烧后镁质复合材料的线膨胀率未出现显著增大的趋势,而线膨胀系数随着铝钛渣加入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铝钛渣对镁质复合材料有促烧结作用,经1100和1500℃烧后的镁质复合材料体积密度和常温抗折强度随铝钛渣加入量增大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2.
 钢包红包出钢率的提高对优化钢包热状态、降低转炉出钢温度以及保证铸机恒拉速浇注都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炼钢厂钢包周转过程,然后建立了钢包周转过程的仿真模型,运行仿真模型并分析了空包时间、热修时间和修包包龄等因素对红包出钢率的影响,特别研究了钢包周转率与红包出钢率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红包出钢率随空包时间增加而降低;日产45炉典型钢种时,随着热修时间增加,红包出钢率由94%减少到45%;修包包龄越高,红包出钢率增加越明显;同时,随着红包出钢率提高,钢包周转率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提高。仿真结果对炼钢厂提高红包出钢率和优化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系统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太钢能源动力总厂随着太钢新建项目配套建设投产了一系列的余能余热回收发电装置。介绍了发电装置配套的励磁装置的技术特点与改进完善历程。  相似文献   

16.
李铜林 《冶金动力》2013,(11):28-30
结合安钢焦化75t/h、140t/h、190t/h干熄焦技术的应用及余热回收利用情况,对利用干熄焦、煤调湿等技术回收焦化余热进行探讨,提出了对焦化焦炭、荒煤气和炼焦烟道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7.
18.
 针对RBF神经网络学习算法不能很好地确定其隐含层节点数、隐含层节点中心及其半径的问题,利用AP聚类算法无需事先确定聚类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AP聚类的RBF神经网络算法。将该算法应用于120t转炉Q235B钢种冶炼过程的终点碳含量和温度预报,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比较,表明该算法具有预测精度高等优点,可为类似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