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侧钻井技术在老油田挖潜中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应用动态监测资料,结合油藏精细地质研究技术,研究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落实长停井、事故井潜力,优选有利井点实施套管内开窗侧钻,可有效恢复停产井、事故井,同时使注采井网进一步完善,充分挖掘剩余油潜力,提高油田开发水平.侧钻井技术是恢复停产井、事故井,进行老油田挖潜,提高油田开发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水平井挖掘曲流河点坝砂体顶部剩余油方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曲流河点坝砂体中、上部侧积夹层发育,使点坝形成半连通体,油层顶部剩余油较富集.此类剩余油即使应用较密的三次采油井网挖潜难度也较大.大庆杏北油田通过曲流河点坝砂体识别、三维地质建模和层内数值模拟研究,搞清了水平井目的层砂体发育特征和剩余油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依据水平井数值模拟结果,通过优化布井方案、井轨迹设计以及钻井跟踪调整,成功地钻了5口点坝砂体顶部水平井,投产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19 t,综合含水49.1%,其产能是周围直井的6~7倍.其中杏6-1-平35井进行了点坝砂体顶部、中部、底部取心,取心总长339.42 m,顶部连续取心176.39 m,为杏树岗油田及储层性质相类似的其他油田挖掘点坝砂体剩余油探索了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3.
文昌A油田隔夹层分布及其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昌A油田ZJ2-1U油组经过多年开采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期,控水稳油是当前面临的生产难题。针对该油田井网不规则、井点资料少但三维地震数据品质高的特点,充分利用密闭取心井资料以及伽马、声波、中子等测井资料,首先从密闭取心井识别隔夹层,然后从取心井标定非取心井,应用神经网络算法对非取心井隔夹层进行识别;继而采用沉积相控及伽马反演数据体约束下井震结合方式,运用序贯指示方法预测隔夹层在井间及三维空间的分布;最后,动静态结合,从隔夹层角度揭示对开发效果的影响,为剩余油挖潜及提高油田采收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剩余油分布特征是调整方案研究的基础,海上油田特点是测试资料少、井距大、多层合采、层间干扰严重,使得剩余油分布研究更加复杂。以海上某稠油油田为例,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时移地震、油藏工程、油藏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对剩余油在平面上、纵向上分布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海上大井距多层合采稠油油田剩余油在平面上、纵向上分布的规律,并且通过密闭取心井的岩心实验分析进一步验证对剩余油分布的认识。该方法可在同类型油田的剩余油分布研究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调整井中密闭取心数据是研究剩余油分布最准确、直接的资料,新鲜岩心剩余油饱和度分析对于油田水驱开发效果评价、尤其是剩余油潜力和分布研究非常重要。密闭取心过程中由于不能保持油藏条件,使得实验室内岩心油、水饱和度分析结果与地层条件下的真实值有较大误差,必须进行校正。结合SZ油田实际情况,建立密闭取心剩余油饱和度校正方法,通过分析密闭取心饱和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水淹级别的饱和度分布区间进行分类统计,给出一套在地层条件校正前提下的基于统计回归的饱和度解析校正方法,经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剩余油在平面上和空间上分布高度零散,水淹程度评价难度加大,准确求取剩余油饱和度是水淹程度评价的关键。应用数理统计、回归方程原理和岩石热解计算饱和度方法,通过对杏树岗油田2口密闭取心井的岩心与井壁取心分析资料进行对比,介绍了应用密闭取心分析资料对井壁取心分析资料进行2步校正并求取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求得了杏树岗油田有效层和表外层的剩余油饱和度计算公式。新建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吻合较好,有效层剩余油饱和度计算公式图版解释符合率达80%以上,表外层剩余油饱和度计算公式图版解释符合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7.
取心研究双河油田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双河油田北块Ⅰ5Ⅱ1-3层系、Ⅱ4-5层系聚合物驱后钻取的K311取心井资料,分析了聚合物驱后油层水洗状况、油层动用情况及剩余油分布特征。分析认为,聚合物驱后油层水洗严重,平均驱油效率高,剩余油分布十分零散,进一步挖掘聚合物驱后剩余油的方向主要应以提高驱油效率为主。  相似文献   

8.
在排2检1井的取心过中,运用密闭冷冻保形取心技术,优选取心工具、取心钻头、细化取心技术措施和优化取心钻进参数,取得了收获率95.19%和密闭率92.86%的应用效果。该技术在本井的成功应用,有效解决了排2井区疏松储层的取心技术难题,获取了该区目的层水淹区域井间剩余油分布及物性特征数据,为后期剩余油挖潜和开采方案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前,油藏层间剩余油潜力宏观评价主要依赖于剩余油监测测井以及取心井的综合分析,但油藏取心井及新测井比例很低,难以满足综合评价需要。因此建立了一种利用丰富的日产生产数据测算小层含水概率并评价层间相对水淹状况的方法。该方法仅应用日常生产数据、简捷易行、可操作性强,能够量化评价中高含水期油藏层间相对水淹状况,为油藏综合调整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在尚店油田滨79块和胜坨油田坨142块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方法评价结果可靠,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朝阳沟油田属大庆外围低渗透油藏,经过几十年注水开发,含水逐渐升高,油水关系复杂,储集层剩余油挖潜难度日趋增大。在应用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荧光显微图像解释评价水淹程度的基础上,通过归纳近两年来朝阳沟油田所钻的两口密闭取心井资料以及其他投产井资料,总结低渗透油层剩余油的录井资料特征,可以较准确地认定低渗透储集层剩余油富集部位,较好地判断储集层剩余油分布情况及潜力,进而建立朝阳沟油田剩余油射孔选层依据为:1剩余油饱和度应该大于37%的油层;2热解气相色谱主峰碳响应值大于1.2mV,且解释为中水淹以下的油层;3厚度一般大于1.5m的油层。实践证明,该方法在朝阳沟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高含水期油田的开发测井、密闭取心井和观察井的动态测井资料及岩心分析数据为标准,结合地质、录井、采油动态、对比静态资料,利用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高含水期剩余油评价标准,通过对辽河渍田锦16块油漏测井资料的精细评价,计算出相应的储层参数,达到剩余油评价的。  相似文献   

12.
高青油田储层测井二次解释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油田开发中后期,储层测井二次解释对指导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意义,但关键是准确求解储层参数.利用高青油田取心井分析化验和试油试采资料,结合开发资料,建立了适合该油田更为科学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提高了求解储层参数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密闭取心技术在双河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双K234井等三口井的取心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选择合适的密闭取心工具、取心钻头,采用油基密闭液,优化钻井参数,取得了收获率97.10%和密闭率91.30%的良好应用效果。该项技术在双河油田的成功应用,对于准确获取该油田特高含水区块的油藏地质数据,开展不同油层水淹程度与剩余油分布情况的研究,优化开采方案,提高该油田的采收率及原油产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渤海Q油田为海上大型河流相砂岩油藏,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剩余油高度分散,低效井增多,稳产及低成本开发难度加大,探寻高效的挖潜方式对油田稳产及后续开发意义重大.在分析渤海Q油田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制约瓶颈的基础上,对油田现有低效井进行了分类梳理,并根据钻井、测井、密闭取心、生产动态监测等资料剖析了油田特高含水期平面及纵向的水淹...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红岗北H区块萨尔图油田稳产,应用不同开发阶段密闭取心井的各种动静态资料、试油资料、测井资料等,在曲线模式识别法定性解释水淹层和储层参数精细解释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动态电阻率下降法的半定量解释和驱油效率法的定量求取剩余油饱和度与含水率,形成1套符合油田实际的综合判别水淹级别的解释方法,能指导新井解释及剩余油评价,实现油田的长期稳产。  相似文献   

16.
以取心井资料为依据,采用储层构型分析法,识别了文25东块厚油层内不同级次的构型界面,将厚油层砂体细分为三~五级构型单元,分别对应于河道增生、单一河道以及河道复合体,并建立了河道构型单元的6种接触样式。结合油田生产资料,分析了构型单元中不同接触样式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为油田剩余油挖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渗透率韵律性油层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挖潜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某海上油田多韵律、多油藏类型的特点,系统研究该油藏的渗透率韵律特征,依据测井资料、取心井及动态监测资料,将其分为7种韵律模式。对于边水油藏,不同韵律模式下剩余油分布规律各异,但共同之处在于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渗透率较低部位。针对底水油藏不同韵律模式下剩余油分布特征,其挖潜策略主要是加密井网,控制液量;针对边水油藏不同韵律模式下剩余油分布特征,其挖潜策略主要是堵高补低,侧钻挖潜。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馆陶组原油产量,解决东营组产量递减引起的油田产能下降的问题,中海油在埕北油田布置了一口重点调整井———CB-A29m大斜度井。由于地层疏松,该井井斜角较大等造成取心难度大。针对取心难点,对取心筒、取心钻头、取心衬筒等取心工具进行了改进,并优化了疏松地层取心工艺技术措施,最终获得成功取心。CB-A29m大斜度井取心实践与认识为开发后期海上油田设计大位移评价井取心提供了新方法,对大位移井、大斜度井疏松地层取心作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岩心数据和取心井测井资料的基础上,利用流动带指标将孤东油田馆陶组3~6砂组划分为三类流动单元。通过研究流动单元与剩余油饱和度、渗透率的对应关系,建立了利用流动单元流动带指标预测剩余油饱和度和渗透率的解释模型。该模型预测的剩余油饱和度和渗透率精度高,取得了良好的地质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文中针对目前克拉玛依油田七中、东区克上组砾岩油藏处在高采出程度、高含水率的"双高"阶段下剩余油分布严重不均匀,加密调整存在风险等问题,提出如何有效利用工区内大量过层井资料以降低调整风险,并首次探索提出通过老取心井与邻近过层井电阻率曲线形态来提取相似层段声波时差数据,建立老取心井与过层井的声波时差关系,对过层井进行测井解释,解决了老取心井与过层井的匹配问题;然后根据相渗曲线确定残余油饱和度,结合过层井解释结果,采用变换容积法计算过层井单井控制下的剩余可采储量;最后依据经济极限产油进行潜力分级,找出经济有效潜力区,摸索出一套适合砾岩油藏"双高"阶段下利用过层井资料进行挖潜增效的方法。现场新钻井投产效果表明:应用上述方法,充分利用好过层井资料能更加有效地挖掘剩余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