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位敏  周和清  章赢 《人民长江》2016,47(4):43-46
大竹河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石渣坝在蓄水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渗漏问题,影响大坝安全,必须进行除险加固。经对大坝监测(检测)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大坝沥青混凝土心墙存在渗漏问题。通过多方案研究比选,从技术可靠性、施工工期、工期投资等多方面考虑,采取在坝体中增设混凝土防渗墙加墙下帷幕方案进行渗漏处理。结合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结构特点,考虑防渗墙施工成槽安全、防渗耐久性及墙体结构受力状态等因素,确定了防渗墙的布置及其技术参数。渗漏处理实施后效果良好,为今后类似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病害治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水库大坝防渗加固效果检测中,物探方法能够实现快速、无损探测,但采用单一物探方法存在多解性,对大坝防渗加固效果和质量难以准确判断。为分析某水库大坝混凝土防渗墙和帷幕灌浆的防渗效果,开展了探地雷达和高密度电法等多种物探方法现场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坝体防渗墙基本连续,无明显间断、孔洞等异常缺陷,存在1处墙体不密实和2处墙底异常渗漏现象;坝体下游侧分布有间断性低阻区域,部分坝体含水量高;输水管道与坝体之间存在接触渗漏,桩号0+200至0+300段下游侧坝体填筑质量较差,存在松散体,含水量偏高;大坝右岸坝脚与山体结合部位岩溶发育,含水量高。采用基于不同物理场特征观测和分析的综合物探检测技术,可较好地应用于大坝混凝土防渗墙和坝基帷幕灌浆防渗加固效果检测。  相似文献   

3.
跋山水库在正常蓄水位下坝体渗流量约为590万m~3/年,高水位运行时坝坡出逸渗流安全不满足规范要求。为保证坝体防渗安全,需对大坝防渗体进行加固处理。通过深入分析跋山水库坝体渗流现状,从大坝防渗体垂直截渗技术、防渗体加固及防渗轴线选择等方面比选防渗加固方案,并利用地下水渗流分析软件GeoStudio,选取不同工况对坝体加固前后渗流进行计算。表明采取防渗方案后大坝浸润线明显降低,渗漏量减小,防渗效果显著,心墙、防渗墙及坝后坡出逸比降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4.
横锦水库大坝防渗加固设计方案为在原黏土心墙内设置深入坝基0.5m及厚0.8m的防渗墙并结合两坝肩帷幕灌浆。通过对埋设于防渗墙中的应变计、固定式测斜仪、坝体及绕坝渗压计等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表明大坝经加固后其整个防渗体系的运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高坡岭水库大坝是海南省较早被水利部评定为"三类坝"的重点中型水库,是一座建于强透水性砂砾石层上以砂土填筑的上坝,在除险加固前坝体渗漏和坝基渗漏严重.本文主要介绍了高坡岭水库大坝除险加固采取混凝土防渗墙和水泥土防渗墙设计和施工情况,对截渗前后坝基渗流监测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了大坝截渗效果,为类似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辽湾水库除险加固后大坝渗流状况,通过绘制过程线、浸润线图形及位势分析对大坝渗流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坝体心墙防渗效果显著,坝体渗流场稳定;两岸岩体总体防渗性较好,测压管水位相对稳定,仅左岸山体局部存在构造渗漏;加固后坝体渗流量明显减少,且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7.
土石坝的渗流稳定对于土石坝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实测渗流渗压监测成果,运用多种分析方法,研究了硗碛砾石土心墙土石坝的渗流渗压分布特征及发展变化规律。心墙消减水头作用显著,防渗效果良好;河谷防渗墙与两岸防渗帷幕后最高渗压水位与库水位相差90 m以上,水位折减效果明显,坝基防渗体系防渗效果较好;两岸绕坝渗流水位变幅很小,多数测孔长期处于干孔状态,绕坝渗流现象不明显;大坝最大渗流量为19.1 L/s,多年平均渗流量9.44 L/s,远低于设计值,且呈逐年减少趋势。分析成果表明:由心墙、防渗墙、帷幕组成的坝体坝基防渗体系防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大坝水库坝后坡长期渗漏严重,为此采用CCTV管道内窥仪、探地雷达、高密度电法仪和表面波地震仪等先进仪器设备对坝体渗漏原因进行检查探测,根据探测成果提出采用旋喷桩墙的防渗治理方案,通过科学施工后,坝体防渗墙平均渗透系数小于1.0×10~(-5)cm/s,坝体渗漏得到有效控制,大坝渗漏探测治理模式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牛头山水库大坝防渗加固设计方案为在原沥青混凝土面板上浇筑新的混凝土面板,并结合上游坝脚防渗墙及两坝肩帷幕灌浆防渗。通过对埋设于防渗墙及面板中的应变计、坝体渗压计、面板测缝计等监测资料的分析,表明大坝经过加固后防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彰武水库除险加固后,对水库大坝坝体混凝土防渗墙、上游坝坡土工布防渗施工项目完工后的实时观测,通过对大坝渗流核算、运行期间观测资料分析,说明除险加固坝体防渗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枣阳市吉河水库大坝坝线长,坝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由于建坝时坝基清基不彻底,坝体填筑质量不高,30余年的运行中渗漏严重,水量损失大,大坝渗透坡降0.25,渗流量2.54 m~3/d。根据坝体、坝基渗漏原因,提出了水平防渗和垂直防渗的比选方案。采用水平防渗后渗透坡降为0.17,渗流量为1.23 m~3/d;采用垂直防渗后渗透坡降和渗流量为0.01、0.09 m~3/d,说明垂直防渗的效果更好。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推荐采用槽孔混凝土防渗墙方案对坝体及坝基进行防渗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12.
马家沟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石渣坝2003年蓄水以来,大坝渗漏严重,先后经历两次防渗处理,其渗漏量依然偏大,检测和资料分析表明坝体心墙、垫座混凝土齿槽和浅层基岩为渗漏通道。设计采用深入基岩的混凝土防渗墙整体防渗,减少了大坝渗漏,提高了工程运用安全性,防渗处理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硗碛水电站大坝采用砾石土心墙通过基础廊道和下部防渗墙连接的防渗结构。本文应用渗流监测资料,绘制过程线、浸润线、分布图,计算位势等,结合渗流量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评价其防渗效果。结果表明:心墙对水头的消减作用显著,防渗墙与其上部廊道及下部帷幕连接处存在轻微渗水,坝基两岸帷幕后测压管水位基本稳定且逐年下降,坝体坝基总渗流量不大且逐年减小,蓄水初期发现的防渗缺陷经处理后至今未见异常。作为大坝防渗关键环节的心墙、防渗墙及其连接处保持了完整性,整体防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土石坝渗漏破坏是病险水库中最常见的病种之一,设计及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大坝渗流量及渗透坡降。针对烟庄水库渗漏问题,坝体采用粉质黏土充填灌浆、坝基采用帷幕灌浆技术进行防渗加固处理。采用两种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土石坝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两种软件计算的大坝渗流量、防渗墙底部坡降、出逸坡降,分析灌浆加固后土石坝的渗流及稳定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粉质黏土充填灌浆、帷幕灌浆技术结合使用能有效降低大坝渗流量、抑制防渗墙底部渗透坡降、出逸坡降;加固后的土石坝渗流特性、坝体上下游边坡稳定性在各种工况下皆符合渗透稳定要求。其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土石坝除险加固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参考,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双塔水库主坝为黏土心墙砂砾石坝,坝基防渗型式为黏土截水槽及混凝土防渗墙。除险加固主要对主坝坝体内增设混凝土防渗墙和坝基帷幕灌浆;对副坝坝轴线处增设混凝土防渗墙和坝基帷幕灌浆。文章介绍了在双塔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中坝体防渗墙部分的施工及质量控制全过程,为双塔水库今后的运行及管理提供了翔实建设资料,明确了管理重点和方向,为今后同类工程项目的施工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6.
刚性与塑性防渗墙组合在高土石坝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雪霞  董振锋 《人民长江》2013,44(16):29-31
河南省窄口水库坝体心墙裂缝、坝基断层破碎带发育,渗漏严重,水库不能正常运行。通过研究分析,决定采用坝体混凝土防渗墙、两坝肩帷幕灌浆、坝顶648.0 m高程以上拆除重建的处理方案,对大坝进行全面除险加固。防渗墙采用刚塑性混凝土组合方案,上部采用塑性混凝土,下部采用普通混凝土。从施工后的坝体安全监测数据及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看,刚塑性组合混凝土防渗墙很好地适应了坝体变形,满足设计防渗要求。  相似文献   

17.
某水库大坝防渗系统为在原黏土心墙内设置深入坝基0.5m及厚0.8m的防渗墙并结合两坝肩帷幕灌浆。通过对埋设于坝体、坝基渗压计及坝脚量水堰等观测设备的2014年度监测资料分析,表明2014年度大坝渗流处于正常状态,大坝防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针对老石坎水库存在坝体填筑质量差、心墙防渗性能差、两岸存在绕坝渗漏、正常溢洪道泄洪闸左岸边墩与大坝接合部位存在绕渗、闸门和启闭机均存在较严重的安全隐患等问题,采用心墙套井回填粘土、倒挂井混凝土防渗墙、帷幕灌浆及非常溢洪道改建加固等一系列措施,消除了隐患,提高了大坝的安全度及水库运行调度的灵活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对老旧水库坝体渗漏进行相应的除险加固,已成为地方性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必要保证.文章以辽宁北票周家营水库为例,通过对大坝心墙、坝基、坝肩等部位进行勘察,确定渗漏方式为绕坝渗漏,采用帷幕灌浆堵漏措施,并对此除险加固帷幕灌浆施工进行了分析,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疏勒河流域双塔水库主坝段防渗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主坝防渗体的方案选择、混凝土防渗墙、帷幕灌浆进行细部设计分析,利用理正软件对主坝坝体渗流和后坝坡抗滑稳定进行计算,确保满足规范要求,并随着工程防渗墙和帷幕灌浆施工的完成,坝体后渗漏量明显减少,论证了设计的合理性,为其他类似水库除险加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