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雅砻江卡拉水电站工程区滑坡体变形监测网的监测精度和在高山峡谷条件下的GNSS数据质量进行检验和评定,可为以后类似条件下的GNSS变形监测设计提供工程实践依据,对类似变形监测系统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此外,对基准网稳定性情况、GNSS数据质量情况进行了检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能实时监测大岗山水电站库区新华滑坡的稳定情况,开展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自动化监测系统的设计工作。首先结合该滑坡体地质条件及稳定性情况,论证了实施监测的必要性。将常规监测方法和GNSS自动化监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介绍了自动化系统的组成构架以及各子系统的功能与联系。提出了基准点检验的方法,仪器安装、埋设的技术要求和变形测点的观测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3.
在变形监测领域,人工监测所受制约较多,数据采集及时性和连续性较差,GNSS的出现,提高了监测效率、降低了成本.目前,国内GNSS变形监测系统主要以GPS为基础,随着BDS的建成,给予国产变形监测系统的发展空间.通过对某大坝基于BDS外部变形监测系统在数据接收、数据解算、数据成果等方面的分析,并与原有GPS外部变形监测系...  相似文献   

4.
《人民黄河》2017,(8):124-128
利用茜坑水库主坝GNSS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实测数据,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坝体表面变形分析,建立包含水位和时间的数学模型,对观测墩位移变化进行预测分析,并结合实测值对预测值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茜坑水库主坝上下游方向的变形主要由水库水位变化引起,竖直方向的变形主要由时效因素引起。通过建立水库上下游方向变形随水位变化的模型,结合实测数据修正,实现了有效的变形预测,预测结果可应用于变形监测系统的自动预警。GNSS自动化监测系统获取的长期、连续的变形数据,为分析土石坝表面变形的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周克明 《人民长江》2016,47(15):59-62
为了解某水库蓄水后对库区古滑坡体的影响,对该滑坡体建立了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监测项目包括表面及内部变形、地下水位、降雨量及库水位,系统采用太阳能供电、GSM通讯。通过对滑坡体安全监测资料分析,认为该滑坡体目前基本稳定;当水库水位在149 m以上骤降时,地下水位滞后于库水位下降,不利于滑坡体稳定,应提高观测频次及资料分析。  相似文献   

6.
安全监测是保障水库大坝安全的重要措施,表面变形监测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水准仪、全站仪人工变形观测手段监测效率低,无法实时连续、全天候观测。以北斗、GPS为代表的GNSS变形监测技术,具有实时连续、全天候、自动化监测的优点。介绍了茜坑水库主坝表面GNSS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的集成方案,分析了运行期间监测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验证了系统具备毫米级精度变形监测能力。系统的成功建设表明,GNSS技术能很好满足土石坝监测的应用需求,对加强水库抵抗恶劣天气能力、提升水库信息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在变形监测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金厂坝滑坡体的地质构造、变形特征等,根据滑坡体的变形特点和诱因对其实施了监测,监测项目包括表面、深部变形,地下水及环境量监测,同时为了提高监测系统的经济性和时效性,表面变形采用常规大地测量和自动化同时实施的方式,最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变形诱因进行相关性分析,系统地对滑坡实施了有效监测,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对滑坡体工程治理的主要措施为抗滑桩和压脚。以大华桥水电站沧江桥滑坡体为实例,利用测斜孔、阵列式位移计、GNSS、测压管、钢筋计等监测措施对滑坡体进行监测并对比不同的监测方法和结果,进而分析出沧江桥滑坡体抗滑桩及压脚填筑治理效果。最终,监测成果表明沧江桥滑坡体抗滑桩加压脚的治理措施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9.
郑敬罕 《水利科技》2012,(1):40-42,51
万安溪水库蓄水后,引起地质环境变化,导致岸坡表层岩土体变形位移,形成库区坝前右岸滑坡体。该文根据勘察、试验和变形监测成果,分析滑坡成因和形成机制,进行滑坡体工程地质定性分析和稳定计算,并对滑坡体稳定性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0.
针对龙江水电站大坝及两岸边坡人工监测周期长、数据不连续、测量精度差、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研究设计了GNSS变形监测系统,文章对系统组成、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传输子系统、数据处理及分析子系统进行了介绍,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NSS监测系统能更好的反映大坝及边坡变形规律,为掌握大坝及边坡整体形态,保障大坝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效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1.
结合新疆北部高寒地区水电工程滑坡体监测,系统地分析了工程区域影响监测标点稳定的各项环境因素,针对性地提出了GNSS自动化监测标点的建造设计方案,简要阐述了标点造埋过程,并通过工程实际应用对监测标点设计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为类似地区GNSS自动化监测系统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工程经验,对特殊地区监测标点设计与埋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水利水电技术》2022,(S1):509-514
<正>外观变形自动化观测在水利水电工程和大型土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外观变形自动化观测系统是安全监测工程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互联网时代在线外部变形监测的必备设施。全站仪自动化观测系统实现自动识别气象条件,自主判断、决策执行观测任务,自动跟踪测点进行观测,对观测数据实时计算、分析和数据传输。GNSS自动化监测系统实现对渠堤、边坡等变形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动态分析监控指标是否稳定,出现异常及时预报预警,保障工程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3.
滑坡体GNSS自动化监测具有巨大优势。通过锦屏一级水电站库区蓄水前、初期蓄水、运行期等不同阶段滑坡体的GNSS自动化监测资料,并结合现场巡视、稳定性计算对比及滑坡体工程地质条件,综合全面分析了锦屏一级水电站库区水文站滑坡体在不同阶段的变形特性。结果表明,滑坡体在未蓄水前处于稳定状态;蓄水后对滑坡的整体稳定性产生了一定影响,前缘滑体发生了小型次级滑动,坡体变形表现为浅表层土滑破坏,预计将以逐级方式产生滑塌,目前滑坡体基本处于稳定性状态。  相似文献   

14.
为保障龙江水电站工程安全运行,引进GNSS技术对大坝及边坡进行实时变形监测。GNSS变形监测系统主要包括GNSS监测单元、供电单元、通信单元和监控中心单元。该系统可达到水平位移1mm、垂直位移2mm的监测精度,根据实测资料建立以变形速率为参数的监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开发高精度三维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为保障边坡安全稳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江坪河水电站下游梅家台滑坡体经过综合治理后,设置了安全监测项目评价治理效果和滑坡体的稳定性。监测成果显示,梅家台滑坡体内部变形主要为蠕变,未发现明显的错动滑动现象,变形趋于收敛;地下水位变化平稳;钢筋桩、锚杆、预应力锚索等支护结构受力不大,应力变化稳定。梅家台滑坡体通过综合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滑坡体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李治洪 《人民黄河》2021,43(1):125-128
对黄金峡水利枢纽坝肩边坡GNSS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的设备选型、参考站选址、通信方式等进行了分析总结。在吸收借鉴国内同类工程运用GNSS系统的经验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该系统采用GPS/BDS/Glonass多星数据混合解算、双基线平差等方法,使边坡监测站在观星截止高度角较大的情况下观测精度满足规范对一级边坡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通过实施GNSS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可以及时掌握边坡的变形规律,预测边坡及滑坡可能变化的范围及变化趋势,并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为黄金峡水利枢纽施工期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安全监测设计成果和实施效果,提出在类似工程安全监测设计中,针对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地下厂房、输水系统和滑坡体的监测设计思路和主要监测项目。论述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位移与扬压力监测、大坝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滑坡体监测和监测自动化系统防雷接地等设计要点。描述了采用较先进的光纤测温技术和GPS水平位移测量技术进行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光纤测温监测和滑坡体表面位移GPS监测的设计布置与实际监测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某研究区将星载InSAR技术应用于滑坡体变形监测中,实现了滑坡体面域监测,并能追溯滑坡体历史变形,通过与点式监测成果对比,监测成果一致性较好,解决了滑坡体历史形变无法追溯、点式监测危险部位无法布点不能大范围监测的问题;结合深部变形监测实现了滑坡体点线面体的全方位监控;同时研究区大范围的星载InSAR监测成功识别出未开展点式监测区域的滑坡体缓慢变形状态,对滑坡识别与监控滑坡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案例采用定位精度高达毫米级的GNSS自动化监测系统,对大渡河大岗山库区新华滑坡体进行连续不间断跟踪监测,准确监测出新华滑坡体发生明显位移,并成功预警预报,相关单位采取应急预案,妥善处置,保证了大坝的安全运行、避免了滑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破坏。系统集成了GNSS自动采集技术,GPRS远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太阳能自动供电技术,自动解算分析处理技术于一体,节约人力物力,易于维护,经济适用,比传统监测方法具有绝对优势,对地质灾害频发、安全形势加剧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提升三亚市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安全监测和管理水平,基于GPS技术设计了大坝表面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明确了监测系统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建设原则,共布置了12个表面变形监测站和2个基准站,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具有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显示预警等功能,能实现大坝三维变形的全天候自动化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