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标准粒子群算法的种群多样性丧失和算法早熟收敛问题,借鉴自然界中群居动物个体行为的独立性特征,提出粒子的个体状态概念,给出一种基于微粒个体状态和状态迁移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典型函数测试结果的比较表明,改进后算法的寻优能力明显高于标准粒子群算法。与其他改进算法相比,该算法的寻优能力也较强。  相似文献   

2.
基于文化粒子群算法的KPCA特征提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选择最优或接近最优的核函数使分类错误率降低,是KPCA应用于特征提取的关键。为了优化核 函数,提高特征提取的能力并降低分类错误率,在研究了文化算法(cultural algorithm, CA)、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文化粒子群算法(cultural based PSO, CBPSO)流程,并 将此算法用于训练核函数参数,实现了KPCA和CBPSO的集成,有效地提高了核函数的优化选择。通过比较 CBPSO-KP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基于数据二阶统计矩的主元分析法(PCA)是一种有效的数据特征提取方法,是基于原始特征的一种线性变换。但是,当原始数据中存在非线性属性时,用主元分析法后留下的显著成分就可能不再反映这种非线性属性。而核主元分析则是基于原始数据的高阶统计量,是一种非线性变换,在图像识别中它可以描述多个像素之间的相关性。而KPCA方法只考虑了人脸图像的整体信息,没有考虑到局部特征信息。文章提出了分块核主元分析(MKPCA)的方法进行人脸识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粒子群优化算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括粒子位置、速度更新公式的修正,控制参数的变换和种群多样的维持等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改进技术,介绍具有量子行为、并行处理能力及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新型粒子群优化算法,讨论粒子群优化算法和基他优化算法混合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5.
基于特征分析的粒子群优化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粒子群优化聚类算法的性能,结合特征分析相关方法,提出一种新的串联聚类算法KPCA-PSO,阐述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案。在特征分析过程中,以一种简单有效的特征值选择方法避免手动选择特征值的繁琐过程。以人工数据和实际数据测试算法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对仓虫分类识别过程中,为了改善因采用BP神经网络产生的由于训练时间长和易于陷入局部极小点,而导致效率和分类的准确性较低的情况,对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了研究,并把这种算法运用到神经网络学习训练中。实验表明,将基于粒子群优化的神经网络算法应用到仓虫分类中,从训练时间、识别率上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而且算法易于实现,且能更快地收敛于全局最优解。  相似文献   

7.
针对生产线上的表面贴装技术(SMT)焊点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PCA和粒子群算法-误差反向传播(PSO-BP)神经网络的焊点缺陷识别方法。首先使用图像处理技术和CCD传感器对PCB焊点图像进行预处理,采用中值滤波、灰度图像增强、全局阈值法等方法,有效抑制噪声干扰并提高了图像对比度,提取出较好的图像特征。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包含焊点86.6%特征信息的5个主成分,并输入到经粒子群算法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通过具体的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BP神经网络具有较好的识别分类效果,能够对正常、多锡、少锡、漏焊四种不同类型的焊点进行识别,准确率达93.22%,算法可靠,在实际生产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8.
《传感器与微系统》2020,(1):121-124
针对传统距离矢量—跳数(DV-Hop)定位算法中,最小二乘法计算未知节点坐标时存在误差较大,而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又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一种自适应免疫粒子群与DV-Hop融合算法。首先,对浓度机制进行改进;其次,子种群的数目通过粒子最大浓度值来改变,使得种群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利用;最后,对疫苗范围进行动态调整后,劣质种群开始进行疫苗接种。该算法克服了粒子早熟,避免了种群退化现象,提高了算法进化过程中的收敛速度和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硬件成本和通信开销的情况下,所提算法定位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粒子群优化算法是基于群体智能理论的全局优化算法,它通过种群中粒子间的合作与竞争,对解空间进行智能搜索,从而发现最优解。其优势在于操作简单,容易实现。文中对一种新的算法PSO-BP进行了研究,该充分发挥了粒子群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和BP算法的局部搜索优势,并与BP算法一起对44像素的英文字母进行识别比较。实验表明,将粒子群算法用于神经网络的优化,收敛速度更快,预测精度更高,而且算法简单,且对更高像素的英文字母识别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自适应滤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振动信号的自适应滤波模型。该滤波模型在计算机仿真测试中,获得了很高的效率和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曾接贤  田金权  符祥 《计算机工程》2011,37(17):19-22,28
针对核最大散度差(KMSD)方法在人脸识别中存在边缘类和次优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核主成分分析(KPCA)与模糊最大散度差(FMSD)的人脸识别方法(KFMSD)。利用KPCA方法提取人脸的非线性结构特征,选取投影后类间散度大于类内散度的特征向量作为最优投影轴,采用FMSD方法,根据隶属度函数将样本的原始分布信息完全融入人脸的特征提取中,采用最近邻分类器进行分类识别。在ORL和YALE人脸库上的实验证明了KFMSD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何振学  张贵仓  谯钧  杨林英 《计算机工程》2013,39(3):174-177,181
核主成分分析(KPCA)没有充分利用人脸的对称性特征,在人脸识别中缺少训练样本,致使其识别率较低。为此,提出一种对称KPCA算法。利用人脸的镜像对称性,通过对训练样本进行镜像变换,得到奇对称样本和偶对称样本,分别提取各奇/偶对称样本的特征分量,使用最近邻距离分类器完成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扩大样本容量,当多项式阶数为2时,该算法的识别率高于KPCA算法,识别时间短于KPCA算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PCA的眉毛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人类的眉毛作为一种独立生物特征进行身份鉴别的可能性,提出了利用PCA方法进行眉毛识别的基本思路。通过32个人的小规模眉毛图像数据库,在直接利用纯眉毛图像或间接利用其傅里叶变换构造特征向量的两种情况下,分别研究了PCA方法在眉毛识别中的识别率与所采用的归一化方法和信息阈值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PCA方法的最高识别率在不采用傅里叶变换时为60.00%,而在采用傅里叶变换时为90.63%。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主分量分析法的脱机手写数字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国华  万钧力 《计算机工程》2007,33(18):219-221
针对手写数字识别研究中统计特征和结构特征融合困难的问题,利用主分量分析法提取数字字符结构特征的统计信息,重建数字模型,并估计重构偏差,同时提取数字的高宽比特征和欧拉特征,通过组合与3种特征相对应的贝叶斯分类器的分类结果实现数字识别。使用该方法对样本库中的样本进行测试,正确识别率为90.73%。  相似文献   

15.
基于聚类的核主成分分析在特征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分析了一般主成分分析在处理非线性问题上的不足,阐述了核主成分分析方法及其计算速度的缺陷,提出了基于聚类的核主成分分析方法。试验结果显示:基于聚类的核主成分分析方法具有好的特征提取性能,相比核主成分分析大大提高了特征提取的速度。  相似文献   

16.
核主元分析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传统的基于数据二阶统计矩的特征脸法(Eigenface)或主元分析法(PCA)是一种有效的数据特征提取方法,是基于原始特征的一种线性变换。但是,当原始数据中存在非线性属性时,用主元分析法后留下的显著成分就可能不再反映这种非线性属性。而核主元分析则是基于原始数据的高阶统计量,是一种非线性变换,在图像识别中它可以描述多个像素之间的相关性。该文采用KPCA法提取人脸特征,利用线性支持向量机设计分类器,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核主元分析方法的识别正确率明显优于基于主元分析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复主分量分析的人脸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复主分量分析的人脸识别新方法。首先采用两种不同的K—L变换分别降低原始图像空间的维数,得到高维原始图像的两种简约表示。然后利用复向量将同一样本的两组特征向量合并在一起,通过运用复主分量分析,来抽取人脸图像的有效鉴别特征。最后在0RL人脸库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不仅识别性能优于经典的Eigenfaces和Fisherfaces方法,而且仅用27个特征识别率就达到96%。  相似文献   

18.
时书剑  马燕 《微机发展》2010,(4):51-53,57
尽管核主分量分析能够有效地提取非线性特征,并成功地应用于人脸识别,但是抽取对光照、表情不敏感的特征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结合Gabor特征和核主分量分析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通过Gabor滤波器对人脸图像滤波,并通过实验分析了Gabor滤波器参数的选择,然后采用核主分量分析的方法降低Gabor特征的维数.最后采用最近邻分类器进行识别。由于采用了Gabor滤波,该方法对光照、表情具有鲁棒性,在ORL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强,该方法在识别性能上优于核主分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