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重介质旋流器磨损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重介质旋流器的磨损部位和磨损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磨损过程的三个阶段,利用微切削磨损、疲劳磨损和腐蚀磨损的理论,分析了重介质旋流器的磨损机理,并提出了减轻磨损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黄金凤  马洪生 《煤矿机械》2006,27(11):158-160
对导致汽车发动机气缸磨损的磨料磨损、腐蚀磨损、机械磨损以及粘着磨损等主要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了汽缸温度对腐蚀强度和磨损量的影响,提出了有效对策,以减小运行过程中发动机气缸磨损。  相似文献   

3.
为减少矿山机械的磨损,对矿山机械的摩擦学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对几种典型矿山机械的磨损形式和机理的研究,发现其磨损形式是磨损和断裂,磨损机理主要是磨粒磨损、疲劳磨损和腐蚀磨损。此外,对矿山机械摩擦学问题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煤炭技术》2017,(3):262-264
为缓解采煤机导向滑靴因磨损而失效报废的现状,理论分析了采煤机导向滑靴耐磨层的磨损方式主要是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并通过实验验证了采煤机导向滑靴耐磨层主要的磨损为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通过检测试样的摩擦因数、磨损量及磨损后的金相组织,得出表面载荷对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影响最大,碳化物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抗重载能力。  相似文献   

5.
采煤机磨损状态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唐晓行  李勇 《煤矿机械》2006,27(11):168-170
指出铁谱技术能有效地监测采煤机磨损状态,研究了旋转式铁谱定量技术,得出旋转式铁谱磨损烈度指数。分析了采煤机齿轮严重滑动磨损故障及磨损颗粒特征,制定了磨损状态判据,给出了采煤机齿轮磨损故障的监测实例。  相似文献   

6.
根据橡胶磨损学原理,并结合现场滚筒包胶磨损的实际情况,研究并阐述了滚筒包胶磨损的影响因素和磨损机理,同时构建了滚筒包胶磨损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的计算结果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出现场包胶的磨损情况,同时对研究如何减轻滚筒包胶磨损提出了相应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煤的磨料磨损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运才  高彩云  庞佑霞 《煤炭技术》1999,18(1):25-26,16
对煤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煤的磨料磨损特性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煤的磨料磨损可分为:微切削磨损;塑性变形磨损;脆性和剥落磨损  相似文献   

8.
本文评介了国内外金刚石和金刚石切削具磨损机理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在此基础上,采用微钻模拟钻进方法对此题目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试验、观测、分析得出或证实了如下认识,钻头胎体的磨损由磨蚀磨损和微切削磨损构成,其中,磨蚀是胎体磨损的基本类型;金刚石磨损从广义上可分成两大类:宏观型和微观型。宏观型磨损包括脱粒和脆性破裂;微观磨损包括研磨磨损、氧化磨损和石墨化磨损。作者认为,研究金刚石钻头的磨损机理对深入探究金刚石破岩机理和优化钻头结构参数设计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盘形滚刀磨损预测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延栋  陈馈  李凤远  周建军 《煤炭学报》2015,40(6):1290-1296
盾构或TBM长距离掘进硬岩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盘形滚刀磨损问题。通过分析滚刀的磨损机理,确定了滚刀最主要的直接磨损机制是基于塑性去除的磨粒磨损;基于Rabinowicz磨粒磨损方程和CSM滚刀破岩力模型,通过近似计算和数学推导,建立了滚刀直接磨损的磨损速率和线磨损速率预测模型;并通过广州地铁7号线9标和广深港狮子洋隧道正滚刀的磨损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材料磨损机制建立滚刀磨损预测模型的可行性,所建立的预测模型也能较准确地反映滚刀的真实磨损情况。所建立的滚刀磨损速率模型可用于预测不同安装半径滚刀的正常掘进距离,所提出的滚刀线磨损速率可以作为衡量滚刀耐磨蚀性的重要指标;并且给出了滚刀磨损速率、线磨损速率与地层抗压强度、刀刃屈服强度、滚刀安装半径、滚刀直径、刀刃宽度、刀间距、贯入度等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但该模型仅适用于正滚刀和中心刀的正常磨损预测,对于边滚刀还需考虑二次磨损。  相似文献   

10.
MoSi2/CrWMn钢干摩擦磨损特性及磨损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干摩擦条件下MoSi2与CrWWn钢对摩时的摩擦磨损特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与分析了试样表面的磨损形貌以及磨损的物相组成,并讨论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MoSi2材料的磨损机理依载荷变化而变化,低载荷(30~50N)作用下,其主要磨损机理为疲劳磨损,较高载荷(80~150N)作用时,又转化成为粘着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11.
唐果宁  陈平 《矿山机械》2002,30(12):50-52
在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评价了载荷对金属间化合物MoSi2/45钢在干摩擦状态下磨损特性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磨损表面形貌,并利用微探针和X射线衍射仪分别分析了磨损表面微区成分和磨屑成分。结果表明:载荷明显影响MoSi2材料的磨损特性,随着载荷的变化,磨屑成分有所不同,磨损机理主要从脆性断裂和微切削、氧化疲劳磨损转变为粘着磨损。  相似文献   

12.
煤矿机械设备使用磨损是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物理现象,特别是煤矿井下的机械磨损较为严重,大部分重特大型机械设备零部件之间的磨损问题非常突出。对煤矿机械的磨损特性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影响磨损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减小磨损的方法,以期为提高机械设备的寿命和效率,消除机械故障而提出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迄今为止,球磨机中钢球磨损规律数学模型的研究还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然而,研究钢球的磨损规律,对于合理补加钢球,提高磨矿效率,降低能耗,研究磨矿动力学等均有实际意义。中南工业大学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阐述了球磨机中钢球的磨损符合迭加原理,即钢球的磨损为冲击磨损和磨剥磨损的总和,从理论上推导出了钢球磨损规律的数学模型为:  相似文献   

14.
应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分析仪,分析拉拔65#钢丝磨损失效后的硬质合金模具的磨损形貌,并对其磨损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场生产中拉丝模磨损的主要机理为磨粒磨损、氧化磨损和黏着磨损,同时由于钢丝在模孔入口、出口处与模孔轴线不重合,导致模孔沿径向磨损不均并加速模具磨损。为拉丝生产中减少磨损、延长拉拔模使用寿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镍基合金电火花沉积层在不同转速及载荷下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磨损机理;并利用现代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镍基合金电火花沉积层表面截面形貌、硬度和成分。结果表明,沉积处理可以提高沉积层硬度和耐磨性;低速轻载运行时,沉积层磨损机理为微观切削和塑变,高速重载运行时,主要磨损机理为犁沟切削磨损、粘着磨损、氧化磨损和疲劳磨损。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电镀技术在TA15合金表面上制备了纳米Ni-SiC复合涂层,研究了TA15基体合金及Ni-SiC复合涂层在室温和600 ℃时的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制备的Ni-SiC复合涂层致密、与基体结合性好。Ni-SiC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要高于TA15合金,在室温时Ni-SiC复合涂层的平均摩擦系数比TA15基体合金的低,而在600℃时Ni-SiC复合涂层的平均摩擦系数要小于TA15合金。在600 ℃时Ni-SiC复合涂层的质量损失要低于TA15合金,说明温度较高时Ni-SiC复合涂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室温时,TA15基体合金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粘着磨损,氧化磨损和摩擦磨损,而Ni-SiC复合涂层的磨损机制为摩擦磨损;600 ℃时,TA15基体合金的主要磨损机制为粘着磨损、氧化磨损、摩擦磨损和疲劳磨损,而Ni-SiC复合涂层的磨损机制为摩擦磨损、疲劳磨损和氧化磨损。  相似文献   

17.
矿山机械液压系统的摩擦磨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矿山机械液压系统的摩擦磨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分析表明:矿山机械工作环境恶劣,液压元件的磨损主要是油液污染造成的[1],其元件磨损失效形式通常有4种:磨粒磨损、疲劳磨损、粘着磨损和腐蚀及侵蚀磨损。  相似文献   

18.
主要分析了机车磨损,影响了机床的使用寿命,若修理不及时,磨损产生颗粒,还会加剧磨损,而磨损产生沟槽容易藏污垢,也会加剧磨损,严重时能使相互的滑动件中止滑动,产生咬死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金刚石钻头的磨损机理金刚石钻头在钻进过程中要发生磨损,关于它的磨损机理研究不够。磨损一般应理解为工作过程中零件或工具的形状和尺寸的逐渐变化。苏联В.Д.库兹涅佐夫对磨损作了如下定义:磨损就是当能量消耗等于摩擦力所作的功时,微粒从固体表面分离,从而使固体质量减少的一种现象。因此就不能把磨损同破损和破坏混淆起来,破损和破坏是在短时间内发生的。磨损是个复杂现象,往往是几种过程的综合。摩擦过程中的磨损分为附着磨损、研磨磨损、扩散磨损、疲劳磨损、冲蚀磨损、热磨损、脆性碎裂等。一般认  相似文献   

20.
利用电镀技术在TA15合金表面上制备了纳米Ni-SiC复合涂层。研究了TA15合金基体及Ni-SiC复合涂层在室温和600℃时的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制备的Ni-SiC复合涂层致密,与基体结合较好,显微硬度要高于TA15合金的。室温时Ni-SiC复合涂层的平均摩擦系数比TA15合金基体的高,而在600℃时Ni-SiC复合涂层的平均摩擦系数要小于TA15合金的。600℃时Ni-SiC复合涂层的质量损失要低于TA15合金的,说明温度较高时Ni-SiC复合涂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室温时TA15基体的磨损机制主要为黏着磨损、氧化磨损和摩擦磨损,而Ni-SiC复合涂层的磨损机制为摩擦磨损;600℃时TA15基体的主要磨损机制为黏着磨损、氧化磨损、摩擦磨损和疲劳磨损,而Ni-SiC复合涂层的磨损机制为摩擦磨损、疲劳磨损和氧化磨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