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乡古镇的特色 水乡古镇的特色因其地域与历史沿革的差异而各具特色,但其主要构成元素具有一定的共性,主要集中体现于"形、水、街、市、史"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一、概况 西塘全镇总面积83.61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近2平方公里,完好的保存着25万平米的明清古建筑群,是目前保存最完整,保存面积最大的古镇,她原汁原味地保留着上千年的人文习俗,7000多原住民依然延续着上千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目前西塘古镇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清单.2003年11月,西塘被建设部确认为首批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2003年12月,西塘又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2003年度世界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200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镇,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  相似文献   

3.
程健 《中国园林》2004,20(8):45-48
城市是一个活的生命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地进行着"新陈代谢".在旧城和历史街区的建设发展中,保护与发展是我们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如何在整体保护的基础上,实施局部有机更新,并传承历史风貌,达到保护与再生,协调与共生,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统一,是规划界近年讨论的课题之一.在官渡古镇新大街的规划设计中,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4.
传承历史文脉 保护骑楼商业街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介绍达意商业城如何从设计中去体现中山路骑楼商业街的建筑特色,力求使重建的建筑风格与历史性地段的整体风貌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文脉"是指介于各种元素之间对话的内在联系,即是指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文脉一般由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构成。显性要素主要包括历史街区的地形、道路格局、植物配置、建筑风格、建筑群组成模式等;隐性要素主要包括有关传说、传统民俗、惯例、居民生活方式、集会活动等。显性要素展示了历史街区的外在形象,隐性要素表现了历史街区的内在活力。文脉要素是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的行为准则,是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指导依据,是开展文化传承的重要实践。一、赵县历史文化街区现状赵县(赵州)历史悠久,城市形制较特殊,城垣为不规则土城缺西北一角,形状如靴,故名靴头城。赵州古城由于东、  相似文献   

6.
苏州市吴县的东山、角直,昆山市的周庄,这三个很有历史研究和旅游价值的古镇,早就为国内人们所瞩目,近年来在国际上也引起了重视,海外人士来访络绎不断。吴县东山是东洞庭山的简称,距苏州40公里,是位于太湖南部的一个半岛,与西山岛隔水相望,是一个以花果丛林和明、清古建  相似文献   

7.
潘国强 《城乡建设》2023,(22):26-28
<正>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省扬州市时,称赞扬州是个好地方,特别是文明、文化、历史古城,在全国都很有分量。18.25平方公里的扬州古城,保留了脉络清晰的古城遗址和风貌完好的历史街区。其中5.09平方公里的明清古城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历史城区之一。现有4片历史文化街区、7处历史地段、各类文物保护单位184处、历史建筑56处,汇聚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要素,保留了浓厚的人文烟火气息。  相似文献   

8.
千年古镇——溱潼,位于江苏里下河之首,同泰州、盐城、兴化接壤,水陆交通十分便捷,集镇总面积42平方公里,总人口3.6万,镇区面积2平方公里,人口2.1万人。其中古镇区面积0.54平方公里,居民8000人。悠久的历史资源 从境内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麋鹿角化石表明,数千年前,这里就是先民聚居之所,麋鹿生息之乡。 溱潼古时临海,附近天目山的西周古城证明,距今三千年,这里就有相当发达的经济与文化。《补晋兵志》唐代《李符墓志铭》都记载了古镇溱潼的史实。五代时,梁昭明太子曾来天目山礼拜。宋代岳飞、文天祥在此辗转征战。吴王张士诚的“娘娘…  相似文献   

9.
嘉兴臂弯里的江南水乡,曾演绎着一段段似水的故事,悠远、恬适;曾走出一个个奇才秀士,儒雅、大气。幽深的古宅,别致的木桥,光滑的石板路,袅袅的茶香,斑驳的老树,以及那吱呀的摇橹声,处处都觅得到水乡的韵致和生活的步履。小桥、流水、人家缮笼着纱,含着雾,亦真亦幻。  相似文献   

10.
古镇南浔地处浙江省湖州市以东三十余公里的古运河畔。原名浔溪。宋宁宗时,商业兴起,成为太湖南岸农业手工业产品的集散地。宋咸淳年间改名为南浔。据镇志记载,南浔生产蚕丝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尤以“辑里湖丝”闻名遐迩。南浔靠生产蚕丝成为巨富之镇。镇上曾有不少豪门大宅,有适园、宜园、述园等园林建筑。但是,解放前,南浔几经兵燹这些建筑全部被毁,商业萧条,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质综合评分法、富营养化状态评价、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及背景值评价方法,对浙江中部山区型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以农村面源污染为主的山区型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人为污染明显,氨氮和总磷为主要污染因子,农村密集分布区存在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根据水质监测评价结果提出了山区型饮用水水源地的污染防治对策,以确...  相似文献   

12.
红军长征重大活动决策地——哈达铺哈达铺,原名哈塔川,明代设铺后更名叫哈达铺,其所属的宕昌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西周时羌人居住,西晋永嘉元年,羌族首建宕昌国,隋朝时建宕昌郡,唐武德元年改为宕州。1954年宕昌建县。哈达铺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唯一一处一、二、四三个方面军都经过此地,并在此进行重大活动的决策地,是一处包括保存较为完整的五处纪念性革命旧址和一条近千米的清末民初历史街道的重要现代文物遗存。哈达铺自古盛产药材,这条老街是清末以来,陕西、上海、湖南、山西、天津等十一省客商来此开设经营药…  相似文献   

13.
孙大章 《小城镇建设》2006,(9):28-28,27
碛口镇山西省临县碛口镇是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古镇之一。首先,该镇是以黄河水运为契机成长起来的货运码头型的商业集镇,是东货西运及西货东运的交汇点,晋、冀、鲁、豫与陕、蒙、宁、甘之间的物资交流的桥梁。它集中了各类货栈及商号建筑、以及与其相应的服务建筑,如票号、镖局、饮食、百货、杂货、旅店、大车店…等。反映出明清时期运输型集镇的典型面貌。在目前情况下是难得的保存下来的实例。其二,围绕着碛口镇形成了镇村共生互补的分工式的聚落群的布局。碛口镇以商贸运输为主业;周围的西湾村、侯台村等为商人居住型的村落;西山上村村…  相似文献   

14.
王隽 《山西建筑》2008,34(15):32-33
通过对青浦老城厢这一真实案例的深入研究和考察,探讨了此类传统聚落的空间变迁问题,揭示其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论述了城市化进程对传统水乡城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当前村镇工作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仇保兴 《小城镇建设》2005,(11):21-22,20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2004年全国村镇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新形势下的村镇建设”的报告,日前在建设部村镇建设指导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又强调指出,当前,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处理好6个关系。随着五中全会的召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本刊特对上述两篇报告的主要观点进行整理,编辑成文,希望进一步引起大家对新农村建设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陈楠 《山西建筑》2007,33(14):48-49
以江苏省新沂市的村镇规划为主线,分析讨论了目前村镇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接着阐述了新沂市村镇体系的现状,最后详细分析了在进行新沂市村镇规划时,应结合本地的特点所重点考虑的问题,这将对今后新沂市的村镇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寒冷地区的村镇住宅现状,对村镇住宅的平立面和体型等进行了生态设计,从建筑材料和空间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现代村镇生态住宅设计的建议,从而推动村镇住宅生态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town and village greens within the landscape of England and Wales. It reflects on problems of definition and on the limited availability of data concerning the origins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greens. The paper draws attention to the registration of greens following the Commons Registration Act 1965, and summarizes information collated from the registers subsequently prepared by local authorities. Details of numbers of greens and their spatial density at county level are presented, and reference is also made to rights of common on greens, and to the ownership of the greens themselves.  相似文献   

20.
孙哲 《山西建筑》2007,33(6):40-41
从历史上的土地归属、空间性质的转变,建筑兴建,改、扩建,建筑功能的转换,空间场景与其中的社会活动、重大事件等问题入手,结合上海近代城市发展的整体背景,对上海豫园—城隍庙节场的近代城市空间进行梳理、分析和定位,并归纳了其建筑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