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电力先行”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全国人民和电力工作者的长期愿望。经过建国以来几十年的奋斗,终于从1997年开始出现了电力供求的初步缓和,可能少数省区已达到了“电力先行”,一些省区达到了加步先行,还有些省、区还没有先行。究竟怎么理解“电力先行”,如何度量电力先行与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1 “电力先行”的提出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电力需求预测模型无法满足智能电力系统供电的预测需求,为此基于改进评价指标的电力需求预测模型,选取相对比值法编制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的改进评价指标体系,以电力需求评价为总目标建立改进电力需求评价指标体系战略目标层,其中包括经济发展、人口与社会发展、电网结构与管理水平、自然环境以及政策和法律环境5部分。针对改进的电力需求评价指标实施不同尺度小波分解,获取不同时间段不同尺度的信号能量波动,利用灰色模型拟合叠加各尺度小波分解结果,获取最终电力需求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可准确预测实验地区短期、中长期以及长期的电力需求,且预测结果精度高于99%,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5.
随着近几年电力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市场需求逐步提升,为国民经济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因此,本文将围绕电力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运行规律,分析电力经济调整对电力市场产生的影响,并对电力经济调整的具体举措展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6.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市场分析,对我国电力近几年及今后若干年需求作了具体的分析,根据情况的变化,应对电力增长率作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电力市场体系中,省级电力市场的模式需要结合区域电力市场采用统一或分层的模式来选择。结合区域电力市场模式,提出了省级电力市场模式及其交易类型和方式。就如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提出了发展省级电力市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9.
邵云姝;张琳;周乃康;陈晓利;王菲 《动力工程学报》2025,(5):733-737
考虑电力市场多因素耦合对电力价格预测的影响,建立了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电力市场价格预测模型。设置历史新能源出力、外送电量、电力负荷等影响电力供需关系的边界因素作为LSTM学习参数,并进行数据预处理;优化LSTM神经网络的层数、迭代次数、学习率等模型参数,生成电价预测模型,得到交易日的电价预测曲线。通过算例仿真验证方法的正确性,构建某现货省份电力交易的预测场景,引入电价预测准确率评估指标。结果表明:该方法为日前出清电价预测研究提供参考,可为电力市场交易主体提供有效的竞价策略,并获取可观的电力营销收入。 相似文献
10.
电力市场日前电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电价预测精度不高,所以设计基于长短期神经网络的电力日前电价预测方法。采集出电力市场日前电价数据,利用LSTM神经网络处理采集到的数据,更便于电价后续判断与预测。在此基础上构建电力市场日前电价预测模型,以此实现电力市场日前电价精准预测。采用对比实验的方式,验证本文所设计的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电力市场日前电价预测方法的预测误差较小,预测精准度更高,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相似文献
11.
12.
根据对国内、外有关技术资料的综合分析 ,对 2 0 2 0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电力市场的发展远景进行了前瞻性预测 ,分析结果可为能源行业及相关产业制定发展计划 ,调整产业机构 ,为有关科研机构和生产制造企业确定发展方向 ,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通过对藏东南水电基地电力外送市场的选择,影响藏电外送的主要因素、外送规模、外送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进行分析后认为:目标市场对藏东南水电的外送不产生根本制约,各主要目标电力市场接受西藏外送水电的市场空间会逐年增大。目前藏东南水电外送仍然受到包括跨区输电走廊建设、输电方式和电力供需、水电开发时序等多种因素制约。随着外送规模的扩大,藏东南水电基地的接续作用将逐渐显现。从技术和经济发展来看,尽管存在种种障碍,但未来藏东南水电基地电力的外送仍具有技术经济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2004年我国电力建设的进展,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增长情况,并对电力供需形势作了分析;对2005年电力供需形势进行了展望,包括电力需求预测、分区的电力供应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应用协整分析方法,建立了我国电力需求的长期均衡方程和短期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G ranger因果检验,依据此模型与检验能较好地解释我国电力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电价水平、经济结构、人口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及短期变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需求侧响应策略的引入可降低配电网峰值负荷和峰谷负荷差,提高其供电能力,但其提升作用的延续性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客户的主观意愿,从单一技术层面考察配电网供电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不再完全适用,对此引入供电生态可持续性指标,从电网技术性和服务性两方面对配电网供电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在需求侧响应模型中提出客户舒适性和支出合理性限制条件;考虑客户与电力系统之间生态的平衡情况,更新了配电网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重复潮流法计算相关指标;利用基于指标分层的模糊综合评估法对不同客户舒适性条件下配电网供电能力进行评估。通过算例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供电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制定需求侧响应策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徐炜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2015,(2):48-53
在当今日益变化的发动机市场环境下,竞争日趋激烈,订单常常发生波动。如何在订单波动下预测发动机的销售量,以合理安排生产,是企业管理面临的一个挑战。但预测方法会影响预测的准确性,对3种预测方法及其预测误差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以某发动机制造厂为例,说明如何根据订单波动情况,预测发动机的销售量。 相似文献
20.
电力市场中可中断负荷的定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能源利用和规划的新观念,阐明了需求侧管理和可中断负荷管理的基本概念,以及国内外需求侧管理的发展现状。分别从成本、金融和利益三个方面介绍分析可中断负荷定价的三种常用方法及其应用环境和成果,总结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当前中国电力市场中可中断负荷的定价方法,并给出了简化模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