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脂县杜家石溝農業社,位于无定河中游的一条支溝里,是一个典型的丘陵溝壑区,溝壑占总土地面積的30%以上,全社7.88平方公里面積中约有大小支溝15条,耕地大部在山坡上,凡是人能到之处,都作了農田,水土流失、早涝等災均很嚴重。所以羣众說这里的自然特点是:“三年兩头旱,暴雨冲地稀破爛”。由于水土流失嚴重,災害多,農業產量很低,过去每亩只收四、五十斤,在旧社会羣众生活非常貧困,当地有“一年三百六,瓜菜山蔓做朋友”的說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情况鄧家堡農業高級社包括張家庄、鄧家堡、黎家坪、马家山四个自然村。位于武山縣城东五公里,渭河南岸山腰,为黄土丘陵溝壑区,四面緊臨溝壑,海拔高1765公尺,最高1900公尺,相对高300公尺。土地面積共四个多平方公里,地面复盖黄土,溝壑畢露紅土、紅砂土。年雨量約478公厘,暴雨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降雨量占全年总雨量50%左右。溫差  相似文献   

3.
黄河支流涇河流域的查勘工作已經完成,查勘隊正陸續回到鄭州。现在又開始了涇河流域規划概要的編制工作。 涇河流域查勘隊經过近七个月的艰苦劳動,对涇河流域四万七千八百平方公里的面積普遍作了查勘,在干流和支流上共查勘出可以控制五百平方公里以上面積的水庫壩址三七处,可以控制二百平公方里以上面積的支溝水庫壩址三三处;还查勘出許多可以建筑攔蓄泥水的溝壑土壩地點。經过这次查勘,更明確了对涇河“上下兼顧,全面規划”的方針,纠正了以前只重視干流下游而忽視上游支流和支溝的观點。 涇河是往黄河輸沙最多的一条黄河支流。它有二源:一在甘肅省的涇源縣;一在甘肅省固原縣的  相似文献   

4.
万全縣是永定河上游水土流失比較嚴重的地区,全縣总面積約有1,670平方公里,山区、丘陵約有1,2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約占13%,林占面積3%,水土流失面積約占80%以上。在这片廣闊的地面上,砂礫堆積,土質松散,植被稀疏,水土流失異常嚴重。当地傳言:“暴雨剝坡皮,風雪抽山筋,水土快流尽,山坡草木無,耕地多貧瘠,人苦牛羊瘦”。确实如此,就北忻屯綜合治理区大水溝來說,总共約有四  相似文献   

5.
万宝溝原名西遺風溝,位于宁县山河鎮西南2公里,屬黄土高原溝墾区,为四郎河的支流遺風溝的一条支溝。溝向东南,流域平均長1.4公里,寬1.1公里,面积1.54平方公里。其中溝壑面积0.85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  相似文献   

6.
一甘肅武山位于渭河上游,为黄土丘陵溝壑区,土地总面積1,609平方公里,其中,农耕地79万亩,宜林地約80余万畝,牧地44万畝,村庄道路河流溝壑等40余万畝。全縣35,577戶196,603人,其中男女劳力95,425个,每人平均耕地4畝多,每个劳力平均耕地8.3畝。解放前由于統治階級的反动統治,貧苦的生活迫使着廣大羣众乱砍森林和垦种坡地,再加上耕作粗放,  相似文献   

7.
麻池溝是牛头河支流后川河左岸的一小支溝,流域面积约六平方公里,距清水县五公里,属于黄土丘陵溝壑区,自溝口至溝腦相对高度200公尺左右,海拔在1,370~1,570公尺之間。气候温和,月平均八月最高,为28.9℃,十二月最低,为—10℃,絕对最高41℃,絕对最低—25℃。雨量充沛,历年降雨范圍448.1~770.9公厘,年平均570公厘,七、八、九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百分之50以上。土壤多为黄土,有較少的紅土、青槎土,崩塌、滑溜現象相当严重,为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群众为了制止溝壑内的土壤侵蝕,于1954年即开始着手全面治理。种草植树、溝底谷坊、土壩及田间工程等措施相互配合,集中治理;1954年秋栽植洋槐11万株,現已郁閉成林,生長  相似文献   

8.
黃河中游地区的耕地面積約占总面積的百分之二十,林地約占百分之二,而其他約四分之三的土地,则大部分完全沒有利用,其中部分農業利用的土地收效極低,这些土地一般是溝壑割切破碎的坡地和溝壑土地。十分明顯,坡地的开垦不能只根据任何一个定型标准進行,問題在于开垦时播种什么作物和用什么方法來开垦那些不吸引人來用于農業生產的土地,任何一种措施的采用,只能根据对当地的自然条件、现有的可能性及經济的合算等方面詳細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一天水專区在甘肅的东南,黄河的中游,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川”的丘陵溝壑区。境內羣山环繞,溝坡相連,总面積26,000平方公里。全区13个县市,農業人口244万余人,農耕地1,030万畝,每人平均土地4.2畝。由于封建統治的長期摧殘,林木破坏,土地失修,貧窮、飢餓和災害常年襲击農民,嚴重的水土  相似文献   

10.
一、漭河兩岸的水土流失和自然災害漭河位于黄河北岸,新鄉專区的最西边,發源于山西省陽城縣,流經济源、孟縣、溫縣,从武陟縣注入黄河。河長130公里,由13条大溝165条小溝匯合而成。流域面積1,328平方公里,有山  相似文献   

11.
陽高縣位於山西省北部,屬永定河上游全縣總面積270万畝,其中属於黄土丘陵和土石山區的100余万畝,包括大小山头700余強,較大溝壑800余道。由於嚴重的水土流失,不僅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提高,而且也直接威脅着官廳水庫的寿命。根据農業發展綱要(草案)第十条“……  相似文献   

12.
晋西离石火箭人民公社長局管理区,位于北川河左岸王家溝流域的中上游,由六个山庄小村組成,屬于黄土丘陵溝壑区第二副区,年平均雨量50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7、8、9三个月,無霜期150~170天,每平方公里的溝壑密度7.01公里。全管理区共224户,579人,男女全半劳力250个,現有窄耕地4,365  相似文献   

13.
黄土丘陵溝壑区和半風沙区的溝道密度一般为每平方公里3.5~5.5公里。由于溝壑縱横、地形支离破碎,造成了严重的水土  相似文献   

14.
制服了漭河     
漭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發源于太行山区山西省陽城縣东山鄉的花野嶺,流经我省济源、孟縣、温縣,于武陟縣的董宋注入黄河。它全長一百三十公里,是由十三条大溝、一百六十五条小溝匯合而成的,流域面積一千三百二十八平方公里(其中山区三百六十二平方公里,丘嶺一百八十平方公里,平原七百八十六平方公里)。这里气候溫和,年降雨量四百五十至八百五十公厘,水土資源十分丰富,本是一个  相似文献   

15.
(一) 早胜人民公社包括早胜塬的全部土地,位于宁县城东南部。早胜塬是子午嶺的一条支脉,由东北向西南以1/1000~1/500的坡度傾斜,为一东北向西南的狹長地带,屬黃土高塬溝墾区,总面积約672平方公里,其中溝堅面积約占59.5%,溝壑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塬面复盖黄土厚度30~70米,溝坡黄土较  相似文献   

16.
一、問題的提出: 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建成后,虽然可以控制水庫以上約687,000平方公里流域面積上的洪水,但三門峽以下至秦厂間(以下簡称三秦間)尚有約45,600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積,其間有較大的支流伊洛河及沁河匯入,該地區季雨較大,坡度又陡,仍易發生較大洪水。如1954年8月4日秦厂最大流量達15,000秒公方時,其中僅三秦間就有10,750秒公方。因此三門峽以下產生的洪水仍然威脅着黄河下游堤防的安全。因此在黄河水利資源開發規划中指出,为了徹底解除黄河下游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崩山面積,占水土流失面積的比重是很大的。据初步調查在全省七十三个縣一个市水土流失面積9561.03平方公里中,崩山面積2536.14平方公里,占整个流失面積的26.53%。在崩山面積中,崩口数量各地虽很不一致,但为数也很大。以本省范圍計,每平方公里流失面積,平均有崩口29.1个;以專区范圍計,汕头專区平均有33.7个,惠陽專区平均24.1个,  相似文献   

18.
陕北綏德为无定河下游的黄土邱陵溝壑區,韮園溝和辛店溝(见附图1)均可代表该區自然和社会經济情况,其地形是邱陵起伏,溝壑縱横,平均年降雨量451.4毫米,60%集中在7、8、9三个月,多暴雨,水土流失極为嚴重。根据查勘推算,每年平均冲刷深度为4~8毫米,即每平方公里冲刷量为4,000~8,000公方。自1953年起,绥德水土保持站在韮園溝及辛店溝開始進行水土流失的测驗研究,并采取农、林、牧、水各項水土保持措施,观測單項和綜合的水  相似文献   

19.
安河乡位于延長城东北50余公里处,屬黄土丘陵溝壑区,地形破阵,溝壑縱横,土壤侵蝕極为严重。安河乡沿黄河一帶,由于位居延河和其他一些大溝道的下游,水大流急,土壤侵蝕尤为严重,地表黄土層已侵触殆尽,到处都出现了紅土層,溝壑密度每平方公里3.1公里,干溝石溝床下切达到百余公尺。由于水土流失的結果,土壤贫瘠,植被缺乏,坡耕地的产量極低;丰收年成,亩产下过40余斤,歉收年成,严  相似文献   

20.
瑤池溝位于涇川县城西南一公里,为內河口西岸的一条毛溝,屬黃土高塬溝壑区。約在100多年前,这里山林茂盛,風景优美。清同治年間,山林、庙宇被火焚毀。清光緒年間修复了一部分庙宇,但在1929年又被国民党反动軍队拆毀,將木料劈柴烤火。較大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