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论城市景观生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强 《四川建筑》2002,22(Z1):18-20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引起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向城市集聚,同时中国的城市景观也发生了令世界为之惊叹的迅捷而巨大的变化.看到这些了不起的成就的同时,是令人遗憾的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城市文化个性的消失.21世纪上半叶中国将面临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新世纪城市发展的新目标.本文提出,作为"生态城市"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城市景观的"生态化".文章阐述了人类在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理性的探索--形成"生态学"的同时,还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着富有感情色彩的审美活动--并正在逐步形成"生态美学".现在,是我们用生态学及其分支学科--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美学的理论重新审视并研究城市和城市景观的时候了.作者指出在用生态学的原理规划和建设"生态城市"时,还要用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美学的原理对城市进行"景观生态设计".并提出在城市发展中要严格保护典型的"自然生态景观区"和"文化生态景观区";要充分利用现有环境中的生态因子进行城市景观设计;要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建设生态园林,形成城市生态绿地体系;在设计中要重视艺术意境的创造,创作艺术化的城市生态景观等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最后作者指出,建设"生态城市",进行城市景观生态建设、赋予城市生态美,是城市领导者、生态学家、规划设计师和建设者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2.
提出城市空间发展研究要加强源于自然生态视角的研究,认为城市空间发展不是人工环境不断侵占自然生态空间的过程,而应是与自然演进协同,并探讨了基于自然生态视角的城市空间发展研究方法.以成都市空间发展研究为例,运用了自然生态价值评估、生态资源评价等一系列方法,探讨了基于自然生态视角下的成都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王健 《山西建筑》2014,(24):9-10
从城市生态学的理论视角,对我国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作了分析,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优化策略,以期对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生态设计作出初步探讨,改善中心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立足于城市规划的空间规划途径,将城市生态安全作为应时城市空间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性对策,通过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应用,厘清城市生态安全的概念及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空间模型,分析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特点,研究定量分析方法以及格局优化、干扰分析、预案研究等空间规划途径.  相似文献   

5.
魏秦  徐龙宝 《山西建筑》2007,33(26):6-8
选择对城市建设有深远影响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作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学视角为研究的突破口,架构与生态相适应的设计原则,旨在营建与自然和谐的、舒适宜人的特色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6.
结合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应用规划科学、系统科学的手段辨识、设计和模拟人工生态系统内的各种关系.确定最佳生态位,并提出人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相协调的优化方案的规划与生态城市规划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山地城市空间的三维集约生态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琦  邢忠  代伟国 《城市规划》2006,30(8):52-55
以山地城市空间三维集约特质为切入点,提出保护城市内外的河川、分水岭、林地、陡坡、冲沟、滑坡等不适于城市建设的生态敏感地域,以自然生态敏感地域与人工生态绿化区的精细组合为基础,构建山地城市建设空间的三维生态界定体系。在界定系统的有机整合过程中实现集约生态效益,在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的同时,营造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品质。  相似文献   

8.
黄碧武 《四川建筑》2000,20(Z1):40-42
传统的城市规划,已不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充分有效地运用现代城市设计方法来控制和引导高质量城市环境的形式,已成为城市建设的当务之急.本文以西昌市实际出发,从自然生态环境的利用与保护,人工创造美好环境等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绿地率已达相当高之比例,但环境恶化之势仍未获根本扭转,其原因之一在于城市景观综合生态机能之下降。近年来,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同城市规划与设计结合的研究表明:将景观生态学的格局理论、生态效应、指标体系运用到城市设计中,可建立更适合于城市、建筑等多种尺度格局的景观,引导城市生态演进;城市设计应与绿地系统结合,按照斑块的形状与功能效应进行规划,并与城市设计所关联的绿带、斑块、廊道协同设计;应积极运用景观生态学指标体系对城市景观进行优化,对城市景观的动态演变进行有效管理。将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运用于城市设计,将极大地提高城市绿地的生态机能,有效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门窗》2014,(2)
从生态方面看,大多数人所居住的现代城市其实是一个生态功能较为弱化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几乎所有的绿色均为人工打造,自然生态少之又少。当前,为了进一步实现城市与环境、城市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人们开始大力提倡并规划城市设计,以期在发展城市工业的同时,做好城市的生态化建设,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生态城市规划的意义入手,对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新构想进行论述,得出结论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呼和浩特市高层建筑及城市生态学的特征分析,得出解决呼和浩特市高层建筑和城市生态环境的途径和办法,即:高层建筑与风、高层建筑与噪声等所形成的小环境分析,从城市生态环境的角度,确定高层建筑的空间形态和空间环境,制定出比较完善的建筑间距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昭山示范区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进行昭山示范区生态功能区划,运用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环境规划等理论对示范区进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制订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昭山示范区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巍  赵玫 《华中建筑》2011,29(3):9-13
该文介绍了主题为"居住使城市更美好"的2010年第45届中央玻璃国际建筑设计竞赛的基本情况,以及作者参与竞赛过程中指导学生完成的设计方案。表达了设计者对城市空间与社会问题的关注,探讨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城市居住空间的形式、意义与建构。  相似文献   

14.
当前城市规划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要推动低碳城市规划,无论在理念、工具、方法和管理手段等方面都需要创新。城乡生态绿地空间系统对大气温室气体含量产生的影响作用应该受到重视,生态系统清除碳排放的能力在城乡规划决策过程中不可忽视。本文希望通过建立以城乡生态绿地空间为本位的碳汇功能评估模型,探讨将新规划理念与方法引进法定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内:要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需要建立低碳规划工具,而以生态绿地空间为本位的低碳规划,最重要的是要确立有科学基础、有操作性的碳汇功能评价方法。本文同时以案例说明有关评价方法如何应用在空间规划方案编制中。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而中国的景观学科尚未建立兼顾自然和文化特征的方法论,中国的景观从业人员不善于把握人文生态景观的变化、演替的内在规律;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水河谷“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中的中小尺度人文生态空间作为研究对象,着重讨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重点——空间图式与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16.
Disciplines from Ethnography, Geography, Ethnology, and Anthropology to Cultural Ecology and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have studie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nature relationships.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which takes ecosystem theories as the analysis tools and acculturation as the core concept, has concentrated on the local knowledge of enclosed territories and the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wisdom of acculturation. In an era of rapid-development, the local knowledge brought to light by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and the discipline itself, are faced with challenges. The interviewee, Shaoting Yin, clarified the origins and scope of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and emphasized the efforts that should be made to understand how accrued local knowledge can be passed down. He also suggested how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can continue to develop and change.  相似文献   

17.
山石构造景观在现代城市环境中呈现出多样化形式,利用现代技术和材料,山石景观展现在城市公共绿地、风景区、广场、居住小区等多种空间中,表现了石在环境中较强的造型能力,成为创造个性空间的一个重要手段,山石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自然的气息为人们生活环境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和遐想。在现代环境艺术中,其独特的景观特质都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主编的话     
当《城市设计》2021年第1期出版发行的时候,已经是中国牛年。希望2021年的世界更加美好。本期转载了纪念英国空间句法理论创始人比尔·希列尔先生的文章《探索空间的前沿——比尔·希列尔(1937—2019)》。作者是空间句法公司前负责人、英国UCL大学建筑学院前院长艾伦·佩恩教授。艾伦·佩恩通过该文向比尔·希列尔(1937—2019)致敬,他描述了由比尔·希列尔开创的空间句法的发展历史及其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学科的贡献,以及比尔一生体现出的科学探索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学术大师风范。  相似文献   

19.
杨劲松  彭湃  赵芳 《山西建筑》2012,38(11):123-125
对比分析了最佳管理措施、低影响开发、可持续排水系统、水敏感性城市设计4种国外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与管理体系,以及我国《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中国生态住区技术评估手册》在雨水资源化利用方面的管理与技术,进而提出了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与管理体系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S. E. Mustow  BSc  MSc  PhD  FCIWEM  CEnv  CBiol  MIBiol  MIEEM  P. F. Burgess  BSc  MSc  CEnv  MIEEM  N. Walker  MSc  CEng  MICE 《Water and Environment Journal》2005,19(2):100-108
There is currently limited guidance available in the UK for predict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mpacts of developments on the water environment. This may be partly due to the disparate nature of the components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which are covered by a range of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disciplin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statu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for the water environment in the UK and identifies key methodologies and guidance. Proposals are made for a more detailed approach to determining the significance of impacts on rivers, stillwaters (lakes and ponds), groundwater and floodplains, building on methodologies previously developed for highways schemes. Account is taken of the Environment Agency's ongoing work to classify water feature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