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关压力容器制造单位: 为了加强化工机械行业压力容器制造单位的管理,提高质量保证工程师的素质,根据劳动部《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的有关规定,结合化机行业的实际情况,总公司制定了《化工机械行业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质量保证工程师资格认可与管理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该细则在制定过程中已经劳动部有关部门协商,并征求了部分企业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1 引言本文根据中国化工装备协会“1998年度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换证工作总结会”[1、2]提出的压力容器制造单位换证审查中发现的问题,根据原劳动部《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的规定,对照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质量手册》20项管理要素[3]中有关的管理要素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纠正措施,供同行借鉴。  2 执行《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存在的问题  在总结10余年来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资格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压力容器制造资格的管理工作,原劳动部于1995年8月1日以劳…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为了加强压力容器制造单位的管理,提高质量保证工程师的素质,确保压力容器的制造质量,中国化工装备协会根据原劳动部《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的有关规定,结合压力容器制造行业的实际情况,组织制定了《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质量保证工程师资格认可...  相似文献   

4.
1996年第2期刊登了劳动部颁布的《压力容器制造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规则,本刊特约请该规则的起草者、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与锅炉生产压力容器监察局张建荣同志撰写本文,作为学习规则的辅助材料。  相似文献   

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 劳动部于1995年8月以劳部发[1995]300号颁布《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并要求从1996年1月1日起执行,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规则》,做好实施前的准备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各地劳动部门应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6.
《压力容器》1996,13(4):1-15
抓好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的管理,是确保压力容器设计质量的重要环节。化工部中国化工装备总公司在总结十多年来对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工作的经验基础上,于1996年3月13日颁发了《化工机械制造企业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管理细则》,旨在使化工机械制造企业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资格认可和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更具有可操作性。鉴于该细则对其它行业的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管理具有参考作用,本刊现予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奥氏体不锈钢制压力容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价格较高,而且在制造过程有许多不同于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的特殊要求,对这些特殊要求如不严加管理,不仅产品质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产生危及安全质量的因素。鉴此,化工部1994年5月16日发布了《不锈钢压力容器制造管理规定》,经过两年的实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完善和修改,制订了HG/T2806—1996《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制造管理细则》,于1996年8月26日实施。本标准不同于压力容器产品标准,是制造单位必须遵守的管理标准。现予全文刊出,供压力容器同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8.
《压力容器》1996,(2):1-1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压力容器制造(含现场组焊,下同)单位的监督检查,使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资格认可工作规范化,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制造压力容器的单位,应根据所制造的压力容器产品,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  相似文献   

9.
简讯     
南京二化机厂通过换证审查劳动部换证检查组于1988年10月6日至9日对南京第二化工机械厂进行了换证审查。通过检查现场、查阅资料、抽查X光片,该厂已通过换证审查。这次换证审查的内容是:一、资料审查:1.压力容器制造质量管理体系运转情况;2.从  相似文献   

10.
黄琦  易健卫 《压力容器》1990,7(2):55-63
劳动部颁发的《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附件二对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的划分和含义有了一个指导性的原则,根据《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的要求我厂将有一千多台压力容器(包括新旧压力容器)要进行安全状况等级的评定工作。本文是我们对《压力容器  相似文献   

11.
质技监国标函[1998]105号关于设立GB150《钢制压力容器》新、旧版本使用过渡期的通知各有关单位: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国家标准应于1998年10月1日开始实施。但由于原劳动部颁布的90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版未能按时出台,致使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的名词术语和技术要求等项内容与仍在实行的90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产生了不一致。为此,我局决定设立GB150─89和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同时使用的过渡期。过渡期从1998年10月1日始至1999年12月31日止。在过渡期内,GB150─89《钢制压力容器》…  相似文献   

12.
减温减压器     
杭州华惠阀门有限公司(杭州阀门厂)位于美丽的西子湖畔闲林埠,系中国机械工业主管部门生产减温减压装置的专业生产厂,浙江省骨干企业,浙江省阀门行业组长厂,系国家大型企业。1986年经主管部门批准,增挂“杭州电站阀门厂”厂牌。1995年,获压力容器第一、第二类制造许可证。1996年企业成为ISO9002认证单位。  相似文献   

13.
特种材料及压力容器制造工艺技术交流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特种材料及压力容器制造工艺技术交流会于 2 0 0 4年 10月 31日至 11月 2日在浙江省台州市召开。会议由制造委员会挂靠单位中石化集团南化公司化工机械厂主办、浙江大洋衣车有限公司液压胀管设备制造总厂协办  相似文献   

14.
劳动部和国家商检局联合于1995年9月6日以劳部发[1995]351号文发出:关于公布《实施安全质量许可制度的进口锅炉压力容器产品目录》的通知,通知规定目录内产品自1997年10月1日起,必须获得劳动部颁发的进口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许可证书,方能进口。该通知自1995年10月1日执行。  相似文献   

15.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文件国质检锅 [2 0 0 3] 1 74号关于印发《机电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规则 (试行 )》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各有关单位 :为了规范机电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工作 ,确保机电类特种设备的制造质量和安全技术性能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73号 )和《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 (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 13号 ) ,总局制定了《机电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规则 (试行 )》。现印发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发现的问题 ,请及时报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二○○三年六月十七日  相似文献   

16.
第七章定期检验第114条明确规定,使用单位必须认真安排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工作,并将年度检验计划报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检验单位、检验员的资格按《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的规定。即应按劳动部颁发的《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机构资格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会团体会员单位及行业各单位的要求,我会决定于1996年8月下旬在秦皇岛市北戴河举办压力容器新的现行标准学习研讨会,由有关标准的原编制人员到会主讲,内容如下: 1.国标GB150《钢制压力容器》材料部分的修改内容(秦晓钟); 2.JB4732—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中的材料部分(秦晓钟); 3.JB4726—94《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JB4727—94《低温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和JB4728—94《压力容器用不锈钢锻件》等三项标准(秦晓钟、滕明德);  相似文献   

1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 (劳动和社会保障 )厅 (局 ) ,海南、云南、四川省、内蒙自治区技术监督局 ,国务院有关部门、集团公司、总公司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99版 ) (以下简称《容规》)自今年 1月 1日实施后 ,各地区、各部门向我局反映了一些具体情况和意见 ,为更好地正确执行《容规》 ,现提出如下意见 :1 《容规》适用范围或类别划分问题因《容规》适用范围或类别划分的变化 ,一些企业须取得相应级别的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后方可继续生产。这些企业应先对照《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的…  相似文献   

19.
《压力容器》2004,21(11):58-58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特种材料及压力容器制造工艺技术交流会于2004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浙江省台州市召开会议由制造委员会挂靠单位中石化集团南化公司化工机械厂主办、浙江大洋衣车有限公司液压胀管设备制造总厂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58个单位共86名代表到会,会议由制造委员会陈建俊主任委员致开幕词,  相似文献   

20.
邓建德 《压力容器》1989,6(3):68-71,30
截至1988年,一些三类压力容器制造、现场组焊单位的制造许可证有效期已满,劳动部在过去资格审定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实际,以劳办字[1988]21号文组发了三类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的《换证审查内容》,重点审查企业在取证后四年中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转情况及有关法规、标准的执行情况,同时增加了定量考核的指标。本文作者通过学习劳办[1988]21号文并结合参加换证审查工作的实践撰写了此文,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